当发达国家的市场占领之后,他们就会走出国门去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欧美日国家经济发达,他们的产品相比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更容易获得人们的信赖,人们都相信发达国家的产品,欧美企业就可以把商品的价格定的很高,以此来赚取最大的利润。
当一种商品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打开以后,人们都会对这种商品产生消费需求,但欧美日国家的商品价格偏高,大多数的人消费不起又希望拥有这件商品的时候,于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三方企业就会因此诞生,以依靠低廉的价格来占领低端市场,到了此时市场就会迅速进入市场细分时代,开始快速的成长并成熟起来。
这也是安布雷拉为什么把技术开放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类,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巨头的直接原因,有了第三方凌世哲可以省掉许多事,开拓市场的风险也全部转嫁给了第三方企业,他唯一只需要做的就是卖各种型号的芯片的就行了,既轻松又来钱。
第三方企业也非常乐意,安布雷拉公司把技术给开放了,等于是帮他们解决了令人头疼的各种技术问题,他们不再需要花费昂贵的资金去建立各种实验室,也不再需要为各种扰人的技术问题而头疼,更不需要为各种烦人的专利官司每年花费巨额的律师费,他们需要做得就是:产品设计和建立销售渠道,就能把钱赚给赚了。
第三方企业把产品设计出来以后,组织工厂生产吧?那么好,生产就交给发展中国家的工厂来做,欧美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工成本低,这样一来,安布雷拉顺便就在港、台扶持几家代工厂商。
一开始凌世哲以投资和旗下的苹果公司开出的代工订单的方式,来吸引港台的电子加工厂来加入安布雷拉的代工体系,当他们尝到了代工的甜头以后,就会想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个时候为了拿到更多的代工订单,他们就会拼命的扩大的自己的工厂,当他们的工厂扩大以后,安布雷拉一面向他们放出更多的订单,一面又积极的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他们向第三方品牌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代工厂获得更多的企业订单。
代工厂获得了订单,第三方企业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家可谓是皆大欢喜。
有代工,必然也会有原料和配件供应,于是零配件生产商在利益的驱动下,也跟着加入了进来,成为安布雷拉系的第三环。
凌世哲给出的原则是,在价格和质量品质相等的情况下,优先扶持香港的代工企业以及零配件生产企业,台/湾(除了李臻的企业以外)和新加坡将作为第二梯队,香港的代工商和零配件生产商吃不下的时候,多余的订单才会交给他们。
在这个指导原则下,香港的电子企业得到了极快速的发展,卢氏电子、陆氏电子、张氏电子、陈氏电子等等,一大批的电子企业快速的成长了起来。
在香港跟安布雷拉有直接关系的企业就有180多家,有间接关系的关联企业就有上千家,而这些企业又跟安布雷拉旗下的第三方企业又有各种各样的上下游关系,一张组织严密的产业链关系网,在全世界布下,而且每年还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了进来,在众多的关联企业支持下,安布雷拉迅速的成为了金字塔的最顶端,成为全世界当之无愧的国际巨头。
安布雷拉在全世界拥有太多的关联企业,它就像网中的蜘蛛,不知疲倦的精心编制自己的产业链网,现在没人敢忽视安布雷拉,包括ibm也不行,正因为他们不敢忽视,因此当安布雷拉把刀片服务器技术和标准公开的时候,ibm不管他们心里有多么的愤怒,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坐下来跟凌世哲谈,双方所博弈的也不过是蛋糕怎么分配,最后各取所需,ibm也摆脱了反垄断的调查,大家皆大欢喜。
开放,开放,再开放,在安布雷拉开放的计算机模式下,大量的代工订单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的汇聚到香港这片弹丸之地,香港众多的工厂24小时不停的开工生产,以满足庞大的生产订单需求。
拿到订单、开工生产,工厂超负荷了?建,建新工厂;什么建新工厂的钱不够,没关系,贷款!拿着这些订单去银行贷款,贷出款来建新工厂!资金还不够,工厂还不够大,不够多?上市!敢快上市融资,大家都希望抢在对方的前面,把自己快速的发展壮大的起来,好拿到更多的生产的订单,赚取更多的利润。
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使香港迅速的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比历史上更快的发展起来,每天都有新公司上市,仔细一看,发现新上市的企业十之**都是电子企业,香港众多的上市企业当中,电子科技企业就占了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73年到74年,香港新增加的上市企业就高达130多家,而且全都是电子科技股,这还没完,还有更多的电子企业也在寻求上市。
香港科技股市的利好,也极大的促进了香港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吸引了全世界的金融投资机构来港投资,大量资金投入到香港股市,股市也开始触底反弹,一天比一天高,从而催生了大量的电子工业富豪。
现在没有人怀疑,只需要再给香港十年时间,香港将续华尔街和伦敦金融街之后,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这些新兴的电子工业富豪,在金融危机中,老牌富豪倒下之后,赶在地产商前面,迅速的填补了这道富豪真空。
现在没人敢说,香港的超级富豪是一帮地产商了,大家谈起香港的超级富豪,都是以凌世哲为首的电子科技富豪,他们比老牌的富豪更加的富有,实力更大,影响力也更广……
至于那些地产商?一边去吧,香港人有谁知道他们?他们都还要靠着这些新兴富豪吃饭呢,他们每天游走于新富豪之间,点头哈腰,陪着笑脸,希望新富豪能够把旗下的工厂建设承包给他们。
整个香港都变成了一个巨大工地,每天都有新工厂落成,每天都有工厂在招工,报纸上有很多版面全都是工厂招工的广告。
各种技工培训学校也是生意爆好,他们跟香港的各大高校和各大工厂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交一笔钱,进学校接受几个月的培训,然后拿到毕业证,再去工厂应聘,就能得到一份初级工的工作,想要当高级工拿更多的钱?可以啊!努力干吧,每月的底薪是500港币,只要你肯加班就可以得到2倍的薪水,只要你完成的够快,只要你完成的够好,你就可以拿到更多的薪水,如果不合格品太多?对不起了,扣钱!甚至卷铺盖走人。
除了这三大板块之外,安布雷拉公司还有遍布全球的直销零售加盟终端销售体系,可以帮你解决销售中的所有问题,你只需要把自己公司生产的商品买给安布雷拉的零售店就行了,安布雷拉会利用他自己遍布全球发达的物流体系,把各个第三方生产的产品,以最短的时间把产品放到终端零售店的货架上。
当然你还可以借助安布雷拉的零售渠道,在全球的零售店里租下一块地方,销售自己的商品,只要你的商品够好,就不怕卖不出去,反正你等着倒闭吧。
第三方企业除了少数几家是大公司以外,其余的全部都来自年轻的创业者开办的中小企业,他们的资金技术实力非常有限,建不起自己的销售的渠道,安布雷拉电子零售公司就给他们解决了销售上的问题。
这个直销体系,凌世哲大量的借鉴了沃尔玛的发展经验,可以说整个安布雷拉零售店就是一家单功能的电子商品超市,各种电子、电气以及各种家电产品,都能够在这家超级卖场里看到,而且价格也比一般的分销代理商卖的便宜。
所谓的分销代理制度又叫三级分销体系,就是企业在各省或各州,选定一名州代理或者省级代理商,州代理商拿到商品以后又批发给他所代理地区的各个终端零售商,最后又各地零售商把商品卖给客户。
这种营销模式属于最早期的营销模式,优点是企业不用花费巨资去维护庞大的营销成本,缺点是,商品在经过多级的分销流转以后,最后卖到消费者手里,价格会变得非常高,因为中间流通成本无法降下来。
而安布雷拉公司跟沃尔玛一样,都属于一站式卖场,是零售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有自己的全球采购系统,他不走中间商,而是直接向厂家拿货,不管采购的商品成本价再低,都会以加价不超过30%的原则制定零售价。
这样一来,就使得安布雷拉电子零售店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迅速的扩张,并依靠快速走货的方式让现金流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起来,以赚钱最大的利润。
这种经营方式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很多传统的电子分销商,在安布雷拉的一站式终端零售体系之下,被纷纷击溃,他们只能跑到那些偏远地区小镇苟延残喘,一二线大中型的城市全部沦陷。
现在安布雷拉直营店,在全美就有300多家,欧洲也有的200多家,日本也有三十多家,东南亚地区也有60多家,凌世哲还学习沃尔玛的方式,在各个直营店建立卫星通信系统,每天的销售的数据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到总部,以便让公司能够及时的调整采购方案和物流配送方案。
安布雷拉电子零售公司的快速发展,资金成了最大的发展瓶颈,买地需要钱,建设装修需要钱,物流体系建设需要钱,采购需要钱,虽然安布雷拉财力充足,但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凌世哲打算从现在起,启动上市计划,不选别的地方,就在香港上市,安布雷拉电子零售公司,作为安布雷拉集团第一个上市的企业。
艾莉森告诉凌世哲,企业上市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借壳上市,第二种是通过专业的金融机构直接上市,安布雷拉并没有背负太大的资金压力,不用搞ipo这一套,选择第一种借壳上市对我们最有利。虽然在初期股票价格不会很高,但我们的销售业绩非常的良好,公司也没有负债,只要再把季度销售报表实时的公布出来,公司的股票一定会大涨……
。。。
第一百七十章 《少女慈禧》上映()
7月30号,拍摄了将近两年的《少女慈禧》终于在北美院线上映了,这部电影是李翰祥执导的影片中花费时间最久的一部电影。
梦工厂没有为它举办任何的首映式,直接在北美60多家放映厅里放映,不过宣传方面倒还算给力。
浣熊镇早先就有一家小型的单厅电影院,万达院线成立以后,凌世哲就把这家影院划到了万达旗下,万达接手以后把他改造成了拥有4的放映厅的多厅影院。
今天是首次放映,影院门口贴了一张大大的电影海报,凌世哲走到售票处,说道:“来一张《少女慈禧》的电影票。”
售票员是一名白人中年大妈,接过钱、给票、找零……
凌世哲接过票和零钱后,问道:“来看这部电影的多吗?”
“不多,先生算上你,目前只卖出了36张,来看的都是跟你一样的亚裔。”
“这个影院有几个厅在放?”
“只有一个厅,三号厅放映,先生你的是三号厅。”
“好的谢谢。”凌世哲转身向三号厅走去,三号厅是一座100人的放映厅,大厅里空空荡荡,坐了不到40个人,而且大多数都是亚洲面孔。
凌世哲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看了看手表,离放映时间还有10分钟。
在他前三排有一对年轻的华裔情侣,只听女的说道:“这是我家一面加拿大后,第一次看到电影院放映中国电影,听说还是配音用的也是国语,来北美以后看的全是好莱坞片,说得鸟语听都听不懂,今天好不容易来了一部中国电影,听说还是李翰祥的,看看他拍的怎么样。”
男的说道:“听说这部电影就是在浣熊镇拍的,拍了将近有两年,希望能看吧,我去过香港,看过他们拍的影片,根本就不怎么样,逻辑混乱、剧情也一塌糊涂,跟好莱坞的差远了。”
女的说道:“什么呀,香港其他导演不说,李翰祥的电影还是有保证的。”
男:“但愿如此吧,听说这部电影是梦工厂投资的,听说这是梦工厂第一次拍电影,以前他们都是制作动漫,做的几部漫画还不错,不知道电影会怎么样,先看看吧。”
这对情侣有一句没有一句的聊着,凌世哲等待的时间里又进来了5个人,就再也没有人进来,时间一到,大厅里就黑了下来,人们也不在说话。
梦工厂的片头出现,一个小男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拿着鱼竿在垂钓,梦工厂的英文字幕出现,dreamworks。
片头过后,就进入的电影剧情,清晨皇城古道上,一辆马车缓缓前进,镜头切换到马车里,里面坐着一个年轻女人和一个老妈子。
这个年轻女人正是扮演慈善的林凤娇,这个老妈子凌世哲不认识。
这个镜头讲述的是慈善进宫的过程,接着就是她在宫里的生活以及被皇帝宠幸……
整部影片长达2个小时,跟前世刘晓庆版比起来,李翰祥这一版对剧情的改动比较大,首先故事的剧情结构比前一世的要合理很多,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有着浓厚的好莱坞痕迹,感觉就是一部中国人拍的好莱坞片。
影片的摄影、服装、道具、灯光、背景都属一流,但整部影片明显好莱坞化,凌世哲自己也不知道这部影片到底能不能成功。
转头看了看大厅的人们,见大家聚精会神的看着电影,凌世哲稍稍的舒了口气,希望还行吧。
影片结束以后,凌世哲跟着人群离开放映厅,奇怪的是大家并没有对这部影片有任何的评价,没人出声,没人交谈,大家只是默默的离开了影院。
观众的反应很出乎凌世哲的预料,出了影院以后,见大家逐渐散去,凌世哲随便逮到一个人说:“兄弟,我准备看这部影片,你觉得《少女慈禧》拍的怎么样?”
“感觉怎么说呢?我觉得还行吧,只是看了以后心里很沉重。”
“沉重,怎么讲?”
“你自己买张票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