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〇六 三掌青龙()
白日确实没有那么长了——君黎出了内城时,酉时过半,天色已有些发灰。晚风扬起些尘土,连落日都看不甚清楚了。
内城门往武林坊仍很是有一段路途,因怕到得太晚多有不便,君黎还是策马而行,心中也是暗怪自己白天竟忘了时间。天气不佳,傍晚之时路上行人已稀,偶有银杏叶儿从不知何处飘落,金灿灿很是写出些秋意来。
他正自催马快步,不期拐角处一个身形转出,有人喊了一声:“道长!”
那声音不高,身形也显得有些瘦怯,可君黎还是立时勒缰而停。喊住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下午已经离开的依依。她以白色的绢巾掩住了面孔,不知是为了防人认出,还是为了防这黄昏的尘风。
然而,风还是将她梳好的发式都吹得歪斜起来,显然,她是知道君黎今日会外出,已在这里等了他很久了。
君黎下马,快步趋至墙边。“依依姑娘,发生什么事了?”他开口就这么问,是因为昨日至今日朱雀与依依的许多举动已经令他心有所疑,他猜想多半是朱雀又因什么事对依依有了不满,虽然有心劝说,可要问又多有不便,只好假作不知。但若此事竟会让一贯隐忍顺从的依依都要特意拦住了自己,想来还超出了自己预想了。
“君黎道长……”依依见他走近,闻他语声,一时竟忍不住,拉住他袖垂首落泪:“道长……道长想办法救救朱大人吧……”
君黎闻言大惊:“你说什么?这话什么意思?说清楚些!”
依依哭得气急,好不容易才哽咽道:“朱大人定不让我告诉你们,其实他……他……他伤得好重,那么久了,一点好转都没有……”
话虽说得没有起承,君黎还是听明白了,面色微变,“你说的是——宋客刺了他的那一剑?”
“就是那个宋客!”依依咬牙切齿,“朱大人待他……待他那么好,可他卑鄙无耻,恩将仇报,竟……竟出手行刺!朱大人未有防备,那一剑当时……当时……深入脏腑,幸得大人功夫厉害,不然怎么挨得下来!”
“没有请太医看吗?”
“我也想请太医,可是朱大人不允啊!”依依道,“他说不要说是让太医知道他的伤势,单就是请太医来看,就是告诉这禁宫内外他有了麻烦!大人在宫中树敌不少,就算有些还不是敌人的,倘若知道他身受重伤,也会趁虚而入。他如此说……如此说当然也有道理,可再这样下去,我怕大人的身体支持不住了!君黎道长,你……你想想办法吧!”
君黎心中不无狐疑。宋客的身手他见过,若说出其不意之下能伤及朱雀,他并不怀疑,可剑伤纵然再深,朱雀性命无碍,那一剑就说不上致命;既非致命,剑伤再怎么样也不过外伤,以朱雀的修为辅以一些伤药,伤口应会逐渐好转,绝不至于日益恶化以至于依依要用“支持不住”来形容。
“师父他……现在伤势是何情状了?”君黎问道。
依依垂泪:“伤口……伤口处血肉都腐烂了,每天都要花好多时间剔去腐坏皮肉,但还是没用,那伤蚀一日日越来越快,越来越深,我……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
“……剑上应是喂了剧毒。”君黎沉吟着,面色有些重,“师父不可能不知道,他没与你说?”
“没有啊,是剑上有毒?”依依愈发失色,“难怪……那……那怎么办?那宋客已死了,再问谁去要解药!”
“你先别慌,宋客应该没死。”君黎道,“他可能还在这临安城里。”
依依愣了一下,正要发话,君黎又道:“眼下师父的事情你除了告诉我,应该没有对别人说过?”
“自然没有。你和秋姑娘不回来,我谁都不敢信,谁都不敢说。可是……可就算旁人现在不知,时间一久难道会看不出来吗?往日里大人有时是会……会找别的女子侍寝的,现在已经有人问起过,说怎么最近都不见旁的女子了,再下去恐怕要瞒不住了。再者,就算朱大人在人前一直隐藏此事,可……可他伤势如此,到底精神还是会不济些的。我一想到明日他……明日他还要与那么厉害的对头相见,若是对方眼锐看出了什么来,或许便会趁人之危,若是可以,君黎道长能否也劝劝大人,不要与那个……那个叫凌厉的人……相见了?”
君黎此刻已知,朱雀要改在入夜之后与凌厉相见,其实也是怀了这层提防之心,怕被凌厉发觉自己身体有异。不过在他看来,凌厉决计不会做出趁人之危的事情来,只是依依却不会相信。在经历过宋客之事后,只怕她已深恨黑竹会,凌厉在她眼中,大概也是宋客的一丘之貉。
“倒不是不能将这见面推后,可是凌大侠要邀师父见面之事天下皆知,如今他回到了临安,若是师父避而不见,恐受天下人耻笑,还更增人怀疑。”君黎道,“凌大侠我是知道的,明日之见应不妨事,你若不放心,我可以陪师父同去。眼下最紧要的,我先去寻到宋客。”
“他真没死?”依依追问,“你知道他在哪?”
“如果他还在临安城里,我就能找到他。”君黎道,“依依,你先回家去吧。就算找不到宋客,我也会想别的办法。”
“不,你带我也去见他!”依依一把抓了他,“我要当面问问他,到底为何要下如此毒手!”
“依依。”君黎道,“你冷静些。你若不希望有再多的人知道师父现在的情况,就不要意气用事。真要质问于他,那便等到师父毒解了,伤愈了再去,岂不是更无后顾之忧!”
依依望了他半晌,才肯将手轻轻松去,垂首轻声道:“我知道,我不会武功,亦不懂得多少江湖事,什么忙都帮不上。也只能盼道长真的能带来好消息,免得朱大人再受那么多苦了。”
“依依姑娘。”君黎却反双手一拢,向她行了一礼,“我和秋葵离开那么久,半点不知师父身受重伤,一直全赖姑娘多加照顾,此恩此情,姑娘怎能说‘什么忙都帮不上’?师父是知道了姑娘这些日子太过辛苦,不忍你再因他难过。既然我们回来了,我们自会照顾于他,姑娘只消宽心就是。待你下次再入禁城,我们或便可还你一个伤愈无恙的朱大人,以为报答你这段日子的独力支撑了。”
依依目中含泪,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对着君黎,福了又福。
好不容易安抚了依依离开,君黎上马疾行。无论与依依说话时是如何尽力宁定,他却无法安抚得住自己这颗提到了咽喉的心。一直以来,只有朱雀能对旁人生杀予夺,还从没有他陷入险境、要人照顾的时候,所以昨日朱雀说没事时,他从未想过他也会有所隐瞒。可依依定也一直和自己一样相信,甚至比自己还更将朱雀视同神明。如果连她都惊慌失措到这般,朱雀的情形一定是极其糟糕的了。现在想来,他甚至打算将明镜后四诀一起交给自己——那其中的含义,想来是何等可怕!
马儿似一阵旋风般沿河向北,到了武林坊时,天色还未全黑。君黎下马,快步走向那扇熟悉的门。门今日大开着,就像早知他要来一般。
他满心皆是寻宋客要解药,见门内似有灯火,不假思索迈步向里,喊了声:“凌大侠,君黎求……”
“求见”二字还未说完,一股猛烈的炙热之气忽然自屋内激卷而出,向他扑至,一个声音道:“来得正好!”
君黎人已跨入了屋内,当下身形一个急闪,横移开去,炙热之气顿然向外扑出。他还未来得及定了魂,第二波炽烈之气迎面笼身罩来,逼得他慌忙纵身向上拔起,只闻“蓬”一声软响,屋角摆设四裂,适才所立之地已是一片簌簌飞屑。
这虽是凌厉的家,可向他出手的却不是凌厉。君黎百忙之间看得清楚,那个人身形高大,正是青龙教主拓跋孤无疑。这两下出手只在电光石火,凌厉固然在侧,却竟一时援手不得。君黎于空中拧腰返身,本欲觅处而落,拓跋孤第三击再度追身而至,全不给他半分喘息之机。眼见这一掌君黎避无可避,一旁凌厉红绫挥出,缠向拓跋孤手腕,稍许用力欲令他掌力偏出,可拓跋孤腕上轻抖,灼热之力散出竟如无形之焰,将那一截红绫都瞬息熔断而落。
凌厉不虞他如此不留情面,当下也是变色:“何必欺负一个晚辈!”说时迟那时快,掌力已到了君黎面前。君黎脱身不得,双足在梁上轻点,只能出掌以“潮涌”相迎。
三〇七 三掌青龙(二)()
他记得朱雀曾对自己着意告诫,万不可有朝一日与拓跋孤动手,因为寒热相克之下,莫说他与拓跋孤功力相距尚远,就算是分毫之差亦可能致他死命。可是今日事出突然,又哪里有他选择的机会。这是他第一次与青龙掌力对敌,不过经与凌厉一同为韩姑娘运功,这灼热之力于他并不陌生,甚至很熟悉,熟悉得他下意识间竟如那时一样运起“体行八卦”,欲待再将潮涌之力放大而出。
可他随即省悟过来——这并非给韩姑娘运功的静地,而是与当世第一高手的战场!倘用此法,纵然自己的掌力能得大增,可抵御之力全无,无异于自寻绝路。这样的省悟令他心头透凉,可一切回转都已来不及了——掌力已遇,高下相撞,炽热侵入他身心,他感到一阵蚀骨的灼痛。——是不是因为对手太过强大,我便失了清醒,才于临敌之际作出这样愚蠢的选择?我是不是真要如此难堪地命丧?
可隐隐约约间,他又知道并非如此——是因为我知道倘若正面相迎,我几乎求不到半点生机,而必须另出蹊径。如果这样的蹊径是种错误,那也不会比不设法求生更错得几分——难堪地死与不难堪地死又有多少差别?可生与死的差别就大了!
求生。这两个字在一切纷乱念头掠过之后依旧牢牢沉淀在心底。他忆起朱雀那一句话来——“若自身已无余力可用,便只能借助身外之力”,而他已在下午读过了明镜第八诀“移情”。
若不是此时此刻的处境已近绝境,他是绝不会违背朱雀的意思,冒用这几乎不曾试练过的“移情”的——朱雀说,“流云”未成,绝对用不了“移情”,可他写“移情”时借的是道家之理——或许,朱雀惟对道家之学的理解,输给了他这个弟子。
“啪”的一声,双掌终于相接。掌心相对,拓跋孤忽然色变。君黎这一掌挥出的“潮涌”比他预想的要凛冽得多,但这还远非令他最为惊讶的——纵然这小道士再是厉害得翻了天去,也不过是朱雀的弟子,不该越得出“明镜诀”心法的范畴,而朱雀已是他多年的对手,他自觉没有什么能出乎意料——却怎可料双掌相遇间,他竟依稀觉到掌心传来一股细微却陌生的吸噬之力,正将自己的灼热之力丝丝抽离!——那似是而非的一掌竟然,不是他所认识的“潮涌”!
拓跋孤何等敏锐,随即已发现君黎用的竟是“移情”。他虽不知明镜诀之详,却也知晓“移情”已是这门心法极为艰深之处的武学了,心头暗自异了一异。君黎已动用自学这明镜诀以来修炼之全力,更借八卦方位将感知吐到极限,凝聚起“移情”心法。他知道自己的“潮涌”远远伤不了拓跋孤,而对方那一掌却可轻易压倒自己,所以这一对掌不在伤敌而在求生,只要能够自保,便已算胜了。为韩姑娘疗伤时,凌厉全力施为的青龙心法之热也必不会伤到他,因为韩姑娘一身纯阴体气在其中已成为缓和的屏障。那么,今日的交手也是同理吧——虽然没有了韩姑娘,可如果能用“移情”借了此间一切可借之力,在自己与拓跋孤这赤裸相交的双掌之间,这针锋相对的冷热之间聚起一个“屏障”,自己便能有了生机!
而那一丝吸噬之意,也是源自给韩姑娘疗伤,身体冷到极限时对热劲下意识的索取。那时君黎还不懂得“移情”,无法将对手的劲力真正消化,可如今他明白,“移情”借鉴了道家心得,借的正是万物万事“损有余、补不足”之本意,他在非常之时用起此诀,所得甚至已超脱出了朱雀的预想——那丝原该与他相克相害的劲力在“移情”之下,循两仪相生之理透入他体内,如水火相煎互斥互消,又如阴阳相汇互融互引,竟有那么两三分不受了拓跋孤控制。掌力相交的感觉和与朱雀对敌时大相径庭,也无怪乎拓跋孤会深感震惊。
惊讶也便是那么一刹,拓跋孤自不会由君黎妄为,当下不再容情,掌力一吐,君黎全力而凝的外力“屏障”顿然碎落。他知道,无论如何,拓跋孤究竟还是他无法匹敌的对手,但“屏障”已经给了他一丝喘息之时。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迅速收去“体行八卦”,将“移情”换为第九诀“不胜”,来抵挡这“屏障”不曾消化得去的余力。
残余的大力还是足以将君黎推得撞向屋顶,一股灼热的气息冲破他指掌之守。果然,“不胜”初用实极生涩,加上气力已竭,他只护住了部分经脉,火烧般的痛感自拇指与食指桡侧涌入,沿着手臂过肘至腋,一直延入了胸腔,其煎如沸。
但君黎知道,这第三掌已算是捱过了。得以在青龙教主手底下走过三招的人恐怕不多,可他此际心头丝毫没有半分喜悦得意,因为,他所学已经用至极限,拓跋孤若再出第四掌,恐怕会不费吹灰之力地取走他的性命。
倏忽已离屋顶极近,要保住性命也便只能趁机破屋而逃,可受力之后再受撞击,胸肋或脊柱或都要受损。眼见要冲破了房顶,忽胸腰间一紧,这熟悉的感觉立时让他知道是凌厉软绫缠来,要将他拉向地面。他不知是福是祸,却知道必已走不脱,忙反手伸出,往屋顶轻推了一推。凌厉用力甚柔,看来是有相护之意,那绫缎托拉缠裹,竟将他身体所受之力消化不少,料想他挟软绫驾驭真气的功夫,果然绝不亚于“流云”一诀的成就。君黎此际无暇多想,连忙顺势凝神落于地面。
拓跋孤没有出第四掌,只是负了手,打量这个被自己逼得极为狼狈的朱雀弟子。据他所知,君黎师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