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牌大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王牌大律师-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哥,这次以后,估计你马上要升副处。”韩东咬开两瓶啤酒,一瓶递给宋青书。这厮没闷声发大财,提前送来了奖金,就冲他这实诚的姿态,韩东值得为他开酒。宋青书也不管上面的口水,仰起脖子就咚咚咚几大口,“畅快,人生就要这样名利双收,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醉掌天下权,醉卧美人”他突然话锋一转,“有老弟助攻,哥哥提到处级是迟早的事。”

    韩东有些好笑,宋青书的女朋友万明珠姿色一般,算不得什么美人。估计这厮一旦身居高位、大权在握,多半会头脑膨胀,把原配换了。不过这事韩东管不着,他不是道德婊,无故去干涉他人的婚恋关系。

    “有权还怕没有美人?”韩东邪恶地诱导道,宋青书官当得越大,对自己的王牌大律师之路帮助越大。“对对对,弟弟你说的没错。马上2006年全国法院法官论坛要开始了,咱们哥俩再干一票?老规矩,奖金全归你,哥哥我只要荣誉。”

    这次滨海中院荣获高院一等奖之后,马犇院长自觉扫清了刘天顺造假,给高院领导造成的恶劣印象,刷新了自己的政绩。高院领导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肯定心中有数。他现在对宋青书青眼有加,为此特意把他叫到办公室,勉励了几句。“小宋,这次干得不错。你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能拿到全国法院法官论坛一等奖,我说话算话,研究室主任的位置,就是你的。”

    宋青书激动得热泪盈眶,差点要跪下来磕几个响头。有韩东助攻,又有院长承诺,这正处级的主任位置,看来是唾手可得啊。他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表示不拿下全国一等奖,提头来见。

    “没问题,有我在,二等奖是小case,一等奖嘛,不出意外的话,问题不大。”全国大奖变数太多,即便是拥有金手指的韩东,也不敢拍着胸脯把话说满。

    “别啊,弟弟,我可是在院长面前发了誓,要是拿不回一等奖,项上人头不保啊。”宋青书急了,韩东这语气貌似不是很笃定啊。

    韩东翻了翻白眼,这厮为了当官真是丧心病狂了。不过一等奖也是韩东的狩猎目标,为了二十五万的奖金他没理由不拼一把。

    2006年全国法院法官论坛的中心议题是“司法纠纷解决的对策与机制”。韩东搜索了未来记忆,脑海中一篇名为论法律原则在我国司法裁判中的适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范本的论文跳了出来。

    这篇论文是2008年最高院破例评选的两篇特等奖论文之一,而且十分贴近本次论坛的中心议题。鉴于最高院评审专家团队十分稳定,这篇论文用来拿2006年的一等奖,应该问题不大。

    韩东花了两三个小时,将这篇文章鼓捣了出来,扔到宋青书的邮箱里,顺便给他打了个电话。即便见识了韩东的非人之处,宋青书还是差点眼珠子掉下来。这尼玛也太逆天了!两个小时就是一篇论文,照这速度,天天啥事不干坐在家里写论文,年收入也要破百万。

    这就是**丝和韩东的区别了,即便是脑海中的优秀文章不计其数,韩东也没兴趣整天当文抄公。要知道那种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难道获得十年未来记忆,就是为了让他抄书的么?显然不是。韩东没想明白奇遇到底指向何方,但肯定不是当一个抄书匠。抄书只是手段,他的目标是成为王牌大律师,站在法律圈食物链顶端,无拘无束地畅快一生。

    每年的全国法院法官论坛,滨海高院都十分重视。各级法院报送的论文,先后经过中院、高院两级筛选。对有潜力的文章,高院则邀请专家、学者、资深法官进行专门辅导。没有价值的论文,半路上就淘汰了,根本不会投递到最高院献丑。

    往年宋青书就死在中院筛选这一层。今年他突发神勇,不但在人民法院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还获得了本院主办的法理学年会一等奖,在学者杨威的领域大杀四方,又逆天地斩获了高院一等奖。这样的猛人,他的文章自然在中院层级筛选中畅通无阻。哪个敢说他的水平不行?除非你也发几篇这样高质量的论文试试?

    宋青书的论文,连同其他筛选通过的论文,一起寄送到了滨海高院。滨海高院研究室负责滨海法院系统论文的最后把关。高院研究室,找来了北开大学、滨海大学、滨海商业大学等滨海市内高校,及滨海市社会科学院的一帮专家学者,对全市法院投递的60多篇论文,进行一一会审。

    高院研究室花副主任一边阅稿一边摇头,“今年的论文质量还是一般,就我审过的五六篇稿子来看,能评上个优秀奖就祖上积德了。”六个专家加上研究室4个领导,加起来十个人。每人随机分阅六篇稿子。从手里的样本,花副主任就感觉这一次,滨海法院很可能又要两手空空了。

    “谁说不是,”花副主任旁边一位学者模样的人接话道,“我手里的稿子,也没有太拿得出手的。”花副主任听完有些失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看来看去都是那几个老面孔作者在撑着。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勇气可嘉。

    “看来再没有马犇院长那样的领军人物了。”花副主任叹了口气,马院长得了全国二等奖后就高升,现在已经做到滨海中院院长,他自然是不可能亲自上阵的。

    “马院长可是整个滨海法院的传奇,江湖上至今还流传着他的传说。”一个年轻的研究室干部说道,他明显是马院长的小粉丝。

    “我看未必,老花,你来看看我手里这篇,我看有得二等奖的潜力。”高院研究室沈主任有些兴奋。总算有篇论文提起了他的兴趣。他扶了扶滑下来的老花镜,招呼花副主任过来参详参详。

    一时八卦之心四起,花副主任和一众专家全都围了过来。“论法律原则在我国司法裁判中的适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范本”花副主任习惯读出声。他读了个标题就开始品评起来,“嗯,这篇稿子题目很有看点,法律原则适用是理论难题,公报案例是现实指引,一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只要内容保持水准,获奖的可能性很大。”

    一众专家也点头称是,他们多年为滨海高院筛选、指导论文,最高院喜欢什么口味,他们也一清二楚。正如花副主任所说,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往往容易被相中。

    他们接着往下看,越看越惊喜。沈主任有些自得地听着一众专家的交口称赞声,俨然自己成了伯乐,相中了这批千里马。

    “选题意义重大,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对审判实践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这是研究室年轻干事的评论。

    “研究方法很科学,文章选取了100多条最高院公报案例,算是穷尽了研究素材。看来作者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这是来自滨海商业大学的学者的评价。

    “内容结构非常合理,论文写作十分规范,这篇论文具备了一篇好论文的基本要素。”这是滨海市社科院某专家的点评。

    伴随着几位专家的发言,花副主任看完了全文8,这篇文章选题意义重大,同时很有难度和深度。法律原则适用问题是法理学的基本问题,没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很容易浮于表面。这篇文章理论深度达到了专家水准,很是难得。”

    “再看创新性,这篇论文的创新性是毫无疑问的。目前来看,还很少有从最高院公报案例的角度,研究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它的资料和角度都是比较新的。有这两点,我同意沈主任的意见,得个二等奖问题不大。”

    花副主任对沈主任点点头,继续评论道,“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不在形式上,而是它的实用价值。法律基本原则怎么适用,在审判实践中还是一片混乱。很多法官很迷茫,有的不敢适用,有的乱用瞎判。这篇文章算是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而且论证十分完备,说服力非常强。”

    花副主任斟酌了一下措辞,“如果能够修改某些观点上的瑕疵,我认为可以冲击一等奖。”

    什么?沈主任一把夺过稿子,又细细地读了一遍。花副主任的水平在整个滨海法院是数一数二的。他说能拿一等奖,自己倒是要好好看看。

    万一这次中大奖了呢?那不就是大功一件嘛,花副主任的评价由不得沈主任不重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八章 没有官司打就碰瓷() 
宋青书这个下级法院的法官,滨海高院研究室并不陌生。

    远的不说之前举办的民间借贷案件研讨会,就说最近的高院一等奖,宋青书这个名字,他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宋青书就像一颗流星,不知道从哪里出现,却在天空留下了璀璨的光芒。滨海高院研究室决定将宋青书、韩东的论文,作为全国一等奖的种子选手培养。

    十个专家各抒己见,在这篇论文上批注了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宋青书看到以后,头皮都发麻,这尼玛是要坑死密集恐惧症啊。韩东对所谓的专家意见不屑一顾。尼玛,错别字、格式问题提提也就算了,观点问题也提了十条八条。

    韩东作为专家,也有点脾气,这算什么修改意见?不改!他也不许宋青书改。宋青书可怜巴巴地看着他,希望他再考虑一下,毕竟那是领导和专家的意见。韩东受不了他那低眉顺眼的样子,不耐烦地教训道:“瞧你那点出息。我的文章观点没问题,一个字都不许改。”

    滨海高院是什么水平韩东一清二楚。他们这么多年一个一等奖都没拿到,还敢对特等奖文章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不是搞笑嘛?!现成的特等奖论文,被你们瞎改一气,非得凤凰变麻雀不可。

    韩东的水平宋青书是不敢质疑的,他转而提起态度问题,“弟弟,你看上面的意见,我们拧着来,是不是不太尊重?”

    韩东一瞪眼,“你是要尊重还是要一等奖?你们高院的砖家就是瞎捣乱。修改意见就没一个在点子上。如果你要改,这篇文章作废。”

    宋青书咬咬牙,韩东的牛逼他亲眼见过多次,自然比什么虚无缥缈的高院专家,要真实亲切得多。不改就不改,宋青书只把格式、错别字调整了一下,观点部分的修改意见一字没动,几乎原原本本地打回了滨海高院。

    “老沈,我看中院这个作者的态度有点问题啊?”花副主任向沈主任汇报道,“我们一众专家对他提出的修改意见,他几乎没动,又给我发了回来。”花副主任感觉自己的权威和能力受到了挑战。往常自己提出的修改意见,哪个作者不是敬若神明。宋青书这个作者不是很识趣,花副主任有点后悔将他捧得太高了。

    “老花,这个作者的水平还是不错的,从能被邀请参加研讨会就可以看出来。这脾气嘛,肯定也有几分。这样,你让下面问问他的意见,如果实在不愿意改就算了。反正观点问题嘛,能自圆其说就成。”沈主任倒是看得开。

    滨海高院研究室被气得七窍冒烟,这宋青书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死活也不肯跟着领导走。开玩笑,要是他守不住这个底线,文章就作废,连获奖的资格都没有。不改嘛好歹有个念想,孰轻孰重宋青书心里明白着呢。滨海高院也不好说什么,只当是能耐越大脾气越大,就这么着吧。

    应付了全国法院法官论坛以后,韩东经历了获得十年未来记忆以来,最无聊的时光。政法论坛的稿子没有音信,全国法官论坛评审也遥遥无期。自从周欣悦的官司以后,法援那边也没接到新案子。无聊的生活几乎要把他折磨疯了。

    继续向二流期刊投稿么?这种游戏有点无聊了,毕竟100篇二流期刊的文章,也比不上一篇一流期刊文章的分量。只要法政论坛的文章一发,可以预见必然会引发第二轮、第三轮的论战。韩东顺势可以收割好几篇一流期刊论文。他对二流期刊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了。

    在发霉的日子里,韩东决定搞事。没有官司打,就自己制造官司打。这在法律圈,叫法律碰瓷。碰瓷的一般都是小律师,但碰瓷碰得好,小律师也有成为大律师的机会。

    最典型的的法律碰瓷,就是打假。比如去超市买个充气的女朋友,没玩两次就漏气了,于是**丝律师一怒之下,带着女朋友将超市告上法庭。这种碰瓷比较下作,韩东是不屑于玩的。要玩就玩高端的,从此之后,法律圈提起碰瓷两个字,都会对韩东竖着大拇指,心悦诚服地说声牛逼。

    具体怎么玩,韩东一时半会也没想到切入口。不过三班的班会,倒是给了韩东灵感。临近2007年,法学院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汇演,拉开了序幕。三班的班会,就是为了征集元旦汇演的节目。韩东作为班长,当仁不让被万明珠抓来主持。

    韩东在班会上鼓动了半天,一个报名的都没有。但见台下的同学都耷拉着脑袋,连跟韩东眼神碰擦的胆色都木有。这个场面相当尴尬,韩东和万明珠大眼瞪小眼,这三班也太怂了吧?万明珠面露不喜之色。这种露脸的场合竟是一个自告奋勇的都没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万明珠眼神转到韩东身上,有些质疑他的领导能力。

    韩东压力山大,同学们你们这么怂,上三流院校看来是有原因的啊。他思考片刻清清嗓子,抛出了一个大红包,“同学们,我刚接到一个好消息,有个土豪准备赞助咱们班的节目,只要上台人人有奖。”韩东“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土豪真是让人感动,简直就是仗义疏财的活菩萨。

    三班死鱼一片的水面上,迅速像烧开了一样。不少同学窃窃私语起来,更多的同学则是一脸期待、八卦之色。总算没冷场,这个韩东说的土豪正是他自己,他肉痛的同时有些欣慰。万明珠露出似笑非笑的了然表情,似乎看穿了韩东的小把戏。

    一个男生跃跃欲试地举手提问,”班长,奖品是什么?别哥几个整了半天,奖品就是一包卫生纸吧?“

    韩东为他的想象力所折服,一看就是宅男。“大家放心,既然说了是土豪,肯定不会推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