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妾本嫡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妾本嫡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概不管不顾的。

    李德顺家的看着小主子年纪虽然小,却能说出这样的话,正好合了自己的心思,不过小主子也说了,还有个王妈妈也能依靠,看起来自己要将来得脸,总少不得要在小主子身上多下功夫。

    姑娘总是府中的嫡女,又是要养在老太太跟前的,老太太对姑娘又喜欢,将来的亲事总是要强过大姐儿,跟着姑娘就算将来依旧求了恩典做了陪房,也是极有面子。

    一时想着,李德顺家的对赵令仪却又比之前殷勤了许多,便是连脸上的褶子也有多了几条。

    看着李德顺家的表现,赵令仪知道目的达到,便和李德顺家的说了几句闲话,却让李德顺家的更是精神振奋。

    李德顺家的又再三的表了忠心,这才告辞为赵令仪打点。

    送走了李德顺家的,赵令仪便带着丫鬟清芷、清岚,奶娘李妈妈抬步朝着石老太君住的凝晖堂走去。

    李妈妈心疼赵令仪,不忍心让她自己走,反而抱过她去。

    赵令仪却有些小小的不自然,毕竟,多少年都没有被人抱过了,如今变回小时候,总有些不自在。

    石老太君的凝晖堂说起来也不远,从平华堂出后房门,过一条宽阔的走廊,朝着西面走不多远,出了角门,穿过夹道,再走过穿堂便到了。可是靠着赵令仪这小胳膊小腿儿,要走却要不少时间。

    看着两边熟悉的景致,赵令仪心中黯然。

    这条路她和母亲不知道走了多少趟,一个人也走过许多趟,只是如今再次走在这条路上,却已经是隔世,当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有时候赵令仪也在想,既然自己能重生,不知道母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机缘能重活一世?要是母亲也能重活一次,大约也不会和今生一样。

    很快,就到了凝晖堂。

    ~~~~~~~~~~~~~~~~~~~~~~~~~~~~~~~~~~~~~~~~~~~

    感冒越来越严重了呢,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好些。。。。。。。

008 长姐徽音() 
很快,就到了凝晖堂。

    赵令仪在院门口就从李妈妈的怀里蹭下来,只让她们都跟在自己身后,又整理了有些褶皱的衣裳,这才举步走进去。

    石老太君住的凝晖堂是第一任宁国公赵荣为母亲尉氏所建,虽然算不得富丽堂皇,却也是大气凝重,里面的陈设布置都是极好的,并不比国公府的主院平华堂差。

    凝晖堂有两个跨院,如今东跨院里住的正是大姐儿赵徽音。赵徽音年仅三岁的时候父母双亡,石老太君又不放心别人照料,便接到身边亲自照看。六岁的时候,搬到东跨院,如今已经住了四年时间。

    西跨院还空着,里面的布局大小都和东跨院一模一样,石老太君已经让人打扫出来,只等着赵令仪过了母亲百日之期就搬过去。

    依照石老太君的意思,原本送殡以后就要让赵令仪搬过去,只是赵令仪言道自己要在平华堂先为母亲守孝百日。

    石老太君念着她对母亲的一片纯孝,觉得小小的人儿就有这样的心思着实可疼可怜,也就应了。

    前世的时候,原本赵令仪也是要到凝晖堂,可是因为父亲的一番说教讨好,再加上吕氏舌灿莲花,说什么留在母亲身边教养的女孩子才好,最后她自愿留在平华堂。

    因年纪幼小,说话的时候没了分寸,为此,还与祖母生了嫌隙,以至于祖母在以后都没有怎么管过自己。

    如今想起来,竟都是悔之莫及的事情。要是自己在祖母身边,大概也会有不一样的生活吧。

    可惜的是,上辈子年幼的自己才没了母亲,有个能对自己如同母亲一般的人便只觉得她好,何况小小年纪如何能明白人心叵测,她对自己一分好,居然就看成十分了,那里知道讨好的背后都是包藏祸心。

    院子里廊下站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其中有老太太屋里的二等丫鬟蔷薇和紫藤,还有三太太屋里的白芍,四太太屋里的木莲,几个人正站在廊下低声说话儿,因见了赵令仪带人进来,忙就乃笑着打了招呼。

    一问才知,原来石老太君正在屋里和三太太、四太太两个人商量事儿,因嫌屋里人多闷得慌,只留着贴身的一二个丫鬟伺候着。

    赵令仪想着自己此时进去倒是不方便,不如暂且先别进去。

    只是赵令仪的年纪到底才四岁,这几个丫鬟却都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便是在一起闲话也没什么说的。

    而且只是太阳已经很高,天气不免越来越热,赵令仪小小的脸上都已经布上红晕。

    “三姑娘不如先去大姑娘的院子里坐坐?老太君和两位太太议事,只怕还要一阵子时间。”蔷薇看着赵令仪鼻尖上都冒汗了,便笑着道。

    赵令仪想起来自己前世今生好像都很少去大姐赵徽音的院子里,今生重回这大院子,也是从来没来过,这时候既然到了这里不如就过去瞧瞧。

    “蔷薇姐姐说的是呢,既如此,我就大打扰各位姐姐说话了,且先去看看大姐姐去。”赵令仪甜甜的笑着和几个人道别。

    几个丫鬟见赵令仪如此可亲,忙就客客气气的和赵令仪、李妈妈、清芷、清岚等道别,又一再的托付李妈妈照顾好三姑娘。

    穿过凝晖堂旁边的月洞门,再走几步便是东跨院。

    进了院门只见一溜儿五间屋子,两边又各自有三四间厢房,院中一个小小花园,里面花团锦簇,可见平日是用心打理,绿窗油壁,映着各色鲜花让人只觉得生机一片。

    只是院子里却寂静一片,廊下也是连一个守着的人都没有,赵令仪便直接带人进了屋里。

    进了屋里,只听见五扇侍女玻璃屏风背后传出低低的声音,却是赵徽音主仆的声音。

    绕过屏风,果然就见赵徽音穿着半旧的家常衣裳正在垂首做针线,一旁两个丫鬟清辉、清婷正伏在小炕桌上描花样子,让人看着只觉得温馨和谐。

    大姐姐的女红针线是极好的,这是赵令仪上辈子就已经知道的事情,只是却不想才十岁年纪,女红便已经做的很是精致,别的不看,只看她手中湖蓝色的香包儿便可知她于此道上下了功夫。

    想想自己,前世被吕氏误导,到了最后,一样能拿得出手的技艺都没有。还记得当初祖母要让自己学女红,吕氏私下里只说,自己是府中嫡女,将来必定也是嫁入世家做主母,将来穿的用的自然有丫环婆子张罗,学女红这样下等的技艺却是没用。

    自己竟然觉得大有道理,直到出嫁都没有动过针线。果然是汗颜。

    “冒昧打扰大姐姐,倒是耽误大姐姐做针线了。”

    赵徽音被赵令仪惊醒,忙就起身把手中的香囊搁在针线筐子里。

    她虽然今年才十岁,可亲事却已经定了,是乐昌侯府桂家的嫡长子。

    面上看起来,这门亲事是大姐儿高攀了。可实际上,这门亲事却门当户对。赵徽音父亲是庶出,而乐昌侯本身却是因乐昌侯府没有嫡出,他以庶子养在嫡母名下袭了爵位。

    就因为这样的出身,因此许多人家的嫡女也看不上他们,正好赵徽音是庶子嫡女,又是养在祖母老太君的身边,八岁的时候,恰巧被乐昌侯府的夫人看见,只觉得赵徽音小小年纪落落大方,倒是一点都不比世家嫡女差,索性就定了下来。

    据说,这是石老太君亲自定的,乐昌侯府世子是人品才貌俱佳,连母亲都曾经称赞这是一门不错的姻缘。

    事实也证明这门亲事确实不错,在自己惨遭折磨而亡的时候,大姐儿已经生了两儿一女三个孩子,夫妻感情和很和睦,一家子过的很好。

    两家从去年定了亲事以后就已经商定等赵徽音及笄便过门,因此赵令仪便猜想她是在绣制嫁妆。

    事实上,之前赵徽音本来是正在绣制嫁妆,现今因为府中有丧事的缘故,她便收起嫁妆,只拿了日常用的帕子、荷包等小件绣。手中这一件便是打算绣成了给赵令仪佩带的。

    ~~~~~~~~~~~~~~~~~~~~~~~~~~~~~~~~~~~~~

    继续感冒中,吃了药一直都不见好,是什么缘故呢?

009 同病相怜() 
事实上,之前赵徽音本来是正在绣制嫁妆,现今因为府中有丧事的缘故,她便收起嫁妆,只拿了日常用的帕子、荷包等小件绣。手中这一件便是打算绣成了给赵令仪佩带的。

    虽然姊妹们不亲近,可想着三妹妹如今和自己一样没了亲娘,她便不由从心底多了几分怜惜,许是因为同病相怜的缘故,凡事也愿意多为她想着些。

    “妹妹那里的话,不过是做几件小玩意儿,怎会被打扰。只是妹妹难得来我这里一次,今日忽然造访,倒是让我吃一惊。”温婉声音搭配着爽朗的话语,却让赵令仪觉得这般舒畅。

    赵徽音这却是实话,并不愿意过多的虚以逶迤,即便心中疼惜这小妹妹,可也知道三妹妹不喜欢她。

    可是在前世的时候,赵令仪总觉得赵徽音如此说话让人心里不痛快,倒好像是在挖苦讽刺自己一样。重新来过,赵令仪却觉得这样的人才是最好的,最起码不会口蜜腹剑的害人。或许她的福气就在这里罢。

    “大姐姐说笑了,我也只是想着以后我们就要住在一处了,所以先来串门罢了。以后少不得就要来叨扰姐姐呢。”赵令仪也不等着赵徽音让自己,便在榻上坐下来。

    逝者已逝,珍惜眼前的人才最要紧,这样的道理赵令仪还是懂的,她们姊妹两个相差近五岁,以前的相处并不多,如今剩下的日子更是不多。

    赵徽音穿着的是月白色的裙子,素净淡雅,做为未出阁的侄女儿,婶母去世,她有一年的不杖期齐衰服。虽然是在自己屋里却也不穿红着绿的刺人眼睛。

    前世怎么就没发现,大姐姐是这样一个周到的人呢?

    只可惜的是,等自己长到这样年纪的时候,大姐姐已经要出阁,姊妹们能一起说笑分享小秘密的时间着实不多了。现在要是还不抓紧时间联络感情,还等什么时候?

    “难为你大热天的过来,看看这小脸儿都红了。”赵徽音捏捏赵令仪的小脸儿说道。

    “可不是,这天气是越来越热了,我都不想出门。”赵令仪窝在赵徽音怀中,把玩赵徽音的衣带娇笑着闹腾。

    “正巧早上祖母命人送了半个井水湃过的西瓜,这会子天气热,正好和妹妹一起吃。”看赵令仪忽然和自己这么亲昵的窝在自己怀里,赵徽音先是有些惊讶,瞬间又笑开颜说道。

    清扬在一旁笑着接嘴道:“才我们家姑娘还说给三姑娘送去呢,可巧三姑娘这就来了,倒省的我跑这一趟了。”

    “你得了便宜还卖乖。还不赶紧下去切瓜去。”赵徽音嗔道。

    清扬忙就吐吐舌头带着外面的两个丫鬟下去切瓜。

    “还是大姐姐心疼我,有好的都想着我。”

    “今日看起来,妹妹的气色倒是好了些。”赵徽音拉着赵令仪的手仔细看看她道。

    “娘亲已经去了,便是我再怎么作践自己,她也不能活过来了。反而是我要过的不好,她在九泉之下也未必就能安心,便只是为了娘,我也该好好儿的。”赵令仪面上露出一分苦涩的笑意来。

    以往她不知道这世上是不是有前世今生。可是重活一回,她深深相信,这世上一定有前世今生,母亲也一定在某个角落看着自己,自己万万不能让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心。

    “妹妹说的何尝不是。”赵徽音的面上也有些苦涩:“妹妹觉得自己苦,可我何尝不是呢?”

    赵令仪和赵徽音接触不多,在她印象中,赵徽音是个温婉大度的女子,说话的时候虽然直接不留情面,可是平日里面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似乎没有什么愁苦,事事顺遂一般,如今这样的表情倒是难得。

    赵令仪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静静的等着赵徽音。

    半晌,赵徽音才道:“妹妹总还在二婶膝下生活了这几年,就算是到了将来,也总还能想起来二婶的样子。可是我出生未久还不足三岁,就失去了双亲,连他们长什么样儿都不知道。前几年,每每看着你们在父母怀里撒娇,背地里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我常常想,哪怕是能让我在父母亲膝下一日也好……”

    赵徽音的声音越发的低了下去,却很快又变出一张笑脸说道:“瞧瞧我,说的这都是些什么,没得让妹妹又伤心了。”

    赵令仪忽然觉得,适才那样伤心难过的赵徽音是自己的幻觉一般。可是她现在却能理解赵徽音的心情,因此她不动声色的抓住了赵徽音的手。

    终究都是命苦的孩子罢了。

    “好在咱们还有祖母心疼不是?”

    赵令仪才说话,却见清扬端着一盘子红红的西瓜走了进来。

    “果然这贡品瓜就是不一样,闻着都甜丝丝的,有用井水湃了一晚上,这大热的天吃一片还不透心儿凉。”

    清扬笑嘻嘻的话语倒是把原本哀伤的气氛给冲淡了。

    “到底还是大姐姐乖巧才得祖母的疼爱,这样好的瓜,便独独赏了姐姐。”赵令仪笑着打趣道。

    “你这丫头,吃我的东西还贫嘴,看我回头不去祖母跟前告状。”赵徽音看赵令仪笑了,不觉也莞尔一笑难得的开玩笑道。

    “才进门就听见你们笑的欢实,这是偷着乐什么呢?”两个人话音不落,却听到门口又有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

    两人忙朝着门口看过去,却是二姐儿赵穆清来了。

    赵穆清是赵家三老爷的长女,今年九岁,和二房的二郎赵思齐同年,只小了几个月。

    赵穆清的父亲赵叔祥和赵徽音的父亲一样都是庶出,可因为府中孩子并不算很多,女孩儿又少,石老太君对赵穆清虽然比不过嫡出的赵令仪和自小养在身边的赵徽音,可也很是疼爱。

    大约是因为年纪接近的缘故,赵穆清和赵徽音两个关系相当不错,平日里少不得就要凑在一起说闲话。

    赵穆清是开朗活泼的性子,对静静坐下来做女红这样的事是不愿意的,可她喜好对弈,每次来了少不得要缠着赵徽音对弈几局。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