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高兴地应了一声,也不知道从哪儿掏出来的小马扎,一人递了一把。
进入十二月份,升国旗已经在上午七点左右了,但是想到最佳观旗位置,还是要早点去。
这一早,就不是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事儿,林微看他拿出来马扎,愣了一下。
她自己都没想到这样做。
“嫂子,您先抱着拂晓,我去车上拿个毯子来。”
这个点儿,天还没亮,又是这个季节,是有些冷的。
毯子是昨天就准备好的,刚才下车没注意,原来是没带上。
“嗯。你去。”
林微点点头,抱着拂晓坐在小马扎上,静静等待着升旗仪式。
高平案小朋友起初是非常兴奋的,不过等了半个小时天还没亮,也没有见穿着制服的叔叔到时,眼睛也开始瞌睡地眨着。
“快睡,等时间到了,我喊你。”汪洋拍拍他。
高平案打了个呵欠,顺从了内心的呼唤,睡了。
小常没啥事儿干,干脆就来来回回走着,全当是锻炼身体了。
等见到人来,赶紧提醒汪洋和林微,“来了!”
大约是声音够大,高平案小朋友瞬间醒来,扭着头到处看。
拂晓没这么早起来过,这会儿还是睡的很香。
林微抱着她站起来,也没喊醒她,就这么静静听了一会儿,然后跟高平案小朋友讲解升国旗仪式的相关信息。
从升国旗的时间点儿讲究,到升国旗需要多长时间,再到什么时候降下国旗,直到那边出现国旗仪仗队的人,才停下讲解,示意他去看。
国旗护卫队是国家的门脸,尤其是祖国跟国外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密切联系,外国友人来旅游的时候,这人员就更讲究了。
制服,身高,体重,臂长
然而等人到了跟前,却只有两个人,一个人引路,一个人扛旗
林微恍惚了一瞬,突然记起来,现在升国旗仪式是由两名卫戍部队的战士担任,要到明年年底,才会由两名人员,变成三名,而且由武警中队来负责。
到那个时候,国家才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
现在还不行,当初听说,卫戍部队的战士经过长安街时,还得给机动车让行,升旗的场面也不够庄严
这些她没看到过,现在看到,记忆就又浮现出来。
“等明年,婶婶再带你来一次。”她记得,好像是一九八二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升旗仪式才规范起来。
这一天比较有意义,绝对要拿照相机拍下来。
再来领孩子见证这个一历史时刻。
“明年,会更好看吗?”小孩儿大约不懂什么叫遗憾,但是对一些事物的直观感受却是有了。
所以,高平案就问了那么一句。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带坏了()
会更好看吗?
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到一九八二年底,之后就会越来越好。
看完简单到近乎极点的升国旗仪式,林微带着身上挟了凉气的俩孩子赶紧回家。
都已经是阳历十二月了,要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林微觉得这样冷的天气,这样早的时间,她指定不会起来那么早的。
一路上,高平案小朋友比平时话多了不少,问她一些解放军叔叔的事儿。
林微对这些其实是不太了解的,就一个皮毛而已,还是为了更好了解唐慎的工作,理解这里面的不易,避免产生不好的情绪。
当然,她所知甚少,还有唐慎的原因在。
一个是他工作有别于一般的部队人员,危险性和保密级别比较高,不可能告诉她。
二来,也是因为这人经常在她耳边说什么保密条例,弄得她最后问都懒得问了。
她明白,他不跟她说,大概是保密和不想让她担心的原因都有。
索性,后来也就不问了。
这会儿高平案小朋友问了,才发现,自己资料上看的,包括平时听上一耳朵的部队相关的事儿,都如此记忆深刻。
本以为无法回答孩子,如今却能说个一二三来。
一行人到了家,王姐什么都没说,赶紧给几个人送上一杯略热的水,“赶紧喝吧,瞧瞧你们,浑身都带着凉气儿。”
当然,这热水俩孩子也有份。
看着他们喝水,王姐叮嘱林微,“微微,你刚从外面回来,身上太凉,别直接去抱三小。”
说着,又道,“对了,陈琅来信了,我把信儿给你放卧室了,你记得看。”
“唐慎呢?来信了么?”
林微见王姐说了一句,便没有下文了,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封信,还是陈烬在首都的时候,她见拂晓粘着他,想起来就写了的。
这都有大半个月了吧?
还没个信儿?
“这小唐估计在忙,再等等,说不定就有了。”王姐安慰道,“他只要一闲下来,准准儿就给你写信,还把之前缺的月份给补了,所以啊,没啥可担心的。”
叫王姐说,补齐信件,那直接一个信封,塞上几个月的信不就行了?
可人家小唐不,非要一封信一封信地分开装,然后再一股脑地寄过来。
浪不浪费钱呐?!
“真要是出去做任务了,咱们也不怕,几个任务连起来做,说不定上面看他辛苦,就给他几天假期,到时候还能回来看看你。”
说起来也是三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拼?
当自己是小伙子呢!
林微叹口气,“我也就是说说,没什么的。”
热水喝完,小常和汪洋回去隔壁院子,林微就带着俩孩子回床上睡回笼觉。
早上回来的时候,给俩孩子买了点儿热乎的东西吃,肚子不饿,这一觉就睡得有点长。
压根儿不知道陈灵淑和高志国来了又回,回了又来,眼看着十点半了,这夫妻俩也不回去了,帮着王姐她们和面剥葱切羊肉。
上车饺子下车面,王姐在厨房里向来是有话语权的,所以也没喊林微起来,直接定了羊肉手擀面。
当然,小菜儿还是有的。
眼看着准备工作就绪,王姐不行了,要去喊人,“你们可别再拦着我了,这都几点了,该起来了,别等晚上睡不着喽!”
正要往外走,突然觉得不对劲儿,心里寻摸了一会儿,扭头对着夫妻俩认真说道,“今儿是周三,按理说平案是该上学的,但是他这学期的课程都差不多学会了,微微还教了他外语,也说得可好了。你们,你们可别怪孩子……”
当然,也别怪微微。
王姐虽说表面镇定,可心里还是有点儿尴尬的。
这带着人家孩子到处溜达着玩儿,一觉睡到现在,关键还被抓包,怎么想都有点儿不好交代……
她就说有什么地方不对,这都想了好几个小时了,也没想起来哪儿不对。
原来在这儿呢!
“王姨多虑了。”陈灵淑抿嘴笑,“我家儿子从小就是个闷嘴葫芦,现在他这样,我觉得挺好的。”
“况且,有微微给他开小灶讲课,可比大锅饭好多了。”
这话,陈灵淑是真的没有夸大。
大约是为了几个孩子,林微经常研究怎么教学,怎么因材施教查漏补缺,她家儿子以前还有短板,都是微微给提上来的。
所以,别说微微带着她家儿子一觉睡到大中午了,就是天南地北地到处跑,她也不会说个什么。
高志国也开了口,“如果不是大环境如此,我不会让自家儿子这么早上学。他跟个小大人儿似的……”
叫人心疼,“还是现在这样好。”
偶尔放松一下,未尝不好。
王姐这会儿都眼看他们夫妻俩了。
都是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他们倒好,还嫌弃儿子太懂事儿,太爱学习了?
转身去卧室,喊了林微起来,这才去看两个孩子。
只是不等她决定要不要把孩子弄醒,林微已经一手一个凑到人家胳肢窝闹腾了。
“快起来了!平案,平案?有惊喜给你哟!”
说着,又把自家姑娘挠起来,“拂晓,起来了!”
窗帘比较厚,一拉上就是密实地透不过光来。
俩孩子迷迷瞪瞪坐起来,还有些神智不清。
高平案还问,“婶婶,咱们要去看升国旗了么?”
这是当之前的事儿是做梦呢。
林微笑着下床拉开了一点点儿窗帘,等亮堂堂的光照进来,才捏捏他的小脸儿,坏心笑道,“都快中午了,看不了升国旗了。”
见他一脸懵,才笑着说了几句为他解惑。
帮俩孩子穿好衣服,把他们放到地上,拍了拍,“去吧,外面有宝贝,你们俩一起去寻宝!”
陈灵淑和高志国一去就是三四十天,这回来也没打个招呼,也没发电报或者写信告诉他们,让人去接。
就这么说回来就回来了,正好抓住了她带着人家孩子睡回笼觉的事儿……
林微一出来,陈灵淑就笑着感谢了她。
高志国也笑,坦荡荡说道,“本来应该早些回来的,只是多去了几个地方,耽误了。”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没可能了()
陈灵淑和高志国,其实是在十一月二十五号就该回归的。
后来想着夫妻俩还没个单独旅行的经历,干脆规划了一下路线,一边二人世界,一边儿凭着林微之前说的,去看了林泽他们。
跟俩小的亲热完,陈灵淑带着人去了侧厅拆礼物,陈护士长跟着帮忙。
高志国看了那边儿一眼,笑道,“猜我去哪儿了?”
他这话一出口,林微之前的猜测瞬间从五成到了十成。
“你该不会是去我哥哥那儿了吧?或者,其他两个人那儿?”
这夫妻俩认识的人有限,在那边,除了自己的家人,他们所知道的,也就是她这边的人了。
而出国的,除了自家哥哥林泽,就是彭兵和王志。
都是为了国家强大而拼命的男人!
“我看,我就不应该让你猜。估计我第一句话都已经暴露了。”高志国笑道,“你说的没错,我是顺便去看了他们。”
国外的这些大学,大多都只是存在于纸张上面,这次可算是亲眼看到了。
“你们就这样过去了?”
林微有点不敢置信,说起来,在国内,这夫妻俩跟他们几乎没什么打交道的时候。
或许自家哥哥和彭兵还能对他们有印象,但是王志,这就真的没什么交集了。
他们这么直通通地跑过去,也不怕没得相认?
“对啊,就这么直接过去了。还别说,他们这学校真的不错。而且,他们三个估计在学校里面名头不小,有不少人跟他们打招呼,说到半道上的时候,还有人急匆匆地喊他们回去。”
高志国有些感慨,“不出去不知道,一出去才发现咱们国家跟别的国家的差距。”
那是相当的大啊,人家马路上的车,人家的房子,人家交融和法律体系,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追上去……
“基础建设就先不说了,关键是人家的科学技术,我一想起来,就头皮发麻,心里边儿发愁,什么时候咱们也有这样的科学技术?”
感觉就跟不是一个世界一样,想都不敢想的画面,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人家正在平平常常的享受着呢。
“可能追上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有点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国家的有志青年不放弃,在这方面遍地开花,总有一天会在某些方面赶超他们,甚至在某些领域领先于他们。”
林微看他愁得跟什么似的,忍不住笑道,“你别担心了,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还为了引进技术。你看现在,咱们国家的变化也一天比一天大,总有一天她会变成你想看到的样子。”
就像自己的哥哥,本就与国家安全有关系的,或者像彭兵王志这些本与国家相关方面没有交集,但最后却因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走上不同人生命运之路的,比比皆是。
他们以后便是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
“道理我都懂,但是你去了国外就知道他们国家的强大程度。再对比我们国家的弱小和动荡,怎么能安下心来?如果不是我们国家有原子弹,估计这些国家又会卷土重来了吧?”
高志国看向林微,郑重道,“唐慎是个真汉子!”
对Y自卫反击战,还有别的邻边儿国家,那是各个摩拳擦掌,就等着有啥事儿赶紧占个便宜呢!
“那个彭兵,真的很厉害。”高志国表达完对唐慎的敬重,忍不住说起了彭兵,“你知道吗?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修完了基础学科,现在都要攻读博士了!”
他才去了国外不到三年,已经达到了这个程度,即便是脑子再怎么聪明,也可想而知私底下有多用功,才能达到如今这个程度。
“还有那个王志,也是个人物。他在物理和数学方面,几乎是天才般的人物。在学校里,不仅没有遭到歧视,而且很受同学的欢迎和老师的爱护,就像现在,他已经是跟着老师做项目了。”
高志国唏嘘不已。
亚洲人,尤其是自己国家的人,到了国外,一般不受别人歧视已经很好了,但是能受欢迎到这个程度,那真的就是不一般。
“还有你哥哥,虽然我不太确定,他也没说自己做什么,但就看他的精气神,那我也知道他肯定不比王志和彭兵差。”
国家有这样的年轻人在努力,真的是幸运。
“他们几个不会是比这来吧?难不成都要往博士方面发展?”
真要是这样,他们一样努力,估计也得再有个三四年才能回来。
真这样,估计她妈得愁白头发。
“对了,你哥哥还说了,有些人不必理会,没有可能了。”
这句话是让他稍带回来的,他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当时也没有问。
有些人不必理会?
那就是说司阮意?
林微顿了顿,上次哥哥的那封信,并没有说的太清楚,关于对这个前对象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