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武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武宗-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董广开始琢磨起来中年道士所说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中年道士又说了起来,并没有卖关子。

    “重打,可以用散打来说一下。散打选手在刚开始练习的过程中,一个人拿着护具靶子,另一个人用最大力量向靶子发劲,出拳或者踢腿。”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一次一次用劲发力的过程却能让人把拳脚上的力量练习出来。

    格斗的时候能凭借一手好力量战胜对手。所以我认为重打是打法练习的第二个阶段。”

    道士说的话很明白,董广也能听懂。这些,普通人在练习过程也多多少少都会用到。

    “第三个阶段是活打?”

    “活打?”如果说前两个层次的名字,董广还能听得明白的话。这一次他就有些不懂了,什么叫活打。

    “活打,我把它说成是在活动中打击对手,跟对手切磋。就像两个人打架交手一样,完全没有固定招式和套路。脚步移动灵活,但是几乎没有多少规律,使用各种方法,发力。对自己的对手攻击,以求取胜。这三个层次不需要学习,可以说是人随着成长,自然而然就会的。当然如果锻炼了更好。”

    一言一语听着,董广可以看出来。这位中年道士在格斗技击上面有很高的理论层级,有很经验。

    “如果实战经验特别丰富,并且经过一些简单训练的人的话,可以到打法的第四个层次,这个层次可以算是一道分界线。好手和庸手的差别全部在这里。”

    “是什么层次?”中年道士的话勾起了董广的兴趣。

    “第四个层次可以称为嫁打,也可以说叫做就势顺势,用太极拳的话来说就是四两拨千斤。在对手攻击你已经得手的情况下,你反而能借助对手的攻击,把对手的力量转化攻击对手。”

    “经常格斗打架的人偶尔会有能借助到别人发劲的这种感受,能够在打法里面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这就算是打法到了嫁打的层次了。我现在也是在这个层次,你的格斗技法按照我的标准来说的话,还是在第三个层次活打之中!”

    董广点了点头,他明白中年道士的意思,开口说道:“是啊,我现在体力还有身体素质各方面已经不错了,但是跟人交起手来,不管对方是会一点格斗的,还是跟我层次相近的。我都是需要好长时间的缠斗,或者凭着力量才能赢了他们,打完一场自己也很累。”

    说这话的时候他想起来了中年人跟自己的交手过程,中年人用的力量始终不大,跟自己相近。但是一举一动打起来自己轻松得很,完全好像在戏玩一样。

    “我的拳术功夫只是算明劲的巅峰层次,。ukanshu。在整个唐河县一百四十万人里面,我所知道的拳术功夫达到明劲上层的,有七十个人以上。”说起这话来,中年道士脸上得意之色一闪而过。

    两万里挑一,中年道士确实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这可是这边的武术形势,董广他喜欢拳术,如果自己能了解到这边的情况,对他练习拳术,增长市面也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董广听得很认真。

    “但是在这么多人里面,我自问格斗功夫能在其中占到前五,唐河这边武术实战上,也有我一席之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道士问起来杨松祎和董广。

    董广自然不知道,就算知道一点,这个时候也不能说。自己的武功还低的很。唐河这边的武术形势,还轮不到他来指点。所以很明智的闭着嘴巴不说话。

    “因为这边大多数明劲上层的武术家,拳术虽然练到了明劲,明白拳术攻防,了解拳术发力。跟人对打起来,一举一动虽然发劲充沛,但是打法却只是在‘活打’的层次,全凭力量胜人,哪怕是跟初入明劲的人一战,他们击败对手之后,自身体力也消耗很大。有的甚至要稍微休息一下,才可以再次应战。”

    看到董广和杨松祎不敢回答自己的问题,中年道士摇头笑了笑,也知道自己问的确实让这两个小家伙没办法回答。

    “我比他们实战经验稍微要多了一些,我的打法在我的标准里面也已经长期处于‘嫁打’的层次,所以一交起手来,我不需要身体素质超过他们多少,也一样可以稳稳胜出。”

第52章 道士的书法() 
“剩下的四个明劲巅峰跟我一样处于嫁打的层次,我们之间倒是没有动过手,不知道谁高谁下。不过嫁打还不是我所总结的最高层次。”

    一个武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武者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对拳术有了自己的理解。只要这种理解切实可行,能把这种理解长期坚持下去,形成方向。这终将成为这些武者的信仰,撑起一个武者的全部。

    董广感觉这个道士对于格斗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只要还有他的理解深入进步,他以后的功夫绝对会更好。

    这是一种感觉,一个人身上的气质。这位道士理解的并不复杂,但是就是这么简单不起眼的。却很少能有人把它从生活中提炼,总结成自己的经验。

    中年道士说了下去,杨松祎虽然不是把全部心思放在武术上,但是他的功夫跟董广相近,听着也是津津有味。

    “我现在能总结出来的最高层次就是定打!定打是速度和力量高到了一定层次的结果,在攻击之中让对手根本没有机会还手。只能被动的承受你的攻击,想跑都跑不了,就像钉子被钉在地上一样,没办法移动。”

    语言中露出一丝向往,中年道士这几年也是不断努力练功,可是自从格斗技击功夫了嫁打的层次之后,他的每一步提升都显得很困难,也不知道这一辈子到底有没有机会定打的层次。

    董广以前看武术书也了解到一些类似的,南拳大师黄飞鸿的一生,最高成就应该就算是定打了。

    几乎每一次跟人动手交战,对手打不过黄飞鸿,跑都跑不了。黄飞鸿大师之所以当时能成为全广东最年轻的拳师,也是这个原因。

    可惜当时国家乱世,科技火炮的威力极大,黄飞鸿见到西方火器之后,回到自己的医馆宝芝林,终生不再与人谈论武术。包括他的儿女,他也没有教他们功夫。这不得不说是当时武术家的悲哀。

    少年英雄,最后老来颓废。国家不强大,也只能让这些有一腔报国热血的武林男儿徒呼奈何!

    “董广,我很欣赏你,但是你要记住。”中年道士说着,眼睛直盯盯的看着董广,脸上也变得严肃。

    “一个武者,只要不是必死的厮杀。就不能放弃。失败了就再来,再败,再重来。直到战胜的一刻,武者之路,在于不屈,在于一颗强大到被击败的心。”

    董广能在之前的屡次被中年道士摔倒打击的过程,起身再战。这个中年道士也觉得董广很不错,这么好的苗子不能迷了路。

    似乎又是想起来了什么,中年道士一时沉默无语。董广也不敢开口打扰,静静的陪着。

    “只要你没有在失败中被失败腐蚀心灵。败中求胜,方才是真正的武者之路!走吧,说了这么长时候,饭也该好了!”

    说完闭上眼,道士长舒了一口气。领着董广杨松祎向吃饭的地方走去。

    中年道士的话对董广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中午短短的两个小时,他却有着巨大的收获。

    游历,战斗,交流。果然是武者功夫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最快的进步方式。

    转了个弯,就到了吃饭的地方。饭菜已经被小道士端到了桌子上,饭菜很简单,一小碗米饭,一盘小葱拌豆腐,一盘炒豆芽。

    不过对于游历在外的人来说,能吃上一顿热饭,这滋味就已经很美了。

    道教有“三不起”的禁忌。即道教徒吃斋、诵经和静坐时,

    他人不得打扰,作为道士也不得应声而起。

    吃斋,即用斋,也就是吃饭或用餐。中国有两句俗语,一是“吃饭大似官”;二是“雷公不打吃饭人”。由此可见当人用餐时,他人是不应去打扰的。

    道士斋堂用斋,有三种规矩:一是便堂,二是过堂,三是过大堂。道众斋堂吃饭,名曰“过斋堂”。过斋堂亦是道教宫观的仪范之一。

    道士在吃饭时,与世俗人吃饭有很大的区别。如:道士每饭必先供养,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故每饭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是为结“三缘”之举。

    北京白云观斋堂门旁有幅对联:“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难消。”由此可知,道士吃斋过程中亦有修心之举。所以,他人不得打扰,吃斋者也不得起身。

    所以在供养之后,三个人吃饭也静静的。不发出一点声音,各想着各的心事。董广总结回味了这位中年道士说的话,之后又开始思考自己怎么样提升自己的桩功。

    之前回想到完自己练习桩功的步骤之后,开始听中年道士的教导,但是往下具体怎么练习,他却还没有方向。

    他的闭目虚步单腿站,已经可以达到三十分钟以上了。甚至可以把闭目虚步单腿站当做是一种休息的方式,来进行练功。这种长进的速度可以快得很。

    其实闭上眼是一件很舒服的事,只不过很多人都被外面迷住了眼,总是想再贪玩一会。

    一个腿怎么站似乎已经到了瓶颈上了,接下来到底该怎么练习。吃完饭,中年道士也不再管他们他们自己该去哪去哪。

    不得不说,这个中年道士的处事方式确实让人不太喜欢。可是道士自己活得又很潇洒,没有一丝拘束。

    出门前路过一个屋子,U看书董广看到了一副副挂起来的书法,应该是这位中年道士自己所写,不由停滞下来。

    杨松祎也停滞下来,他比董广要了解书法。董广只是因为其中的而听,他却是被书法中笔走龙蛇的精神所吸引。

    “出掌如闪电,起步如龙行;手足一起到,发手如雷惊。”

    “遇敌好似火烧身,狭路相逢勇者胜。手似箭,身如弓。消息全在后脚蹬。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

    “掌打虚实敌难辨,五行一气发力精。雨打灰尘散,风吹浮云行。”

    “发手要快,不快则迟滞;举手要活,不活则不快。打手要跟,不跟则不济;存心要毒,不毒则不准;胆子要正,不正则疑惧。”

    “眼要明,心要细,性要慈,面要恶。静如青松,动如山倾,细察敌之来势,转身换步,发中有绝,此打法之要义。”

    ……

    这一点一滴,一字一句。或许都是中年人练拳时候有感而写吧!他的每一个字都笔力雄健,显露出一股浩气

    一句一句读完,杨松祎和董广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但是前面还有更多挑战和机遇,他们现在不能停留。该是动身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也是人家这位中年道士压根没意思留自己在这过夜,所以他们也不好打扰。

    白龙马,西上天,一走就是几万里。如今行路,杨松祎和董广才感觉到路难行,才知道古代西游记唐僧和尚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几十万里的路程,跨越国界的佛经交往,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念信仰,谁能支撑的下来。

第53章 民国武者的修行路() 
自元朝以后,元朝统治者停止了当时的文科举和武科举。但是又想要向当时的武者学习汉族的御敌方略和武功。

    负责元杂剧武术指导的武人,是不会让元人学真正的中华武术的,没有哪个民族会将自己的御敌方略,去白白教会入侵自己的外敌。

    于是,这些武指便搬来好一些京剧的戏班子、架子,并赋予“武术”的名义、来招待元人,好看、好乐便是。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看到戏台上的“武术”花架子的来源。

    真修习中华武术的人本身明白,这些只用于表演的花架子,与“武”本身的关系不大,甚至其“舞术“里面有故意颠倒武的原旨所为。

    因为戏曲、戏剧在民间中广泛传播,而真正的武术一直之属于皇室贵胄秘而不传之技,所以民间难得以窥真武(全貌);及至后来电影艺术对“中国武术“、“中国功夫“的广泛传扬套路、表演类的“武术“在一般人当中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导致现代人对中国武术的概念被表演化、套路化。

    但在民间,一直有修习中国传统武术的群体,仍然秉持其不献演、不竞技的传统操守,内敛恭肃,在民间广泛传扬。

    董广曾看过父亲的武术笔记,民国以后的武术家武术修炼大致可以分为七个层次。

    最开始锻炼身体,根据身体素质的检验,来发现这个人的特长。擅长近战、还是闪避、还是腿法,或者快手,或者重手硬拳。还是定步防御,或者活步防御。

    当时中华武士会招募了武术名家进行教学,欲使国强民壮。也有人在其中学习只为健身养生。

    在当时武林中,并没有对外家拳的过于鄙视或者对内家拳的过于尊崇。大多数武学家摒弃门派之见,皆认为武学最后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

    在进行过第一个层次的锻炼身体,发现个人特长之后。根据在第一步的锻炼,分配学员到不同的老师身边学习较为适合他们的拳术。老师开始会教他们一些与这个拳术有关的基本功。这个层次可以叫做择师选拳。

    在拳术之中的基础动作练习熟练之后,老师会教习拳术套路。并根据标准,在拳术套路中,一招一式为其定架直到整套拳术学完,能流畅的练习,发劲做到标准。并且步伐稳健。这一个层次可以算是熟拳定架。

    现在很多武馆,走的就是民国时候中华武士会前三步的武术修炼道路,只不过基本功,拳术的基本动作。很多弄得太统一了。

    毕竟不是拳术的基本功都相同。

    中华武士会期间,因为日本浪人东渡,每个国术馆中都有人偷学拳术。很多前辈防止功夫被日本人所学。所以把打法简化。最多只会挑十几名弟子进行部分打法招式的教学。这也就是民国以后所谓的打法。

    导致现在很多武术家已经不能明确的分清楚,练法和打法之间到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