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坐断东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坐断东南-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景升此举,的确有违道义,本将军也的确对此不满,恨不得立即杀入荆州。”刘风十分肯定的表达自己对刘表的不爽。

    “那为什么将军不愿和我主联合讨伐刘表?”杨弘问道。

    “虽然本将军想,但却有心无力啊!”刘风叹了一口气,“本将军不像公路兄家大业大,连续征战之下,财政已经见绌,已经无法保证后勤,拿什么再去打仗?还有就是,江东历来人口不多,兵力自然就少,除却守卫各城的兵力,总共就那么一两百万人,连连征战,疲敝不堪,不休整一段时间,也无法再出征了所以对于公路兄的好建议,只能忍痛放弃。”

    “刘将军掌控江东四郡,难道麾下就区区两百万兵马?”杨弘明显不信。

    “杨长史误会了,吴郡当年大战了一年多,损失太大,至今都未恢复,豫章也是才拿下,都需要大量的兵力驻防,短期内这两郡只能是负担,起不到大的作用。”刘风解释道,“会稽丹阳都是,偏僻之地,本来人就少,募兵自然就不能太多。前次征伐豫章,就已经是行险,那里还有能出动的兵力。本来还想着徐州人多,让公路兄放些流民过来呢。”

    ……

    不管杨弘信不信,也不管袁术会不会因此而发怒,反正最后杨弘是没有达到目地,只能离开。刘风对其保证,自己会永远支持袁术,永远和其站在一边,若是过上一两年袁术还有联合的意向,到时可以试一试。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自己一个人孤掌难鸣,在应付刘表和张济的同时,还需要提防周围的诸侯袁术显然无力兼顾,只带着不甘,熄灭了之前的心思。

    让刘风没有想到的是,袁术这边刚刚消停,西凉军又开始闹了起来。

    原本这没有什么,反正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西凉军的“胡闹”,但这次却不一样。

    因为其中出现了李儒的影子。

第五百五十章 、天策府的野望() 
李儒的出现在刘风的预料之中,只是他没想到,李儒一出手,就是那么大的手笔。

    史料上记载的李儒,可不是董卓的谋主,只是刘辩时期的郎中令,受董卓之命鸩杀刘辩,后来也一直活着,直到李傕攻陷长安,还推举其任侍中,但却被刘协以其鸩杀自己兄长为由拒绝,甚至还想杀了他。对此,掌握大权的李傕自然是拒绝的,一直庇护着李儒,直到西凉军各部因混战而实力大损而被曹操派人击败,李傕夷族,李儒也不知所踪。

    如果按这个流传,相信除了研究历史的学者,根本不会有几个人知道李儒这个人。但幸好,我们还有

    在《三国演义》中,李儒是董卓的女婿,西凉军的军师,是西凉军创建的一大功臣,可以说西凉军之所以能够崛起,掌控朝堂,就是因为李儒的谋划。游戏中自然也用了这种说法。

    可以说,李儒的能力不输于任何一个三国谋主,否则的话,董卓这个一向受人鄙视的边鄙之人,怎么可能成为最初的赢家。如果不是董卓自己作死,西凉军没有分裂,曹操能不能那么顺利的统一北方,犹未可知。

    按照李儒的建议,放弃洛阳缩回关中,是为了让关东诸侯分裂,而不是他们守不住虎牢关。等关东诸侯矛盾不可调和大打出手之时,再逐步出关,各个击破。可惜的是,董卓缩回长安之后,再也没有了进取之心,洛阳的繁华已经让他迷醉,对于李儒的直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听得进去,转而信任的是吕布、王允这些人,最终被这些人联合杀死。

    原本李儒是应该死在这场内乱中的,但偏偏当时,刘风就在长安,全程参与了那场动乱。

    按,李儒在此时是卧病在床,所以没来得及识破王允的连环计,导致了董卓身死。在游戏中,生病除了特殊情况下是没有的,李儒之所以卧床不起,是因为使用技能时遭到反噬,以致精神越来越差。当年董卓撤离时,李儒一记“千里焦土”,招来天降陨石,虎牢关上的诸侯都能要要看见,将偌大的洛阳城近乎焚毁,造就了无边杀孽。所以,回到长安之后,李儒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董卓之所以在西凉军的包围中被人杀死,也和李儒不能理事有很大关系。

    在长安的时候,他用十几匹名马的代价,将李儒的消息换给了天策府的天策,然后天策就趁机不惜代价,闯入了李儒的府中,将李儒带走。为此李儒强行出招,恢复的时间又往后拖延了很久。

    不是刘风不想招揽李儒,实在是有心无力,因为董卓之死,可谓跟他有直接的关系,也正是因为他到了长安,成了诛董的催化剂李儒毕竟是董卓的部下,也是董卓的女婿,和刘风之间可谓仇深似海,就算是为了脸面,也不会投降刘风。就算他真的投降,在没有忠诚度的游戏中,刘风也不敢相信,否则哪天坑刘风一把,他就该“呵呵”了。

    所以他以极低的代价,将李儒“卖”给了天策府。

    直到不久前,李儒终于恢复,作为天策府的第一谋士,再次展露獠牙,一出手,长安就大乱不已,较之之前更甚。

    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很久,在李儒的身体开始好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第一步就是暗中策动西凉军其他各部,将实力最强的牛辅从长安逐走,让长安再次陷入了没有主导者的局面,毕竟李傕、郭汜等人,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当老大。

    身在西凉军数十年,可谓是其一手创建了西凉军,即便他已经数年没有露面,但心腹之人还是有一些的。

    当然了,这些人中肯定不会有李傕郭祀等人,即便当初他们有人对李儒言听计从,到如今手握大权,心态自然就会发生变化。若是他们知道李儒还在,说不定会第一时间攻杀李儒。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不在一个阵营,李儒的威胁远超牛辅。

    所以李儒联络的对象只能是底层军官,有这些人从中煽动,很快牛辅就被赶走,长安再度混乱。

    当然,有一个人比较特殊,那就是华雄,他是李儒重点联络之人。

    这也是个侥幸逃得性命的人,在西凉军中,除了董卓之外,华雄只信服两个人,一个是徐荣,另外一个就是李儒。别看吕布实力强悍,投降后深受董卓器重,但华雄这个老资格的西凉军却敢直接不鸟他。

    知道李儒依旧活着的消息,华雄喜出望外,但对于李儒要他离开牛辅,跟他一起投靠异人,华雄十分为难。他是个恋旧的人,牛辅一直待他不错,所以即便知道牛辅才能有限,也一直追随着他,对于之前李傕等人的拉拢不为所动。可以说,若非华雄,牛辅根本压制不住李傕等人。至于说投靠异人没有前途之类的,倒是不在他考虑之中,这是他对李儒的信任。

    李儒没有失望,反而对华雄更加赞赏。他知道既然自己秘密联络华雄,那他就不会出卖自己。果然,直到他策划了西凉军各部围攻牛辅将其赶出长安,牛辅也不知道李儒还活着的消息。

    被人逐出,牛辅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他本就没什么才能,更是相信卜筮,甚至曾经因此要杀投靠他的中郎将董越,将董越逼得投降吕布。现在虽说不到穷途末路,但也是日薄西山,一天天衰落下去。华雄更是失望,但却依旧没有离开。

    此时的李儒,已经恢复,于是继续策划西凉军之间的战斗。却没想到张济突然离开,打乱了他的计划。没有张济的参与,实力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让李儒不得不花费更大的精力重新挑起战争。

    西凉军乱了,相互之间杀的更加凶猛,无力顾及别处情况。就是趁着这次机会,天策府在李儒的策划下,攻下了总部所在的县城,直接把全县变成自己的地盘。

    对于天策府来说,这是个良好的开端,这意味着西凉军已经逐步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他们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天策都很兴奋,当初花了大价钱,浪费了数年的时间,如今终于到收获的季节了。有了李儒的谋划,他才明白,一个高阶智将对领地发展的作用有多大,才明白为什么刘风的实力会增长的那么快,如今终于轮到了他们天策府。

    后来者居上,他相信,终有那么一天,自己会成为诸侯,和刘风甚至原住民平起平坐。

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儒在行动() 
天策想的没错,没过多久,好消息就传来。

    牛辅原本就没有多大的才能,之所以在西凉军中身居重职,守护董卓的后方,只是因为他是董卓的女婿,对董卓的话言听计从。

    按说同为董卓的女婿,李儒和牛辅也是亲戚,应该互相扶持才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人不自觉的就会在董卓面前争宠,这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以李儒的才能,当然是看不上牛辅的,相应的牛辅也就对李儒不满。之前有董卓在上压着,自然是没问题的,但董卓族灭之后,两人之间就再也回不到从前。

    本来应该在诛董中死去的两人,却因为某些变故,都存活下来。显然,牛辅的命运比李儒要好,至少他手上掌握着大军,在名义上李傕等人都是他的部下。只是这些人一向不服牛辅,董卓死后,没有了约束,加之手握大军,自然和牛辅分庭抗礼起来。而李儒,就只能继续隐藏,直到康复的这一天。身体好转之后,李儒第一次出手,就是暗中鼓动,将牛辅从长安城中逐走。

    牛辅手下,没有什么大才,之前说过,他是相信卜筮的,所以有才能的人自然不愿意在他手下,华雄也只是顾及旧情而留下。退到左冯翊后,因为事事不顺,牛辅脾气越来越暴躁,动辄鞭笞部曲,以至于手下的军队不断逃往,这就更加加剧了他的坏脾气,成了恶性循环。

    牛辅可以坚持,但手下的那些人可坚持不了。牛辅败退,李傕等人虽然没有赶尽杀绝,但却有重兵提防,所以牛辅只有占据一个县城,后勤失去了保障,根本养活不了麾下仅存的二十来万兵马。即便如此,牛辅也只会整天发火,不思出路,为了养兵,对自己地盘上的民众越来越苛刻。尤其是身在这里的领主,几乎都被敲诈的一干二净,可谓损失惨重。

    但即便如此,也已经越来越支持不下去,麾下的士兵甚至开始饿肚子。牛辅知道这种情况后,却依旧不敢迈进凉州一步,也不想着向李傕等人服软,苦苦支撑。

    终于某一天,士兵们再也忍受不了,在夜里大规模出逃,因为动静太大,造成了内乱。牛辅半夜被惊醒,以为李傕等人夜袭,要将他赶尽杀绝,心中大恐,于是带着自己的家当,与亲信胡赤儿等十余人悄悄溜出城,想要独自离开。

    至于为什么不找华雄这个他麾下的大将,因为牛辅信不过华雄。华雄不是牛辅的亲信,只是因为一直在牛辅麾下,这才没有离开,李傕等人也多次拉拢过华雄,虽然华雄一直帮着自己没有离开,但在最危险的时候,牛辅还是不敢完全相信他。

    但可惜的是,他最为相信的这些人,却成了他的催命符。

    牛辅是不认路的,他的这十余个亲卫,以胡赤儿为首,直接将牛辅带进了埋伏圈,等待他的,是上万大军的包围。

    胡赤儿等牛辅的亲卫,竟然早就没人收买,夜间士兵出逃造成的混乱,也是认为造成的,策划者一切的,正是李儒。

    牛辅十分不甘心,他也没想到李儒还活着。但一切已经晚了,胡赤儿为在李儒面前表忠心,亲手杀死牛辅。

    城里的内乱,在华雄的镇压下很快就平息下来,但最后一统计,已经剩下不到十五万人了,要知道,华雄麾下的十万兵马可没有乱,可以说牛辅麾下的兵大半散了。

    天亮之后,早不到首领的西凉军差点再次乱起来,幸好华雄的威望还在,能震慑住这些人,没有再次生乱。不久之后,就有人秘密面见华雄,然后紧闭的城门被再次打开,华雄带着大军直接弃城离开。

    是的,华雄直接投靠了天策府,带着十五万大军。

    天策府的实力顿时飞涨,要知道,这可是久经沙场的西凉军,不是一般的军队能比拟的。

    西凉军的距离牛辅之前的屯驻地是有一段距离的,等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华雄大军迅速离开左冯翊,昼夜不停,直抵右扶风茂陵县,天策城所在地。

    天策府的好处还不止如此,因为天策升官了。

    牛辅的首级被李儒拿来,充当天策的晋身之资。

    对于李傕等人来说,牛辅是心腹大患,但是他们又不想亲自动手,因为这对他们的名声不好。虽说他们也不在乎在士人中的名声,但在西凉军还是需要的。总不能董卓培养了他们,然后董卓一死,就将他的女婿赶尽杀绝吧。

    按照李儒的谋划,天策自吹自擂,在送去首级的同时,还在奏报中言自己为了解决诸位大人的麻烦,特意策划了营啸,免得诸位大人背负骂名。

    李傕等人见状,觉得天策这事办得不错,难得李傕和郭汜意见一至,一个提议升茂陵令,一个提议封关内侯,代表长安城内的两大派都没意见了,其他人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李傕郭祀之所以这么大方,还有一点就是为了拉拢华雄。虽然十几万人对他们来说不多,但华雄却是难得的猛将。所以在给天策升官的时候,还给华雄下了入朝的命令。

    华雄一心跟着李儒,自然不会应命,只说自己无颜见他们,今后不再过问西凉军诸事,将在天策城度过余生。

    对于这话,李傕郭汜自然不会相信,华雄春秋正盛,又不是什么多愁善感之人,怎会因此就意志消沉。不过即便不相信,他们也没有用强,都怕华雄被逼急了投向对方。至于联合起来将华雄绝杀在天策城,也不是没有想过,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因为他们没有把握。不是说没有胜利的信心,而是没有把握将华雄留下。以华雄的能力,若是一心想走,他们还真没办法留下华雄,如此一旦华雄再找一个诸侯投靠,绝对是他们的大敌。

    尽管没有再强制征召华雄,但对天策城、对茂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