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辨得出单疾泉的笔迹,表情虽犹疑,却也找不到理由不信。君黎与刺刺在梅州同时受伤的事情,俞瑞也对他提过,只是俞瑞对于两人受伤的始末并未亲见,自也未能说得太细。此信提及君黎是为救刺刺而伤,也算多少消解了朱雀心中疑问。
可他看罢,却并不将信见还,反而从头再细看了一遍,方抬头看着君黎。
“你和这个叫刺刺的小姑娘,如今是何关系?”他问道。
君黎未料他会问这一句,一时竟是不知如何作答。“我和刺刺……”
他并不愿否认两人如今的相悦,却也不知自己又能明白说出与她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纵然他能说——他也不知朱雀问话的目的——夏铮就因与自己的父子之系而受了他忌恨,刺刺会否也因与自己有任何亲近联系而令他不喜、而陷入一样的险境呢?
只是一瞬间的犹豫,已足够朱雀知道他的答案。他冷笑,“今日你临走时与她眉目传情,你道我看不出来?我只料不到原来你在梅州差点丢了性命,便是因了要救她;你久久未曾回来,原来也是与她在一起!呵,我看你大概是忘了当初口口声声说要自我这里带走秋葵的事情了?倒想问问,你如今——将秋葵置于何地?”
“师父,这事情……不是这样说的。”君黎额头竟有些冷汗渗出。朱雀言语之中果然已露出了几分对刺刺的敌视来,不由得他不怕。“若是秋葵的话——若是秋葵遇到一样的险境,我也一样要不惜性命救她,我……”
他不知如何解释才好,只因他既想告诉朱雀自己不曾厚彼而薄此,却也知道那其实是句谎言。纵然他真的会在一样的情境之下去救秋葵,可刺刺与她,终究是不同的。
朱雀见他忽然紧张至此,一腔冷笑反而转淡。那一个叫刺刺的小姑娘,他记得当日在许家祠堂带走程平,就已见她与君黎在一起。纵然不过普通相知,以君黎的性格,会舍命去救她一点都不奇怪,正如当日君黎曾在自己手下舍命救过秋葵一样。
——这道士便是个这样的人,自己不是早便知道了么?
他忽然已不欲逼他,转为一叹:“你不必紧张,你的私事我管不了你,也不会管。只是你既然肯回来见我这个师父,我便不想见你再有什么躲躲藏藏。”
君黎显得有些局促,只道:“是,我知道。”
“口是心非。”朱雀摇头,“君黎,你是否觉得往日我逼你之处甚多——当日你一怒而走,除了因为夏铮,是否也因你早已积怨在心?”
君黎摇头,“没。”
“你道我真的不知你与秋葵从无一日真心有意留下?”朱雀这般说着,语气却平,“你走时叫嚣要将她带走,呵,最叫我心冷之处倒不是你那般态度对我——而是我深知你那日说的才是真心话。君黎,你今日回我身边,我知道未必可视作假意,可终究你还是怀了有一日离开之心。我若定要将你强留于大内,不过是再次积怨而已。下一次为了任何旁的缘故,你必仍要与我反目。”
君黎语塞。他想起那一日朱雀落寞的语气,他实不欲加重他的落寞;可他——可他又怎么否认得出,因为朱雀分明将一切都说得透了!
“罢了。”朱雀忽然抬首,“哪个弟子投入师门,不是为了有一朝昂然出师的,你再是并无野心,怕也不肯甘心就此困于一个内城。这样吧,君黎,我今日与你约法三章,在你学成我‘明镜’全诀之前,你仍须听命于我,不得再存脱逃之念;不过我亦不会似以前这般限你自由——你若有要事牵挂,我可以容你偶尔离开内城,也省得你心中怀恨。”
他不容君黎言语,又接着道,“至于秋葵……她这些日子一直以你为念,不过你人没回来,我亦无可消解她那般执意。现在倒是可以了。”
他停顿了一下。“这事情不妨明说——她对你的心思你清楚,你若决意不想娶她,我亦不会逼你,只是你便不要再存任何将她带走之心——纵然她再不想留在我身边,此事也与你没有关系。我已与她说了,女儿要离开父亲,不过是一种情形。终究亦是有人要带她走的,不过——不会是你罢了。”
---------
(我终于回来更新了呜呜呜呜呜我对不起你们……好久没写找不到感觉了要……我慢慢恢复下……)
二三六 命若琴弦(十六)()
语声仍平,但听得出来,此言语意却厉,内中凛意,说是咄咄逼人亦不为过。
君黎知道自己此际无可辩驳,唯有点头同意这所谓“约法三章”。在他看来,关于自己的约束,原本最好的打算也便是如此;而关于秋葵——秋葵的去留,又岂是他们二人在背后便可以决定得了的。
朱雀见他点头,冷笑道,“你懂得就好。”
天色渐已亮得多了。朱雀又将别后之事细问了些,君黎答得也极详尽,差不多已是辰时。那边秋葵与娄千杉都已起来,小心翼翼来此探听,朱雀却也未拦,由得二人进来。
娄千杉只听得君黎似刚与朱雀说完与宋客相遇的始末,听来并不知宋客在黑竹会的身份,亦不知他此来的真正目的,一双眼睛向君黎看了看,便低首不语。朱雀已抬头看她,道:“他现在如何?”
娄千杉忙答道:“宋公子已经醒了,不知朱大人要如何处置,我暂将他锁在房里了。”
朱雀微一沉吟。“你带我去看看。”
不知是否有意,这屋里,便只又留下了君黎与秋葵二人。
“……他没为难你。”秋葵不耐这般面面相觑,先开口说话,好像是想问他,语气却并不像个问题。
“……他也没为难你。”君黎微微笑了一笑,似乎有些取巧的应答,幸好也并不显得轻佻。
然后便又沉默了一下。这般两句话反令两人各自松了口气,仿佛是终于确认了即使经过这么久未见的日子,原有的关心也并没消失——这一见面,占据了最多的,终究还是种见到对方安然无恙的欢欣。
“自然不会为难我——他一贯照顾我。”秋葵也有意笑了一笑,将话说得夸张,不过随后迟疑了下,又道,“你们昨晚说了些什么吗?他该是……这便要我们一起回去了吧?”
“没说到此节……不过,想来该是如此。”君黎道,“此间事了,他也没什么理由还耽在外头了。”忽然也是一停顿,“内城里——这几个月怎么样?没再发生什么事吧?”
“明面上是没什么异常了,”秋葵稍稍一掠头发,面色显得郑重,“我原也未多关心,细节并不知,不过临出来时听人提到,好像太子和朱雀如今碰面,偶有言语,气氛都不甚对付,其间紧张,比你走之前大概还更多了几分。这几个月其实……大家也都不知你是生是死,太子那头似乎笃信你凶多吉少,我听说,每与朱雀碰面,他总要故意提到你。你也晓得朱雀的脾气,他固然不与太子正面冲突,可是……想想便知道他定不肯咽下这口气的。你要是回去了,便等于替他打了太子一个嘴巴了。”
“已这般剑拔弩张了么……”君黎喃喃道。
秋葵点点头:“这次我们也是悄悄离京,我猜若太子知道了,定会作些文章。朱雀算了此事最多能瞒上三天,今日正好第三日了。若今日不回,张庭便会带人过来接应——这事本身没什么,可那时候想不让太子知道也难了,所以……”
她轻轻叹了一口,“今天无论如何也该回去的。”
君黎没有说话。秋葵说这句话时,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微微蹙起的眉——那写着几分担忧的眉。这让他有点吃惊于她的变化——那句“他一贯照顾我”大概真的不是戏言,她如今是真的有几分将朱雀当了父亲般关心和在意他的处境。——这或许是件好事吧?
他竟有点高兴起来,安慰她道:“他自然考虑得比我们周全,不必太过担心的。”
秋葵轻轻点了点头,与他又互问了一些别来情形,听他一一道来,也有些惊心。偶抬头见他好端端在自己面前,竟仍会生出种恍如隔世之感。
君黎不欲她多有担心,于自己那时重伤便说得淡了些,自然也将自己为之而伤的刺刺轻轻带过。秋葵凝视他的眉目,总觉得他显得很淡然,淡然得……有点不像以往在自己面前的他。
纵然是以前,在临安城里他们曾一起计划着如何混入内城的时候,谈起刺刺,他也不会这般淡然的。她还是想起了昨日青龙谷口离别时,他与刺刺那一刹那闪烁的眼神。此刻一瞬的闪回如同一根细针轻轻扎了一下她那颗深藏已久的心,让她觉得——有些事,再怎么掩耳盗铃,怕也无法逃避和自欺的。
她咬了咬唇,一笑,道:“如果这次不是被朱雀找到,你会和刺刺一直留在青龙谷吧?”
“怎么会。”君黎没因这样的问题露出异样。“多留一两日罢了,刺刺的父亲——原是请我在他们家逗留两日,我也打算与他们叙了旧,就回临安了。”
“真的吗?”秋葵直视他,“你明知回临安,朱雀便不会再放你走的。”
“但我总不能不回来?”
“你若回来,就不得不弃下刺刺了——她怎么办?”
这句话终于让君黎眉心微微抽动了一下,像是被她忽然的咄咄逼人惊到。他抬目看她。她的面色波澜不惊,像是早就作好了一切准备来接受他的任何答案。他一瞬间就已明白,她早已看出来了。
早该知道,敏锐如她,关心自己如她,有什么看不出来、有什么隐瞒得了呢?她是要逼他亲口承认些什么吧?在真相面前,往日里的那些躲避她的借口尽数都要灰飞烟灭吧!
他迟疑了一下。否认或解释都太容易了,而唯有承认是艰难的——那真相,是要狠狠伤害她,也是要暴露自己的内心——这两件事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没有一件容易。若不是她忽然问出这样一句话,他原也打算默然不语——反正一切与他们都没有关系。他心里装着刺刺,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可怎样又是不狠狠伤害?一切饮鸩止渴终究会有个结尾。如果连秋葵都已经忍受不下去要知道答案,他又怎能继续隐藏着自己、给她一个虚假的回答?
“朱雀说,往后不会太限我自由了。”他在那般略一迟疑之后这般若无其事地回答,“我想——我偶还是可以去见她。”
秋葵心里一震,如同那针扎之血簌簌落下。这便是他的答案了。他正回答了她的问题,答得平平稳稳,正如她这个以波澜不惊的口气问出来的问题,可那真相的咄咄逼人,也正如这个问题隐藏着的咄咄逼人。他什么都没有承认,可却什么都承认了——连一句借口都没有。
她不知如何回答,不知要如何将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收场,只能轻轻“哦”了一声。君黎没有看她,仍在继续道:“再者——我想着,朱雀是要我沿袭他的‘明镜诀’武学,最晚最晚,待到我学成,他——会放我走的。”
他说完才抬头去看她。他已经说到底了。他相信她懂。
是的,她懂了。她知道,朱雀说的一点都没错。君黎不是因为自己是个道士才不能喜欢她,而是因为他不喜欢她,才让自己始终是个道士。原来他是可以喜欢旁人的,而那个人——是另一个姑娘。
她还咬着唇,只是轻轻点头,“嗯,应是如此。”她还欲保留住自己的情态,可语声却有些高低难控。
一切安慰之语大约都不如不说。任何言语纵然不是同情怜悯,也必只能适得其反——君黎是知晓的。倘此刻对她加以任何安慰,那么方才那两句回答,倒也不如不回答了。长痛不如短痛,大概在这个时候,他们二人才真正感同身受。
恰门外人影移动,君黎已见朱雀正自回来,却并未见娄千杉与宋客。他略感奇怪,上前道:“师父——”
他欲待问起宋客,可话语未竟,秋葵已先自上前。
“爹,今日要动身吧,我先去准备准备。你们说。”
她低着头,没看任何人,亦未等待任何回答,倒像是一声知会,便顾自离去。朱雀未曾拦她,君黎也未曾拦她。他看着秋葵离去,竟多少觉得这一次的背影留下的是一点自私的解脱,回过神来,才见朱雀似含意味地看着自己。
他忙收敛心神,道:“师父,我听秋葵说,今日我们要往京城赶回吧?”
“原本是如此。”朱雀话只说了一半。
“师父的意思是……?”君黎狐疑,“宋公子那里有什么不妥?”
“宋客与你可算相熟?”朱雀不答反问。
“还算——算是朋友。”君黎想了一下道。
朱雀点点头,“他没什么不妥,不妥的却是你们几个。”他方始回答。“我原有些事情举棋不定,纵然昨日见你,我仍是未能释怀,不过此刻我倒有了个新的主意。”
他停顿了一下,“你恐怕还不知,秋葵、娄千杉她们所在的魔教三支,很快要在洞庭湖畔有一会,她们二人皆在受邀之列。三支之人善恶难测,这一会也吉凶难卜,秋葵——我本绝无放她前去之理,不过她是泠音门唯一传人,若她无法前去,三支之中会如何看待此事先不论,恐怕她自己心里其实不快,此亦非我所愿。这次带她出来,我也是一路考虑此事未有其果。若说有娄千杉同行——可娄千杉自己都顾忌良多,未见得有甚臂助。昨日我与幻生界之首关非故倒有一会,得他应承,定会照应秋葵,只是我实也未能尽信此人——”
他说到此节,抬目看了眼君黎。“我甚或想干脆自己陪她走这一遭,可实犹豫不决禁城之中是否还容得我离开这么久。你既回来,这一次不如交由你去——此会之后,你再带秋葵回来京城,如此或许才最是各得其所。”
二三七 命若琴弦(十七)()
君黎有些意外——朱雀为怕自己或秋葵脱逃不返,从来便将二人中至少一人拿在手中为质,何以此番竟肯让两人一起离开?更何况,他该是亟盼着自己回去京城好给太子一个响亮耳光,而若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