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道:“我们都不是小静秋那样的小朋友,我们是大人了,成为了大人,就要有大人应该有的风度和胸怀,以及身不由己的地方。”
“你想要做你的事情,然后又不参与政治,最终你所得之物,可你预期的估算是相差甚远的。”
“一手持矛一手持盾,才是正理。”
“我们身不由己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呢。”
商河何尝不明白这些,可是商河好像没有那么大的心气儿呢。
苦涩应道:“你所言属实,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元正道:“老哥说笑了,现在的你,就像是被放养在森林里的牛犊子,若是不想要被其余的捕食者给吃了,那就要努力成为一尊猛虎,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落后就要挨打,是一句很不讲理的话,也是有违人伦道德的事情。
但这就是现实。
商河问道:“小静秋如今在你那里,可还安好?”
说起自己的女儿,商河的眉头舒展了不少。
不自觉的,流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元正见状,有些古怪,心里总觉得有些尴尬,可这会儿,也不是说实话的时候。
回道:“小静秋已经闭关了,有我和师姐一起教导,武道修为进展颇快,冬季才会出关,等小静秋出来的时候,就会到达道境了,这样的修行速度,在年轻人里,也算是快的了。”
提起武道一途,商河像是忽然间来了心气,很认真的问道:“我一直都觉得,我的闺女,这一辈子也不会到达道境,因为没有名师指导,可我不明白的是,闺女认识了你以后,剑道修为突飞猛进。”
“是不是一个武夫,只要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师傅,就能很快的步入高手之列当中?”
这么快就要进入道境,商河的心里高兴,也觉得不可思议。
元正想了想,回道:“这么跟你说吧,就像是一个商人,只有三文钱的商人成为大户人家,估计一辈子都难以成就人生价值。”
“可一个有万两黄金作为本钱的商人,成功的可能性总是挺大的。”
“说书人的嘴里,多数都是偏向于寒门子弟,贬低世家子弟。”
“认为寒门子弟吃过苦,懂得规矩和人情世故,而富家子弟什么都不懂,只有贪婪享乐。”
“事实上,每逢大事,彼此双方看的都不是对方的人品道德,只是看对方的本钱能有多少。”
“偏向于寒门子弟,更多的只是去给寒门子弟带去些许安慰。”
“事实上,小成的人,中成的人,大成的人,多数都是富家子弟,寒门子弟占得比例微乎其微。”
“当然了,登峰造极的那一类人,寒门子弟和富家子弟那是对等的。”
“因为登峰造极更多的是考验一个人的气运,以及天数几何。”
“小静秋有我和师姐一同教导,自然不会把路走偏了,日后成为一代高手,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商河明白了,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一只锦囊,双手递给元正,脸色有些腼腆的说道:“等静秋出关了,就交代给她,我们父女重逢,兴许还要一段时间。”
元正接过手以后,顿觉这封书信还有锦囊,竟然是如此的沉甸甸。
“你此去路途遥远,我便不远送了,一路顺风。”
“老哥也请珍重。”
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佛()
皇城,御花园内。
陛下与元铁山同坐一桌,两个人的关系,如今有些微妙了,可依然是亲戚,是亲戚,在一张桌子上喝茶论道,也不是多么过分的事情。
至于御花园的风景,在文人雅客看来,多娇绚丽,安静柔和。
而在陛下和元铁山看来,却是死气沉沉,在一个地方驻留的时间太长了,无论这个地方有多么的美丽,都会厌倦的。
一直都在守护自己厌倦的东西,陛下的心情也有些微妙。
元铁山道:“马上就要入秋了,旧西蜀一战,咱们的大将军应该会胜了吧,如果败了,大秦铁骑进入大魏腹地,平坦高坡上作战,就算是我,也有些吃不消啊。”
大将军要是胜了的话,双方都有一定的缓冲时间。
局势就变得微妙了,因为大将军胜了,大将军也会元气大伤,这样一来,旧西蜀的阵地,就要交给元铁山了,元铁山亲自镇守西蜀之地,那和庞宗镇守西蜀之地,是截然不同的。
陛下抿了一口茶,说道:“今天先不提庞宗的战绩如何,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元铁山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应道:“不知道陛下要问我什么问题?”
陛下问道:“你信佛吗?”
元铁山心里咯噔了一下,陛下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元铁山就已经猜测到陛下想要干什么了。
佛家在很早之前,就弥漫天下了,四国之中,均有寺庙,均有僧人。
作为一个宗教势力,佛家和道家一直平分秋色。
可两者也是有区别的。
僧人大多数心宽体胖,而道士很少有胖子。
佛靠金装,道靠自然装。
反正都要装一下。
不过道家乃是国教,这在四国之中,乃是通性。
元铁山很实在的说道:“我本就是俗家之人,不信佛,但是信道,因为道家的风水气运,道法自然,的确影响到了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
“佛家的明心见性,顿悟一说,我总觉得,不是那么的靠谱儿。”
“一个人,要是在监狱里呆的时间长了,也会开悟的。”
“明白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人,也会开悟的。”
“不过佛教的水太深了,我也不懂,陛下问我这个问题,我也只好如此回答了。”
“可有一点,还希望陛下慎重处置。”
皇帝反问道:“武王说的是哪一点?”
元铁山道:“有许多苦行僧,我也见过,虽然我不懂他们的人生信仰,可是总觉得可敬,陛下下手的话,将那些庄严的大寺庙,可以解决掉,如那些小寺庙,还是算了吧,万事留一线。”
皇帝沉思道:“我本来是想要赶尽杀绝的,可佛家的事情,如油和面,根本扯不清楚,也只能找那些刺头儿,处理一番。”
“这样做,可以让国库充盈不少,可我也会背负一个骂名。”
元铁山爽朗道:“骂名嘛,公道自在人心。”
灭佛,已经是大势所趋了,连当今陛下都动了这样的心思,还能有什么办法。
元铁山对于佛道之争,倒是无所谓的态度,没有任何的倾向性,只要一切如常即可。
灭佛这种事,元铁山是不赞成的,可终归还是有一些恶棍僧人,需要处理一番。
第二日,大魏各地便有圣旨传达。
占地过二十亩的寺院,一律连根拔起,三月之内,如无法清场,按军法处置。
江南的姑苏城里,当元青收到这一封圣旨的时候,也是微微一怔,好端端的,怎么干这件事了,可君心难测,元青也不好直接询问什么,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舅舅。
立即在府上开始点将。
兵分十路,先将姑苏城周围的寺庙,清理一番再说。
至于元青自己,则是颇有兴致的带着廖成的五绝堂,驾驭万里烟云照,以及一千龙骑军,来到了青山郡的地禅寺。
当初三弟就在地禅寺里,逼着一位僧人,自断一臂,那件事背后的缘故,元青也有听说过,总觉得自己三弟有些过分了,要是元青自己的话,不死点人,这件事真的不好交代。
地禅寺的山下,约莫上千名武僧组合列阵在一起,拦住了元青的大军。
廖成走在最前方,迎向了地禅寺的主持智虚僧人。
智虚僧人今日可以说是盛装出席,手拿禅杖,挂着佛珠,一席金灿灿的袈裟,从头到尾,一身金装。
年近六旬,实则到底活了多少年,无人清楚,白色的眉毛飞长,胡须也有直下三千尺的趋势。
将手中禅杖顿在地上,宝相庄严,不怒自威道:“施主率军来到地禅寺,不知意欲何为?”
廖成对于佛家还是很敬重的,微鞠一躬道:“我家世子殿下,也是奉旨行事,不同于北方各大州郡,在江南之地,方丈只需要交代出地皮即可,至于佛经,以及僧人的日常所需之物,均可带走。”
智虚僧人闻后,依旧是宝相庄严道:“我地禅寺,在此地已经有了五百年的历史,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多行善事,普度众生,如今君王一封圣旨,就要让我等离开此地,恐有伤天和。”
元青骑着万里烟云照缓缓而来,也没有打算下来和智虚僧人好好的说说此事。
“据我所知,近年来,你们的香火钱,已经足够回本了,甚至还有多出来的。”
“并且,你们某些僧人,与地方乡绅土豪有所勾结,侵占民田,偶有欺男霸女之事发生,总得要有一个交代。”
智虚僧人闻后,不为所动道:“世子殿下若是真想要这地禅寺的产业,那就踏过我们的尸体。”
言罢,智虚僧人盘坐在地,身后的武僧门双手合十。
接着,诵经声此起彼伏,震荡天地,隐隐约约间,天宇中,浮现出的金色经文无数,颇为震撼人心。
元青摸了摸万里烟云照的龙角。
接着,一道遮天蔽日的火焰球,喷涌向了智虚僧人。
廖成驾驭龙鳞马,率众冲锋。
轰隆隆一声巨响,金刚之怒爆发,一道巨大的佛印,碾压而来。
元青将手中御龙戟掷出,对身后的龙骑军大喝一声道:“冲锋!”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主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元正回到云端上城之后,就听闻了大魏灭佛的大动作。
先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稍微一想,也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别的不说,光是地藏寺留给元正的印象,就不是很好。
也算是因果报应吧。
可这里面牵扯的事情有些太多了,灭佛只是表面,主要还是借助灭佛一事,将大魏境内的黑道豪强,和死不要脸的乡绅土豪好好的收拾一下。
元正叫来了苏仪,这么大的事情,元正觉得自己应该去一次江南了。
灭佛倒不会影响到如今大魏和大秦的战况,因为僧人要是投敌的话,别说是大魏的佛了,就连其余三国的佛,也不会长久。
苏仪道:“你这一次,是想要浑水摸鱼,敲竹杠?”
元正不好意思的笑道:“这都被师兄看出来了。”
佛家的地皮,有一半,属于地方豪强的,一旦灭佛,地方豪强便会和官府纠缠不清,一旦纠缠不清,就会因为地皮的事情开始扯皮,拿出各种合法地契,合理说辞,来分食。
官府里的人,要是想将本来属于老百姓的地皮还给老百姓,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一者,官府有可能会和地方豪强勾结,从中作梗。
二者,老百姓素来无权,哪怕是他们的东西,也落不到他们手上,这更多的是来自于大人物的博弈,老百姓连参与权都没有。
三者,老百姓就算可以参与,可是老百姓也多的是浑水摸鱼的主儿。
如此一来,局面就更加的纠缠不清了。
苏仪问道:“你先说说,你是想要怎么个浑水摸鱼法?”
元正道:“这里面牵扯的事情比较多,多是官府和地方豪强。”
“咱们不是一直想要打入官府内部吗?如今这就是一个合适的机会。”
苏仪一听就明白了:“这一次,的确是黑白两道,轮番登场,可官府那里也不是傻子,层层监督,眼下人人自危,你若是想要让斥候进入官府重地,非但是铤而走险,更是自取灭亡。”
元正一听这话,也有所顿悟。
风口浪尖上去参与这些事,哪怕暂时得到了好处,可秋后算账的话,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想了想,思虑道:“灭佛过后,肯定会有许多大户人家倾家荡产的,宗教的地皮和生意,是不用上交赋税的。”
“许多有钱人家,都借助佛门宝地而藏宝,挖出来的宝贝自然不会太少。”
“大户人家一旦失去了原本的实力,也会流落街头,可是人脉还在。”
“人脉在归在,当下而言,那些人脉也微不足道,因为许多官员自己的乌纱帽都不保。”
“我们可以暗中收买一些人脉在,但却是无根浮萍的那一类人。”
“借此,打入官府内部。”
苏仪惊疑不定的看着元正,意味深长的说道:“佛家别的不说,借助灭佛一事,你浑水摸鱼,也有伤天和。”
“于你自身气运而言,这并非好事。”
“再者,你所说的那一类人,其实都会被暗中就地正法的,灭佛这么大的事情,偶尔误杀一二,也实属正常。”
“依我看,一动不如一静。”
元正虚心问道:“请师兄明示。”
苏仪道:“咱们先看看,灭佛过后是个什么德行。”
灭佛过后,国库充盈。
会有很多人流离失所,不过那个时候的政治局面,也会发生变化,到时候,就是新人换旧人了。
陛下借助此事,也是为了平衡权力。
姑且不论此事对与错,灭佛过后,定然有一部分乌纱帽不保,若是重要大员,陛下可以安插自己的心腹,至于地方官员,也均由如今的首辅大臣温若松处理。
起码换掉了一波毒瘤。
二者,西蜀大战在即,趁着这个风口浪尖,军方都忙碌着,这种事只能文臣从中掣肘。
元青虽然主管江南的灭佛一事,可是谢华在江南,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参与,也不打扰。
陛下经过此事之后,独揽大权倒是不至于,不过也能给元铁山一些脸色看了。
元正想了想,言道:“可我还是想要去一次江南,许多江湖门派,应该也参与了灭佛一事,我们在江南的常帮,也算是一个大门户,到时候会有许多江湖帮派,投靠钟南。”
“总得要吸收一下。”
“我害怕钟南一个人忙活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