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降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幕降临-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段时间林永春天天为统购统销心急火燎,像掉了魂似的,与粮食无关的这些消息根本就是充耳不闻,漠不关心。

    “就是!虽然走平地舒坦,但太过费时。”张来元叹了口气。挑担子的脚夫都是从脚行雇来的,不管绕行不绕行,送货到暖暖都是一个价。

    草岭是宜兰县、基隆县的分界山,十八里的山道两边全是绿油油的芒草。挑夫们挑着担子,眼不斜,心不慌,一步一步的踩着台阶往上走。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林永春探头往下眺望,就看到一条玉带环绕在海岸边,正好把大里与贡寮连在一起。

    他不由赞叹起来,“这大明朝还真厉害,短短的一个月,就在这怪石林立的海滨,建成了一条通衢大道。”

    “林老板说得没错!”

    吴东阳,一个贩糖的商人应和起来,“新朝还真是不同凡响,好似得了禹王爷、鲁班祖师、诸葛武侯的神助,功德无量开通了这条海滨大道,现在只要赶着牛车,就能轻轻松松到达贡寮。”

    张来元大声说道,“要是朝廷能把三貂岭也开通,那就好了,我们可以赶着牛车去暖暖。”

    挑运货物的脚夫们顿时叫嚷了起来,“要我们不就没活可干了吗!”

    “哈哈哈!”众人全都大笑起来。

    林永春也呵呵一笑,把张来元说的话当成了玩笑。他心说,三貂岭山高林密,方圆足足几十里,大明朝就是请出刘伯温再世,用上鬼斧神工,那也开通不了通牛车的大道。

    下了山,走过贡寮、双溪,三貂大岭横在了商队的前面。三貂岭下有个牡丹村,淡兰古道正好从牡丹村口经过。

    商队刚刚来到村前,两个身影突然从村口大树上探出头来,“你们是干什么的?”

    一个联防队员双手紧握鸟铳,警惕的监视着商队。另外一个直接从树上跳了下来,挡在了商队前面。

    “把路条、证件拿出来!”

    看着这认真检查路条证件的联防队员,林永春很是感慨,朝廷还真厉害,一路上大大小小村寨都建立了基层组织,就连这深山里的小村子也有联防队。

    路条查验完毕,大家正准备继续上路。这时候,山上传来了一阵“轰隆、轰隆、轰隆”的巨响。

    接着,就看见三貂岭的半山腰上起了一团一团的烟尘,大片大片的岩石从山上翻滚了下来。

    “同志,这是朝廷的大军在开山修路吗!”张来元立即兴奋起来。他经常外出跑商,也参加过几次宜兰县府召集的会议,新鲜名词学了不少。

    张来元为人八面玲珑,一副和气生财的样子。他经常外出跑商,也参加过几次宜兰县府召集的会议,新鲜名词学了不少。

    这联防队员给了张来元一个肯定的回答。

    嘿嘿嘿,大明真能开通三貂岭!商队中顿时想起了一阵欢呼。

    有脚夫酸溜溜的说道,“开山不过改善道路而已,通牛车?想必是不可能吧!”

    林永春点头不语,是啊,大明要真有这个能耐,就无须绕开草岭啦!

    “朝廷修的是公路,知道不,是公路!”联防队员笑了,“不要说牛车,就是大汽车也能开过去!”

    公路?大汽车?商队众人都不语了。

    炮声停了,很快山上传来了高音喇叭放送的歌曲歌唱三貂岭。

    “三呀么三貂岭哎

    高呀么高万丈!

    枯树荒草遍山野,

    巨石满山冈。

    三呀么三貂岭,

    哪怕你高万丈!

    工程兵,铁打的汉,

    下决心,坚如刚,

    要把那公路

    修到那宜兰!

    ”

    三貂岭上忙着奋力开山修路的正是王启年的交通大队。穿越团队控制台北之后,首先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修路。宜兰平原远在台湾东北一隅,所以不论是军事需要,还是民政建设,都迫切需要解决交通问题,将它与基隆、台北连成一片。

    翻过三貂岭,过了瑞芳,前面就到了暖暖。

    暖暖街就是这支商队的目的地,他们将把货物销给暖暖街的商家。这些货物最终再通过水路,被商家运销到艋牛�

    暖暖只是林永春这次旅行的一个中转站,他试探着继续往前行进,在暖暖溪桥头,被岗哨拦住了去路。

    林永春用手按了一下包袱内的鹿皮,毫不犹豫的转身往回就走。他感到特别亢奋,小小的岗哨怎能拦住发财的脚步,包裹内的鹿皮给了他很大的勇气,只要从山中绕路到了艋牛馊怕蛊ひ欢苈舾龊眉矍�

    离开暖暖没多久,看着四周没人,他一头钻进了山林之中。

第一百一十二章 林永春(二)() 
林永春翻过顶寮山,趟过东势溪,一道篱笆墙拦住了前进的路线。这篱笆墙是刚垒起来的,好像把整个山头都包了进去。

    林永春狠狠的啐了一口,小心的抵近篱笆墙,往里看去。

    篱笆墙内,西边山坡是绿叶茂密的树林,青松、绿竹、嫩草中间,是一群群唧唧咋咋的小鸡仔,还有很多山羊在悠闲的吃草。东面山坡下竖起了好几批大棚,大棚前好多人在忙碌着。

    这篱笆墙围住山头,难道就是用来养鸡放羊?

    林永春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并不知道,这片山林早就被暖暖区府划为了饲养场,专为台湾、基隆提供新鲜的禽蛋肉供应。

    那一排排大棚可是孙理亲自指导,按照正规养鸡场万只鸡舍的标准搭建的。目前第一批养殖的鸡仔生长状况良好,预计还有两三个月,就可以出笼了。

    林永春害怕被墙内的人发现,不敢多看,赶紧退回到东势溪边。

    北面是暖暖街,通往艋牛牡缆范加猩诳ǎ环üァ�

    南面是更高的大山,里面盘踞着很多生番,那些生番就连泰雅人也害怕,要是不小心碰上生番“出草”,那就

    生番出草,也就是猎头。生番的成人礼就是以“出草”带回人头为象征,生番村寨每家每户墙壁上都挂有一颗颗人头,这就像是一种可以炫耀的收藏品,风干的人头证明主人的勇气和力量。

    想来想去,林永春决定还是向南面绕吧,只要不进深山,应该没事。

    林永春沿着东势溪河岸溯流而上,一路向南攀去。他刚爬上一个高高的岩石,山腰哨卡内的张文生敏锐的发现了目标。

    养鸡场的南面是连绵起伏的高山,暖暖在这里安排岗哨,专为防范生番的袭扰。

    张文生是浙江镇海人,读过几天书,喜欢舞刀弄枪,曾在定海训练营受到简单培训。他看到有人鬼鬼祟祟翻山而来,立即大声喝道,“站住,口令!”

    怎么这里也有明军联防队的哨卡?!林永春顾不及多想,一头就钻进了山林之中。

    张文生瞄准抖动的树丛,高声喊道,“别动!再动,就打死你!”

    林永春哪里肯听,借着茂密的树丛做掩护,拼命的往回跑。他才跑了十多米,就听见“砰”的一下,一颗子弹从他身旁飞过,打在了石头上。

    几粒石屑飞溅过来,林永春脸庞有些发麻。他再也不敢动弹了,乖乖的举起了双手,高叫,“我是商人,我拥护华夏复兴。”

    “商人?”张文生端着枪,轻蔑的一笑,“放着好好的大路不走,爬山涉水钻山沟沟,这是什么商人!”

    林永春大声分辨,“暖暖溪上有个哨卡,他们拦住不让通过,我只得走小路!”

    两个联防队员围拢过来,不由分说,就把林永春押解起来。

    区公所审讯室内,三张鹿皮摊在桌上。

    成大全一只手拿着林永春的路条,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硬纸,这就是林永春的身份证明,上面写着持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等信息。

    “你叫林永春!”

    “是的,是我。”坐在小凳子上的林永春忙不迭的点头。

    “说吧,你想要刺探什么?已经刺探到什么?”

    警察班班长成大全是舟山人,在部队中受过伤,退役转为警察。成大全性子直,向来是快人快语,审讯也喜欢单刀直入。

    “冤枉啊!同志!”林永春一下子蹦了起来,“我只是要去艋牛仿袈蛊ぃ静皇鞘裁醇橄浮!�

    两个联防队员一把摁住了他。

    “坐好了说话!”成大全很不耐烦,“这宜兰县的路条,批的是到暖暖,你偷偷要去艋牛顾挡皇羌橄福 �

    林永春很不服气的说道:“我这是鹿皮啊,市面上很少见到的鹿皮,到艋牛梢月舾龊眉矍 �

    “汐止到暖暖这一线被辟为禁区,闲人禁止出入。你再绕也绕不过去。”成大全审了半天,心中有了数,眼前这货绝对是个奸商,利字当头就无所畏惧。

    “唉!”林永春长叹一声,一脸灰灰,“这鹿皮只有便宜那些奸商了!”

    自己就是奸商,还好意思说别人!

    成大全一脸不屑,“宜兰、暖暖不是都有供销社吗?供销社出价应该很是公道啊。”

    林永春忸怩了一下,吐了一句,“我以前是跑粮食买卖的,供销社实行统购统销,砸了我的饭碗。”

    “明白了!朝廷的革新举措砸了你的饭碗,所以你心怀不轨,属于通鞑分子。”

    成大全心说,小煤矿需要大量的苦力,这商人身体不错,干活一定可以。他拿起笔,就准备在审讯记录上下结论。

    “不是的,不是的!”林永春从凳子上一下子滑到了地上。他这下害怕了,成为通鞑分子,不但财产全部没收,人也要送去劳动改造。

    林永春坐在地上,赶紧举起了拳头,“打倒满清鞑子!打倒匪酋咸丰!坚决拥护大明朝廷!坚决拥护华夏革命!”

    白宝湘、林安可等人在外面看了半天,差点笑喷了。

    “这样纯粹的商人,基隆怎么没发现啊!”林安可有些感慨,要是基隆暖暖有这样的商人,他一定会用起来。

    白宝湘看了他一眼,林安可点点头,推门走进了审讯室。

    “县长大人!”成大全赶紧起立。

    林安可笑着说道,“算了,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

    “对对对!”林永春连连点头,“我就是一个商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

    看着林永春收拾包裹,林安可对他说道,“现在是大明,新生的大明朝,与满清不一样了,你这商人也要跟上时势。”

    “大人说的是,大人说的是!”林永春小心的把鹿皮折叠起来,用包袱皮包裹好。

    看林永春说话有口无心的样子,林安可给他来了一句,“就说这鹿皮,再过一段时间,私下买卖都属于犯法。”

    林永春顿感愕然,“这是为啥?”

    “以前台湾遍地都是麋鹿,现在还找得到吗!”林安可反问了一句。

    看林永春如有所思的样子,林安可继续说道,“为了不让麋鹿从台湾消失,朝廷将会出台法令,保护麋鹿,严禁私自猎杀。”

    他笑着一指林永春,“所以说,做生意必须了解朝廷的法令,只有紧跟着朝廷,才有很多钱途。”

    天色已经渐晚,暖暖街上的人流变得稀疏。两边店铺的墙壁上,全都用白石灰画了个大大的“拆”。

    “让开,让开,车子要撞上了!”

    林永春刚到暖暖街口,迎面就看到张来元、吴东阳等人骑着一个奇形怪状的车子,歪歪扭扭的向他冲了过来。

    林永春赶紧闪到了一边,“张老板,你们这骑的是什么车子”

    这些同行好似没看见林永春狼狈的样子,笑着和他打招呼,诉说这自行车的神奇。

    张来元、吴东阳他们出手了自己的货物,采买到了布匹、纸张、陶瓷器皿等宜兰紧缺的商品,并且在供销社售货员的鼓动下,各自买了一部自行车。

    这自行车还是从米国运来的,是米洲华复公司出品的,在欧美市场大受欢迎。计委专门采购了一批,在台湾市场试水。

    这个时空已经有了自行车的雏形,但样式结构非常原始,华复集团在欧美申请了一圈的专利,建成流水生产线,生产类似于“大永久”的自行车,就连车轮也专门建设了一个硫化橡胶车间,用来生产自行车的内外胎。

    张来元他们拱拱手,推着车子继续练习去了。

    “机动驰行,疾于奔马!”

    林永春摇摇头,压住了自己的好奇心。他根本无从顾及其它事情,带着鹿皮连跑了几家店铺,最终还是在暖暖供销社把鹿皮脱了手。

    沉甸甸的银元揣到怀里,林永春的心才定了下来。

    暖暖街的罗汉脚之类的闲人全去了工地干活了,林永春找不到合适的脚夫,看着供销社琳琅满目的商品,心头很是痒痒,最终还是在售货员的强力推荐下,采买了一部自行车。

    林永春推着自行车,来到了暖暖街最大的客栈,两边墙上也都画着大大的“拆”字。

    登记住房的时候,林永春从掌柜那儿得到一个准确信息,暖暖街马上就要全部拆除,说是要给淡兰公路、淡兰铁路让开地方,新的暖暖街将建在旧街的南面。

    “好好的客栈日进斗金,怎能说拆就拆呢!”林永春心中有着郁火,他愤愤不平的说道,“这不是隋炀帝挖大运河,瞎折腾咱们老百姓嘛!”

    “这位朋友,多谢您的捧场!”周玉珠从里间走了出来,他双手一拱做了个揖,“不过话不能这么说,隋炀帝挖大运河,那是为了自己享乐;朝廷兴建公路铁路,那是为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为了咱们百姓的富庶,我等自当义不容辞,坚决支持拆迁。”

    周玉珠是暖暖街上的首富,家财万贯。满清时他就是暖暖庄的庄主,明军进入基隆后,周玉珠惊叹于移山填海的威力,他积极投效大明,成了暖暖供销社股东之一,依然做上了暖暖庄的庄主,还是华夏复兴先锋团团员。

    前两天区府通知周玉珠,说是他拥护革命,积极上进,组织准备让他到华夏复兴积极分子培训班去学习深造。他心中暗自高兴,这应该就是从龙的回报吧,以后弄个一官半职应该不是难事!

    “周老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