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胆大包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胆大包天-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均本来可以拿更多的万科原始股,但是他没有拿,拿的太多,拿到了第一,超过刘的话太扎眼了,会上名单的。

    他不太想那么早就把自己曝光出来。

    深市老五股之一万科原始股进行抄底,居然是从地摊上得来的,李均感觉华夏的金融现在还真是落后。

    不过似乎再过不久,华夏将实行股票柜台交易,那时候就不用像万科现在这样摆地摊卖股票了,那时候人们可以到证券部的门口买卖股票。

    此时和万科一样,深市还有几家国企也酝酿和正在开始售出股票。

    可是没人买,大家对于股票的投资没人看好,因为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股票,原始股,股票投资的概念在他们看来买股票就是买几张花花绿绿没用的纸,啥时候拿回钱也说不准,所以就没有人看好这个股票投资,更不会购买。

    不过凡是有例外。

    一位老干部离休后到深市子女那里安度晚年,他觉得支持国企发行股票,这是对社会经济建设做贡献,他出于老革命,本着一种真诚一种奉献,将其一辈子的两万元积蓄全部购买了一家国企股票,这个老人在深市深交所开业,股票上市后,老人所拥有的股票立即值已经超过百万元,这一下把老人吓的寝食不安,急忙给老领导去了一封信汇报了上述情况,在得到肯定不是“不义之财”后老人才放心。

    这个经济学里面的小故事就能解释这时候人们对于股票的认知情况了。

    除了老干部那种碰上际遇的人。

    还有一些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同时抱着尝试的心理,购买的人获得了巨大财富,许多年过去后,同事见面都还在扼腕叹息,为当初自己的不作为而后悔不已。其实想想老天爷给的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是你有没有敢于尝试的决心以及能够不能够把握住机遇。

    再说那个老人买的是深市老五股之中的深发展股票,全称是深市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那只股票20年可是涨了2531倍!

    也就是说你在八十年代末,只要花400元买入深发展原始股200股,20年不用再花一分钱,只要用分红的钱每次都参加配股,20年后就会变成千万富翁。

    这个是怎么算的?

    你在1988年买了2元每股的深发展200股,当年分红每股2元,得利息400元,股票是200股。

    1989年,深发展公司2送1股,2股给你配1股,分红每股7元,(配股价40元)。2送1股,股票变成300股,本次股息140元加上次股息40元,现有股息1800元,配4股余300元。现存股票340股,股息余款200元。

    1990,股份拆细1:20,再10送5股,并派现金股息10元,10配1股。(配股价3。56元)。股票34股拆细变6800股,再10送5股是10200股,现存股15300股,本次股息340元加上次余款300元,计3700元,配103股用去366元。存股票16330股。

    1991,

    1992。

    1993。

    ……

    一直到2007,10送1股,每股分红0。009元。10送1股,现存股票306810股,股息251元加前股息83660,余股息86170。

    也就是说如果1988买深发展的原始股200股,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投资400元,在2007年卖出,2007年深发展最高价48。98元,最低价14元,取中间偏高价33元卖出。306810股乘33元,盈利10124730元是当时投资400元的2531倍。

    400元到千万!

    这就是当年深市老五股的恐怖威力。

    李均从王石头那里拿到百万万科原始股,接着马不停蹄地到了深发展银行,再次购买了大量的深发展原始股,由于是银行发行的股票,深发展比万科卖得好,落到李均手里的深发展原始股可就没有深万科那么多了。

    可是那获利绝对只比万科更多!

    因为深发展未来分股的可是更多,股价也更高。

    钱生钱,李均隔着未来二十年,都能感觉这次投机获得的几十亿近百亿金钱的味道!

    深市五股现在暂时只有两只,李均蹭了一下,就赶往了南岛省,在火车上,他沉思着,外面面无表情但是心里却在汹涌澎拜着,没有什么比这种抄底赚钱赚钱更让人激动开心了。

    因为再过一段时间,深市老五股是发行几天就售完,大家都是排队长龙的买,到1990年5月整个深市都疯了,深市的股票能赚钱,百万人前来排队抢购,那种疯狂比九十年代火车站现场有过之无不及。

    那人山人海一个个想着都要发财。

    简直山呼海啸。

    人人都担心自己卖不到股票

    现在他已经提前收割!

    ps:书友们,我是犀共鸣,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69章 闯将云集!() 
去深市蹭了一下后。

    李均和众人坐着长途火车到达北海。

    前往新设立南岛省李均可是有很大的图谋。

    老五股可以短时间给李均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持有的时间超过二十年以上,那利益会更加的大,所以那是长期持有的事情。

    而炒南岛省的地皮那可是一笔巨大快钱,那快钱自己不挣,那也是被别人挣去了。

    在北海的火车站,李均就眸光闪闪。

    北海这边的地皮,李均也是眼热,因为它在南岛省对面,所以再过几年也被炒得非常热。这个十万人的城市在未来会冒出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全国各地驻扎在北海的炒家达50余万人。经过轮番倒手,政府几万元/亩批出去的地能炒到100多万元/亩。

    数十倍的暴利,还是坐着发财,啥都不用操心,李均怎么不眼热。

    经过琼州海峡火车轮渡,到达海南岛。

    岛上有不少标语写着: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花常开。

    南岛建省的第一年,全国人民似乎都为那座漂浮在南中国海上的岛屿所疯狂。

    对于当地老百姓而言,所谓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他们暂时并无特别的感受。

    自己的日子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两样,夜晚仍旧是停电,马路上照样没用红绿灯,交警悠闲地把手里啃了半截的甘蔗当指挥棒东戳西画疏导交通,他们唯一诧异的好多外地的大陆崽来了。

    他们好像是大陆那边冒过来的十万“人才”。

    他们像是鸟群一样飞来,有人提着沉甸甸的密码箱,但更多的人则是背着简单的行李,有人甚至连回程的费用都没有准备好,许多人把南岛省办特区视为本世纪最后的一次机会,是21世纪华夏的最后一趟末班车。

    那些人才一个个看上起都是雄心勃勃,人人都感觉极为良好,一副要干大事的样子。

    如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当年从《浙江日报》停薪留职,跑到海南做起了蘑菇生意,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鲸吞沃尔沃、戴姆勒奔驰的吉利汽车大鳄李书福,也曾带着8位数的资金闯滩南岛房地产。

    后市鼎鼎有名的大佬冯大仑就是这时候登陆南岛,他与27岁的王公权,27岁潘石屹,易小迪,刘军,王奇富一起创立房地产公司万通,在南岛房地产热潮之中各自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后世万通六君子分道扬镳,冯大仑在燕京建立cbd,但没有人否认,后世活跃在华夏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中,有许多都曾有“闯南岛”的经历。

    无数的他们称之为最早的海岛“闯将”!

    那些人比南岛本地的居民皮肤似乎要白一些。

    李均到达南岛的第一个晚上,很是燥热,他住进了就近的湖光旅社,旅社门口走廊到处都是拿着蛇皮袋的闯海“人才”,有比较贵的两个人一间的房子,每晚是三元七角,有多人的是两元,地下室的房子是1元,很多人不愿意住宿比较贵的,因为很多人都是因为不富裕才来闯荡海岛。

    他们奔赴南岛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寻找自由,活出个人样。

    这些人有想当官的,有想发财的,有想出国的,还有的暂时没有想清楚,觉得反正换一个地方肯定不一样,何况在特区。因为有深市的先例,大家觉得这是华夏本世纪知道的一次机会,恐怕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湖光旅社的条件很差,汗臭味、溲饭味,还有做饭煎炒的油烟味混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想呕吐。

    湖光旅社外面很热闹,那些大街上都是人才们的吆喝声和叫卖声,当地的老百姓从那时候起才知道了除了海鲜和抱罗粉之外,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好吃的。

    说乱七八糟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人才们的手艺参差不齐,他们并没有把那些食物原产地的滋味弄出来。好在南岛人只图吃新鲜,他们压根不知道这些食物的原汁原味是什么。人才们应该感谢当地人,正是他们的慷慨解囊挽救了他们羞涩的行囊。

    这一夜,李均睡不着,这旅馆的条件这个后世来的李均真是接受不了,最重要的是这块土地上的财富,让李均激动得睡不着。

    这个岛屿将在未来突然冒出两万家房地产公司。

    这个岛屿上两个大城市的土地地皮和房价都会炒上天,李均这次来南岛也是为了地皮,就比如这海亚市的地皮现在是十几万一亩,南岛房地产崩盘之前可都是炒到了800万一亩!!!

    十分的暴利!

    当年很多人都是靠着这地皮发家。

    现在李均就是来这里发一笔“地皮”大财!

    不过炒地皮前需要成立房产公司,需要人才。

    所以李均现在需要召集人马,成立公司,才能手握地皮。

    第二天他在南岛花了一笔资金成立了房产公司。

    公司注册后,自然就是招募人才了。

    显然李均招募的不是建筑方面的“人才”,因为他只是想跟着大势炒地皮,所以招聘的自然是其他方面的人才。

    颇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这时候很多闯荡南岛的人都会奔赴的海岛人才交流中心,在那里,很多年轻人都会花上5元钱填写一份求职表,运气好的时候可以碰上招聘单位的现场考评。

    现在李均就在那里。

    人才交流中心是一座简易的二层楼房,那个地方叫做三角池,在南岛,人才们的嘴边挂着它,所有的媒体注视着它,就连国外的各大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等也在那一段时间把它作为关注的焦点,他们这样描述着:在华夏新成立的南岛省一个叫三角池的地方,形成了知识分子自由流动的集聚地,全国各地来的人在那里可以得到人才交流的各种信息。

    李均从人才中心组织人事部登记交了一点钱,写下了他招聘的启示。

    现在三角池,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绝不过分,挤进人群中你可以看到人才们三五成堆地相互交流求职的信息,或高声喧哗,或窃窃私语,脸上露出得意、焦急、无奈、愤怒、疲惫等各种神色。

    无数背井离乡的青年人聚集在这里,十万或者更多,南岛省无法一下子消化,没有那么多岗位,根本需要不了那么多人,供需之间根本不成比例。

    李均觉得自己应该在这里能找到适合他的“人才”。

    ps:书友们,我是犀共鸣,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70章 你跟着我干!() 
十万人才过海峡。

    如过江之鲫。

    所以现在选人才是很容易,因为这是企业的需方市场。

    人才们到达南岛省这片热土之后,其实很失望。

    因为南岛比内陆要更落后,连一个红绿灯都没有,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一些燕京大学来的高才生,这南岛省现在根本就没有消化他们的能力,有的人来到这里到一个很破很小的国营小厂工作,作为现在的天之骄子的他们,心理可劲地落差大了。

    有人说他们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这么多人才涌向南岛,这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就业难都是问题,哪里还有挑剔,满腔热血的来,挨不住的就灰溜溜地撤回去了。

    但是很多人是下了决心来闯荡一下的,不愿意就那么灰溜溜地回去。

    闹哄哄的三角池人才中心市场。

    “老板,我们整到了桌子和椅子”不远处侯军兴奋地喊着过来。

    在人挤人之中,侯军和众人艰难地把桌子和椅子搬了过来。

    牌子一放在桌子上,这招聘摊位就成了。

    招聘启事,待遇优厚。

    很快就有不少人拿着在人才交流中心填写的求职表排队面试。

    不过他们很惊讶的人坐在那应聘的人好年轻,似乎比他们还要小。

    李均这次注册了皮包地产公司,可是招人却是要货真价实地招募,现在他的资金大了,财务人员肯定需要,均瑶外贸的采购,他也应该要交给其他人做了,地产包皮公司也需要人把场子撑起来……

    而且李均未来图谋甚大,也需要进行人才储备。

    招聘摊位前是长蛇一样的应聘排队人员,李均神色坦然地坐在摊位桌子后面。

    排队的人一个个扬着脑袋看着坐在那里的李均。

    “您好,这是我的求职简历。”

    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将求职简历递给了李均。

    青年人叫谢国民,他眼睛看着李均,目光里还带着几分紧张的神色,尤其是这个那个负责人拿起自己的求职简历仔细端详的时候,心更是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眼睛眨也不眨的注视着他脸上的神色,仿佛他表情上的一丁点儿变化,都会引起他心里的惴惴不安。

    自己那份求职简历,到底合不合那个年轻人的口。

    很奇怪,那个负责人,看起来比自己小上不少,但是在他面前,谢国民下意识的会感到一种淡淡的畏惧,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或许这是生物一种对于那些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更强大生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