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铜人高度
关于铜人高度史料记载有三说:
1、“高三丈”;
2、“坐高三丈”;
3、“有大人长五丈……铸而象之。”这就是说铜人的高度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三丈,合今8。12米;另一种可能是五丈,合今13。7米。显然这个数字也不是确切数字,也是个大约数字。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得甚为广泛。在传说中,他既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大英雄,是中华民族在骄傲。另一面他几乎又成了暴君、残忍的代名词。秦始皇为了永世享用他的征战功绩,做出了种种至今在世界上仍记人叹为观止的壮举。为世人留下了很多解不开的历史之谜,十二金人的铸造便是其中的一个。
在秦都咸阳,秦王宫阿房殿前,屹立着12个铜器铸造的大铜人,因为铜是黄色的,所以又称作金人。他们身着外族服装,每个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很难运输,而且他们浑身雕有精细的花纹,且个个耀武扬威,精神抖擞;英勇无比,日夜守护着秦王宫殿。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在这方面,有很多历史书籍记载。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迁宫中。贾谊的《过秦论》也有“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记录了十二金人的故事。
三、塑造十二金人的原因
围绕这个问题,存在两种主要说法。
(一)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秦王嬴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但由于吕不韦曾经专权的阴影和辛辛苦苦征战得来的皇位不易,为了实现自己当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的宏伟愿望,所以他坐稳皇帝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确保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而要坐稳天下,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收缴和销毁流散民间的各种兵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别人的武力夺权。于是,他总是在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来收缴全国的兵器,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在大臣们的陪同下,秦始皇正在观看舞灯笼和各种杂耍。正在看得高兴的时候,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里拿着刀剑等兵器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看见后,又触动了自己的长久以来的心病。这时候,恰巧临洮一个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十二个巨人,而且他们当地还传唱着一道童谣: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龙颜大悦。于是他假托征兆,说这是顺应天意,下令收缴民间兵器,集中到大都咸阳,铸成十二个铜人。实际上,秦始皇收兵器铸造铜人,完全是出于巩固自己皇位的考虑。
(二)这儿还有另外一个故事版本。有一天,秦始皇正在阿房宫中休息。突然,梦到天气大变,天空昏暗无光,并且伴有鬼神妖魔作怪,于是他非常惊恐害怕。正在他手足无措之际,忽然有一个白发苍苍、长髯飘飘的老道来到他的面前。这个老道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挥动着后中的拂尘,指点迷津道: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说完,随着眼前金光一闪,老道人便不见了。秦始皇也从梦中惊醒了。他梦醒后,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立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到咸阳,铸成了十二个铜人。
四、十二铜人的下落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载“(董卓)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
《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孝灵皇帝下》:“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由是货贱物贵,谷石至数万钱。”
《正义》引《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徒之邺,苻坚又徙之长安而毁之。”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曰“是岁,徙长安诸钟虡、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大发铜铸作铜人二,号曰翁仲,列坐于司马门外。又铸黄龙、凤皇各一,龙高四丈,凤高三丈馀,置内殿前。”
《后汉书》也记载“又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收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虚、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
正史《三国志》《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均记载董卓毁铜人铸成铜钱应该可信,“悉椎破铜人”与“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之“悉”是“尽、全部”的意思,也就是说十二铜人都毁于董卓之手,而《关中记》非正史,其可信性本身是需要打折扣的,其记叙的内容也有探讨的地方。而《魏略》倒是说到了有2个铜人,不过是现铸的,并不是很多人说的董卓毁了十二铜人之十,留了2个被魏明帝带到了霸城。然而正史只说“铜人”而没有说“十二铜人”或“秦铜人”,这也留下了值得商榷的地方:董卓毁掉的铜人真的是秦始皇所铸的“十二铜人”吗?
关于十二铜人的迁移,只有在汉朝时从咸阳被搬迁到长安的记录,在董卓之前并没有从长安迁出的记录了。而董卓销铜人铸铜钱,别说如史书记载的“悉椎破铜人”了,就是只需要一部分铜人来铸钱的话,估计以十二铜人那么大的目标是很难从董卓这个‘铜人破坏神‘的手下幸免的。
实际上这十二金人乃是秦始皇用来当时代替已不全的神州九鼎;镇压各诸侯国气运;同时维护神州九天结界的镇国重宝。(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神文字()
ps:《五十六种书》,一名《五十六种书法》,不分卷次,旧题唐韦续撰。韦氏生平事迹不详,编有《墨薮》二卷,此篇即载其中。篇冠小序,述汉字演进和实用有五易、八体,又言后汉东阳公徐安于搜诸史籍,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复加三十三体而汇为此篇。篇目称《五十六种书》,系由五易、八体、十二时书、三十三体相加,去其五易、八体中重复述及之大小篆二种书,而得五十六之数。然其出典往往缺乏根据,分类也牵强附会,可作史料观之。宋朱长文称:“所谓五十六种书者,何其纷纷多说耶?彼皆得于传闻,因于曲说,或重复,或虚诞,未可尽信也。学者惟工大小篆、八分、楷草、行。
中国昆仑神族传人刻在神州大地各处打的古神文字;也突然流动变化起来;并发出金光;形成一种浩然之力;加持在神州九天结界上。
一、五十六种书
简介
《五十六种书》,一名《五十六种书法》,不分卷次,旧题唐韦续撰。韦氏生平事迹不详,编有《墨薮》二卷,此篇即载其中。篇冠小序,述汉字演进和实用有五易、八体,又言后汉东阳公徐安于搜诸史籍,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复加三十三体而汇为此篇。篇目称《五十六种书》,系由五易、八体、十二时书、三十三体相加,去其五易、八体中重复述及之大小篆二种书。而得五十六之数。然其出典往往缺乏根据,分类也牵强附会,可作史料观之。宋朱长文称:“所谓五十六种书者。何其纷纷多说耶?彼皆得于传闻,因于曲说,或重复,或虚诞,未可尽信也。学者惟工大小篆、八分、楷草、行。
并序
自三皇以前,结绳为政,至太昊氏。文字生焉。所谓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以代结绳之政也,故字有六文:一曰象形,“日”“月”是也;二曰指事,“上”、“下”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又曰字有五易,苍颉变古文,史籀制大篆,李斯制小篆,程邈制隶书,汉代作章草是也。其八体者。更加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传信并大小篆,为八体也。后汉东阳公徐安于搜诸史籍,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也。又加二十三体,共定五十有六,列之于后:
1、太昊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
2、炎帝神农氏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书,用颁行时令。
3、黄帝史苍颉写鸟迹为文。作篆书。
4、黄帝时,因卿云作云书。
5、少昊金天氏。作鸾凤书,以鸟纪官,文章衣服,取象古文。
6、蝌蚪书者,因蝌蚪之名,故饰之以形,不知年代,或云颛顼高阳氏所作。
7、帝喾高辛氏,以人纪事,作仙人形书,车器衣服皆为之。
8、帝尧陶唐氏,因轩辕灵龟负图,作龟书。
9、夏后氏作钟鼎书,以钟鼎形为象也。
10、殷汤时仙人务光作倒薤书。
11、周文王时史佚作虎书,有虎不害人,名驺虞,因兹始也。
12、周文王时赤雀衔书集户,武王时丹鸟入室,以二祥瑞,故作鸟书。
13、周法鱼书者,因素鳞跃舟所作。
14、填书者,亦周之媒氏作,魏韦诞用题宫阙,王庾、王隐皆好之。
15、大篆书,周宣王臣史籀所作也。
16、复篆者,亦史籀所作,汉武帝用题建章阙。
17、殳书者,伯氏所职。文记笏、武记殳,因而制之。
18、小篆者,周时所作,汉武帝得汾阳鼎,即其文也。
19、仙人篆者,古者所有,李斯善辨古文字,改为篆形也。
20、麒麟书者,鲁西狩获麟,仲尼反袂拭面,称吾道穷,弟子申为素王纪瑞所制书。
21、转宿篆者,宋司马以荧惑退舍所作也,象莲花未开形也。
22、虫书者,鲁秋胡妻浣蚕所作。
23、传信鸟迹者,六国时书节为信,象鸟形也。
24、细篆者,李斯摹写始皇碑序,皆用此体。
25、小篆者,李斯删古文,始皇以祈祷名山皆此书。
26、刻符书者,鸟头云脚,李斯、赵高并善之,用题印玺。
27、古隶书者,秦程邈狱中变大篆所作,始皇嘉焉,拜侍御史。徒隶之书,今正书也。
28、徒隶之书,因程邈幽囚为徒隶书也。
29、署书者,汉萧何所作,用题苍龙、白虎二阙。
30、稿书者,行草之文也,晋卫瓘、索靖善之。
31、气候书者,汉文帝时令蜀郡司马长卿采晨禽屈伸之体、升伏之状,象四时为书。
32、芝英书者,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制也。
33、灵芝书者,汉代有灵芝三种,植于殿前,遂歌《芝房之曲》。
34、金错书者,古之钱铭,周之泉府,汉之铢两刀布所制也。
35、尚方大篆者,程邈所述,后人饰之斯法焉。
36、鹤头书者,与偃波皆诏版所用,汉尺一之简是也。
37、偃波书,即版书,状如连文,谓之偃波。
38、蚊脚书者,尚书诏版也。其字仄纤垂下,有似蚊脚。
39、垂露篆者,汉章帝时曹喜作也。
二、十书
即曾疑为古籍伪作的《仓颉书》、《夏禹书》,贵州的“红岩天书”、“夜郎天书”,四川出土的“巴蜀符号”,云南发现的“东巴文字”,南岳衡山的《岣嵝碑》文字和浙江仙居的蝌蚪文,四川凉山地区尔苏的沙巴文,湘西地区的女书。
三、九鼎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是这样的: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根据《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
变迁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雒邑,将九鼎迁至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太庙之中。(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