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之代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重生之代玉-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以后做个真正强大的人,你明白吗?”

    “明白了。”易澧低声道。

    云柯那一晚回来,易澧主动招呼道:“五哥哥累不累?我帮你捶捶腿?”

    “咦,”云柯奇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有什么事儿想求我?”

    易澧到底年纪小,一点鬼心眼儿被道破,顿时就嘿嘿笑着,不敢答话了。

    “说!”云柯很豪爽,“说出来我也不一定能帮你。不说我一定不帮你。说!”

    这句话的逻辑有点绕,易澧一时没想明白,总之被一催,他就迸出来了:“这功课,明天要交的,五哥教我!”

    原来从林代那儿回来之后,易澧自己理了理功课,才发现明天上课可能会问到的一个点,他还没有弄清楚。天已很晚了,只好问云柯来得现实。

    “哟,我可一直是坏学生哪!”云柯指头点在他课本上,且不教他,只闲闲笑道。

    易澧垮下脸:“五哥是大人!这个你学过的吧!”

    照易澧的想法,云柯虽然是坏学生,不过好歹大了那么多岁,总能点拨点拨他的。

    青翘在旁都看不下去了:“五公子,你逗小孩子玩做什么!要教就教嘛。教学相长对不对?”

    云柯瞠目:“这四字成语,谁教你的?”

    青翘忍不住翻个白眼:“听你的功课听多了,连我都听熟了。”

    云柯举手投降,不一会儿,把易澧教明白了。易澧对林代的教诲,又多了深一层的理解:别笑话人家的缺点!人家再差劲,说不定就能帮你。要是把人家得罪了,再想请帮忙就难了!

    七夕将临,张家的丫头们都很忙,不过她们的心情很好:因为她们小姐张绮儿不生气了、她们的夫人也跟着喜笑颜开,张家现在喜气洋洋,丫头们也不用整天担心被打被骂了。

    说起这转变,一个原因是张夫人去跟唐家女眷相约一起过七夕,唐家女眷爽快答应了,表现出良好的结亲愿望;另一个原因,则是街上的风向变了。

    有新的歌谣出现,这次赞扬张绮儿兰心蕙质,宜室家家,“凤凰于飞”什么的。她跟谁于飞呢?歌谣里没有点明。点明了就太低俗了!不过,尽管歌谣唱得很委婉,人们还是能猜出来,说的是唐长孙静轩。

    能配得上张绮儿的,只有唐静轩。

    张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张绮儿也欢喜,但又怨母亲:“编这种歌谣干什么?太露骨了!”

    张太太大呼冤枉:“可不是我编的。”

    “不是你们是谁?”张绮儿不信。

    “它自己就出来了呀!说明人家眼睛还是亮的。毒妇的歌得不了逞!你看,其实我们乖儿又美又慧,人家都知道!”

    张绮儿心里顿时更甜了。

    下人们心里有数,互相询问:“你知道新歌是谁编的吗?”“不知道。不是主子们吗?”“他们都说不是他们。”“那真是天晓得了……也许他们出钱叫人暗地里编的吧!”“嗯,一定是这样。”

    说一千道一万,下人们没有一个相信那些歌谣是像地底下竹笋似的,自己钻出来的!

    当局者迷。也就是张家的主子们,愿意相信自己姑娘真的那么美好,有人自动自发为她唱赞歌。

    其实这歌里另有乾坤。那滴泪觉着林代未必能知道,就克尽职守提醒她:“明日预报!七夕夜过完了之后呢,张绮儿小姐——”

    “没能订婚,反而丢了人?”林代闲闲答道。

    那滴泪大惊:“你怎么知道?”

    林代翻个白眼:“因为这首歌会把唐长孙少爷吓跑。”

    “你怎么看得出来?”那滴泪的心声是:你的文学造诣能看到这种程度?

    它与林代以心交流,心念一动,林代就已经晓得,好气又好笑,果断把那滴泪放到火上烤:你真当我是文盲啊?!

    林代的心念,对那滴泪来说,就是真实的世界。火焰一吐,那滴泪就嚎起来了:“停,请等一下!”

    “什么?”

    “其实我烤干了就会变成‘那粒盐’。”那滴泪道,“不会死哦。还在的。”

    林代奇了:这还真要试试看!烤成盐、再挫成粉,吹掉——好吧,就变成了“那片雾”。始终存在,绝不消失。

    “物质不灭还能用在这里啊。”林代啧啧称奇,好心的下了点雨,把它变回“那滴泪”,问它:“那你什么时候才能消失?”

    “跟你一起。”那滴泪看穿了林代的心思。

    林代其实是想问她自己的结局。

    在这里,替人通关,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所谓的“圆满”,是否只是林毓笙享受好处。林代只是离开而已。

    不论林代如何试探,那滴泪的回答永远只是:所谓圆满,当然大家都满意。

    也许那滴泪自己都不知道真相。毕竟它只是一滴泪而已。

    可是,林毓笙上一次通关的细节、还有一切记忆,那滴泪却帮忙保存了,说不告诉林代,就可以不告诉林代。可见,所谓的心念交流,也还留有黑幕。那滴泪可以保存一些信息,不向林代透露。

    林代防着一手,且不再纠缠这个话题,回到为什么张绮儿会丢丑的真相上:

    外头那给她唱得叫什么赞歌?那叫逼婚歌!

    林代中文造诣并不高,这不妨碍她理解:那歌吹捧得张绮儿越高,越说她太配得上某某人了。某某人恐怕还会逃得越远。

    这歌儿,居心叵测,不过它确实比老歌谣更动听,于是街道上的顽童们,渐渐都不再唱老歌谣,而改唱新歌了。

    在七夕会之前,张绮儿觉得外头的气氛已经非常好,她自己简直是传说中被眷顾的公主,这就要踏上鹊桥踏上灿烂星途了。

    张太太算是很小心的,特意去打听谢府七夕安排。张绮儿问:“是怕谢云舟捣乱么?”

    张家跟谢家关系不好。别看两家都有姑娘在宫里,同乡同源、共侍明君,正因同舟共济——这是书上才有的“正因”!在现实社会中,越是同乡,越是在一个碗里刨饭吃,互咬得才凶呢!张嫔与谢贵人在宫里怎么相处,外人不知道,总归自从两个姑娘进了宫,张家与谢家的关系就相当紧张了。(。)

第三十九章 芳草连天心未动() 
张绮儿是张家的瑰宝,谢云舟则是谢家的翘楚。无怪乎张绮儿一直视谢云舟为敌。

    张绮儿既提防到谢云舟头上,张太太先热切的表扬了女儿聪明!然后再补充:“不过都这么多年了,谢云舟要是想匹配唐长孙,早该动手了。如今我们饭煮到快熟,我料她也没这个胆儿端热锅。我防的是外来的那个!”她比个吹笙的手势。

    “哦!”张绮儿一脸懊恼。

    都传说林代玉美若天仙,是富家女,因身世可怜,谢云剑对她很照顾,特意亲自把她姐弟接来——

    唉,谢云剑!

    一定要挑的话,谢云剑比唐静轩伟岸风流,是姑娘们眼里心里更夺目的倾慕对象。可惜谢云剑从一开始对张绮儿就没什么特别的亲近,张绮儿出于骄傲,也不理他。再后来,谢家跟张家不对付,张绮儿还是很有大局观的,就彻底断了这个念头,专心致力于嫁进唐家的事业。

    论家世,唐家绝对高于谢家,论人品,张绮儿认为唐静轩是个很有品的公子、很带得出去的丈夫。她对唐静轩很满意。

    但愿唐家对她也会这样满意。

    唐静轩一直没定下婚事,外头人都猜测:是唐家要求太高,还是唐长孙自己要求高?

    两种情况是不一样的。

    唐家对外一直声称,是他们长辈之间意见不统一、有时候又是姑娘家八字合不上,种种原因之下,蹉跎至今。好事多磨。但愿良缘天降,皆大欢喜——这种说法,一听就太冠冕堂皇,好像什么宫里同乡姑娘“理应”格外亲密一样,根本不现实。

    张家通过种种途径,了解到确切的情报:唐家长辈固然对媳妇有要求,但唐静轩自己才是最难过的一关!往往是这样,媒人来说了某个人选。唐家长辈觉得身世人品什么的也配得过,问唐静轩自己的意见。唐静轩反对。

    他反对的理由很奇葩。根据媒人私下告诉张家的:一般男人反对娶某个姑娘,最大原因会是嫌那姑娘太丑,其次会嫌那姑娘太穷啊、家教不好啊什么的。很偶尔会嫌姑娘文化不高、跟他谈不到一起什么的。最后一种现象已经是百里无一了,而唐静轩!他的理由,媒人在万人里都没见过一个。

    唐静轩道:“我的心没有动啊!”

    此言一出,媒人们纷纷想去撞墙!

    心动?心不跳动你就是个死人了,长孙公子!你还想怎么跳?你要那姑娘把你的心从腔子里勾到喉咙口么?那不是姑娘。是女妖精了好吗!

    背地里管这么埋怨,媒人们在表面上不敢说。

    唐家长辈们前几年比较惯着唐静轩,他说不乐意就不乐意吧!慢慢儿的总能遇上良缘的。长辈们乐观的想,没听说一个好好儿的公子念叨着心不动啊、心不动啊,就此成为鳏夫的。

    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长辈们终于也着急了。唐静轩本人不急,还是登高望远、放舟玩水——呃,在经历了上次的盗案之后,他加强了最基本的安全意识——总之他还是耽迷于那些清雅韵事,仿佛那些清风、明月、梅花、兰草里会出现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与他携手一生似的。

    “梅妻鹤子”作为比喻来说,不失为一段佳话。长辈们可不愿意他真的跟梅花结了婚、认仙鹤为儿女!真要那种事情发生,每次唐家宗族大会,锦城这一支不用去参加了。丢不起这个人!

    根据内部消息灵通人士给张家的确凿反馈:唐家长辈比较被逼到极限了。在今年,最迟明年,他们会要求唐静轩定下亲来。心动不心动都甭谈了!总之先举案齐眉、传宗接代,向祖宗尽孝。

    张太太初听说时,只是笑了一下:“说是这样说,长孙公子肯么?”

    来传消息的人正色道:“长孙公子何等懂道理,何等孝顺!他也知再不结婚。实在对不起祖宗了。只是一时他也不知跟谁结亲更好。这时候,给他一个合适的提议,他是要谢天谢地的!”

    张太太有一会儿不言语,拈了果子。在指间盘弄一会儿,徐徐道:“只是,不怪我说一句,长孙公子的性情也太僻静了些,如果对什么姑娘已经做了批评——别人我不知道,像我家那囡囡。小性子烈了点,恐怕不便主动去托媒呢!”

    “太太说哪里的话来!长孙公子的教养,您是知道的。不管明里暗里,他会批评任何一个姑娘吗?我敢打包票,不会的!再则说,唐家何等的风范?他们也不会主动拣个姑娘,问长孙公子想不想结亲。太太您从来没露过这样的意思,他们绝不会这样污辱您府上的!……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他们长辈是真的着急了。方圆几乡几城,不是我当面奉承,也没有比您府上更配唐家的了。”

    这话还真是当面奉承。锦城就有现成的谢家,更别说其他城乡里,有钱的、有权的、有家教的,比比皆是。但张太太想着自己那高升为嫔的姑子,觉得张家凭此就已可以独霸一方了。她甜滋滋把奉承话全盘受用下来,道:“只是,总不见得我们到现在去供他们挑选……”

    “那自然不会的!”对方道,“总之太太若觉得可行,我去同那边老太太讲。凭您府上,老太太必是喜出望外的。之后老太爷、老爷太太们,也都包在我身上。他们长辈们都喜欢了,长孙公子无不从的道理!”

    张太太笑了:“这倒不错。”便叫开箱子拿金银赠送这一位。这一位屈膝谢了:“太太放心!天赐良缘一线牵,唐家缺良媳,小姐需良人,这都包在我身上啦!”

    那一次之后,张太太又陆陆续续花了好多银子。运动了几个月,唐家上下对于张绮儿观感还算不错,已将她列为最佳的孙媳人选。

    有一点,张太太很有分寸。运动归运动,她没有仓促推出张绮儿去跟唐家女眷们接触。

    这么多年里,各种社交场合中,几大家都有交往。张绮儿是什么样的姑娘,唐家女眷们都有最基本的概念。越是考虑婚嫁的敏感期间,张太太越是不能太刻意的让张绮儿与她们相见,否则就太掉价了。

    而今势头准备得差不多,可说水到渠成,又有七夕这个机会,本来女眷们就会相约共度,毫不刻意。这是极好的机会。

    若是谢家要搅局……

    云舟亲自参会,未免太夸张。何况若还是搅不黄婚约,倒像唐家把两个女孩儿一起看了,最终选了张绮儿而不选云舟似的,云舟丢脸太厉害。张太太估计她不会把自己置于这样险境。

    林代玉却完全不一样。

    对锦城人们来说,林代玉是什么样的人?

    还未到锦城,她美名已传了过来。进谢府之后,她深居简出,真个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捕风捉影?旁人完全连她影儿都摸不着!谢塾里有些学生,动了些别样的主意,见易澧进书塾,有意跟他搭话,想问问他姐姐是什么样的。易澧明明只是礼法上认来的兄弟,却出奇维护姐姐,听见打听他嗣姐的,头往旁边一拧,不肯回答,被逼得急了,最多来一句:“当然好!”“什么都好!”其他再不肯说。

    大部分人对林代玉的好奇心,已经被勾到了很高的高度。

    这大部分人里,当然包括唐家人。

    如果林姑娘要参加唐家的七夕会,唐家绝对欢迎!他们迫不及待要见识见识这传奇中的美女、才女。

    将心比心,如果蝶笑花愿意列席张家的某项活动。管这项活动上有没有什么其他王孙公子参加,张家也一定热烈欢迎蝶笑花的大驾光临!

    而且,林姑娘的优点是年纪小,即使参与唐家七夕会,人家也不会觉得她是在跟张绮儿抢丈夫。跟林姑娘站在一起,张绮儿的容颜却毫无疑问会逊色,说不定连才智都被比下去呢!根据传闻,林姑娘从小就能作诗,请的先生都说她文字好,她在她父亲的丧事上哭得字字血、声声泪,简直可以裁下来作哭丧的范文……

    张绮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