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任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任侠-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大郎武植连又恭谦几句,心下却琢磨着:听闻萧家集这锦毛獒萧唐,原是个惹是生非横行无忌的人物。可他却对我这府庄上的长工都如此礼待,足见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外面的风言风语倒真听信不得几分。这事怕是真有些误会,须向潘太公仔细禀明了。

    武大郎又与萧唐寒暄几句议个明白,随即拉着兀自瞪着对牛眼,只忿忿瞧着萧唐的武松告罪离去。而清河县其余庄户少了武松,就跟被抽了骨般又没了胆气,面面相觑番后只叫骂几句,便灰溜溜也都散了去。

    萧唐暗自长舒口气,只是……自己险些与武二郎动手,却又被水浒原著中的“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罩着,嗯…这心情还真是无比复杂加奇怪……

    等等,如果眼前的武松是水浒中的武松而非史实里的,那么武大郎不应该是矮矬短粗的样貌、碌碌庸庸的性子?方才所见的武植那般气质容貌,配起那在书中姿色姣好的潘金莲来不正是郎才女貌?潘金莲也犯不着出轨被西门庆勾搭,武松也就不会为兄报仇宰了那对奸夫**被发配孟州,触发一系列的事后投上那二龙山,最后做了梁山好汉吧?

    萧唐正思索间,总管雷贲锁着眉头对他说道:“少爷,你不至真要去清河县潘家庄登门谢罪吧?说起这事原由咱们未必理亏,真要动起手脚来就凭老爷与官府的关系,定教那些泥腿子吃些苦头,又何必对他们低三下四?”

    萧唐乜了眼雷贲,心说谁知道你这老家伙只顾煽风点火,葫芦里到底卖的甚么药。他干咳了声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纠怨就止于此便是,怎么雷总管还盼着咱萧家集多生事端不成?”

    雷贲凝视萧唐一番后,嘿然一笑:“一切便如少爷所愿。”说罢他告退边走,可只走了几步,雷贲站住身子,转过来又淡淡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么?呵呵,只是我真不明白,少爷转醒之后,怎会如此胆小怕事?”

    “甚么!?”萧唐猛得抬起头,目光如电死死射向雷贲,本来这些时日萧唐雷贲两人都只是彼此互有芥蒂,却并未过多言语,没想到这时雷贲竟然直接讥讽起萧唐来?这萧府的总管,看来他这隐忍潜藏已久的老狐狸,是有些按捺不住要露出自己的爪牙了!

    雷贲身边几个亲信不经意往前迈了几步,站在萧唐与雷贲之间。方才被武松踢倒在地,刚唾了口血沫的萧义见气氛不对,他狠狠盯着雷贲,又抓了根哨棒攥得紧紧的。

    氛围有些紧张,而雷贲平静地与萧唐对视良久,嘴角微微一翘,抱拳淡淡说道:“既然少爷没其他事,那我便告退了。”说罢他便带着那几个亲信,径直返回庄里。

    萧唐沉下气起来,眼下那个雷贲虽张狂,可毕竟这萧家集是姓萧的,他最多讲几句风凉话,还能将他与萧老爹和自己赶下台来不成?毕竟“自己”过去所做虽然不堪,但萧老爹在萧家集的人望可是极高的。

    现在到不急着和他先起冲突,待与萧老爹化解开心结后,再好好想想该如何对付这雷总管也不迟!

    ………

    注:武植与潘金莲这对夫妇不是宋朝人,而是明朝人。记载中武植是个踏实勤奋,聪明好学的人,而潘金莲是清河县贝州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为人温柔贤惠。武大郎曾在潘家庄,也就是潘金莲家中做长工,潘金莲的父亲见他踏实稳重便将女儿嫁给了他。两人成婚后潘氏金莲持家守悌,武植在中年也高中进士,从家乡清河县至山东阳谷县担任县令。

    两人婚后恩恩爱爱,后裔开枝散叶繁衍至今。这明明算是一段佳话,可这对夫妻俩却莫名奇妙地成了丑矮男与淫…荡…妇,无论是遭人毁谤丑化的风言风语被误解后编进水浒也好,亦或是其他原因也罢。可换位思考下,自己辛劳行善一生,死后却要被人泼脏水、口诛笔伐几百年,泉下有知的先人、以及他们的后裔子孙又怎能好受?

    这部小说武植和潘金莲的戏份不会太重,我也借本章“颠覆”下以往各类小说中这对夫妻的形象。借自己的小说,为两人做下平…反而已。

    另附真实历史中的武大郎墓志铭文: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第7章 登门解仇怨,宋代起义的制约性() 
自从见过武松与武植后,萧唐心里更添了多份思量。这个武松是水浒中的武松,而大名府内也确实有诸如卢俊义、蔡福、石勇等日后的梁山好汉居住,那么江湖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的宋江、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号曰玉麒麟、枪棒本事天下无对的卢俊义……等人物也都应该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吧?

    萧唐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激动了起来,毕竟他是忠实水浒迷,不但小时候便拜读过数遍。长大工作后每隔个两三年他也会从新再看遍水浒,在网上时不时还在贴吧论坛和人讨论与水浒相关的话题。如今自己能亲眼看到字里行间的英雄好汉们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萧唐哪能不心潮澎湃?

    不过若得了机缘,要不要上梁山落草当绿林好汉?开什么玩笑!毕竟萧唐不是初读水浒时的少年,看得热血可想得问题不够全面。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倒是快意豪爽,可百来号的匹夫聚在一个山头上能干嘛?成天没事净溅血玩了!寇就是寇,要受尽世间的白眼只能躲进山中安生,闹得凶点被朝廷剿了,都是凌迟受剐的死罪。

    就算混到攻城略地、一方称王那又如何?水浒里田虎、王庆、方腊哪个不是坐拥数州,自立当皇帝老子的寇首?可如势力最大的江南方腊,占六州五十二县,响应民众百万,在水浒中是被诏安了的宋江歼灭,而历史上还不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被童贯率大军摧拉枯朽般的荡平?结果被押到京城,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若算暴动频起、匪寇为患,宋朝在各个朝代中算起来都是数一数二的,可奇怪的是算起规模极大的起义却又差不多算是最少的一个王朝。

    要是估算一下:秦末大泽乡陈胜吴广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刘邦、英布等天下英豪群起推翻大秦;汉朝张角黄巾军人数达数十万,规模遍布八州;隋朝瓦岗军、窦建德、杜伏威等;唐朝庞硕、王仙芝、黄巢;元朝红巾军挑动天下反,有刘福通、郭子兴、张士诚等;明朝的唐赛儿、刘六刘七、徐鸿儒、李自成等;清朝天平天国、捻军起义乃至后来直接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促成北洋政府成立的武昌革命……

    这些还只是列出各朝中极为有名的起义,其他参与人数达数万、范围影响数州之地的起义还比比皆是,而宋朝呢?李顺与王小刀算一个、方腊算一个、日后的钟相杨幺算一个、范汝为也姑且算上,而李顺王小刀起义人不过数万,波及不过一省,种相杨幺最大势力范围7州19县,范汝为主要在闽北……算起来这些宋朝规模最大的起义比起其他朝代而言,显得“小家子气”了许多。

    关键的是,以上列举的朝代在末代几乎都因起义被推翻,或是因起义等重要因素撼动了根基而导致覆灭(李自成起义后的南明、黄巢起义后的唐帝国等),而唯独宋朝灭亡是因为当时如日中天的蒙古帝国南侵,并不是因为民众暴动才灭亡的。

    为什么?萧唐觉得这和宋朝开放商业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宋时鼓励百姓经商,且不将人民限制于原乡籍禁止流动。虽然土地兼并现象也十分严重,可宋朝百姓与其他任何朝代不同,他们未必非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活。

    也是由于商业的空前发达,豪门富贾间南北行商、大宗买卖极为频繁,就连市井小民也不甘于人后,他们换个地方讨活,做些小本生意、投资开铺,眼红那些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便又吸引大批人效仿做起买卖来。

    但有赚便有赔,因为经营不善、名目剥削赔到倾家荡产的也大有人在,光说水浒传梁山好汉里因做买卖折了本钱没出路而走投无路的,只随便数数:燕顺、吕方、郭盛、石秀、曹正……这类人就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光脚不怕穿鞋的,索性把心一横,占个山头便做起了强盗的营生。

    可哪怕是做了土匪山贼的,规模小的只图快活一世,声势大些受了朝廷诏安做官的也绝不占少数,“落草为寇”与“起义”可是两个概念,铁了心要跟朝廷干到底,立志杀进东京城把赵官家拉下马,颠倒乾坤夺了天下的可说少之又少。因为他们也明白,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可能推翻大宋王朝的统治。

    虽然在初高中时萧唐再看水浒,也会因为宋江为什么没带着梁山好汉杀进京城夺了皇位直骂宋江那黑矮子,懊恼地拍大腿,但就算按照小说里梁山最强盛时期的兵力:头目百余人,兵马数万员。要是和朝廷铁了心干到底,那么最符合实际的结局却应该是一百零八将被朝廷接连征讨围剿,轰轰烈烈地全部战死。夺取皇位的机会基本没有,而祸乱天下那却是一定的。

    因为享尽优渥富足待遇,可说是文人最幸福朝代的宋朝的士大夫阶层绝不会接受让群土匪夺了天下,而就算颇得民心(要算计到义军补给来源上,那靠“借粮抢财”过活的梁山军队恐怕在这点上也未必)起义军也不可能发动起像其它从朝代末期那般足以推翻王朝的人民武装力量。

    由于商业的空前红火,作坊酒肆、勾栏瓦舍、牙人解库、商贾车行……也催生出了无数职业,而且虽然全国土地大批被官室地主兼并,他们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耕作劳动积累自己的财富,所以大宋境内大至皇庄官地,小至宗族财主都依附着大批的佃户庄客。绝大多数老百姓哪怕活得清苦,可但凡有条活路就不会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造反。

    既如此,宋朝可并非以往那些百姓大多没了活路生计,泥腿子但得杀出条血路便能一统天下的朝代。目前那些所谓的绿林好汉,也绝不是可以解决天下所有不公重建秩序的志士义军,相反的他们只能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好听的讲,那种行为并非替天行道,而祸害得民生百姓更水深火热而已。

    萧唐对于梁山诸多好汉虽然钦佩仰慕,可真要是有哪个山寨的强人过来拉他入伙,那就敬谢不敏了。

    唉……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孔宋庄,尽早与人家说和了化解仇怨。否则那天武松再个气儿不顺杀上门来,武植武大郎可未必会及时出现罩他萧唐。

    清河县孔宋庄正如其名,孔、宋二姓本为庄上大姓,而潘家本为晋…阳郡人士后迁于此,由于潘太公是官员致仕的身份,庄上孔、宋族人也对其甚为恭敬,加上潘太公这些年经营购置粮田地产,声势已俨然成为孔宋庄威望最盛的一家。

    萧唐赍了封书信,遣萧安送至孔宋庄交予潘太公,言明他打算近日登门拜访府上,并向清河县被他打伤的诸农户赔礼道歉。

    等萧安回来,他气恼地对萧唐直嚷嚷起来:“少爷你还是莫去的好!直娘贼,清河县孔宋庄那些男女知我是少爷你派来的,夹枪带棒着对我好生羞辱,有几个甚至还要扯打我一番!真要是少爷去了,哪能受得了那些泼贼的鸟气?”

    萧唐打量了萧安一番,骂道:“废话少说,瞧你这脸也不像吃过打的,我只问你潘太公是如何回复的?”

    萧安气哼哼道:“就那武植武大郎算个好人,若非他劝解拦下那干撮鸟,我哪能平安归来?那潘太公倒也和善,他看了少爷的书信,也写了封回信让我带来。”

    萧唐打开潘太公的回信一读便安了心,字里行间潘太公虽因萧唐打伤了他府上的农户很不满,颇有指责训斥之意,可细看下来就如个长者对晚辈的训教般。文尾还说明乐得萧唐登门造访,也不打算再追究萧唐之过。

    还好,过去那锦毛獒虽然打了清河县孔宋庄的农户,并撂下些狠话来,却并没重手将人打残打死,是以这事情才能有了回旋的余地。萧唐收了信件,说道:“嗯,既如此。萧义、萧安,后天你俩便随我走一遭,吩咐账房支三十两银子、十包双井茶茗,再寻个庄客去买二十匹绢布、十斤陈酿醪酒,到时一并送到潘家府上。钱物支取之事,我自会知会老爹一声。”

    萧安一听脸登时垮了下来道:“啊?还要我去啊?少爷,我这可不及萧义功夫好。生了甚么事来照拂不住少爷你,我这就……”

    萧唐没好气地虚踢萧安一脚,气道:“你这厮是看我脾气好了,便有胆子推诿起来?去那又不是与人打架,生个甚么鸟事?再与我扯皮,教你尝尝我拳头的滋味。”

    萧安怏怏地闭上了嘴,而萧义虚托着下巴沉吟道:“少爷,潘太公固然不会为难少爷,又有那武家大郎帮衬着。可他庄上的泥腿子未必能咽下这口气,加上那武二郎的功夫……的确十分了得,要么咱们多带些人手以防万一?”

    萧唐摇头道:“这是你失了分寸,咱们是登门谢罪,带甚多人手算怎么回事?就只你我三人前去,这才显得心诚,我萧唐也不致胆怯到那份上。”

    其实萧唐心里还想到的是:如果真要再生甚么事端,就只一个武松,恐怕也没谁能拦得住。该面对的也总要去面对,难道还要我躲他武二郎一辈子不成!?

第8章 水浒世界?正史世界?平行世界?() 
“嗯……好茶,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这双井茶香气馥郁,当真不愧是上好的贡茶。”清河县孔宋庄潘府上,潘太公品味萧唐带来的茶茗,不禁称赞道。

    萧唐驾马和萧义、萧安二人,并负着白银布茶的驮驴至潘家府上登门致歉,起初潘家庄户的确夹枪带棒着对萧唐好一通奚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