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瘦,吃得很少。脸上有黑斑,无心烦躁,夜里失眠。经常夜里起来办公的情况说给司马懿听。
司马懿说:“那么你们丞相事务太繁忙了。”
汉使者说:“是。丞相凡事不论大小,一一过问,就连要处理打一个违纪士兵五十大板的事,他都要亲临现场督办。真是太繁忙了。”
司马懿说:“我真是替你们丞相担心哟。”
汉使者领头人问道:“大都督替我们丞相担心什么?”
司马懿说:“我担心你们丞相吃得少办事繁忙,又过度伤心劳神不得长寿。你们回去就要劝一劝丞相注意休息,保养身体。”
汉使者问道:“大都督。你讲我们的丞相怎样休息?”
司马懿说:“他最好告病休养。什么事都不管了,他就能长寿。”
汉使者说:“劝说丞相放权。那我非被斩首不可。我不敢说!”
另一个汉使者觉得话题扯得太远了,于是他就说:“我们没有资格劝说丞相不办事的。噢,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交差了。大都督给我们写个收条吧。”
司马懿说:“我当然给你们丞相写回信的。”
司马懿挥笔几下就写了一封信。
汉使者拿到了信封,就骑上马,奔回五丈原的大本营。
汉使者离去以后,司马懿身边的诸将,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早就放汉使者回去,蜀军的机密还没有探到的呢。
司马你说:“我已经探听得到了大好的消息了。”
诸将问道,探听到了什么消息?
司马懿说:“诸葛亮的卫士已经讲诸葛亮消瘦,吃不了饭,又夜里睡不着,连入连夜忙着办公,这纠正诸葛亮已经病得不轻的了。诸葛亮因病了,没有心机来想计谋。所以他才用送衣裳给我的市井小伎俩。”
诸将听到这话,都讲要趁着诸葛亮病了的机会,出去偷袭他大本营。
司马懿说:“我们要坚守!”
诸将说,坚守,对我们有何益?
司马懿说:“我们坚守就是消耗蜀国人力物力财力。因为我们魏国又六个大洲,蜀国只有一个州。两军相持,蜀国经不起消耗的。”
接着,司马懿解释讲,诸葛亮这几年,频繁的起兵来进犯我们魏国,把国库地耗尽了,今后蜀国为了充实国库,必须增加税收,增加百姓的徭役,这样一来,蜀国里的百姓就怨恨君王。等到蜀国老百姓对君王怨声载道的时候,我们再派一两支军队去讨伐蜀国。蜀国必定被灭亡的。
司马懿又说:“我们并不是永远坚守,等到探知诸葛亮病重了,就全力以赴去攻打他们的大本营。一举全歼蜀兵马。”
后人有诗云;
司马盛宴款汉兵,
转弯抹角探军情。
得知孔明饭减少,
确认诸葛病不轻。
仲达坚守不应战,
诸葛抱病愿难成。
卧龙妙计世无敌,
司马奇才胜几分。(未完待续)
第347章 诸葛亮心更烦()
上一章:第346章 孔明无计被识破
诸葛亮派去送衣裳的三个士兵拿到了司马懿的回信,就立刻骑上马,飞奔回大本营。小说~,
他们回来交差的时候,诸葛亮召开军事会议还没有散场。
诸葛亮接过士兵呈上来的司马懿回信,铺开来看。信文曰;
魏都督大将军司马懿仅谢汉丞相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裳。悉闻丞相近来,务繁心烦,面容消瘦,食欲不佳,夜不能寐。疾病延误,必损阳寿。蜀小缺医,良医难觅,不妨来魏,魏医高明,疑难杂症,药到病除。权衡利弊,寿重于权。望尔念儿尚幼,释权来魏治疗。
诸葛亮读完信,他心里想,司马懿怎么知道我病了呢?还在信中还叫我放下手中的军权,去魏国治疗,那不是叫我去投降魏国的吗?真是白日做梦!司马懿所知一切,一定是这三个士兵讲给司马懿听的。
诸葛亮指着送衣裳的士兵问道:“司马懿怎知我的身体情况?”
士兵讲,司马懿在招待宴会上,问到丞相的饭量,小的讲丞相历来吃得少。想不到司马懿竟然造出丞相病了的谣。
诸葛亮又说:“你们为什么要将我的情况?”
士兵讲他们那时喝酒多了一点,才失言。
就在这时,魏延突然出来,大声的喝道:“来人,快把这三个叛兵拉出去斩首!”
魏延是副大将军,地位仅小诸葛亮一级。他下令,就马上有执法士兵上来把叛兵绑起来。
魏延突然要绑人,而要绑的人就是诸葛亮平时用来推车的贴身这三个卫兵在魏营说了诸葛亮身体的情况。的确触犯了纪律。
诸葛亮一时不知道怎样处置这个事。士兵反了军纪,当然要处罚。但是处罚该是他诸葛亮来下令。
此时站在诸葛亮身边的姜维开口问道:“为何腰斩首他们?”
魏延想不到姜维竟然出来干扰。他说:“这三人泄露了兵马机密。罪该斩首!”
姜维指着那三人问道:“你们泄露了什么机密?”
这三人就是姜维平时管制培训的,他们专门给诸葛亮推小车。他们若是泄露了机密。连姜维也被牵连。魏延这样做,是一石三鸟。姜维这样问,目的就是提醒他们要辩驳。
诸葛亮看着那三人,看他们怎样回答。这三人给他推车,不但跑得快,而且还能保持平稳。这可见他们很有本事,也是对他很忠诚。如果这三人被斩首了,以后不论谁来给他当推车手,都怕随时被斩首。这样还有谁赶来做这个工作的呢?即使有人来了,也不安心推车,也不那么忠诚。
再说魏延这样做,是挑战他诸葛亮的权威,是越级行使职权。此次如果让了魏延,魏延就得寸进尺,事事越权,无形之中就夺了他的权。必须要阻止魏延越级下令。
派去送衣裳的那个领头士兵说:“司马懿只问丞相的起居饮食,我们也只讲丞相饮食情况。没有讲到别的事,更没有敢讲到兵马的事。”
诸葛亮听到这,说:“只讲到我的事,不算是机密。你们三人可免无罪!快给他们松绑!”
那三人松了绑后。就给丞相叩头谢恩。
魏延还是指着他们说:“以后你们还敢把丞相的事讲给司马懿听的话,就斩首!”
三人连忙说:“下次不敢了。”
三人正要退出去时,诸葛亮叫住了他们问道:“司马懿当你们面前。还讲了我什么话?”
领头的士兵说:“回丞相,司马懿的话。小人不敢说。”
诸葛亮说:“照司马懿的话说出来,无罪!”
领头的士兵说:“那小人只好将出来。司马懿没有跟我们三人讲。而是当场对他的部下大将们讲,‘食少事烦,岂能活得久吗?’的话。”
诸葛亮又指另外两个士兵说:“真是这样吗?”
另外两个士兵齐声说:“是!丞相可派人去魏营密查。”
诸葛亮说:“司马懿深知我也。我也懂得这个道理的。”
诸葛亮刚讲完这话,他就看见魏延看着他,掠过一丝的微笑,那微笑就是说,你快点死吧。
当然魏延是不是看着诸葛亮偷笑,没人知道的,只是诸葛亮心疑鬼就有鬼而已。
这时,管文书的主簿杨顺当众说:“卑职平时见到丞相亲自校对文书,太辛苦了,本来管事就像一个身体一样,上下不可干扰。我请丞相用治家的方法来1官事。凡是之家之道,就是叫男奴去耕种,女卑做家务织布;养鸡来报辰时,养狗来防贼,养牛来戴重,养马来跑远路。这样事业没有废毁,需求物资充足。而家中主人从容轻松,自由自在,高枕无忧,终日只会放开肚子吃。今天丞相天天事无大小。都亲自操办,非常的劳累。司马懿讲的很有道理。”
杨顺的劝说,就是劝说诸葛亮放权给手下官员代办,不必事事亲躬。
魏延马上说:“主簿讲的话很对,丞相为了健康,应该把事情分给各级官员来管理。”
要是魏延没有讲这样的话,诸葛亮也许还听杨顺一些建议,但是魏延这样一讲,诸葛亮就觉得他一放权,就被别人夺去了权力。他一旦失去了权力,也许还遭到别人秋后清账。当大官一旦被人秋后算账,总是被清查出来很多的罪行。
诸葛亮觉得他不能还活着就放权,直到他将要死的时候,他再临时安排接班人,移交权力。这样他才确保他活着的时候,不被人秋后算账。
杨顺说完话,在场的官员都眼盯着诸葛亮,且看他怎样回答。他们都希望诸葛亮放一点权,让大家都过得有点滋味。
诸葛亮望了大家一眼,说:“我并非不懂的的,但是我受到先帝托孤的重任,时时刻刻都是深怕他人不像我那样的负责,不那么的尽心尽力。我才事事亲躬而为。”
散会之后,诸葛亮心里更烦。他经过刚才处置三个士兵的事,知道现在很多的人都在想从他手中分享到一部分的权力。
诸葛亮懂得他的权力如果被瓜分了,他就不能在国中独揽全权。
他要统揽蜀汉的大权!
诸葛亮懂得,目前,魏延对他威胁最大。他必须趁早除掉魏延。
由于诸葛亮身体有病,再加上思考如何除掉魏延,他心情更加烦操。心情愈加烦操,诸葛亮病情愈加重。
后人有诗云;
雀鸟终日为食亡,
孔明生来维权烦。
无欲心宽体健壮,
贪婪胸窄病常缠。
诸葛亮病情发展如何,请看下文。(未完待续。。)
第348章 诸葛亮的马前课()
病来如山倒。,
诸葛亮连日来四肢乏力,吐血的次数增多,吐血量也增多。他希望押运粮草的兵马快到来。押运粮草兵马来了,他就有药吃了。
这天,门卫士兵来到榻前报告说:“丞相,夫人到了。”
以往,诸葛亮出征一打了打胜仗,他的夫人就跟随犒劳队伍来到前线慰问丈夫几天,然后再跟犒劳对回去。
以往夫人到来,诸葛亮都是兴奋非常,亲自到门外去接夫人。可是这次诸葛亮却非产的冷淡。他一听到夫人来了,眉头不由皱起来。很久也不说出一句话。
诸葛亮还没有起来,夫人就来到榻前。
夫人见到丈夫,脸色也变暗淡下来,她问道:“夫君,身体怎么样了?”
诸葛亮没有回答夫人的问话,反而问道:“你来干什么?”
诸葛亮文化就是讲,我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来干什么?
诸葛亮这时的确没有兴趣见到女人,他已经没有心机想女人了。
夫人说:“我给夫君送药来。”
夫人一说了这话,就把草药递给一个士兵,叫他拿去煲药。
诸葛亮问道:“你给我送来什么药?”
“止吐血药。”
“说告你,我需要这种药?”
“李丰告诉我,并且把你寄回去的药方转交给我。”
“那你买到了要,交给押运粮草队的将领拿来给我就行了,何必还跑来一趟。”
“李丰说。丞相吃的药,交给别人拿去。不妥。他还是请我亲自拿来给夫君。”
诸葛亮文夫人,李丰现在在哪?诸葛亮想找李丰来狠狠的训话一番。责问李丰。你既然认我做先生,为什么不敢拿药来给我,还要师母辛苦跑来一趟?
夫人讲李丰这次没有跟押运队伍来前线,他为了保护夫人的安全,多派几个将领押送粮草来的。李丰现在还在后方催督筹备粮草,没空来前线。
诸葛亮大声地喊道:“怎么这样对待我呢?”
夫人吓了一跳说:“夫君你骂谁?”
“骂李丰。”
“为什么要骂李丰?”
“骂他对我没有一点诚心。他认我做先生,跟我学知识。我一天为师,终生为父。李丰他应该想儿子一样拿药送到我跟前来才对。而他却没有这样做。太不尊敬我了。”
“这,也不能怪他。”
“为何不能怪他。”
接着夫人解析说。夫君的药,别的人的确怕拿来的。因为夫君一旦吃药出现了差错,送药来的人就可能要掉脑袋的。特别李丰更加害怕拿药来给夫君,因为李丰的父亲被夫君定罪革职回家。要是这次夫君吃药出了问题,追查下去,就是李丰替父亲谋害丞相诸葛亮的罪名就成立了。
诸葛亮觉得李丰比他父亲后还要精,懂得找借口躲在后方,不来跟他见面,让他想骂人。也骂不成。
诸葛亮气一急,腥气又冒上咽喉来了,他张口一吐,又喷出鲜血来了。
夫人连忙给诸葛亮轻拍后背。
诸葛亮止吐了。夫人大声叫道:“药煲好了没有?”
一声好了。士兵端上来一碗药汤。
黄硕问士兵道:“烫否?”
士兵回答说:“不烫了。”
黄硕又说:“你不试,怎知不烫?”
士兵马上领会夫人的意思,他懂得他是负责宝要的。他不先喝一口药汤,丞相不敢喝的。他马上是喝了一口。
黄硕接过那碗药汤。她没有马上递给诸葛亮,而是先试了一口。
诸葛亮结果盛药汤的碗。也没有马上喝,而是拿在手上,等看夫人喝下去一会儿,有没有什么反应。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见到夫人没有中毒的现象,他才开始喝药。
这就是古代帝王将相治病服药必须要经过的检验关头和手续。古代的达官贵人吃药,要身边的服侍人来试药,现代的某些国家的元首在饮食方面,也要身边的服务员来检验食品的安全。我们经常听到如此的消息,某个一个元首经常叫他的保健医生带孩子来陪同他吃饭。要是饭菜里面有毒的话,一生的孩子人小就首先中毒。
孩子死去,就只能怪医生检验不好,才酿成悲剧。
诸葛亮喝药了,由于药性的作用,他很快就睡着了。
黄硕闲着无事,就收拾整理房间一下。
她在凌乱的书卷中,看到一本薄薄的册子。册子的封面写着:马前课。
马前课就是诸葛亮每次出征或者出使之前要占卜算卦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