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时分,强子来到我府上。
“爷,今天晚上御史丞秦侩和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人在我店里碰了个头。”
我当时正看书,听他这么说便放下书本,浅笑了一声:“在你的包间里?”
“是,而且是最里面的包间,当初皇上和秦紫嫣见面的那间。”
那间?那可是强子店里最让人踏实的屋子了。
“知道他们说什么吗?”
“爷,那间屋子可是安全得很,这我还真不知道。”强子有些为难,“不过,他们出来的时候倒是都挺自然的。”
我点了点头:“回去忙吧,剩下的事我知道了。”
强子走后我便开始琢磨。秦侩在朝堂上为工部侍中百般求情,想必那些人也不会怪罪他。若是如此想来想必没有几日就会有个结果了。
转过天来,秦侩便称病躲在家里,也不上朝,也不外出,禁止任何人探访。我猜他这是为了躲着罗直。
这事拖了得有半个月,刑部和吏部的人说这个工部侍中口风太紧,又不能滥用刑罚,所以还没问出来,皇帝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让他们尽快把事情弄清楚了回禀给他。我知道,这是在拖时间。罗直刚一弹劾就被杀掉,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要拖一段时间,等这个事稍稍放松了些才好下手。
又是半个月,刑部回话说那个工部侍中对自己贪污一事供认不讳,但没说是否有幕后指使或是更大的蛀虫,皇帝没有轻易罢休,令刑部继续查问。这期间秦侩上过几次朝,断断续续的,皇帝也以为他是年纪大了,身体不适,也没有怪罪。我猜,他一定是在家里数钱数的发烧了。
又有个三五天,罗直暴毙,他家也遭了把火,他家中的卷宗、档案一应公文尽数付之一炬,他的家人也是葬身火海。
这事是京兆尹的范畴。袁宗昊明白这是我下的套儿,说已经调查过了,说是罗直在外赌博欠了赌债,仇家逼债不成一怒之下杀人焚屋。又找了几个乞丐、死囚打扮成仇家的样子顶缸,这一档子事就算是了了。
当然,是我以为了了。
一零三()
工部侍中的案子拖了快两个月。虽然已经把那个罗直处理了,可为了制造假象,还是又多审了段时日,期间为了弃车保帅,工部尚书“贡献”了一个侍中,两个侍郎,希望通过这些人微言轻无关轻重的棋子保住自己,其他各部大人恐怕也是这个打算,也纷纷交出了几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小吏充数,归了包堆算了算,这次一共用掉了十二个棋子。
这日上朝,秦侩也来了,精神不错,满面红光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啊?”他向我行礼时我打趣道。
“托大人的福。”
“这档子事差不多了,可以了了。”在闹下去,恐怕真会牵连到满朝文武,到时候可是不好收场。再说有了这次的事,我手下的人脉也丰富起来,为了填补那十二个冤死鬼的空缺,皇帝命我斟酌用人,我便提拔了些自己控制得住的。说起来虽然都是副手下官,可这样的人掌握着实际的权力,虽说各部尚书位高权重,可多半都是仗着尚书之名坐享其成罢了,手中的权力早就被底下人架空了。既然我的目的达到了,就要想办法把事结了。
“刑部大人已经探过皇上的心思了,只不过可能还需要大人在皇帝面前劝劝。”
“这我知道。”其实早些时候我就和皇帝说过了,也算是早早打下了准备。
上朝之时,皇帝还算和气,这么长时间了也是,当时的怒火早就消了。
“皇上,工部侍中一案刑部已经查明,所牵涉的十二人也已供认不讳,臣以为。此案可以结了。”我站出来说。其实刑部根本没给过我一字一句的汇报,自从这个案子开始到现在,刑部一个字都没跟我说过。倒是强子告诉我这些大人总是和秦侩去包间私会,而秦侩也算是懂事。三分实七分虚地转述给我。
皇帝微睁双目:“可有冤屈?”
呵呵,若是查平头百姓或许还有冤屈,可是查这些大人们贪赃枉法绝没有冤假错案。
我回头看了眼刑部,刑部赶紧站出来:“回禀皇帝,绝无冤屈。涉案人员皆供认不讳,已经画押,现全数在刑部大牢,听候皇帝发落。”
“全部杀了。抄家充公。”听皇帝的语气,丝毫没把这十二条人命当做一回事。
我以为这事就算是完了,哪知道刚踏下心,就听见文臣班子里传来一声:“皇上,臣有事禀奏。”我侧目看去,竟然是户部的那个刘文江。我眼见着他昂首挺胸走出班列,站在大殿之内规规矩矩甚至有些做作地给皇帝行礼。
皇帝上下打量了一眼:“说。”
“皇上,工部所需银两具应报给户部,再由户部审核后下批,此中一干人等既然有钱可贪。要么是户部批下的银子多了,要么就是工程之中偷工减料。况且此次十二人皆是人微言轻,若无领头之高官大员。此等宵小之辈怎敢妄动?此为皇帝寿陵,不仅关乎皇家颜面,更关乎国之社稷,臣以为,还应继续查下去。”刘文江说着话跪在地上以头触地,一动不动等着皇帝发话。
这个刘文江!千算万算没算出这小子会出来搅这一下。我看了看张明庆和袁宗昊,他俩也是满脸的不解。这事不是我们的谋划。可刘文江向来不会掺和这种事,虽然是个书生狂气,可人还是胆小得很。最多就是背地里串些闲话罢了,今日竟然敢朝堂之上公然请命。这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户部,你怎么说?”
张明庆也算是机灵。赶紧站出来:“回皇上。下官刚刚接任户部尚书一职,此前种种错若出在户部,想来是前任尚书大人的事,呃,下官回去必定细查细问当年之事,必定将涉案人员绳之以法。”
“皇上,张大人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好把自己的罪责洗清!”刘文江喊了一嗓子,着实吓坏了我。
“细细讲来。”皇帝似乎有了兴致。就好像一个听书的人听到说书先生要拆扣子一样。
“臣与张大人当年都是户部侍郎,当年审核之事是尚书交托给我二人所做。当时臣以为所报银两过多,曾经言明尚书大人,但当时的尚书大人不以为然,还警告我不要多事,并不再让我审核银两。皇上,臣以为此中必有隐情!前任尚书大人和现任张大人一定从中渔利!请皇帝细查细问!”
我偷瞄到张明庆眉梢眼角汗已下来:“皇上,此事是刘文江血口喷人。前任尚书以死,家人也不知所踪,死无对证自然凭他信口开河!皇上明断,下官没有做过!是他刘文江眼见着下官升迁眼红,所以出言诋毁!刘文江为人心胸狭隘,本无多少才学却自命不凡,常常口出不逊,诋毁各位同僚,此种种户部同僚皆可为证,此种小人之言不可当真啊皇上!”
张明庆这一套就叫做“从道德上攻击对手”。这招虽然阴损,不过却是百试百灵。试想,谁这辈子没有做过一两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道德败坏”的事呢?更何况这事放在别人嘴里,没错也能说出些不是来。加上道德这东西本就没有个绝对。这种招数全凭的是一张嘴,只要你能说动皇帝,让皇帝觉得你说的有道理,那你就赢了。
皇帝瞅了我一眼。我低头不语并未出声。
“颢渊,”见我不出声,皇帝便叫我,“你有何要说的。”
“此间之事臣并不知情。但臣以为,不管户部审核这笔银子是由谁负责,最后只有户部尚书的大印盖上了,才算是批准。所以,此事应是以死的前任户部尚书所为。皇帝且息怒,此事无非是他们同僚之间勾心斗角嫉妒而起,皇帝不必过问了。”言下之意,此事到此为止吧。
“皇上,文忠伯所言甚是。”
“臣以为东方大人所说极对。”
“下官以为然。”“臣以为然。”“臣赞同东方大人所言。”
往日里跟我对着干的诸位大臣们也是出奇的一致,纷纷跳出来支持我。
皇帝似乎是看出我有话没说出口。便说了什么“兹事体大”一类的客套话把满朝文武轰走了,叫了我去书房。
“颢渊,今日朝堂之上你似乎有话未说啊。”书房之内皇帝问我。“如今只有朕与你君臣两人,有什么话且说来吧。”
“皇上。工部侍中一案到此为止吧。”
“你在怕什么?”
我叹了口气:“工部贪腐必然涉及各部大员,如今揪出了十二个人,虽然都是小鱼小虾,但已经是朝野震动、百官不安了。皇上,此事深究下去,各部大人都难逃其咎,难道真要把百官杀个遍吗”虽然我觉得最后一句话很容易让皇上龙颜大怒,但这层窗户纸不捅破。他不会知道其间的利害关系。
皇帝听我说完窝坐在龙椅上,沉思良久不语,面色沉重,手指攥着椅子扶手。
“这些贪官不杀,朕的江山可算是稳固啊?”良久,皇帝才略带沉重地问我。
“臣以为,越是贪官,越是安全。贪官所贪无非金钱女色,可若是想得到这些,总需要一个安泰的国家、安稳的政权。所以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国家安泰,长盛不衰。国家安泰、社稷无虞,他们便能安享。一旦起了风波,他们便是首当其冲的牺牲者。”
皇帝似乎很不喜欢我这套理论,却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皇上若有肃清之心,还请缓缓而治。如今万事小心为上。”所谓“如今”,说白了就是大军在外、易生事端,“杀了够多的贪官污吏了,百姓早已是拍手称快、称颂皇上英明似尧舜了。真的可以收手了。”
皇帝又沉默了。自己心里的励精图治和外部环境地交叠让他深陷于纠结之内。这也是皇家的无奈之一——一个卖肉的想要卖菜也就去卖菜了,皇上想要杀人,可是要掂量掂量的。可怜如此。可还有所谓人的尊严?所以也难怪皇帝享受着最优的吃食、最好的房屋、最多的女人。
“皇上,京兆尹袁大人在外等候。”门外的太监进来回话。皇上还叫了袁宗昊?
“叫他进来。”皇上摆摆手。
袁宗昊进得屋来大礼参拜。皇帝示意他起来。“皇上叫臣来,有什么吩咐?”
“工部侍中的案子。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袁宗昊琢磨了一下:“皇上,臣以为单凭工部侍中和其他十一个副手小官不敢在皇帝陵寝上动手脚,其后必有更大的靠山。臣以为,为保社稷无虞,应当继续查下去。”
得了,果然如帝师所言,燎原之火,其势难控了。袁宗昊所主张的正是皇帝的心思,而我在这事上一直悖逆皇帝意愿,看来是要坏啊。
“颢渊说再查下去百官不安,恐朝廷有难。你怎么看?”皇帝头也不抬地问道。
“臣以为东方大人多虑了。”袁宗昊说着话朝我邪笑了一下,“百官不安,那是因为心中有鬼,若此时纵容了他们,日后必有更大的贪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诸蛀虫不除,朝廷才会有难。皇帝连日来肃清贪腐之举万民拍手称快,但仍觉不够痛快,只因为肃清的贪官污吏不过是蝼蚁之辈,更大的祸患还没有除去,百姓心中仍是有所怨言。臣以为,工部侍中一案正是个好契机,借此将朝中祸乱无穷之贼子一举肃清,还万民青天白日,铸皇上铁桶江山!”袁宗昊说着话跪倒在地连连叩头,真是一副赤胆忠心的英烈模样。
“颢渊?”
“皇上,狂风之下,空无一幸免。朝中各部尚书、侍郎皆难逃其咎,到时候各部群龙无首,恐怕朝政难以继续。”
“我朝科举中举之人繁多,后备官员中不乏良才精英,何愁朝政难行?”皇帝还没说话,袁宗昊便抢着反驳我。
“后备官员并未有过入朝为官之经历,不过是一帮只会背书的书生罢了,直接提拔为各部长官不仅其他大人难以信服,恐怕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政务!”我瞪着袁宗昊。
“下官京兆尹,继任之前也不过是个候补官员。如今京城之内还不是太平安了?京兆尹之政务还不是井井有条?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诺大的帝国,总还是能允许几个尚书犯错的!而且东方大人说科举选出来的只是一帮会背书的书生。难道是在讽刺皇上科举无用吗!”
“候补官员一向是从各部底层做起,熟知各部章程、责任之后方可酌情升迁。天朝之大,的确容得下几个过错,但各部尚书位高权重,一旦犯错祸及百姓,那便是危害社稷了!你继任京兆尹之所以并无差池,那是因为皇恩浩荡、宇内太平!难道你想把这份功劳占为己有吗?你这是僭越!”臭小子敢说我讽刺皇帝科举之事,我送给你的这个“僭越”的罪名也不好担!大不了你我同归于尽!
“东方大人似乎也只做了短短几月的言官便升为了御史大夫吧?我更听闻东方大人最不喜欢论资排辈之举,如今怎么自相矛盾了?”
“此事事关朝廷安危!事关皇帝之天下!若没有十足的把握怎能妄动!”我的确是只做了几个月的言官便升任了御史大夫。也的确最不喜论资排辈。但是,我能升任并且胜任御史大夫之职,这就是区别。我聪明,有脑子,配得上这种升迁。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承受得了,他们呢?科举的确是好,哪怕选上来的只是些会背书的傻子也是好的——连书都不会背,还能指望你有什么其他的出息?可朝政不是天天摇头晃脑嘚啵两句“子曰”如何如何就能处理的。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几个只见过四书五经的没脑子的书呆子能做什么!
“行了。”皇帝阴沉沉地说了一句,“真是没想到你们两个也会在吵架的时候给对方按那么大的罪名。你们两个口诛笔伐。倒是把朕夹在中间了。”
“皇上,”我赶忙说道,“臣的意思并不是不查贪腐,只不过需要缓缓而治,不可操之过急。”
“下官与东方大人并不矛盾,结果是一样的。”袁宗昊也开了呛,“贪腐必须要查,而且要狠狠地查。只不过臣以为借着工部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