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下溪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下溪村-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孩子的事情重要,赶着年前去看看,说不定正月里就有了。”

第46章:缺人() 
林枝一边吃肉,一边装三岁娃娃。

    她娘跟王氏说的这件事情,倒是让林枝想起个事。她家做糕点的人太少了,不稳定因素太多。

    王氏年纪轻轻,肯定是要生孩子的。如果要生孩子,最少也要休息五个月,那她家就有五个月的人员空缺。

    生不生孩子的抛开不谈,家里做糕点的就只有自己爹娘、大伯和大伯娘、还有王寿夫妇。老爹需要外出采购材料,三天两头要出去,虽说短时间林雨和林木能够顶上,但来年林枝想让林雨和林木去学堂读些书。

    林枝有些发愁,要不干脆在村上请些长工?但对方的人品又不能保证。

    晚饭吃了一个时辰,大屋里三个男人,就只有林老爹有些清醒,林枝跑到大伯家叫了大伯娘,爹和大伯娘两人才把喝醉了的大伯架回去。老爹送完大伯,又送王寿回去,自己回到家已经一身汗了。

    樊氏之前就温着一锅水,在灶房放上澡盆,让林老爹洗了澡。

    晚上林老爹洗完澡进来,林家几个孩子除了林枝都睡了,樊氏在铺炕尾的被子。林老爹坐到炕上,摸着手里的被子:“这几床被子都是新的吧。”

    樊氏点头:“都是才买的棉絮。”

    林老爹躺在被窝里伸了个懒腰:“哎呀,要是没有阿枝师傅,咱家也不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也没有底气把阿雨要过来。”

    林枝抱着狗子腹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的是我好吧。”

    话题落在这上边,樊氏同样也是感叹,跨过林露摸了摸林枝,“咱家阿枝是福星啊。”

    林枝笑道:“别这么说,我就是运气好,用师叔的话说,是咱家运道到了。”

    林老爹听她这样说,小声一笑:“忙了这些天,灶房和地窖都弄好了,明天可以好好缓一缓了。”

    “阿枝,快点睡觉。”樊氏说。

    林枝把狗子放到炕边上的竹筐里,钻进被子睡觉。

    第二天交完点心,林老爹推着推车去镇上,林枝跟着去,林木看到也要去。

    林老爹问林木:“你不去练拳了?”

    “我今天练过了。”林木很执着,他相当羡慕妹子,总能跟着老爹去镇上。

    林老爹乐意让孩子跟着,装模作样的吓唬林木:“走不动,可不能坐推车,等会儿回来车上要放东西的。”

    林木知道自家妹子去镇上,从来都是自己走路,他相信他的体力比妹子好。

    林木走在最前面,一开始走的兴致勃勃,后来没劲了,慢慢的跟在后面,林老爹说:“你自己要跟着来的,可别说走不动了啊。”

    被林老爹一激,林木终于跟上了他们。林老爹虽然这样说,但到底是心疼孩子,还是放慢了脚步。

    去镇上粮铺买了面粉、白糖、红薯粉,又给林木和林枝买了肉包,还去喝了一碗羊汤。

    羊汤店的小二,看他们一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孩,想说给他们上两碗羊汤就够了。林老爹知道自家孩子,直接要了三碗。

    林枝生下来就比别的孩子吃的多,樊氏给林枝喂奶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涨奶的情况。

    林木胃口没有林枝大,但是他早上就喝了几口粥,走了这么远的路,也饿的不行了。

    吃完,林老爹在羊汤店买了几斤熟羊肉。

    林木很满足,抱着肚子和林枝走在一边,“妹子,难怪你每次都要来。”

    林老爹一脚踹了过去,“我和阿枝两个人来,可从来没有喝过羊汤,最多就一个肉包子。”

    在回去之前,要去私窑拿早就说好的陶器。

    当初做的时候,说十天之后来拿,但后来,家里又是挖地窖,又是做灶房,林老爹腾不出时间,还希望私窑的东家不要认为他不守信。

    林老爹在外面敲了敲门,很快里面就有人应声,然后听到有人跑动的声音,门被打开,开门的人是林老爹的熟识,两人都是在私窑做了好几年,关系处的还不错。

    “阿杉,你咋才来。”那人一边领林老爹他们进去,一边抱怨:“你那批货做出来三四天了,你也不来取,东家还以为你不要了。”

    林老爹有些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家里太忙,实在腾不出时间。”

    东家听到声音从小屋里走了出来,问林老爹:“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东家好。”林老爹对着自家两个孩子说:“这是爹以前的东家,赶紧问好。”这话主要是跟林木讲的,因为林枝上次已经来过一次了,和林木一起相当乖巧的喊人。

    东家把他们带进小屋,也不去追问他家里出了什么事了,直接把他要的陶器给他看。

    私窑的手艺虽然比不上官窑,但做这些东西是绰绰有余的,而且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盛放的器具,烤制蛋糕的时候,还会在里面铺一层油纸,所以对陶器的要求不算高。

    “麻烦东家了,这一批陶器做下来要多少钱?”林老爹问。

    “你这批东西,是跟罐子一起烧的,工艺也不算发杂,给你算一两银子。”东家说:“要暂时没有,以后再给也行。”

    林老爹出门的时候是带了钱的,他之前在私窑做过,知道定做这些起码得四五两,所以身上带着十两银子。

    付了银子。在东家和熟人的帮助下,将陶器放到推车上。林木很给力,回去的时候还帮着林老爹推车。

    林枝家所有的木制盒子终于可以用陶制的替代,新做好的灶房中,做了一个比原先更大的烤炉,专门用来做蛋糕。

    王氏夫妇抽空去了镇上,看过大夫后,开了两副补药回来。

    林老爹同样也想到了人员的问题,晚上睡觉之前跟樊氏两人商量,想再找个帮忙的人。

    巧合的是,他们还没有出去找人,就有人找上门了。

    上门的是同村的周阿毛,这人和王寿一样,都是和林老爹从小一起长大的,之前缺人的时候也想到他,但他那时候去镇上做工了,今天应该是才回来。

    下溪村大多数民房没有专门用来会客的地方,所以林老爹直接将他请进了大屋,王寿从灶房出来,看到周阿毛,向他打了声招呼。周阿毛回了一声,看似有些心事。

第47章:新年() 
周阿毛来不是为别的,正是想在来林枝家找份事做。

    林老爹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而且自家又正好缺人。因为王寿的工钱摆在这里,所以林老爹也给了周阿毛一样的工钱。一天三十文,他和他媳妇都可以来帮忙。

    在林枝家,男女分工明确,男人首要工作就是保证灶膛火不灭,其次要揉面、碾板栗泥、打蛋清。向蓬莱斋供应的四种糕点里,板栗糕是由男人来做,因为技术含量不高。女人要剥板栗,然后还要做紫薯馒头和栗子酥这些相对比较精细的活。

    而蛋糕和蛋糕卷,除了打蛋清一项由别人出力,其他都是樊氏和林枝来做。

    周阿毛夫妇来了之后,樊氏和林老爹就能空出时间了。樊氏趁着这会儿空档,跟林老爹去了一趟镇上,买了好些布匹,送给王家、周家和大伯家,剩下的给家里人做了身新的单衣,留着开春的时候穿。

    林枝在淘汰下来的木盒里装上土,撒了些香菜籽和葱籽进去,盒子就放在灶房窗台边上,等到下雪,家里还能见到些绿色。

    林枝家准备年货的时候,大伯也带着林清回来了,驾着马车,上面放了好些年货。

    这样的景象,让林枝想到去年同样时刻,那时候二伯也是拉着一马车东西回来,去年这时候她家刚好是勉强不挨饿的阶段,老爹很高兴,觉得二伯带这一车东西回来,整个林家人都很有面子。

    今年他们家也有钱买年货了,布匹腊肉少不了,林老爹还买了好些糖果,置办了新的餐具。这些都东西,林枝也替王寿他们几家买了。拉回去分了,省的他们再买。

    周阿毛媳妇赵氏,接过年礼说了这样一句:“林三哥做这个生意可赚了不少啊。”这话刚出口,周阿毛就推了她一把:“说什么呢!三哥,别跟她一般见识,她不太会说话。”

    林老爹摆了摆手,没太在意。

    三十夜,樊氏包了饺子,吃过后领着林雨和林木出去放了鞭炮。晴空星夜,站在自家院子里能看到北山镇放的烟火。

    林枝抱着狗子站在林枝身边,看空中烟火,下溪村的其他人家大多也像林家这样,这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林枝还是第一次体验时间如此快速的轮转,明天即是明年,再过几个时辰,她就四岁了。

    看过烟火,林枝和林露去睡觉,林木和林雨跟着林老爹守夜。

    林老爹一坐到炕上就要打瞌睡,索性起身去了灶房,把第二天要用的面团揉好了。

    即使是过年,还是要向蓬莱斋供应糕点,或者说正是因为过年,蓬莱斋的糕点销量正好,尤其是蛋糕,都被有些人家算上节礼了。就是这样林枝家也没有把供应量提上去,甚至林老爹还跟蓬莱斋说,初二和初三暂时不供应糕点。

    蓬莱斋的掌柜有些为难,但最后也只好同意,本来就是合作的关系,人家不愿意做,总不能强逼吧。况且林老爹还答应,初四回来就会增加蛋糕的供应量。

    新年一大早,林木和林雨就敲响了大屋的门,樊氏和林老爹穿好衣服去开门,林木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爹娘,林雨看着林老爹和樊氏,一时不知道该叫什么。

    樊氏并不知道林雨在纠结什么,只当他最晚上睡的晚了,“阿雨,不舒服吗?要不再回去睡一觉?这天色还早呢。”

    “娘。”林雨轻声喊道。

    樊氏整个呆住了,不要说樊氏,就连正坐在床上穿衣服的林枝,都愣住了,衣服掉在地上都不知道。还没从这一声中缓过来,林雨又朝着林老爹喊了一声:“爹。”

    林雨从过继给林老爹那天开始,就理当喊他为爹,樊氏为娘,但樊氏和林老爹当初让林枝过继到自己家,不是图他什么,只是想让他得到生活上的保障,再说喊什么不是,反正他们从来不拿林雨当外人。

    虽说从来没想过,但今早被林雨这样一喊,夫妻两人都红了眼眶,樊氏抹了把眼泪,林老爹是直接抱住了林雨。

    林枝反应过来,快速穿好自己的衣服,下炕把要叫的人都叫了一边。今年家里有余钱,林老爹还特意用红纸包了铜钱给他们,连路都走不稳的林露都有。

    樊氏准备早饭,林枝和林木去了大伯家,给林爷爷他们拜年。开门的是刘氏,林枝他们先喊人,再者是新年好之类的吉祥话,进了门,挨个把家里人都叫了一边,林春到屋里抓了一把糖和几个橘子给他们。

    林枝和林木笑眯眯的接下了,之后就回了家,樊氏已经做好早饭,还是昨晚上的饺子,烧开水,下锅烧开,调好酱料就好吃了。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林老爹说:“二伯家去过了吗?”

    林木往炕上一躺:“我不想去。”

    林老爹对着他屁股就是一巴掌,樊氏也说:“这大过年的,他是长辈,总归要去一趟。”

    林木不情愿的从炕上爬起来,颇为沉重的叹了口气,林老爹又是一巴掌上去:“大过年的唉声叹气像什么样子,快去一趟!”

    林枝把大伯家收到的东西放到炕桌上,跟林木一起去了二伯家,二伯家还没开门,林木也不管,自己跳进篱笆院就开始敲门,“二伯!”

    “哥,不要敲了,二伯家还没醒呢。”林枝站在篱笆外面劝道。

    林木不管,继续敲,好一会儿后,二伯披着件衣服来开了门,林木看见他喊道:“二伯新年好!”

    “新年好。”二伯回道:“这么早过来干什么?”

    “不早了,村上人都醒了。”林木说:“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林木像是完成了任务一样,带着林枝走了,林枝从二伯出来到林木让她回去,一句话都没说,自家大哥对上二伯一家,还真是直接啊。

    新年除开二伯家的事情,林木还是蛮开心的,早上练了一会儿拳,就跟林柴一起到村上去玩了。

    大年初一,小二照样是同样的时间来取糕点,林老爹特意给他包了红包,里面放的是一两碎银。

第48章:回娘家() 
初一下午,樊氏在家收拾东西,各种礼品用布包好,林老爹把这些东西绑到推车上,弄好这些东西,准备初二去林枝外婆家。

    林枝重生以来,只到外婆家去过三次,一年一次。

    每年初二去舅家拜年,是北山镇这边的传统,但如果家中有女外嫁的,则推后一天。

    樊氏娘家在北山镇的另一侧,靠脚力,上午走,要下午才能到。但拜年没有下午上门的,所以夜里丑时末,林枝家就动身了。

    几个孩子还都在睡梦中,就连林枝都是昏头昏脑的被樊氏拎起来穿衣服,勉强能清醒的就只有林雨了。

    樊氏给小娃娃包裹了层小被子,一路抱着走。等他们到了外婆家,已经是可以吃中饭的点了。舅舅樊文江已经在门口看过好几回了。

    林枝的外公,三年前因病去世,现在林枝家外婆跟着自己唯一一个儿子,也就是樊氏的大哥樊文江一起生活。

    樊文江的媳妇,也就是林枝的舅娘付招娣,是个好说话且有头脑的女人,家里一子一女教养的很好。加上樊氏家娘从不是爱找事的人,所以一家人过的亲亲热热的,生活水平在以前的林家之上。

    往年回娘家的时候,樊氏拿不出什么年礼来,总是自家的鸡蛋背上一篮子,自己家吃不起的肉,回娘家的时候要去镇上买一斤。樊老太太心疼自家女儿,每次女儿回家的时候,就会趁着儿媳不注意塞些钱给女儿。

    樊氏同样也心疼自己老娘,今年好了,家里有了进项,又有这么多余钱,来年把房子建好,说不定能让大哥一家人过去住一段时间。

    樊家隔壁的邻居,看到刘老爹他们推着一车年礼,很是惊奇,都知道樊氏嫁到下溪村梯子过的不是很好,每年都没有像样的年节礼带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