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政治指数。
奇迹村的构架早在开始之时,就被刘宇打好了一个好的基础,接着姜尚,枣祗,荀彧的陆续到来,有这个指数同样正常。
事实上,县城里边,刘宇的低下层官吏还是有些不足的。他毕竟只是一个个人玩家,既不是NPc士族,又不是玩家的大势力,一声令下,有无数人才可以吸收。
好在姜尚等人俱是大贤,就是其中最弱的枣祗,治理一个县城那也是绰绰有余的。这才让奇迹城的政治属性也不落后太多。
最后则是文化指数,哪怕是刘宇早早的实行了全民的义务教学,但是无奈,谁让刘宇的扩张速度太快了。快的不可思议。
好在刘宇在扩张之时极为注重特殊人才的收集。此时的奇迹村人口,特殊人才与一般百姓的比例竟然达到了1:1,远远的超过了正常状态下的1:10,加上稷下学宫的出现,总算是推出了上万大关。
“人才,现在缺的就是中下层人才。”刘宇喃喃道。高端以上的人才,刘宇可以说完爆除了汉灵帝以外的任何NPc。唯一的掣肘,就是中下层人才。
:
第211章 大贤的关注()
第211章 大贤的关注
今天,是奇迹城的大日子,刘宇,姜尚,荀彧等人全部到齐,见证一个特殊的日子。 w w wnbsp;。 。 c o m
在领地的西边,不知不觉的多出了一道宏伟的建筑群。高十几米的大门,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充满着知识文化,学术辩论的氛围。
这是神圣的时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稷下学宫的开学典礼。
“真是想不到,老朽竟然还能看到这传说中的学院。”李富贵眼里闪烁着泪光,俗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儒家中人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教化四方。
而稷下学宫的出现,无疑大大的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
“说的是啊。”王值说道,“我准备将我家那几个臭小子都送到学院里边去。白文白武听说也都要去了。稷下学宫,以前的学校可不一样。”
王值和李富贵一样,都是在奇迹村的时候就在的老人。可是随着领地的发展,形势的复杂,对手的逐步强大,他们的能力已经跟不上奇迹村的发展速度,于是开始主动退位让贤。
对此,刘宇虽然遗憾,毕竟他们都是跟随自己的老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他们在早先给刘宇的帮助确实很大。刘宇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但是既然他们主动让贤,倒是让刘宇心中轻舒口气,到是不用左右为难了。毕竟,上位者,就是要人尽其用。
刘宇也没有亏待他们,不仅每个人都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田宅,而且也根据他们的能力酌情任用。该有的礼遇更是一点不少。
特别是李富贵,刘宇每次见到他,都执晚辈之礼,礼遇有加。
做人不能忘本。
“我宣布,今天,奇迹城……”
不久,在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人群有了骚动。
因为几个人的到来。
郑玄,荀爽,司马徽,黄承彦。
普通的村民或许还没有什么,古代的交通讯息不太发达,但是对于士子而言,这个消息就极为震惊了。
这每一个人,都是天下闻名的大儒,特别是郑玄,将古今文经两大流派融为一体,乃是当今公认的儒家第一人。
无论是荀爽,司马徽还是黄承彦,见到郑玄都只能甘当陪坐。
“康成公,”刘宇施礼。刘宇还记得当初在市场中掏得的那一份《论语》,是郑玄亲自注释。
“嗯,”郑玄点点头,到了他这个层次,汉灵帝也要礼敬有加,“当初的那本《论语》,你能得到也是运气。”
到了郑玄这一层次,儒家浩然正气早已修炼到神鬼莫测的地步。刘宇拍下《论语》他可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儒家自董仲舒之后的第一人,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稷下学宫,想不到老朽还能见到它再现世间。看来要叨扰一二,在此研究一下古文经的精要,不知可否?”郑玄显然对刘宇很有好感。
“当然,康成公光临,奇迹城蓬荜生辉。”
郑玄的到来也是免去了一遭大麻烦。毕竟现在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稷下学宫的出现,很有可能让那些儒门士子心生不满。
有郑玄的首肯,儒家是不会来找麻烦了。
“叔父。”荀彧恭敬的说道。
荀氏八龙之中最出色的一位,创办颍川学院的当朝大儒——荀爽。
荀爽颔首,脸色泛着不正常的红晕。
荀爽和司马徽,两人都开办了一个院,两人来此一是为了见识一下稷下学宫这承载着百家争鸣的圣地,瞻仰一下先贤的足迹,另一方面是来侦察敌情来的。
特别是司马徽,不同于荀爽的颍川院经办多年,他的院才刚刚建立,要是优秀生源都被稷下学宫给抢走了,司马徽不得哭死。
为了院,两位大儒也是不要面皮了。
至于黄承彦,主要是他的宝贝女儿对于稷下学宫十分的好奇,拗不过女儿,只能赶来了。
“这就是稷下学宫?”黄月英带着面纱,漏在外面的双手透着健康的小麦色,“这里有没有墨家典籍?墨家机关术可是神鬼莫辨的。”
“月英……”黄承彦警告。
“不碍事的,黄小姐心直口快,无事的。”刘宇说道,眼看着黄月英,一遍饶有兴趣的想着传说中的“丑女”之名。
看黄月英的身材,也不像是丑女啊。
“如此,几位,请跟我来。”这几位主都是名闻天下的大人物,能接待他们的,除了姜尚,也就只有刘宇了。
荀彧目前都不够格,没办法,谁让荀爽是他的叔父呢。
之后,当几万的学生在院里学习之时,郑玄等人都震惊了。
“人数是不是太多了点?”黄承彦忍不住问道。
教育,读,在这个年代还是只有士族才能享受到的,庶族地主读的都不多。一个县城,能读的人竟然上万,这也太多了。
刘宇心中暗笑,真正的大头你们还没看见呢。稷下学宫是高等教育,人数已经很少了;低等教育,那几十万的学生,才是真正的让人震撼。
“我奇迹城强调的是义务教学,我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大同社会。教育自然也是如此,凡我领地之民,只要满足年龄,都要上学学习先贤的教导。除了稷下学宫之外,还有45万4879人在各式私塾学习。”
“那花费?”郑玄惊讶。
“我奇迹城一力承担。”
这话一出,别说是郑玄几人,就是荀彧也是惊讶的看着刘宇。
“主公,此之志,文若一定帮你完成。”
毫无疑问,这一句话是彻底的镇住了所有人。大同社会,孔子,孟子,历代的儒家先贤一直追寻的梦想,迄今为止,也只是说说。想要建成,这个任务……
“将军高义啊。”连郑玄都开始拱手。
……
“如何,对刘宇的看法。”荀爽问道,他们正在离去的路上。
“一代人杰,”司马徽言简意赅,“观其领地,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项领域,都早已超越了县城的规模,军事力量就是一郡之地也远远比不上,不简单啊。“司马徽摇头叹息。
“只是不知道,刘宇是忠心我大汉,还是乱汉。”荀爽忧心忡忡,封异人为汉室宗亲,这汉灵帝昏君一说还真是没冤枉他。
“异人都是如此,”司马徽摇摇头,”荀彧出仕奇迹城,或许也是好事。朝中十常侍你也清楚,想要一展抱负,有张让这几个奸贼在,难啊。“
荀爽沉默,一生忠于汉室的他,不知怎么反驳。
“德操兄,我听说你最近收了一个经天纬地之才,什么时候给愚兄引荐引荐。”荀爽摇摇头,将烦心事抛开,转而问起了一件一直想问的事情。
司马徽马上用防贼的眼光看着荀爽。
“你可别抢啊,你的颍川院里面贤才可是不少,可别打什么歪主意。”
“德操兄,你误会我了。”从荀爽躲闪的眼神,可以知道他的话有多么不靠谱。
……
这几天,吴郡发生了一个地震,那就是新任的吴郡太守,要上任了。
看着手中的请柬,朱家家主朱彪面无表情。
“去请其他三家家主。”
……
陆家,陆康皱着眉头,细细的看着桌上的两封信。
一封是刘宇的请柬,另一方则是朱彪的邀请函。
他在思考,要不要和朱彪一起,让刘宇知道什么叫吴郡四姓。
“祖父,对刘宇,最好不要正面对抗。”一个健美英挺,面容俊美的少年说道。
“啊,伯言来了。”陆康眼中闪过满意,这是他陆家的麒麟儿。
陆家一定会在他的带领下发扬光大。
“刘宇此人,城府深不可测,眼光也是深不可测。”陆逊款款而谈,“当年异人降临不过2天,他就从市场之中抄底基础资源,很很的大赚一笔;从这之后,孙儿就一直关注着他。能在极度劣势之下完成开疆扩土任务,逼得圣上都要给他一个汉室宗亲的位子。
祖父,刘宇此人,绝对不能正面硬拼。”
想起刘宇到目前为止的一件件奇迹,陆逊越是了解越觉得刘宇的可怕。
他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刘宇的崛起。
希望,我的猜测是错误的,要是刘宇麾下真有神级名将,那……陆逊考虑良久之后,还是决定不告诉陆康,这个消息太过惊人。
“那朱家。”陆康面漏疑色。
“祖父,你忘了一个人吗?”陆逊指向一个人名,“是敌是友,就看这位新太守的政策了。”
“不错,”陆康点头,转而脸色一变。
“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
:
第212章 领兵复客制()
第212章 领兵复客制
吴郡吴县,郡守府,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的家主正襟危坐,默默的等待着刘宇的到来。……
不时闪烁的目光,微不可查的动作,说明了他们的默契。吴郡四姓,他们或许在平常时候有着不少的矛盾,更是因为利益闹得好几次不可开交,但是在外人面前,他们是一致的。
为了共同的利益。
“诸位家主,”刘宇走了过来,满面春风。
“太守大人好。”陆康等人纷纷回礼。在刘宇没有彻底的暴露敌意之前,所有人都愿意给刘宇面子,也愿意和刘宇相安无事,但要是刘宇胆敢肆意妄为,那吴郡四姓也不是吃素的。
“我不喜欢套圈子,那就直接说了,”刘宇在陆康的身上稍微一顿,“本官刚刚上任,领地也在吴郡之内,这也是我的家乡,所以,本官很想建设好吴郡。各位都是吴郡德高望重之人,因此希望各位多多配合。”
“不敢不敢,我等可以做到的尽管吩咐。”言下之意就是做不到的也别怪他们。
刘宇也听了出来。这帮士族都是将家族利益重于一切,以为他不知道吗。
“诸位,那我也不说客套话了。”刘宇直接开始说起条件。
如果看看三国之中吴国的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吴国有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防御战暴强,三大战役两战全胜不说,曹操之后四次进攻东吴不克;曹丕,曹休数次攻击东吴,全部都被打的大败而归。
但是论起进攻,论综合国力,吴国明明是仅次于魏国的大国,北伐之时却一个个的都是送人头的存在。
孙大帝变为孙十万就不说了,东吴军队的历次北伐,可以说是被张辽,满宠,文聘等人轮流刷战功,让他们硬生生的刷了一大波战绩;
就连东吴号称统兵最强的周瑜,乘着赤壁大胜,曹仁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打了一年也不过才堪堪打下南郡一郡之地;孙策绰号小霸王,结果亲自率领大军偷袭徐州,还被陈登父子给揍了回去
对比关羽一人水淹七军,打的曹操差点迁都;这战绩和影响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什么南人身体羸弱,南方善船,北方善马等等虽然是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项羽率领的江东子弟兵如何?2百年后,宋武帝刘裕以同样的江东之地,收复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山东全境全部化为刘宋国土,离统一华夏只差一步。就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东吴进攻战之所以极弱,究其根本,最主要的还是士族,或者说是东吴政权的领兵复客制。
东吴为了拉拢东吴士族,获得统治根基,在东吴实行世袭领兵制和占田复客制,合起来就是领兵复客制度;
世袭领兵制就是允许大族建立私人部曲并可世袭,而占田复客制就是政府将士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起赐给豪族作为其私属。
如陆逊死后,其子陆抗继领旧部众5000人;陆抗死后,其子晏、景、玄、机、云又分领其兵。士兵也是世代相传,以兵为业。形式上士兵属于政府,但实际上领兵的将领可以使用他们为自己服役。孙吴士兵例有屯田,因此大族将领占有士兵的同时也就占有了士兵的屯田,士兵实际上是将领的农奴。
没错,农奴,与沙皇俄国的农奴相比,除了名字不一样之外,本质上却极为相似。
也就是说,东吴将领手下的军队,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东吴政权的,而是将领手下的私产。
于是一切都简单明了。当敌人进攻的时候,由于侵犯到了所有人的利益,一不小心众人的身家性命都会被灭,当然所有将领,家族都奋力死战,战斗力惊人;但是当对外扩张的时候,大部分将领就都想着保存实力,因为他们手下的军队,是保障自己家族,自己地位的最主要力量。
这才是防御战和进攻战判若两别的原因。
因此,刘宇是绝对不会为了得到东吴士族的支持而实行什么领兵复客制的,甚至只要刘宇拿出曹丕的九中正制,那么东吴士族就会立马变成刘宇的绝对铁杆,那绝对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