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大唐皇帝李隆基在高力士以及几名侍卫的簇拥下快步走上了玉阶,先是威严的扫视了一眼下面的百官,才稳稳地坐下。
群臣跪拜,三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颜天佑双膝跪地,上身伏地,直到听到一声“众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群臣站起身来,无一人发出丁点声响,一切都井然有序。
颜天佑站直身子,这才有空闲打量起坐在龙座上的大唐皇帝李隆基。
李隆基身形雄伟,穿穿着衮冕大裘,头戴天子衮冕,白珠九旒垂在面前,看起来甚有威严。他端坐在龙椅上,双手扶着皇座龙椅的扶手,如一株挺拔的松柏,显得极为英姿过人。现虽已年过花甲,可依旧英朗俊秀。漆黑的长发,没有多少岁月痕迹的脸庞,岁月不但没有给他带来衰老,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魅力和威严。
大殿里静悄悄的,鸦雀无声,群臣垂手而立,等待皇帝的宣示。
李隆基轻咳一声,高力士便走上前几步,站立在玉阶的最前沿,展开圣旨,高声道:“陇右河西朔方节度使皇甫惟明接旨!”
站在武将前班的皇甫惟明走出朝班,向左走到大殿中央,手持玉圭,冲着皇帝跪拜伏地,口中高声回道:“臣皇甫惟明接旨”。
“奉天承运,大唐皇帝诏”高力士高声朗读道:“陇右军夺回重镇石堡城,重创吐蕃军,威震吐蕃西域,其功在社稷,加封皇甫惟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陇右军赏钱五十万贯,绢十万匹,伤亡士卒加倍赏赐。”
听到自己如期待中的一样入了相,皇甫惟明激动的身体直发抖,压抑着内心中的疯狂喜悦,他高声拜呼:“臣皇甫惟明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微微点头,又道:“陇右军能历尽艰辛,取得此次石堡城战争的胜利,既有三军将士的奋勇杀敌,但不可或缺的是,有赖于皇甫爱卿的英明领导和指挥,皇甫爱卿功不可没,值得朕的这份赏赐。”
“陛下谬赞,微臣实不敢当,这都是将士们用命的结果,臣以后定当恪守职责,为我大唐,为陛下前驱,开疆拓土,奋勇杀敌。”皇甫惟明当即表态道。
“好,我大唐有皇甫爱卿这样的忠臣良将,我大唐何愁不强盛,何愁不威震四海,称雄天下。哈哈哈……”李隆基的心情显然很高兴。
群臣山呼:“陛下恩加海内,威震九州,大唐之幸,社稷之幸!”
“哈哈……”李隆基开怀的大笑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文武百官都听出了皇帝笑声中的得志之意。
过了好一会儿,李隆基才停住大笑,端正身子,继续说道:“陇右军的小将颜天佑何在?来了么?”
听到皇帝呼唤自己,颜天佑不敢怠慢,赶紧走出朝班,跪在左右两班朝臣中央,高声拜伏道:“臣颜天佑,参见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由于颜天佑跪地的地方巨力皇帝李隆基还有相当一段长的距离,李隆基完全看不清颜天佑的模样,不由地说道:“颜天佑,你再走近一些,让朕好好看看你。”
皇帝此话一出,群臣看向颜天佑的眼神顿时变了,放射出一种别样的光芒,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思量着皇帝此举的用意。
颜天佑再往前走了几十步,直到走到方才皇甫惟明所跪的地方才停住。
“抬起头来”李隆基的声音传入了颜天佑的耳朵,颜天佑连忙抬起头挺直腰板。
玉阶上的李隆基用手隔开眼前的九珠帘,开始认真地打量着颜天佑。
只见,颜天佑长身而立,身穿一声亮银的明光甲,剑眉星目,英武不凡,着实一个英俊亮眼的少年将军。
李隆基暗自点头,对颜天佑的形象很是满意,和他想象中的样子没有多大的差别,一样的英武俊秀,威风凛凛。
李隆基冲着高力士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只见,高力士取出另一份圣旨,念道:“陇右军将军颜天佑接旨!”
(本章完)
第266章 大殿封赏()
“臣颜天佑接旨”颜天佑跪伏在地上。
看了一眼跪在玉阶下的少年将军,高力士心中也不由腹诽着:好一个运气逆天的小家伙儿。
高力士回神,端正圣旨,念道:“陇右军颜天佑,于攻伐吐蕃战役中先后立下赫赫战功,实乃我大唐之少年英才,朕不吝重赏,加封颜天佑为从四品上宣威将军,封长安伯,赏赐黄金千两,锦缎五百匹,玉璧一双,南海珍珠十斛,调职万骑军左军军使,戍卫宫中。”
听到皇帝对颜天佑的封赏,群臣心里俱是震撼不已,都是同一个想法:好大的一份赏赐。
不少大臣们眼睛都四处乱瞟,眼睛里互相交流着,蕴含着别样的滋味。
听到皇帝对自己的封赏,颜天佑心里也是微微吃惊,除了丰厚的金钱赏赐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之前只是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现在不仅官升了两级,成为了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还封了长安伯这个自大唐建国以来就从未被赏赐的爵号,更不用说还被李隆基召入万骑军担任军使。
皇帝对颜天佑这份荣宠,真是羡煞了旁人,让不少武将都很吃味,连带着看着颜天佑的目光也都多了几分嫉恨。
有些耿直的大臣正要出班劝谏,都被身边的人给拉住了。
自从杨贵妃入宫后,皇帝的性格脾气变得越来越独断专行,时常听不进劝谏,以前就有不少官员大臣因为拂逆了皇帝的心意而被贬官罢职。
事情已成定局,谁要是在皇帝心情大悦的这个时候给皇帝找不痛快,那皇帝肯定会让他更加不痛快。
看着颜天佑愣住在那,高力士不由轻咳了一声,说道:‘颜天佑,还不接旨?’
颜天佑这时才反应过来,忙不迭俯首领旨谢恩,
封赏完颜天佑,李隆基指着颜天佑说道:“颜天佑,朕之麒麟将,有他在朕身边护卫,朕可高枕无忧矣。”
看着英武不凡的颜天佑,李隆基不由想起了皇甫惟明奏书中对于颜天佑的描述,想想那从万军中夺取敌人上将首级的模样,那份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端的是令人心驰神往。
李隆基年青的时候,就向往着做一个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在沙场上纵横驰骋,杨威军中。可是,时不由他,自从诛灭韦后助他的父亲夺回皇位,又绞杀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一党之后,他就再没有了在沙场上纵横驰骋的机会。
今天看到颜天佑的样子,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的英俊潇洒,一样的朝气蓬勃,看得他不由心生欢喜,对颜天佑接连做出意外的恩宠的表现。
封赏完皇甫惟明和颜天佑,李隆基再次说道:“此次顺利夺回石堡城,陇右军七万大军功不可没,除了方才的钱绢赏赐外,其他立有功勋的将领士兵,着兵部核实,核实无误后,依照所立下战功,加重封赏拔升。”
皇甫惟明听到后,忙不迭走出,跪拜道:“臣代全体陇右军拜谢皇帝陛下的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甫爱卿平身”李隆基道:“朕今日重赏陇右军,就是要告诉天下所有臣民,凡是为我大唐立下功勋的人,朕绝不吝惜赏赐和加官。”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群臣再次山呼。
李隆基冲着高力士摆摆手,高力士会意,高呼道:“百官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今天的大朝会,是皇帝封赏整个陇右军的朝会,皇帝此时心情大悦,正高兴在心头,此时谁也不敢上去扫皇帝的兴,惹皇帝不高兴。
因此,高力士三遍呼后,见无人回话,正要开口宣布散朝。不料皇帝李隆基突然打断他,宣布道:“陇右军大胜,朕今日高兴,决定在宫内举行宴会,凡是朝中五品官以上者,皆可参与。”说完他的决定,他示意高力士继续。
“散朝!”高力士独特的嗓音传遍整个朝野上下。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再次跪地。
皇帝李隆基一马当先走在最前头,下了玉阶,高力士尾随,十六名宫娥手握宫扇罗盖连忙跟上,最后是腰挎银装仪刀手执玉锤金戈的皇宫侍卫。
一大群人簇拥着皇帝李隆基从偏殿离开。
等到皇帝李隆基完全离开,大殿里的众臣才开始交头接耳小心翼翼地交谈起来。
而谈话的对象,依然是今日在大朝会上大放异彩的颜天佑,不少人都目光投向颜天佑,嘴里与旁边的官员窃窃私语。
见百官如此模样,身为大唐右相的李林甫嗯嗯轻哼了两声,顿时就压住了所有人的交头接耳。
这场面让颜天佑眼睛猛然一缩,眼里释放出一丝惊讶,李林甫的权威竟然能压倒诸位大臣,由此可见其权威。
待所有人安静下来,李林甫才继续说道:“大家都散了吧”。
说完,李林甫带着他的几位铁杆大臣走到颜天佑的身边,轻轻拍了拍颜天佑的肩膀,对他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直接带着人就离开了。
众位大臣见皇帝和相国都如此礼遇颜天佑,都纷纷聚集在颜天佑身边,向着颜天佑道贺。
一时间,庄重威严的大同殿里热闹非凡,仿佛喧闹的东市市场。
“天佑,恭喜了”皇甫惟明走到颜天佑身边。
颜天佑现在心里有些志得意满,看到皇甫惟明过来,忙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礼,“贺喜大帅入相,天佑以后就要称呼大帅为相国大人了。”
皇甫惟明心里也很高兴,听到颜天佑竟敢调侃自己,伸出圃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颜天佑的肩膀上,暗地里阴了颜天佑一把,“你小子”。
等百官和皇甫惟明寒暄完,颜天佑才跟着皇甫惟明往宫外走去。
可是,还没等他们走出大同殿前的月台,就有一个身穿內侍服的小宦官把颜天佑给拦住了。
“陛下有旨意给颜将军,宣召大人前往沉香亭。”小宦官客气地说道。
听到皇帝召见,皇甫惟明心里清楚这是皇帝要单独召见颜天佑。
“天佑,既然是陛下传召,不可怠慢,你快些去吧,我就先回去了。”皇甫惟明对着颜天佑说道,说完,不等颜天佑反应,就直接离开了。
颜天佑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着旁边的小宦官说道:“小公公,我们走吧”。
(本章完)
第267章 无标题章节()
小内侍在前,颜天佑走在后,径直向南走,途径大同门,就来到了兴庆宫的南苑。
兴庆宫原来是李隆基做王爷时的府邸,后来李隆基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是此时的大唐政治核心的所在。
兴庆宫大体分南北两苑。
北苑主要是宫殿建筑群,是皇帝处理政事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等宫殿坐落其中。
原先兴庆宫只有北苑,南苑是后来扩建的,先是在外郭城东垣增筑了一道夹城,使得皇家可以从兴庆宫直接与大明宫、曲江池相通,后来在兴庆宫南侧又增筑了一道夹城,这才形成了如今的兴庆宫。
穿过大同门,颜天佑顿时感受到了皇家园林的气息。
一路古树参天,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坐落于其中,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颜天佑一路走一路看,跟着小宦官向南穿过一片湖山秀水,又途径了十几处坐落在山林树丛中的宫殿楼阁,穿过三道红墙黄瓦的宫门,又来到了一大片水波相连的水池边,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南苑的龙池。
龙池呈东西走势,与曲江池相连通,东西长四里,南北约一里左右。华丽的楼阁被龙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龙池旁的亭台楼阁之间点缀着生机勃勃的翠竹和奇形怪状的石头,那些怪石堆叠在一起,突兀嶙峋,气势不凡。
沿着龙池旁的鹅卵石竹间小路,向东走了两里地远,颜天佑来到了一座宫殿似的建筑前,望着高大辉煌的宫殿,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正红朱漆宫殿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两个大字‘龙堂’。
龙堂有带刀侍卫把守站岗,戒备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走到这里,小宦官停顿了下来,转过身来对着颜天佑说道:“颜将军,我们到了”。
颜天佑冲着对方点点头,小宦官带着颜天佑继续向上面走去。
拾步上台阶走了几十阶,来到龙堂的朱红大门前,门口的守卫士兵似乎知道颜天佑的身份并没有拦下二人,颜天佑畅通无阻的进入了龙堂大门。
只见龙堂内云顶上是檀木材料的梁木,上悬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辉,似明月一般。殿内周围四面皆是水晶玉璧的灯饰,虽是白天,依然点亮着灯烛,整个殿内灯火通明。
隔间是珍珠垂下的帘幕,范金镶嵌的柱木。
地铺油光锃亮的大理石,凿地雕刻有莲花的花纹,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鲜活玲珑,栩栩如生,连花蕊也细腻可辨,踏足而上,直如步步生莲一般。
如此穷工极丽的装饰,颜天佑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进门,不顾四周的宫女内侍,颜天佑绕过了一道山水屏风,尾随着小宦官穿过一道门,又来到了一道门前,门前有两个宫女守着。
颜天佑心里直嘀咕,这门怎么这么多!
这时,小宦官转过身来说道:“颜将军,在此稍后,容奴婢进去禀告一声”。
颜天佑轻轻颔首。
小宦官进去没多久就又出来了,直接对着颜天佑说道:“颜将军,陛下宣召你进去”。
颜天佑整束了一下衣冠,才跟随着小宦官进入。
走进这扇门,又是绕过一道白布屏风,颜天佑立马就看到了不久前才见过一次的大唐皇帝李隆基。
不过,此时最吸引他的目光的,并不是李隆基这位皇帝,而是他身边的丽人。
只见,丽人身着一身浅蓝色挑丝双窠云雁的宫装,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收敛心情,踏上柔软的朱红色菊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