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也有些摸不到头脑,毕竟中都虽然是明朝现在的备用都城之一,为大明的龙兴之地。但是让所有机关只留下一名副职留守京城,其余官员具赴行在的事情实在有些诡异。而且还要求所有的在京勋亲,诸王、公、伯、侯一律前往,似乎是让整个大明的中心改到行在的样子。
“本宫也不知道皇爷爷到底想做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皇爷爷肯定是想宣布什么。现在先不纠结这份圣旨吧,看看皇爷爷给本宫的手令先。”朱允炆也不纠结这个可以说是摸不着头脑的圣旨,直接打开了那份黄绸。
“俺说:允炆几ri做的不错。俺认为这孙媳妇,今个ri子似乎不必去娶。俺大明的储君,害怕没够漂亮的婆娘?还有,俺跟你说,俺最近有些看破了,俺觉得允炆你这监国做的不错。俺的大明,就先交给你来耍耍吧!俺是认真的,君无戏言,孙儿,这大明等那帮棒槌到凤阳,就是让你来看着啦。俺是累了。”
等朱允炆念完这张黄绸,整个人就呆掉了。既然朱元璋敢写了这张黄绸给朱允炆,那么朱允炆就相信,在凤阳,朱元璋必然会宣布传位!
“臣等参见陛下!”至于在场的黄子澄和詹徽直接跪在了地下,向朱允炆行起了大礼。
“起来,快起来。现在本宫还没有……”朱允炆有些惊慌失措,这也是他在到了这里以后的第一次惊慌。
“殿下,难道你没有明白这份手谕的意义么?”詹徽倒是知道自己刚才算是意思意思,也很快拉着黄子澄不留痕迹的站起来说。
“本宫……本宫明白的。”朱允炆还是有些发抖,在来到这里近一年的岁月以后,他终于触摸到了权利的中枢,真正的中枢!
;
第三十五章 图往凤阳()
致歉:今天只能一更
还是厚颜求点推荐吧
拜谢
************
“殿下,这个旨意怎么发出去?”黄子澄比较关心的是这个,毕竟这种圣旨在召集朝会的话,必然又是轩然大波,然后群臣热切议论。
朱允炆直接摇摇头说:“现在天se尚早,马上通知六部、六科、五寺、都察院的所有长官来文华殿面见,还有个通政司……”
直接上传下达,这是朱允炆现在最大的想法。总不能什么事情都大家聚集在奉天殿上,打开圣旨宣布。有的时候,这么一级级的上传下达更有效率。
……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稀里哗啦,朝廷的大员们跪了一地,这些人各个基本都是多年混迹官场,没有什么省油的灯。
“都起来吧!”朱允炆站起来虚抬了自己双手说道,“皇爷爷来了一封圣旨,因为牵扯的问题比较大,所以准备让你们再去传达下。刘首辅,宣旨吧。”
“奉天承运皇帝,……钦此!”刘三吾拿出了刚才的那张圣旨,铿锵地宣着旨。
“这……”等到刘三吾话音刚落,下面那群朝廷大员的议论声就立即响起,不绝于耳。
朱允炆皱了皱眉,他也没想到,这些朝廷的顶级官员,也和那些他们的手下一样,在这些大的变故面前显得如此的惊慌。
“诸位爱卿,这圣旨就在这里,如果有需要,诸位爱卿都可以来查验查验。看看上面的笔迹,还有皇爷爷的私印是不是真的。”朱允炆当然不会允许他们就这么讨论下去,直接了当的又一次用出了以前对已经迁到河南布政使的前兵部尚书茹常用过的那招。
“臣不敢……”经过那次的教训,可以说谁也不敢应邀,尤其是皇太孙的邀请去查看圣旨。毕竟那个从京官二品、六部尚书之一的位置掉到河南做从二品布政使的茹常,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已经彻底jing告他们死了这条心。
其实这个时候詹徽还在偷笑,因为各地布政使并不缺编,也就意味着要是谁在触犯霉头,那就真的是惨。直接外派,给个从三品的参政甚至是从四品的参议都是有可能的。
朱允炆的嘴角有些上翘,但是这种微微的笑容然而给人以一种更加诡异的感觉。
确实朱允炆实在对自己之前立威的效果而满意,虽然这次他并不像上次那样,就是在想办法让茹常离开兵部尚书的位置。但是在朱允炆看在,似乎很多人确实是被吓到了。
要是说其实这次检查,是朱允炆准备让他们查查的,毕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没有人起疑心就不对了。更何况这些高级官员站的队,还不一定一样。
……
“收拾收拾,你留下来,别的明天跟着去中都凤阳!”
“都麻利点,赶快处理手上的事情,明天咱们要去凤阳。那谁,你给我留下!别怎么看着我,这是圣旨!我只是传达一下,没让你们们跪下接旨不错了!”
“……”
以上的一幕幕在六部、六科、五寺、都察院、通政司的大堂中上演。虽然朱元璋的圣旨里并没有规定什么时间赶到凤阳。但是根据这圣旨来回的速度上来看,朱元璋并不像让自己和那些大臣慢慢吞吞的挪到凤阳。
而各个权贵的家里,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叩响了他们的府门。然后这些锦衣卫在权贵的惊异的表情下离去,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算了就算斥责,也就是说我太渴望权利吧……”朱允炆想着摇了摇头,心中想着。其实内阁也需要一人进行留守,但是朱允炆实在想不出来让谁留守比较好。
“殿下,黄奉常和齐尚书求见。”已经接近用晚膳的点,黄子澄和齐泰突然出现在了文华殿外。
“进来吧。”朱允炆结束了沉思的状态,离开了座位。
“臣……”
“行了,这算私见,没必要这样大礼了。”朱允炆直接喝止了两人的行礼,说道,“这么晚再来见本宫,应该是有事吧。”
“臣想留在京师……”齐泰先向前一步说,“臣因皇太孙殿下厚爱,才获得者一部尚书之位。同时拥有这一部尚书之位,应该在京师留守官员中也算是起到一个领导的作用……”
朱允炆看了看齐泰,又看了看黄子澄,出口问道:“老师,那你来的意思呢?”
“殿下,臣觉得,这次可能不只是那么简单……”黄子澄的脸se有些yin沉,“殿下,臣以为你可以回忆下皇上去凤阳之前说的话。”
朱允炆有些好气也有些好笑地看着这两人,为了一点破事,在这个时间还来找自己一次,确实是有些书生气了。
“好了,老师,齐爱卿,你们说的本宫都记下了。”朱允炆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倒是确实内阁要一人留守京师。那齐爱卿,这个重任,就由你承担吧。”
“那殿下,臣等告退。”黄子澄和齐泰也知道时候已经不早了,过会可能宫门就要落锁,也算是匆忙的告退。
在两人走之后,朱允炆通知了传膳,然后就静静思考着黄子澄说的话。
“皇爷爷在走之前,让晋王出塞,同时让他监管别的藩王……还让,对了,他让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四人率部回京,而现在这只军队正好暂时驻扎在凤阳。”
大清洗!
这才是朱允炆在想到这点之后第一个反应。所谓大清洗,往往就是将人调到一个军事控制的地区,然后……
难道朱元璋察觉出了大批的站队党,然后准备一次xing全部清理?朱允炆开始顺着清洗的思路想下去,但是让他觉得不适很明白的是,历史上的朱元璋并没有进行清理,难道是因为他看透了那时候的朱允炆必没有坐江山的潜质?
朱允炆有些迷茫,之后的晚膳也味同嚼蜡。
……
次ri,京师的居民们看到了这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奇观。
无数的马车从仪凤门而出奔向了长江边的码头。无论是军渡还是民渡,都无比的繁忙。
百舸争流!共赴凤阳路!
;
第三十六章 凤阳路上()
赶出来一更,如果有什么问题希望提出来,月下表示对着赶的一更抱歉…………
例行厚颜求推荐!!!
*********
凤阳离京师并不算远,但是本来不算很拥挤的官道上充斥各个官员的马车,让这条路瞬间变得拥挤。
什么仪仗,什么随从都不带了,几乎每个官员都是轻装上阵,反正到凤阳也是大明的中都,不缺吃穿住。带上一点碎银和宝钞,足够在凤阳活上一阵了。
朱允炆的马车混在了百官的队伍中,虽然左右有几辆锦衣卫的马车掩护,但是看上去和别的马车并无什么区别。毕竟这条官道还算是比较重要,朱允炆也实在不想驻跸整条从京师到凤阳的路。
朱允炆乘坐的马车里,还有内阁首辅刘三吾。虽然两人经常就是沉默,但是偶尔也能在讨论大明的国事。
“刘首辅,本宫想废除皇爷爷在祖训中说的不征之国的那一条。”朱允炆突然想到了在皇明祖训中还有不征之国的一条,这一条变相保证了朝鲜国、ri本国、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这十五个国家不被大明所征讨。
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可以说在朱允炆的心中根深蒂固。因为在他前世的时候,这些国家都给大天朝照成了或多或小的麻烦。
刘三吾听到朱允炆的说的,心中将朱允炆从偏文改向了偏武。当然还不至于说认为朱允炆是穷兵黩武之人。
“殿下,臣以为,皇上定下这些不征之国,还是有皇上的道理。臣以为这件事,殿下和皇上去讨论,或许更妥当。”
朱允炆摇了摇头,心中还是感叹这官场的老狐狸还是太多了。
“唉,刘首辅你知道么,这非我族类,其心比异。即便这些国家哥哥都是小国,但是也可能对我大明照成很严重的影响。他们即便力量薄弱,我们是庞然大物。庞然大物的防御不可能无懈可击,就像北方边境一样,不可能杜绝北元每年冬天对我大明的sao扰。
“说到这边境,本宫也有个想法。就是取消边王的统军权利,改设九大边城。设置九边总督,边王在朝廷的授意下才有节制某个边城的权利。而且这个权利仅限于节制,也不能够直接统军。”
刘三吾听着朱允炆的话,低头沉思了一会。这个计划其实刘三吾还是很赞同的,消弱了藩王实力的同时,还变相加强了对边境的实力和控制。
“殿下,这九个边城,到底具体是什么?”刘三吾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但就这一句,在朱允炆看来,就是这个老狐狸在同意自己的观点。
“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朱允炆都没看地图,直接报出了这后世才定下的九边,“其中现在辽东有十五叔辽王,宣府、蓟州在四叔的管制下,大同是十三叔桂王,太原是三叔晋王,宁夏是十六叔庆王,而宣府是谷王。
“本宫就是想架空这些可以说是大明最有实力的藩王,让他们和地方的卫所所脱离。然后在下旨慢慢消减王府的三卫,消减藩王的实力。”
刘三吾不禁有些惭愧,内阁这些科举成绩都不错的,还有读书种子的机构,居然在削藩上还没有一个尚未冠礼的少年看的仔细。
“殿下说的是,内阁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殿下是想以谁的名义颁旨?”以谁的名义下这个圣旨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是朱允炆自己下旨,虽然从强制力上没什么区别,而且方便容易,但是这信服度显然不够高。而要是让朱元璋下旨,那么朱允炆就需要自己去说服朱元璋,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毕竟之前的规定是朱元璋自己订的,这样在推翻有些自己打自己脸的意味。
朱允炆也是很纠结这个问题,他现在可以看住朱元璋还是很欣赏自己的治国方略和治国手段。但是有些问题,比如涉及到藩王,还是很敏感的,很难去解决。
“这个由本宫亲自找皇爷爷去说吧,这种旨意不是很适合我下。”朱允炆在这个谁下旨意的问题上还是没做什么思考,毕竟自己下旨,肯定会有一些好叔叔不服气,甚至阳奉yin违。而要是朱元璋下旨,绝对不会有这个问题。即便是在不想,这父命加上君令,不得不从!
“对了,刘首辅,这婚期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朱允炆在一件一件的盘点自己到凤阳之后要和朱元璋面奏的事情,盘点到这大婚一事,又一次还是问起来刘三吾。
“改期之事已经办妥,因为殿下您的手谕,马家应该没有什么怨言。”刘三吾还是很肯定的说,“而且臣在内阁讨论了,还加了光禄少卿马全的俸禄,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朱允炆点点头,历史上是朱元璋为朱允炆定下的与马恩慧的亲事。因为恩慧姓马,和朱元璋的发妻、患难之妻、马秀英马皇后同姓,令朱元璋确信马恩慧应该可以像马皇后一样,必能成为母仪天下、扶持夫君的好皇后而被选。
历史也证明了,马恩慧确实贤德。但是鉴于朱元璋定下的**不得干政的条令,马恩慧的很多智慧,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
想到这里,朱允炆的思维又一次发散——这后*宫不可干政的条令,似乎也应该改改。不然自己这未来的皇后,只能做花瓶了。
“刘首辅,你对后*宫参与政事这件事,你觉得会产生什么后果?”
“臣不敢断言!”刘三吾想都没想就这么说了,“纵观前朝,后*宫有辅政,有乱政。还望殿下三思!”
朱允炆点点头,他也预料到了刘三吾可能会这么说,但是这也肯定了他的决心——后*宫,可以有限的干政!
……
车轮滚滚,马车如流水一般不歇。
昼夜兼程,除了必要的给马匹休息、吃喝方便等等。这只全是大明勋亲、权贵、京官的队伍,在京师到凤阳的官道上不停的流动。;
第三十七章 中都行宫()
又上了分类强推,汗一把
现在我天天能码多少,我就发多少吧,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求点击推荐收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