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野心家诸葛亮-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孔进师爷走了以后,诸葛玄就跟诸葛珪说:“大哥,为什么着急嫂子娘家报信的呢?”

    诸葛珪说:“你看,章家明知他的女儿是短命,他还将她送来给我做妻子。现在我就叫他来埋藏他的女儿的了。”

    诸葛珪兄长的这话也也太霸道了。天下父母有谁能推算出自已的女儿是短命还是长寿?再说,嫂子之死因也跟兄长有关系的呀。可是,就是因为兄长是当官的,兄长怎么样讲都是有理的。

    诸葛玄不敢讲兄长的话欠理,就侧面去批评说:“嫂子已经是我们诸葛家的人了,章家的人还来打理这次丧事的吗?”

    诸葛珪说:“他章家敢不来吗?”

    诸葛玄问:“他章家为什么一定要来的?”

    诸葛珪说:“章家的女儿虽然死了,但是我还活着,我还是是当官的,章家还得来巴结我的,还得来投靠我这棵大树。只有来认我是他的亲戚,他才能狐假虎威,才敢胡作非为,欺行霸市,大发横财的。”

    师爷孔进回来了,他向诸葛珪汇报说:“老爷的泰山章老先生讲了,诸葛府的丧事全由章家来操办。章家就去买最好的有两槨的棺材来用,包管尸体在家停放几个月也不闻到异味。”

    孔师爷刚讲到这儿,就有两个老妇人来到了门前,说是来为大奶奶洗身穿寿衣的。

    孔师爷爷问她们,你们是谁雇来的?

    来人说是章老太爷爷请她们来的。章家人连这么小事都出手来操办,看来章家人真是诚心的把这场丧事办得非常体面不可。这位姓章的绅士他为了攀上当官的亲戚。他不单将又年轻又漂亮的女儿白白的嫁给了县长。而他的女儿被县长虐待死去了,他还得忍气吞声的出银子来埋葬女儿。

    诸葛亮的外公不单出前来给他的娘买了棺材,请了洗尸得人工,而且还负担办丧事的一切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了酒肉米菜油盐,雇请人来代替我们几个子女的哭丧队,还请了诸葛亮的干爹一清道士为首的一班道士来念经超度。这是要花费很多的银子的。多亏得诸葛亮的外公是个有钱的富翁,要是他是一般市民的话,他非急得要去跳河不可。

    丫环带领那两个洗尸的老妇人进里头去了‘后,诸葛玄又问诸葛珪说:“哥,几时下葬的?”

    诸葛珪说:“你的嫂子共有子女5个,她对诸葛家的人丁兴旺贡献可大的了,她的葬礼应该要办得隆重一点才对得起她的呀。”

    在一旁的孔师爷马上附和说:“大老爷爷讲得很对。夫人的葬礼一定要办成全县最大最隆重才行的。小人打算连夜写百几十张讣告,不但在城里个个街道口张贴,还要派人去到各个乡村的头领人的门前去张贴。这样做了,看那些当差的人谁敢不来的,事后就马上革他的职,断了他的财路。上司家有了红白事,下边的幕僚不来尽忠尽孝,那还要这些幕僚来干什么?”

    孔进是何等的聪明的呀,当他刚一听到县长讲要把丧事办得隆重,他就马上领会出县长的意图来了。那就县长就是想趁着这一场丧事大敛一次银子。

    孔进他知道他当师爷的职责上是上司的参谋管家,是为上司出谋划策,既然上司有了敛财之心,那么他就得去为上司去具体操作的了。

    孔进刚讲完话,诸葛珪就拍了师爷的肩膀说:“知我者,孔进也。今后不论我升迁到哪儿,我都携带你同去,要你永远做我的左右手。”

    官场里会溜须拍马屁的就得升迁发财。

    孔进马上作揖说:“小人终生都不会忘记老爷的大恩大德。”

    诸葛珪又问道:“孔进,你说,这场丧事需要办多少天的呢?”

    孔师爷说:“回老爷,依小人看,老爷家里的这场丧事要办得体面的话,最短的起码要三七时间。”

    孔师的这个主张主要是为县长着想的,因为尸体停放在家里越久,来吊唁的人就越多,收到的奠仪的银两就越多。当然只有当官的人才敢这样做。那些平民百姓谁敢这样做的呢。因为平民百姓的亲戚是有限的,不管你家停尸多久,天天来的都是这几个人。穷人送的奠仪银也是少的可怜的,而且每天还要炒菜做饭来招待来帮忙的亲戚,时间拖得太长了,东家亏的就更大的了。

    诸葛珪说:“那就决定下来,停尸在家中21天。孔进你就去写讣告吧。”

    县长家的夫人仙逝了,县衙门里的大小官吏就纷纷来吊唁。这些官吏来烧了香就送奠仪银子。他们回去之后还互相打听别人送的银子是多少,要是自己送的银子比别人少了的,第二天又来一次吊唁,有再送一次奠仪银子。就是这些官吏的相互攀比送银子,使得诸葛家天天都收到奠仪银子。而那些乡下的村长保长甲长也赶来送奠仪银子,他们就怕不送了,下次就轮不到他当地头王的了。

    县长家的丧事办得很风光,风光当中,县长敛到很多的银子。

    诸葛珪家办一场丧事,他不花一文钱,就白白赚到了5ooo两银子。这个数字是农家夫妇种一辈子田也挣不到这么多的呢。

    诸葛亮娘死时,诸葛亮还小,还不懂得那么多的事,后来是他的大哥多次跟他讲起葬娘的事。每次讲完了,诸葛瑾他都无不感慨的说:“爹以殡葬我的娘为借口又敛到了一笔银子,这笔银子可够他再娶5个妻子也用不完的。真是当官的福气大,想敛钱财不须自己去流汗也能捞到金银的,而且捞得银子也很容易,银子来的也很快。”

    最后,大哥说:“亮弟,我们一定要像我们的先辈的那样,无论如何都要去当官才行呵。不然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当官人来勒索我们的钱财的了。”

    诸葛瑾的话道出了,官二代为什么总是像你们的父辈的那样,官瘾那么大的呢?是不是他们身上流着当哏的血缘呢?非也。这种现象就像猫类爱吃鱼的一样。猫在很小的时候,母猫就叼鱼来给小猫吃。吃过鱼的小猫总是忘不了鱼的腥甜味,所以小猫长大后就总是千方百计的想着怎样才能当上官。也就是说官瘾是来自生活环境所影响的。而狗和猪在小的时候,它们很少吃到鱼,所以对与的味道的印象不深刻,就没有吃鱼的瘾头。

    后人有诗云;

    当官不怕妻死亡,

    丧事大办敛钱财。

    下属哪个不送礼,

    将他革职撵下台。

    手机: 电脑:

第29章 。齐心反对爹续娶() 
野心家诸葛亮;第29章 。齐心反对爹续娶

    诸葛亮母亲下葬的半个月后,诸葛亮就见到有4个和他大姐一样大的女孩子经常到衙门府来找他爹玩。濠奿榛尚

    诸葛亮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大哥诸葛瑾。诸葛瑾对诸葛亮说:“亮弟,有了这事,那就不好的了。”

    诸葛亮问大哥说:“有人来找爹的,怎么讲不好的呢?我常见别人来找爹的时候,都是拿着礼品来送给我们家的呢。”

    诸葛瑾说:“那是人家来求爹的帮办事,就该给爹银子。”

    那时,县里的案件,全由诸葛珪断案,他讲谁赢谁就赢。所以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他们为了打赢官司,都是背着人来送礼求他帮个忙。那个忙就是求县长在断案的时候判给他赢官司。那个礼就是银子。打起官司都是有双方,不论是什么人那一方来送礼,诸葛珪照收不误。而判案的结果,就是看礼的份量而定,谁送礼多了谁的官司就赢。

    诸葛亮告诉大哥说:“哥,最近就有4个女孩来求爹,不是更好的吗?”

    在诸葛亮的眼里,越有人求他们的爹,他们的爹就越捞到银子多了。

    大哥说:“那几个女孩子来找爹玩,目的是要跟爹要钱的呀。如果爹长期这样花银字的话,会把家里的银子在她们身上花光了,我们就挨穷了。”

    诸葛亮虽小,但是他可懂得护家财的呀。有人天天来跟爹拿钱,那是坏事。于是他就说:“大哥,那我们就天天守大门口,不让她们进府来里。”

    大哥说:“撵走她们?就怕那几个女孩子就是我们家的亲戚。”

    诸葛亮说:“是亲戚也要撵走她们。”

    大哥说:“不行!乱撵走亲戚,爹会骂我们混账,要打我们的。”

    诸葛亮就提出去问爹,她们是不是亲戚。是亲戚的,我们就不撵,不是亲戚的,我们就要赶走她们。

    大哥说::“不能去问爹。”

    诸葛亮问道:“怎么不能去问爹的呢?”

    大哥说:“你去问爹,爹当然讲她们是亲戚的了。”

    诸葛瑾比诸葛亮大十几岁,他一猜就能猜出那几个女孩子跟爹是什么关系的了。所以他不让诸葛亮去问爹。

    诸葛亮讲:“是呀,那几个女孩常来找爹玩,爹肯定是非常喜欢她们的,当然是会讲她们是亲戚的。那怎么办呢?”

    在一旁的诸葛诞就说:“那就去问我的娘。我的娘在家。我娘是不会骗人的。”

    诸葛瑾也想弄清那几个女孩子的身份,他也跟着两个弟弟去找婶婶。

    兄弟三人来到婶婶的房间,巧碰见到两个姐姐正在那里跟婶婶学化妆学整容。

    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全都汇集在一起了。

    婶婶听了诸葛亮的问话之后,说:“那几个小女孩不是我们的亲戚。她们是你们爹的恋人,你们爹想娶来当你们的后娘。”

    这位婶婶也在为那几个女孩频频来衙门找县长担忧。她也是怕这个大哥将巨大的家财败在这几个女孩子的身上的。她毕竟也是靠着大哥的俸禄来过日子的。大哥如果头脑突然发昏了,一下子就娶来几个小老婆,开支大了,就会将她和丈夫诸葛玄撵走的。所以她就将大哥想娶妻的事讲给侄儿侄女听,让他们几兄妹去拦他们的爹不要娶这么多的妻子。只有这样,这个大家庭才能维持得住的。她才能不忧没有吃没有穿的。

    诸葛亮的大姐讲她也见过那几个小姐,看来那几个小姐的年龄跟大哥几乎一样大,身材只不过比她大一点,这么年轻的女孩子,也肯曲身来做我爹的妻子,也舍得来做他们几个兄弟姐妹的后娘,真的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了?

    婶婶说:“当今的女孩子就是想银子都想得疯了,为了得到银子,年轻的女孩就是嫁给有权有钱的男人,少女嫁老翁又如何,只要有银子有家产给她就行了。你们的外公不是娶了一个比你娘还小的妻子吗?那个女人还不是你们的外婆吗?”

    诸葛瑾大了。懂得道理了,他非常理解爹的处境,于是他说:“爹再娶,我是不反对的,只是他一下子要娶4个女人是太多的了。常言道,人多力量大,人多计谋多,就怕她们几个人合谋把我家的金银全都偷要卷走完的呢。再说,爹一下子娶来了这么多的后娘,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还有人疼的吗?婶婶你能不能去劝一下我的爹。”

    诸葛瑾讲来讲去,核心还是为了保住家产不被后来的女人抢去。后娘毕竟不是他们几兄妹的亲娘的呀。他就是想把婶婶推到前面去跟爹谈判,去劝说爹别一下子就娶那么多的妻子。

    他们的婶婶不是很容易被哄骗的,她又将‘球掷给侄儿侄女,她说:“哎呀,诸葛瑾,你讲得多好听的呀。你爹是当县长,一个县的老百姓都得听他的话,婶婶我是一介平民女子,我那有资格去劝说他的呢?我去劝说他了,找他骂的吗?”

    诸葛瑾假装问婶婶说:“婶婶,我爹会骂你什么的呢?”

    婶婶说:“你爹会骂我想管家里一辈子的钱。”

    诸葛瑾说:“叔叔不是历来是管家里的前财的吗?”

    婶婶说:“大侄儿呀,你娘生前不认字,你爹才让叔叔管账管银子的。如果你爹真的娶了这几个女孩子的话,她们来了,一定要管家财的了。因为她们都是高级的**女子,棋琴书画,样样皆通,能歌善舞。这样的精女孩子,她们是冲着钱财才来嫁给老男人的,她们争得名位了,不争管家,那才怪的呢。”

    诸葛亮的大姐诸葛桂问道:“婶婶,人常说**院里是穷女孩子的窝,怎么还有识字的才女也沦落其中的呢?”

    婶婶讲**里的才女子是因家人犯了大罪,被官府抄了家,原来非常殷实的家境一下子变成了穷光蛋,连平时是千金小姐也被拉去变卖来抵债。这样一变故,就有了才女沦落为贱女,被卖到那儿的。这些才女孩子是不甘心情愿在**里当歌妓一辈子的,总瞅个机会要逃出**院去的。一旦遇上一个有权有钱的男人看上她,她就抖尽浑身的解数来讨好看上她的男人,让他出银子去赎她出来,做个自由人。

    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听了这话,就感叹的说,人生在世真是很难料何时遇到祸与福。

    诸葛瑾又问婶婶说:“如果叔叔不得管家财的账了。叔叔又做什么事?”

    婶婶说:“你们的叔叔真的在家没事做了的话,他就南下去投奔袁术或刘表,顺便带诸葛诞很有很多的名士都跑到那儿去躲战乱,并在那儿办来学院。”

    诸葛亮平时跟诸葛诞很亲密。他就对婶婶说:“那我也跟着你们去南方读书。”

    两个姐姐也讲她们也跟叔婶去南方。

    婶身问:“你们怎么要闹着同我们一起去的呢?”

    诸葛桂说:“人常说,十个后娘九个毒,要是我爹一下子娶来了4个后娘的话,我们一下子就得面对着那么多的后娘,我们能斗得胜她们几个人的吗?斗不胜她们的话,就得常受她们的欺侮的了。婶婶,你就让我们同去南方的吧。”

    诸葛瑾说:“平时有的男人一娶来了后妻,,就被后妻官严,跟着后妻一起来虐待妻的孩子。妹妹躲开一下是最好的。”

    婶婶说:“叔叔和我只有诸葛诞一个儿子,我们常把你们几个侄儿侄女看成是亲生的儿女。你们同去,我们是非常欢迎的,但是,现在是行不通的。因为你们还有爹,又即将又有后娘的了,我们要是带你们同去的话,等于跟你们的爹娘争夺儿女的。”

    诸葛桂说:“那有怎么办呢?”

    婶婶又讲了:“最好是你们想个办法去劝说爹不要娶那么多的后娘。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