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步棋,他未曾说出来,这个只能他和官家赵禥在私下里密谈。
张国安岛主给他的启不止是这些,这让他不由得想起来鞑靼人的内部来了,哼哼,鞑靼八王……
先大头目成吉思汗一生兼并及占领辽阔的土地,奴役了广大的人口。
大约在他建国不久,就按照游牧民族的习惯分配了家产。
他当然以战功功绩公平分配财产,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都凭借自己战功继承自己所打下的领地。
这也就所谓的四大金帐汗国的由来。
但是,成吉思汗的五个兄弟也都为鞑靼强盗集团奉献一生。
所以成吉思汗不单分封了四个儿子,还将国土,属民分封给他的五个兄弟。而且,在时间上,分封兄弟比分封儿子还要早一些。
这就是宋人常称的除一个宗主国以外的八王之地。
真正的强盗是什么样的?
合伙抢劫别人的不算啥……具有真正的强盗品质的强盗是,他们连自己的人都抢!
只要你比我多一点,肯定就是抢了,不管任何亲情。
尽管他们都有血缘关系。
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乱到不能再乱了,同盟或敌人关系,都不知道变了多少回了。
再来一万字都写不完。
平章贾似道都是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但是,他已经派出细作要他们好好了解一番。
张国安岛主能那样搅乱鞑靼大都的北方,那么他为何不也可以照学呢?!
但是,这个不是现在能明说的。
群臣们还有一个重要地方,他们竟然没有去讨论,若是输了在山东的战争,那些厢兵的生死问题……他们下意识中,还是没有把他们当回事情,只当他们是劳力而已。
大宋官家赵禥满脸的兴奋,他好像听明白了平章贾似道的战略目的解说,他想称赞,但是又一时间找不到什么话,最后说了一句:“危险永远在北方!”
这是一句正确而无用的废话,但是却更加让群臣喜欢了,他们现在特别害怕有独道见解而用坚持自我的皇帝……那太可怕了。
朝会结束的时候,大宋官家赵禥又来了一次恩出于上,他宣布包括精盐在内的盐价再次下降,又引来一片称赞……其实不降价不行了,盐的产量越来越大,再不降价,真的不好卖了。
同时,大宋政府出台了《禁商令》,就是所有地区的商业都不许与北方贸易,违禁者,杖一百,徙一千里。
其实北方大6的海贸早让张国安岛主给封了。
流求卫队中的水军可不是专门充当运输大队的,他们必须完全封锁北方大6的任务!
这其实有难度,但是好在这个时空里,大多数海船都是沿海岸而行,容易被抓个正着。
前文说过,鞑靼强盗集团布了许多**的政策,也设立了许多**的规定,但是,他们却一点点也不反对海贸,相反把它当成重要的利益来源,完全交给了回回海商操持。
本来一开始回回商人经营得有声有色,但是,前不久,他们现坏了,他们的海船大多不见了踪影!
所以回回商人都赔了钱钞!
原因很简单,张国安岛主突然力给封锁了,甚至连到高丽国和日本国海贸也进行不下去了,损失巨大。
张国安岛主对拦截北方商船的行为一点也不愧疚,回回海商们正在给鞑靼强盗集团输血,正在给他们提供军资,以便他们更有力量来消灭掉大宋。
除了回回工匠们,他们与同平章阿合马一样,是大头目忽必烈的主要帮凶!
这个时候,处在长江口的沿江置制使朱清看到了机会,这样好啊,明抢呢,远比走私和经商更实惠!
重要的地方是,他们还能得到大宋政府的支持,甚至流求岛的帮助!
他们的加入,只能让封锁更加严密了。
张国安岛主则在整个地图上,动不动划一个圆圈,表示又擒获了一条北方的商船。
当然,沿江制置使不敢碰北上的商船,特别是挂着大宋或是流求岛的旗子的商船。
他知道那是北上支援山东路、济州岛的海船。(。)8
第三百七十六章 流求岛的商业发展()
从各地汇集到流求岛的信息,张国安岛主都要一一看看,他的半大小子们还没有能力从信息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小說,
历史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偏离原先的轨道了,但是这里面还是有一些规律存在……这需要一个有阅历的人来分析。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在大宋时代也同样是有道理的。
但是,他的半大小子们缺少对历史和社会的了解,更缺乏对后世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了解,这些经验只是自己有,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把关,没有办法传授给他们。
流求岛上的工匠们都知道,只要他们想询问,张国安岛主和安静都会认真给他们讲解,当然,他们自己能不能理解是另一回事情。
他们是真心传授各种知识,而且没有拿什么技术当秘法。
甚至连流求火山玉的事情都能告诉你,它们就是二羊化龟,但是你去哪里弄二羊化龟?
这得多大的阵法可得??
所以,他们都认为他们夫妻两个人知道天下的一切事实。
他们两人还有大海一样多的方法,如果教会你两样,他们就被你抢了饭碗,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张国安岛主至少没有在流求岛工匠之间弄出神神秘秘,互相保留一手的风气,反而是大家彼此学习和帮助,甚至共同去猜测张国安岛主的用意。
谁也没有张国安岛主知道的多……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学习的氛围吧。
但是他实在无法把后世的历史和社会知识教给那些半大小子,教会他们厚黑学?教会他们不要逼脸?教会他们各种阴谋?
还不如让他们在大宋的时空下阳光一些,不,按照他们常说的方法,快活一些好了。
所以分析信息的问题,只有由自己来了。
各地方的细作们传来的信息都非常慢,同样,这个时代里,情况的变化也同样慢。
鞑靼强盗集团疯了,他们从南下的人马中抽出一半来狂奔向山东路。
鞑靼强盗集团在京湖的战区陷入僵局,现在连攻城之战还没有发生。
鞑靼强盗集团在高丽**事行动也不见好,始终无法剿灭**的武装力量!
鞑靼强盗集团对治下的商民税收又涨了,不光死人收税,而且埋葬死人都收税了!
但是,他们有全世界最好的百姓,基本盘还是稳定,至今看不出会有问题。
大宋的消积抵抗还是给他们机会了。
张国安岛主没有能力鼓动大宋的投入力量主动攻击北方,但是,他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他在山东半岛取得了胜利,大宋一定会有所变化的!
大宋的军队主要是为了维稳的需要而存在,换个和平环境,他们的做法非常对头,当上了赵家的兵,不愁吃不愁穿了,也没有外界敌对势力真的来攻打你,还可以装出很吓人的样子来,生活还是不错的。
但是现在不行,鞑靼强盗集团是玩真的全力攻打大宋,他们别说是进取了,能守住和拖住鞑靼军队就算不错了。
所以,张国安岛主只能带头出击了,他害怕战局出现变化……当然这样做对发展流求岛也有好处。
现在,来自山东的移民们素质明显要比别的地方高,无他原因,因为他们大多是经商者,而且是坐商。
坐商一般都会为人处事,他们与行商还不太一样,任何坐商要想做好生意,他们至少在人际关系上更会与别人相处。
而且,他们往往有眼光,长于计算……他们一到八道河地区就喜欢上这个地方,特别是那种给他们准备的商铺。
这种商铺上面住人,下面商铺,后面是院子仓库,住上就能开门营业。
张国安岛主还给他们准备了主要的家居用品,这些都和房子一样,可以慢慢还钱……当然也有人家直接就付账了,比如板桥镇的几个大家族。
他们由于资本大,所以重新运行很方便。
张国安岛主在这里新开办了几条商铺街坊……大家都可以直接开门经商了,因为大家的货物都是随船送回来了,运送期间有一些损失,但是也没有人收他们的运送钱,而且还是白白贴上的劳力为他们服务,所以大家还是很高兴接受了现实。
他看到那些商人们能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心里很满意,为他们的准备没有白费,只要正常发展,所有投入的成本全会回来的。
八道河的两岸已经快速发展成为一个上等县的规模,事实上这里因为没有城墙,他们很容易像是摊大饼一样的发展。
张国安岛主只是做好城市和农村的规划管理,同时管好治安,认真当一个纠纷时的仲裁者,剩下的事情,他一点也不操心,人家怎么发展,怎么经商,甚至如何致富……那都是人家自己的事情。
随着人口的增加,这里的人流和物流相当发达,所以,只要认真经营,哪怕只是从事拉脚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对于刚来的移民,张国安岛主首先发放了食品券,凭它可以得到足够吃的食品,而且任何一个饭店和粮食、副食商铺都接受,只是不能当成钱钞来花。
他曾经统计过,这里加上流动人口差不多能有十五万人,虽然远远比不上大宋地区的几大名城的规模,但是,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里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产品。
这里和海峡对岸的刺桐城形成了一种又合作又竞争的关系,那里的绸缎、瓷器和流求的棉麻布、棉布都能换来海外大数量级别的香料,然后共同在大宋的市场流通。
流求岛上现在流行一种新的喝茶方式,他们不再煎煮茶汤了,而是用开水泡茶,甚至,他们把干茶叶装在丝绸小袋子里,只要想喝,直接烧了开水泡着喝,味道不错。
它们一出现,就受到了航海商船的喜欢。
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煎熬茶汤,在商船上非常不方便也不安全。
张国安岛主还把这种袋装茶做为流求卫队的后勤供给,因为泡茶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各种维生素。
他们的喝茶方式很快流行起来,首先就在临安城里出现了以泡茶为主的茶馆,然后便在民间流行起来。
张国安岛主的炒茶方式也被人学了去,甚至那茶叶都开始流传到天竺地区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欢迎来攻城()
流求岛出产的香料中,除了辣椒,还添加了胡椒,经过两三季的种植,它们的产量一直在上涨。∮∮,
胡椒不算很难种植,只是除了自然条件外,还对肥力有一些要求,这也许就是这个时空胡椒能成为昂贵香料的原因,大家产量都低。
再有两年,张国安岛主有信心让它成为普通货物。
他当然要做先期加工了,直接用蒸汽锅炉来烘干,用蒸汽动力机来碾压,很容易制粉状货物。
这些都是更加有利于销售的好办法……所以流求岛的香料名气慢慢也开始大了起来。
总之,流求岛现在商业运转的整体态势正在超速发展,各种商品的销售额****上升,使这里成为了吸金之地,也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何况他们在山东半岛上还主动搬迁人口呢。
沿江制置使朱清跟着流求岛一起切断北方地区的海贸,一开始还真的抢到几条船,连船带货带人统统没收……谁叫这是战争期间呢?!
但是很快就没有鞑靼商人的海船了,这种情况符合流求岛和大宋政府的利益,可是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啊!
正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先前派往淮南地区找石炭的人,还真找到了一个不小的矿产……这又给了他们机会。
于是他们利用原先抢来的劳力,加上通过没收敌对方海船上的水手们,开始了开矿事业。
流求岛需要石炭,其实大宋哪个大城里都需要,他们还准备加工成焦炭再卖呢,那个售价更高一些。
他们在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张国安岛主不能,他的心思都分成好几块了,哪里都要他管。
现在还是要以山东半岛的作战服务为主。
在山东半岛上,联合部队里一万多名队员正在积极备战,半岛以东的各个县城已经基本都安排了相关队员驻扎进去。
他们又不收这里的税,也不用他们出傜役,当然,他们除了治安方面,根本不用什么管理工作,所以根本不用地方官员。
济州岛上的两座城市里就没有地方官,那里照样风平浪静,只要治安管好,对平常的老百姓来说,你爱干啥,干啥去。
如果想多挣钱钞,去流求岛吧,那里的工钱高到让他们想不到的程度,每个月都有好多海船来,搭上返程海船,还不要船费。
对于实在不愿意走的商家,由于一些县城也不是战区,属于后方,那就尽量说服他们,最后还不走,就算了,一点也不强迫。
所以,驻扎在各个县城里的小队,就算是起到对当地人进行军管的管理作用了。
他们眼下不收税,当然也不操心他们的民生问题。
流求岛上有聪明的小商贩,便带着流求产品来卖,一时间还是能挣到钱钞,因为这里不收税。
留在本地的人也能挣到一些钱钞,就是流求卫队经常雇佣劳力,而且是日结账,价钱虽然比不上流求岛,但是好在是不离开家。
登州是山东半岛北部的主要海港。
但是对于流求岛来说,它的规模还不够,所以他们只能一边凑合着使用,一边拼命扩建。
这一天,萧湘小队长在登州码头上看到许多劳工在技术员的指挥下,用流求式塔吊吊下最后一块钢筋混凝土构件,扩建工程完工了。
他心里想,那些劳工真是奇怪啊,他们宁可在这里挣小钱,也不肯渡海去流求岛两倍以上的工钱。
这里的土地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哪里有流求岛好?
张岛主说的真对,人的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