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心肝俱裂,他先大家一步动了逃生的念头,再加上他身形矮小,钻入马匹底下,也能横行无阻,此刻他再也顾不得自己的地位与面子,毕竟性命最是重要,溪山覆灭了,他也可以东山再起!
宋瓷见大当家跃马逃走,顿时凌空一跃,他冲入了悍匪群中,但是肩膀上也中了一箭,好在他内力护体,这一箭刺破血肉,但不伤骨骼。
人仰马嘶,悍匪一片大乱,弓箭再也不起作用了,这时,一人横刀劈来,但是宋瓷早已知觉,他伸出右手,伸出大拇指与食指,抓住了刀背,然后用力一拉,只见马匹上那个人横空飞起数丈,然后砰然落地,摔得骨断筋折,立刻失去了性命!
宋瓷夺下长刀,意欲追踪大当家,可是就在此时,其余六位首领,也纷纷拔出长刀,大家坐在马上,将宋瓷围在中间,大家居高临下,怒吼连连,只见六柄明晃晃的刀刃,朝着宋瓷头顶斩落。
宋瓷聚气于丹田之中,奋力一跃,身体拔高了七尺,然后内力翻腾,宛若黄河水泽全部聚集在长刀之上,只见白玉剑芒突然迸发,三尺长刀加上三尺剑芒,这刀已有六尺之长,宋瓷手持六尺长刀,身体横转一圈。
“当当当当当当!”
长刀六尺,锋利无伦,一连六声脆响,六位首领手中的长刀全部折断,不仅如此,六道冲天血柱喷薄而起,冲向了无上天穹。
众人齐目去看,只见六位首领头颅全部横飞了出去,无一幸免!
这一场景震撼了所有人,只一瞬间,六大首领全部死绝,这个少年简直勇不可挡,所向披靡。
其实刚刚宋瓷催动三尺剑芒,长刀忽然变成六尺,变故陡生,而六位首领却没有来得及后撤,这才被全部砍去了头颅。
悍匪们心惊胆战,再无迎战之心,而且就连唯一活着的大当家也逃了,众人纷纷调转马头,朝着原路后撤。
宋瓷一刀杀了六人,看见了那冲天而起的血柱,急忙低下头来,这血腥的场景十分震撼,虽然杀的是坏人,却也让他几欲作呕。
这时,宋瓷往后一瞥,只见大当家潜身缩首,步履如风,刹那间闪纵百十米距离,宋瓷心中一惊,这大当家的身手,也十分不简单,恐怕不输给陈瑞陈杰两兄弟,也已经步入了卓尔境界,难怪他可以号令这么多悍匪!
宋瓷无心杀人,但是如大当家这样的人,他是一定不能放过的,宋瓷凝聚内力于双腿之上,凌空飞起,穿过了熙熙攘攘的马匹,大步朝着大当家追去。
大当家回首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他本以为那六位首领能够拖延住宋瓷,却没料到,只一招而已,六人尽数死亡,快的难以想象,不消片刻宋瓷已经追上来了。
两人功力相差甚巨,所以大当家无伦怎么逃,最终还是会落入宋瓷手中,眼看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大当家蓦然转身,豁然跪在了地上,他声泪俱下地说道:“小侠饶命,我一生不幸,落入悍匪窝里,糊里糊涂成了匪王,实在不是我的意愿,求你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宋瓷见状,立刻停下了脚步,他手中所拿的长刀也缓缓放下,他开口道:“你说你成为匪王,是意愿之外的事情,是真的吗?”
宋瓷认为,如果对方是被迫成为悍匪,那也算不得十恶不赦的人,给他是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也是应该的。
不过,大当家见宋瓷放下手中长刀,猛的弹射而起,眨眼间已经跃至宋瓷面前,他手起刀落,朝着宋瓷脖子上斩落。
大当家面容猥琐,脸上满是狰狞笑意,他见对方年纪轻轻,阅历尚浅,所以花言巧语,骗得对方放松警惕,为的就是等此一招,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容易上当。
“噗!”
一刀劈落,鲜血自颈项喷涌而出,大当家缓缓倒下,气绝身亡,他的脸上满是不甘与难以置信。
宋瓷看着这具尸体,往后退了一步,自言自语道:“我又不傻,你一路洗劫了许多村子,残杀了难以计数的百姓,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好人?我放下刀,只是给你一个先出手的机会而已!”
说着,宋瓷缓缓转身,朝着上水村走了过去。
当宋瓷走到村子外的时候,那一群凶恶悍匪,早就跃马扬鞭,逃之夭夭了,这群人失去了首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气候,况且他们已经吓破了胆,相信再也不敢攻击这里的村子。
只是,村民们看向宋瓷的眼神,变得不一样了,大家眼睛瞪得宛若灯笼一般,深邃而又明亮,那是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三分敬畏,七分震撼!
宋瓷看着这数百位村民,一时间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解释,他刚刚大发神威,虽然赶走了悍匪,却也暴露了实力。
不过就在此时,一众村民,全都汹涌冲了上来,紧紧抱住了宋瓷,大声喝道:“英雄,你是英雄!”
“他叫宋瓷”
“宋瓷是咱们宋濂村的”
众人欢欣鼓舞,毕竟眼前所有一切,再没有比赶走悍匪更值得高兴的了,这一刻,众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
悍匪的事情终于告了一个段落,这数百位村民,各自回到自己的村庄,开始慢慢修建各自的房屋,宋瓷肩膀上的箭伤,不过数日也就痊愈了。
时间一点一点逝去,村民们的日子总会慢慢步入正轨,可是宋瓷的生活却偏偏远离了正轨。
以前的时候,宋瓷居住在宋濂村,虽然孤苦伶仃,但是村子里的环境很和谐,彼此之间更无间隙,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他发现众人看向他的目光,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敬畏,无形之中,他与众人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这是因为宋瓷与普通人已经大大不同了!
另外,以前宋瓷虽然过的不快乐,但是在宋濂村,还能安然度过这平凡的日子,可是现在,他在小村子里如坐针毡,自从他身怀本领之后,他越发好奇外面的世界,也许本领越大,野心也就越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二章 远走离乡()
宋瓷的生活偏离了轨道,大家都敬畏他,就连教他念书识字的村长,也不敢再教训他,至于叔婶的儿子宋林,更是怕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隔着百米外,宋林见了他,也会立刻调头走开。
宋濂村的生活突然变得索然无味,宋瓷时常坐在村头的小山丘上,仰望外面的世界,只不过崇山峻岭遮住了他的视线。
宋瓷向来是个不甘寂寞的人,终于又过了几日,宋瓷心中的想法更加坚定了,他要离开宋濂村,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其一,信是否送到了,枯荣山脉的战斗是否已经平息了,胡逸枫的死讯是否传达到了道墟教?其二,初云城城主已死,燕云国是否会派遣第二位城主来接班呢?其三,溪山悍匪全部退走,是否已经解散了呢?
以前,宋瓷能力微弱,没有资格去寻找事情的答案,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宋瓷功力精深,可以走向更远的地方。
当夜幕升起的时候,宋瓷来到叔婶家里,只说自己想要出门去看一看,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回来,叔婶本想挽留一番,可是宋瓷态度坚决,另外现在宋瓷本事滔天,出门走一走也无妨,于是两人便答应了。
告别之后,宋瓷缓缓走出叔婶的家,宋林端坐在桌子旁,连头也不敢抬起来,直到宋瓷出了家门,他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第二日,宋瓷告别了村长,但有一件事情让他意想不到,那就是宋濂村所有乡民,全部聚集在村口,向他挥手告别。
宋瓷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乡民们虽然变得有些怕他,但是大家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这种同乡之情一直不曾磨灭。
“各位,告辞了!”宋瓷大喊了一声,挥了挥手,然后蓦然转身,朝着远方的小路走了过去。
村民们不断挥手,直到宋瓷消失在了路的尽头。
离开宋濂村,宋瓷十分不舍,虽然他的父母都已故去,虽然他一人孤苦伶仃,可是宋濂村毕竟是他的家。
宋瓷不断往北行去,走的远了一些,路上的景色,他已丝毫不认识了,心中的思乡之情,这才稍微减退了一些。
此刻,宋瓷心中的方向很明确,他往北走,是为了去往溪山的方向,他倒要看看那群悍匪是否还占山为王?如果真是如此,他倒不介意再次出手。
上一次杀死了溪山的七大首领,宋瓷心里并没有留下多少阴影,因为他杀得是坏人,是官府通缉的要犯,他杀人不仅无过,而且有功。
溪山距离宋濂村也有五六十里路,若是寻常人,走上一天,也未必能够达到溪山,可是宋瓷不同,他虽轻步慢缓,但是却如踏风而行,不出半日,他便已经来到了溪山山脉旁。
宋瓷抬眼一望,溪山山脉青翠欲滴,而且野桃花漫山遍野,一片粉红景色,让他大饱眼福了一场。
溪山脚下,有一条蜿蜒的小道,小道连接着东西两座城池,虽然溪山地处偏僻,但是这条小道上,却经常有远行的商旅经过。
宋瓷本欲上溪山寻找那群悍匪的老巢,可是他转念一想,许多年前,初云城城主也曾下令派遣官兵来溪山剿匪,不过这群悍匪凭借着山势崎岖险要,于是躲在大山深处,隐蔽了行踪,愣是没让这群官兵找到,于是那一次剿匪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自那次以后,溪山悍匪收敛了不少,如今城主一死,他们却又再次张狂起来。
宋瓷站在小道前方暗自思忖,这溪山如此浩瀚,他形单影只,总不能深入大山,慢慢悠悠地寻找,那该找到何年何月呢?
于是宋瓷心生一计,与其自己一山一谷的寻找,倒不如以逸待劳,引诱他们出来,如果他们不出来,说明他们贼心收敛了不少,已经不足为患,他们一旦现身,宋瓷正好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正在想着,大道的另一头,果真有一列商队,慢慢走了过来,宋瓷见这群人衣衫华贵,马匹精良,而且马车后面拉着货,一共十五个人。
这群人行到近前,都好奇地打量着宋瓷,毕竟这里荒无人烟,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少年,还是非常奇怪的。
为首的一人是个中年男子,肥头大耳,撑船大肚,一身红色长袍,满脸笑意,非常和善,他看着宋瓷道:“小朋友,你是何人?这山林小道很是僻静,你怎么也不回家去呢?”
宋瓷正愁不知如何开口,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上来攀话,于是他开口说道:“这位老板,我本是初云城的子民,但是家中父母亡故,无依无靠,所以想去投靠亲戚,可是听闻这溪山小道上,有许多悍匪歹徒,我心中惶恐,故而徘徊于此,不敢前行,如果老板好心,不如让我跟着老板一起上路吧?”
那中年男子一模大肚,道:“原来你身世如此可怜,跟我一起上路,那也并无不可,只是我们已无多余的马匹,只能让你坐在货车上将就一下了。”
宋瓷闻言大喜道:“多谢老板!”
中年男子笑道:“我姓刘,你叫我刘叔就好了,不必老板老板的称呼。”
宋瓷点头称是,心中暗道运气不错,这些人虽是商人,但古道热肠,让他心中顿觉一暖。
于是宋瓷攀上一座马拉的货车,马足奔腾,商队又不紧不慢地往前行走而去,一路上,刘叔不断问长问短,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宋瓷!”
刘叔又道:“这溪山小道的前方是殷昌城,难道你的亲戚也是在殷昌吗?”
宋瓷自小生活在小山村,根本也没听过“殷昌城”这三个字,但是为了不露出马脚,他只能连连点头道:“是的是的,我亲戚就在殷昌城中!”
宋瓷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坐在马匹上,尽量不发言语,而且总是低着头,不露出相貌,刘叔只道宋瓷性格内向,也就不再过多询问了。
这一路十分平缓,而且不见一个悍匪,眨眼间,山道已经行驶过了一半,宋瓷心中思忖着:“恐怕经过上次一战,溪山悍匪已经吓破了胆,各自逃散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三章 宝马金车()
眨眼间,天已黄昏,远山的轮廓也已经渐渐模糊,刘叔见前方没有人烟,于是加快了商队前行的速度,希望能早点越过这段山路,找到个休息的地方。
小山道即将走到尽头,宋瓷心中一喜,溪山悍匪果真吓破了胆,再也不敢做拦路抢劫的营生了。
他正欣喜的时候,忽然耳畔传来了细微的声音,这声音并不遥远,应该就在小道的前方,宋瓷心中一惊,难道这群悍匪又出现了?
宋瓷正暗自惊讶的时候,片刻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声音的来源,只见小道的前方,有一辆豪华的马车,在夕阳的余晖下,散发出灿灿金光。
商队中的所有人都是浑身一震,这马车以珠玉为帘,以黄金为顶,四马并架,实在是贵不可言,而在马车之旁,有一个妙龄少女,还有一个持剑的中年男子,正在互相攀谈,那少女一脸愁容,口中喋喋不休,而那中年男子持剑迎风,身姿挺拔,状若石像,脸上看不出喜悲。
商队缓缓靠近,在这黄金马车面前停了下来,不是商队不想前行,而是这黄金马车实在太大了,占据了小道的中心位置,而且小道太过狭窄,商队根本无法前行。
刘叔看向那个持剑男子,抱拳拱手笑道:“兄台,我们商队急需赶路,可否行个方便,将你的马车往旁边挪一挪,好让我们过去。”
这个持剑男子闻言并没有说话,可是转身看向了那个少女,刘叔心中陡然一惊,没想到这个小小姑娘才是马车的主人。
宋瓷稍微抬起头,瞥了一眼这个少女,顿时呆住了,这少女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一身黄衫,但是她貌比粉荷,双眸朗朗如星,朱唇似绯红古玉,脸庞皓若白雪,长发垂直如瀑,而且身姿玲珑,柳腰纤细,盈盈一握而已。
宋瓷一辈子住在小山村里,未曾见过世面,他初见小姑娘的绝世容颜,不禁面红耳赤,心头狂跳起来,手心也已被汗水浸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