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勋看到报纸上明晃晃的《泰晤士报》字样的时候,一脸难以置信的说:“泰晤士报,竟然是泰晤士报?李青何时登上了泰晤士报?我怎么没有收到一点消息?”
“是最近刚出的报道,国内并没有太多人知道。”王建军呵呵笑道。
莫勋的英语水平并不差,在短时间内就浏览了一遍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内容。
等阅读到一半的时候,莫勋就是一脸瞠目结舌的抬起头,吃惊的问道:“这个LeeSin,就是李青?”
……
ps:本月最后一天了,求个月票,不要浪费了~~1
第1044章 变更国籍()
莫勋知道李青创作了一部名叫《哈利波特》的小说,也知道这部小说很受外国人追捧,但没想到,这部小说竟然登上了《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
这就不止受追捧这么简单了!
试问,有谁见过《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为某个名人的作品打广告的?
更别说比《人民日报》更有影响力的《泰晤士报》了!
这是英国官方亲自为《哈利波特》背书!
“难以置信!太难以置信了!”
莫勋感觉自己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从报纸的内容中他了解到,李青的《哈利波特》前两部在英国的正版销量,在短短四五个月内,就已经达到了将近六十万册,并且被英国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并被提名斯马尔蒂斯奖、英国图书奖年度儿童图书等几大当地奖项。
除此之外,《哈利波特》的影响力也正在不断的展现,比如书中出现的国王十字站,让无数欧美国家的书迷为之向往,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GDP价值。
不久前,美国学者出版社以十八万美元的天价,拍下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出版发行权。
这还仅仅只是出版发行权,之后的销量所得,原作者李青也将会得到20%的高版税。
如今,《哈利波特》仅仅只有英式英文版本,就已经在整个欧美引起追读风潮。
倘若发行了美式英文版本、德语版本、日语版本,那么《哈利波特》的影响力,就将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届时,全世界的哈迷向往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又将会获得多大的利润?
这是一个无比恐怖的数字。
因为《哈利波特》,英国的文化经济有了一个可以看得见的提升。
单就《泰晤士报》的报道来看,欧美不少国家的学生们,正是因为阅读了《哈利波特》,才会积极的奔赴神秘的英国留学。
诸如此类的事件,数不胜数。
此时的莫勋,内心出现了自出生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震撼。
他没有想到,文化输出的能量会如此巨大!
在现代文明社会,虽然各国都在极力发展军事力量,但事实上,因为某种既定规律,发生战争的概率却是微乎其微,在当代,也就只有不断发展文化经济,壮大文化经济,才有机会在世界上与其他国家一较手腕。
这一点,各国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准备,像电影进出口就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在特大节日时,各国电影院也几乎不会放映外来大片,以保证本土影片的生存空间。
但其造成的影响力,最多也就仅止于此了。
或许还会因为电影里美轮美奂的风景,会让许多人为之向往,到电影拍摄地观瞻一番,但因为在电视里看到过,这就导致很多人对电影里的画面景象并没有太多的猎奇性。
可《哈利波特》就不一样了,它是文字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力量,看起来比电影直接呈现的画面更具备吸引力,竟然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转眼间成为了世界级的旅游景点!
如果这个奇幻的故事发生在三里屯……
莫勋情不自禁打了个激灵。
他终于意识到王建军为何如此焦急,如果李青的小说真的具备如此能量,那么请求李青在下一部小说里为中国景区打广告,按照现在LeeSin在欧美的影响力,那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
“这跟你们新闻频道有什么关系?”
莫勋平复了下动荡的心情,抬起头看了王建军一眼:“李青具备如此成就,自然是可喜可贺,你们新闻频道应该多加报道,让国人知道中国出现了这样一个风靡欧美的大作家,增添国民荣誉感才对。”
“是的,我稍后就吩咐下去,把这件事报道出来。”
王建军笑道:“但这并不是我口中所说的一次机会。”
“什么意思?”莫勋奇怪的问道。
王建军说:“能够让《泰晤士报》亲自为《哈利波特》站台背书,这显然是英国当局的意思,在我看来,英国当局不可能去捧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家,除非……”
莫勋看了王建军一眼,蹙眉道:“除非什么?”
“除非李青变更了国籍。”王建军说。
莫勋眼皮一跳,良久才说道:“变更国籍也也没什么,他终究还是华人,身体里流淌着的是炎黄子孙的血脉,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况且在娱乐圈,许多成名的演员、导演为逃税、避税也都是他国国籍,这是潜规则,只是没有人去追究罢了,况且国籍变更是人家的自由和权利,你我无权干涉。”
“可李青如今还顶着申奥大使的头衔,他走出去,代表的就是中国的颜面。”
王建军微微一笑:“如果让公民们知道了李青在国籍上的选择,莫总监,你说着算不算一个大新闻?”
“你确定李青真的变更了国籍?”莫勋皱眉道。
王建军摇头:“不确定,但我能肯定的是,英国政府一定会派人去找李青询问过此事,至于李青是否已经变更为他国国籍,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李青是拒绝还是接受了,这都是一个大新闻!”
大新闻,带来的自然是大流量!
这对王建军来说,自然是新官上任之后的最耀眼、最拿得出手的政绩。
莫勋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件事你做主,与我无关。”
言毕,便拿起手中的报纸,一边继续观看,一边向办公室外走去,只是此时莫勋的内心已经升起一丝寒意。
王建军是他的同乡,同乡人在外闯荡自然要相互扶持一把,更何况王建军还和他身在同一体系,因此莫勋只要有机会,就会拉王建军一把。
如今,在他的帮扶下,王建军也一路升到了新闻频道总监的位置。
但让莫勋没有想到的是,王建军的表现欲如此强烈。
他刚刚提出的那个新闻报道,单单是听起来,就让莫勋有些心惊肉跳。
如果李青没有变更国籍,自然是好事,依然会保持着如今的超高人气和影响力,甚至如果他拒绝了英国方面的招揽,人气基础会更加牢固,必然会受到举国人民的拥簇和爱戴。
但李青一旦变更了国籍,在如此敏感的关键眼上,哪怕李青背后有官方背景,他也必然会遭遇雷霆般的打击。
不要小觑当代爱国青年们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超越了国民心中的道德底线,即便是当红如李青,也会在一瞬间黯然跌落。
那么,李青究竟是否变更了国籍呢?
这是莫勋现在迫切需要知道的事情。
…
ps:兄弟们有月票吗?推荐票也行,俺不挑……。1
第1045章 责任感()
伦敦,福伊尔书店。
签售会进行到十二点钟的时候,书店大厅内的人群仍旧是密密麻麻,还好有栅栏帮助梳理队伍,这才不至于让人群出现太过混乱的状况。
然而,在店门外的小广场上,依然有一群如同长龙般的队伍在有序的排列着。
“照这个情况,一天是签不完的。”
柳沁默默的看了一下似乎丝毫不曾减退的长龙退伍,对李青说:“明天在美国还有一场签售会,你不能太累了,今天下午四点钟就结束签售吧。”
柳沁知道李青曾经有签售十个小时的记录,不同的是当时签的是专辑,如今签的则是书本。
如果只签售六个小时的话,按照柳沁对李青的认知,应该还算勉强能接受的。
“看情况吧。”
李青连续不断签了两个小时,手腕也有些发酸了,这还是限定每人只签一本的情况。
不然的话,有人一连购买了《哈利波特》三部曲,每本都要李青签名的话,他真的能累垮。
让李青意外的是,现场的书迷,除了一些欧美人面孔外,竟然还有不少亚裔面孔,其中会说中文的华人也不在少数。
如今,在大屏幕的不断放送下,经过当地媒体的报道,全英国但凡在伦敦的华人,得知李青在福伊尔书店举办签售会的状况后,都是精神振奋,马不停蹄的赶来支持。
对于华人来说,这种异国他乡碰到李青的画面,犹如遇见亲人一般亲切。
此时,李青对面前的书迷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后,看了一眼丝毫没有减少的队伍,便是对正在一旁殷勤服务的主编巴利说道:“巴利,预售人数不是不超过一万名吗?我怎么感觉不止这个数字?”
巴利赔笑道:“当然不止这个数字,预售人数和实际人数差大概起伏不会超过一半。”
按照预售人数,那么巴利所说的不会超过一半的意思,就是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
李青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继续低头签名,然后对每一个来到面前的书迷微笑握手。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期间,李青稍微果腹,便又回到了签名桌前,义无反顾的给现场的书迷们签字。
福伊尔书店老板霍德华看着这一幕,感慨的说:“别的作家签售会举办最多两三个小时就能签售结束,LeeSin却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签完,这就是差距啊!”
“LeeSin如果是英国人就好了,那么每次他发新书都有可能在咱们这里举办签售会。”
一名工作人员憧憬的说,
很显然,这是一位《哈利波特》的忠实粉丝。
“这部小说就算得诺贝尔文学奖我都不觉得稀奇了。”
有人笑道:“虽然诺贝尔奖的评审们可能都是一些老古板。”
“这部小说让孩子们看看就可以,还得不到青史留名的高度吧。”
“《哈利波特》的文字画面感超强,很适合改编成电影,获得一些儿童文学奖不在话下,但想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噢,这显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要走。”
“的确,虽然看得很爽,但不得不说《哈利波特》并没有太多的深度,不符合诺别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
“但不管有没有这个奖项,《哈利波特》如今也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最近美版《哈利波特》也要发行了,我相信《哈利波特》会腾飞到一个让业界所有作家都羡慕的高度。”
“真难以相信,这是一个中国人创作的魔幻小说,他太了解西方文化了!”
“我现在倒是很期望那个剑与魔法交织的世界,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写出来。”
议论纷纷中,四小时后,签售会正式结束。
门前排队的书迷们仍旧络绎不绝。
当霍德华宣布签售会结束的时候,现场顿时响起大量的喧哗声。
无数书迷抗议的浪潮,让得霍德华狼狈的返回店内,匆忙来到李青面前,尴尬的说:“再签一会儿?”
“明天还有一场签售会,我们老板不能太累了。”薛燕主动说道。
李青正在拿着冰袋敷手腕,闻言便问道:“怎么了?”
“现场书迷抗议声很大,我感觉可能会引发冲突。”
霍德华犹豫着说:“我跟他们商议了一下,您再签最后一小时就没问题了。”
李青闻言,当即便把冰袋交给薛燕,点头道:“那行吧,继续签。”
“太好了!我替读者们感谢你!”霍德华感激的说,旋即便去外面通知这个好消息。
很快,门店外传来巨大的欢呼声。
“你身体要紧。”
柳沁埋怨道:“一直签了六个小时,已经足够仁慈义尽了,又不是新人时期,有必要这么拼命吗?”
“不能这么说。”
李青笑道:“读者是作者的衣食父母嘛,父母的要求怎么可以拒绝?”
“你啊你!”
柳沁被李青的歪理邪说给气笑了,恨铁不成钢的说:“行,反正是你签,懒得管你,到时候得了腱鞘炎,看你怎么办!”
李青重返签名桌后,书店便又陆续安排店外的书迷进来。
每一个走进书店的书迷,都是激动又忐忑,唯恐李青突然离开,那么这样一来,他们这苦苦等待的几个小时,就完全白费了。
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
虽然店门外依旧有大量书迷徘徊,但抗议者已经销声匿迹。
人的精力有限,书迷们也都已经知道明天李青在美国还有一场签售会要举办,所以对此亦是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对于李青能够延长一小时的签售会,他们也表示很感动。
一整天的签售会活动就此结束,李青一刻不停的签名,从早到晚,一共签了七个小时,拢共签下新书数量高达3632本。
预售人数高达一万,却仅仅只签了三千六百本。
平均每小时签五百一十八本。
每分钟签八本。
虽然比签专辑时要慢了些许,但勉强还算是正常范围。
当然,这其中还有买了多套新书的读者存在。
当李青回到酒店的时候,他整个手腕都有些痉挛,特别是握签名笔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更是酸胀难忍。
“活该!”
柳沁来到李青房间,一边用力的帮李青按摩手腕和手指,一边碎碎念道:“真是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
李青躺在床上,享受着柳沁的按摩,惬意的说道:“男人嘛,应该要有责任感才对。”
“可惜有时候你表现的太不是男人!”
柳沁按了一会儿后,狠狠的捶了一下李青的胳膊,“我走了,好好休息一下,凌晨的航班,到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