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起身要走下台阶,要为张任解索。要是刘备为张任松了绳子,又说些安慰话的,张任就要跪下来谢不杀之恩的了。然而坐在刘备身边的诸葛亮,连忙拉住刘备的衣服,劝刘备说:“张任恶劣,不可留用!”
刘备还是犹犹豫豫不作声。
诸葛亮这时心想,事不宜迟,要赶快动手才行,不然刘备一开口讲免张任一死的话,他想杀张任就不能的了。于是诸葛亮就在刘备已是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大胆的做主的大声喝令道:“来人,快将此人推出去斩!成全他的忠勇之名。”
刽子手一听到令声了,如虎如狼的扑上来,先给张任一棒,打得张任无力挣扎,然后七手八脚,将张任扭出门外去。张仁刚被扭到门口他挣扎起来。侩子手们怕张任又转身求免死。要是张人得了免死的话,刽子手就失去赏银的了。于是刽子手就不由分说,一刀砍下了张人的头颅。
刘备见到张人的首级。还连声叫可惜。这时刘备非常的后悔,他没有及时的拦住不给斩杀张任。这样胜过庞统的将领,是值得留用的呀。他只觉得诸葛亮处理此事有点儿鲁莽,哪知诸葛亮就是妒才的呢?
刘备为了表彰张任的忠勇,就批准给张任缝上首级,以予全尸,并厚葬张任。刘备就是用此来勉励手下的文武官员应学张任,永远忠于主子。也是用此招来收买西蜀人心的。
过后,刘备为不让诸葛亮滥杀能人,他就对刽子手下一道命令,今后没有他刘备亲口下令杀人,一律不得乱杀人。就是下了这一道命令,后来刘备才招降到李岩这样的战将,才有后来李严成为托孤大臣。这是后话先说。
后人有诗云;
武侯胸窄难容人,
妒才开戒杀张君。
日后出征无大将,
无奈廖化为先锋。(未完待续)
第261章 卧龙凭嘴立大功()
自从诸葛亮杀了张任之后,刘备总是念念不忘的提起这件事来,他时不时的讲诸葛亮是杀错了张任,让他刘备失去了一根栋梁。
诸葛亮笑着说:“主公,我已是一根栋梁了,大殿只有一根栋梁,主公还想要多根栋梁来干吗?”
刘备讲他将来恢复了大汉王朝,就要在全国各地建多座大宫殿,需要多跟栋梁才行。
诸葛亮心里说,刘皇叔呀,你命中只能拥有一根栋梁的,再多出一根栋梁来,也是短命夭折的。你看你刚得了庞统,庞统就马上被张任设计射死,这不是夭折短命的吗?如果再得别的能将的,他也不得长寿的。今后,只要是我做主的,我能做得主的,我还是采取“高我者死,低我者生”的措施,凡是比我高明的降将,我一律一个都不用留,凡是比我弱智的降将,我就准他投降留用。
不过诸葛亮没有把心里话讲出来。一讲出来了,那就是得罪了刘备的了。于是诸葛亮就说:“往后。亮一定多加注意,不再乱做主的了。也要为主公招降西蜀能人名将。”
诸葛亮常用激将法去逼将领们拼死杀敌攻城拔寨;刘备就是用埋怨法去逼诸葛亮招降西蜀的将军。
诸葛亮就在到刘备经常唠叨埋怨他错杀张任的情况之下,他就设计收降了刘璋手下的名将李严。
李严投降之后。他又利用友好关系,进锦竹城里去游说费观投降献城。刘备就是接受了费观的投降而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通往成都的门户锦竹城。李严这一行动。出乎诸葛亮的所料。原来诸葛亮认为李严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将,是不会耍什么手段来讨好刘备的,料不到李严却还会像法正的那样,当刘备的带路党,为刘备拿下锦竹城立下了大功劳。就是李严为刘备扫通了往成都的大路,所以李严深得刘备的器重,成为刘备用来制衡诸葛亮的一枚棋子。
诸葛亮已经为刘备招降了李严。李严又为刘备拿下了锦竹城,按理来说。刘备该知足的了,但是刘备还是嘟囔唠叨讲诸葛亮杀错了张任,弄得诸葛亮还是吃不香睡不着。当诸葛亮听说,马超跟张飞打得难解难分。又被张鲁怀疑有反心,处于进退两难的时候,诸葛亮又决定为刘备招降马超。
刘备一听诸葛亮又出计去招降马超,他就觉得他采取的买埋怨法凑灵了。诸葛亮刚刚设计收服了李严,现在又提出要去招降马超。他心里乐得开了花。他对诸葛亮说:“马超跟翼德战一天一晚,都不分胜负,真是一员虎将呀。我早就想擒拿他过来用的呢。”
诸葛亮说:“亮就为主公去说服马超来投降。”
原来诸葛亮从马超跟曹操大战,中了曹操的反间计,怀疑韩遂与曹操私通。就跟韩遂闹翻,与韩遂大战起来,砍掉了韩遂一只手。逼得韩遂真的去投降曹操,引曹魏军队来攻打马超,将马超赶出西凉州。之后马超又中杨阜之计,三个幼子和数十亲戚全被斩首。从这可看出马超就是有勇无谋的战将。招降有勇无谋的战将来了,诸葛亮当军师才好使唤,也不怕此类人闹事。
诸葛亮讲他要亲自去说马超来投降。刘备马上将他不同意诸葛亮亲自去马超军寨游说。他嘴上虽说是怕马超鲁莽伤害军师。其实刘备又是怕诸葛亮一去了,或反跟马超在一起。或被马超绑架起来。于是刘备就坚决不让诸葛亮去当说客。
这时,正好有个名叫李恢的西蜀人来投奔刘备。而李恢又是个能言善辩的文人。李恢此来的目的就是专门要为刘备去游说马超来投降的。诸葛亮就对李恢说:“你来得正好,我正在寻找一个人带替我去游说马超来降。你就代替我去吧。”
李恢当然很高兴的领下这个使命。因为他很需要马上立个功的。
诸葛亮又叫李恢当场把他怎样游说马超的话讲出来一遍。
李恢把话讲完之后,诸葛亮觉得李恢的话说服力还不够强,又当场给他修改一遍。诸葛亮的修改主要是要突出刘备的仁德。这就是为刘备树立个人的绝对威信。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修改言语,心里非常的爽快。
刘备懂得他要统治西蜀,就必须散布他的仁德,这样民众才屈服他的统治。而诸葛亮又懂得在舆论就必先在高层做起,然后再由上而下去宣传。因为民众一见到上层的人都服了刘备,他们平民百姓只好跟着当官的走,服服帖帖的顺从刘备的统治。
李恢照着诸葛亮所修改的说词,去把马超劝说的服服帖帖的来投降刘备。
马超投降之后,诸葛亮就在刘备面前对马超说:“孟起,你是刚刚归顺主公,身上还没有寸功,很难在集团里站稳脚跟的。你如果想在集团里占得一个好的位置,应用该学李严。”
马超问道:“军师,李严又是怎样做的呢?”
诸葛亮说:“李严一归顺过来了,就利用他的威信去叫锦竹附近所有的郡县一齐来投降。因此刘皇叔就给给他记了一次大功劳。你要是能用你的威名去劝说刘彰献出成都城的话,你的功劳可不小的呀。”
马超说:“多谢军师的指点,超就去试叫刘璋来投降。”
诸葛亮说:“不是试叫,而是必须要刘璋来投降才行!”接着诸葛亮又教马超去跟刘璋该怎样说的话。
马超背熟了诸葛亮的话,就在刘备的面前,自告奋勇的叫刘璋献出成都城。
刘备批准马超去劝说刘璋献城。
刘璋见到本来是来支援他的马超,又有投降了刘备。刘璋想,那些他手下的大臣,投降刘备,都没有被杀,都得到重用,看来刘备还是讲仁慈的。为了能够保住一部分的家产,他刘璋不如趁早投降刘备,那样的话,把成都城完好的交给刘备,刘备就能够给他刘璋留下财产,不会全部的没收完的,他的子孙还能享受到吃穿不用愁的贵族生活。于是,刘璋就不再听手下大臣的阻拦,开城门迎接刘备进城来接管大权了。
刘备兵不血刃的拿到了成都城。那是一座完整的都市啊,他进去就能在里头享受了,不再兴工动土来重建的了。这样对于他刘备初创一个新的政权来说,不单是是节省了一大笔的开销,而且还能避免了重建都市劳民伤财而引起民怨。民怨是对一个新成立的政权来说,那是致命的打击呀。所以,马超能叫刘璋和平的交出成都城,这一功劳可大的了。
刘备认为马超之投降,全是靠李恢去游说马超,而李恢和马超的的说词又是靠诸葛亮修改过。那样刘备就觉得那是诸葛亮所修改说词是非常的重要。因此,刘备就叫主管记录功劳的文官给诸葛亮记了头功,马超次之,李恢再次之。由此可知,原创之人由于地位低,所写出来的文章,却被地位高的修改者获得名义在前头,他原创者却屈尊后边。
后人有诗云:
诸葛雄才又善辩,
只言片语把功建。
后人应要学孔明,
从幼练就会狡辩。
又一首诗云;
刘备轻易得成都,
全因西蜀出叛徒。
尚若君臣齐坚守,
刘璋岂有丢国土?(未完待续)
第262章 孔明城内觅亲人()
那天,诸葛亮和法正陪着刘备聊怎么样立法的事,聊着聊着,诸葛亮就请假要出去逛一次街。
刘备就讲,我们刚进城不久,军师出去不太安全的呀。
诸葛亮讲他必要出去一下寻亲人,要是不出寻访亲人的话,就对不起亲人的呀。
法正觉得很奇怪,诸葛亮刚来西蜀,怎么又有亲人在这儿?于是他就问到:“军师,你有何亲人在此的呢?”
诸葛亮说:“干爹。”
刘备说:“军师是我的左右臂,军师的干爹即是我的干爹。我要陪军师去看干爹。”
诸葛亮讲,他跟干爹分别多年了,不知是否能找的见的吗?
刘备讲,去找了才知道亲人还在不在。接着他就催诸葛亮快带路去找亲人。因为刘备认为,诸葛亮这么能干,他的亲人也是个能人的,要是碰上能人的话,就聘用他来做谋士。
法正也要跟去看热闹。
诸葛亮凭着记忆,带着刘备、法正和一群警卫兵出了南城门,一直朝南走去,沿着宽大的官道走着。约走了三里路,就远远的看到一座山,山脚下有个山洞。洞口顶上的岩石上刻着两个大字;洞天。
诸葛亮遥指这山洞讲,那就是他干爹住的地方。
他们一群人来到山洞口前,见到没有人守在洞口。诸葛亮叫了几声干爹,还是不见人来接见。诸葛亮心里就有了一丝不详的感觉。但是他还是带着刘备和法正走进山东里去。
刘备和法正走进山洞里一看。山洞里边大概有五丈见方,洞顶上有个桶大的孔,天上的阳光直射到洞里来。里面的针眼看得清楚。洞的最里边的石壁上挂着一尊道祖师爷的画像。画像得体题款是;一清天师神位。画像的底下摆着一只大香炉。洞的左壁安房一张榻(即今天的床),其余的空地摆着多张竹席,专供香客坐上去。
诸葛亮一见到画像,他就连忙跪下来,大声的呼喊;师父,你在哪?不孝的孔明来看你了。
这是山洞外来了一个年轻的道士,他走到孔明的面前。看了诸葛亮一眼,就说:“先生。你不正是一清天师的干儿子卧龙先生的吗?”
诸葛亮抬起头来说:“正是。请问师傅,我的义父在哪?”
诸葛亮明知故问,因为只有人死了,才安神位的。
道士回答说:“天师在去年已经升天了。”
诸葛亮一听到这话。就马上给香炉插上香烛,又给神位磕了几个响头。然后,诸葛亮又从袖里拿出几两银子,递给道士,告诉道士以后替他给天师勤烧香。
道士拿了银子,又答应了,还挪动了香炉,从炉底下摸出一张纸,递给诸葛亮说:“这是天师留给先生的药方。天师的遗言是。我儿要好好善待月英,她会给诸葛家延续香火的。”
诸葛亮心想,多亏他给了道士银子。要不然就拿不到药方的了。他也懂得他的妻子身上的病还没有全好,因此至今还没有生育。而干爹临死之前还惦记着他的香火。
诸葛亮和刘法正一群人出了山洞,刘备就问诸葛亮,军师你在襄阳那么远,怎么认得这儿的道士做义父?
诸葛亮就把他和一清道士在襄阳来到成都找张松买地图的经历,讲给刘备和法正听。还把前几年。张松刚动身去许昌的事,就是他的干爹雇人火速的取荆州告诉他这个消息。不过他为了不泄露干爹在这儿做密探的身份。他才讲他是通过看天象,而获得了张松要出使去曹魏的消息。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样一说,他才懂得,就是一清道士留在成都,他在行道当中,为诸葛亮探听到了很多的成都消息,一听到张松要带地图去许昌见曹操了,他就马上给诸葛亮传递了消息。诸葛亮才派赵云道路上去等候张松,迎张松到荆州来,有给张松金银,又许诺给张松大官位。这才使得张松死心踏地的当叛徒,为刘备起兵出谋划策。也就是有了一清道士在成都花金子去收买刘璋的部下,才有法正叛变刘璋去迎刘备来夺取益州。
可惜的是诸葛亮跟刘备拿下了成都时,一清道士已经“升仙”了,他只见到师父在后头招来的徒弟。诸葛亮真是痛不欲生的了。
法正听到这儿,他说:“原来,卧龙先生的义父在这儿以天师的身份,秘密做策反工作,怪不得很多人都信,遇到了明亮的人才有前途。而明亮的人就在南方。现在想起来才知道其中的奥秘。”
刘备问法正,是否也受天师指点过迷津?
法正讲他曾来给天师算过命,天师就是告诉他说,只有取荆州才能避免灾难。因此他才去找主公的。
刘备这时才知道,诸葛亮还没有出山去当他的军师,已经着手谋取西川的了。由此看来,诸葛亮此人完全是真心的出山来辅助他的。
其实,诸葛亮就是找机会,带刘备来看他的干爹,再利用他跟干爹交谈的现场向刘备,炫耀他跟干爹为了帮助刘备夺取西川,早就花费了很多心机与汗水,让刘备懂得,荆州集团之所以夺得了益州,他诸葛亮是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