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倾大宋-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道理,退而求其次,并不一定是坏事!”

    李长昇似乎在给刘仁凤说,他的目光转向宗良,意味深长地道:“先生素有新政大志,数年间又有数十名同门登龙飞榜,开始以杂学立世,正是先生大手笔。先生一反常态,出手两浙路海事局,在于清理整肃水军,可以说是开始。”

    宗良、刘仁凤、时雍、秦敏各自沉默不语,他们并不比李长昇领悟的少,只是有人不愿去想,有人深深藏在心底。对于王秀几年的沉寂,私下也有过不少议论,但谁也没有提到王秀会以何种方式走到前台。

    两浙路海事局发生的回易弊案,使他们隐约有种说不出的预感,或许,真是不错的复出机会,又或许,这个开场是血腥的某些人去颤抖。

    “二哥,认为此事如何善处?”宗良有点郁闷,他有点施展不开手脚。

    “大哥以为如何?”李长昇将球踢了回去,毕竟他是水军大将,牵扯海船回易,有些事不好说出口。

    宗良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他需要李长昇的全力,而不是一句虚话。

    “难道刘侍制也没办法?”李长昇不太相信。

    “几个官吏勾结水军回易两浙路海事局暗中扣押便得,有何难办之处。<;>;大哥不方便办事,小弟可遣仁和县公人协助。”刘仁凤轻轻地笑道。

    “牵连太广,还要妥善处置。”宗良嗓音拖得很长,他可不能把王秀的嘱咐办砸了。

    刘仁凤与李长昇当即明白道理,就算和女真人回易,也是下层官吏和将校勾结,哪有什么大事啊!

    两府既然当成了大事,宗良身为枢密院副都承旨,亲自来杭州办案,不说王秀复出的事,单单从规格上看,肯定有很大的猫腻存在,只是不为人知罢了,杀鸡儆猴都是小事。

    刘仁凤瞳孔微缩,甚至想到他的上官,身为两浙路节帅、权知杭州军州事刘豫,或许也被牵连其中,宗良和刘豫在书房密谈半天,兴许正是先生分化事态的‘高招’。朝廷是要大事化小,从州郡掐断朝廷高官线索,以免引起政局动荡,天下士民恐慌。

    他不免多看几眼秦敏,七哥神神秘秘的,只说是走南闯北经商,今个凭空冒出来,似乎是关键人物。想想,他感到一阵心烦,不过是简单依律办的事情,为何要搞的复杂,王秀为稳定朝局,杀一批贪官,又要放过某些人,非他所愿。

    李长昇冷笑道:“朝廷如何处置,我倒是服从,但大宋禁军维系家国,绝对不能知道有人勾结虏人回易,而不闻不问者,凡我水军有参与回易者,当斩不赦。”

    宗良颇为赞许,李长昇总算是表态了,他目光柔和,缓缓地道:“二哥与先生不谋而合,先生之意,水军是行在支撑根本,日后朝廷依仗的大军,绝不有奸人混迹其中。”

    他深知王秀对水军的重视,当年宁可放弃十万大军兵权,也要换取李宝、上官谦组建水军,绝对给予无限希望。

    李长昇精神一振,会心笑道:“早知先生必会如此。”

    说到这份上,大家那还能不敏白,看来一轮子血洗开始了,有某些铁定倒霉。<;>;

    刘仁凤撇撇嘴,举杯道:“好了,咱们兄弟相聚不易,今也不谈公事,莫要辜负了西子湖畔美景。”

    “当然还有这船中美人。”李长昇破天荒地一脸坏笑,玩味地道:“子睦愣着干嘛,快请行首上来。”

    时雍脸色更加阴郁,他的嘴角抖动几下,似乎想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口。

第五三七章 复出() 
行在南京

    经过五年,应该是将近六年的建设,皇城已经颇具规模,宫城大半修缮完毕,龙气使然,就是外城也扩大了许多,按照王秀的提议,以青条石为基座,外城建成三层墙壁,每个城门都有瓮城。笔)痴中e

    方圆数十里的大城,三层长壁防御体系,放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谁要想攻陷江宁城,简直就是开玩笑。

    就在新建成两年的都事堂,装饰简朴大气的公厅内,王秀一脸平静,静静地听着孙傅、唐格等人是否要赋税,补边军用度的争辩,仿佛和他没关系。

    这些年,他刻意避开外朝政务,除必要的正朔朝,基本上不见他身影,倒是给自己加个职务,南京钟山小学校山长。

    但是,他却以翰林学士院和知制诰,实际主导中朝事务,连续修订完善皇宋银行条例、海事事务条例还有工商榷场条例,一点点对整个社会进行影响,做好大变革前的准备。

    五年时间的准备,人生能有几个五年?但他并不认为准备时间太长,相反却认为太短了!积累的显然不够,王安石蛰伏三十年,才有意气风发时,历朝历代变革主持者,哪个不是积累声望。

    不过,他真心有点等不及了,先行锁定银行、海事司、水军三大巨头,在他暗中扶持下实力空前上升他认为五年时间应该够了。但是,他也很有手腕,凡事都低调处置,大事则提交两府,非常尊重两府决策,才没有遭到太多阻力。笔/痴/

    反正三大巨头发展,对家国有利,尤其是大宋的船队满债而归,获利一举解决禁军半年费用,平息了很多的非议,就算同知谏院万俟禼上奏,斥责朝廷不该言利,还拿银行、海事司官吏俸钱比同级衙门高做文章,被清流所赞同,但实际掌握大权的人,都默不作声,当万俟禼放屁。

    这里不能不说,大宋自真宗皇帝加俸,直到仁宗皇帝初步定制,俸禄一直为士大夫考虑,那绝不是一般的优厚。<;>;尤其是贴钱,绝对是精妙的一笔,你除了寄俸官有一份丰厚的收入,贴钱又是一份收入,根据衙门官职的繁简定钱。

    银行、海事司贴钱绝对的优厚,几乎高出别的衙门两倍,这是什么概念?周围都成了眼红的兔子,能挤进来当然高兴,进不来的则大加鞭笞,有沈默的绝对掌控,没真本事还真难进。

    至于水军吏士,人家出海归来当然有贴钱,每人还能携带些许货物,出海赚几个养家钱,那也不是马步军能比的。

    他用秦桧、范宗尹、蔡易、沈默、何为作为代言人,不介入两府争端,尽力维持着朝政的平衡。

    好处不言而喻,韬光养晦、避免功高震主,使得自己避开繁杂庶务,潜心思考日后的改良思路的办法,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不少士人为他抱不平,要求他重出外朝。尤其在三年守丧期满,士林压倒性地要求他出山,却被他以父母殉难未及时奔丧为由,再请两年守丧士林上下一片赞叹,何为忠?孝字为先,他声誉越发的清高。

    当然,有说他沽名钓誉,也有人说他外表恭顺谦和,内行王莽之法,但都遭到既得利益阶层猛烈回击,身子谢氏士林的彭集中成不了大气候。五年的蛰伏,给他的不仅仅是名声,更是密不可摧的护身符,对于流言蜚语无需他去辩解,自然有人去为他辩护。

    这就是大宋士人的声誉,士林对士人的肯定,也是他主动卸去兵权的原因。这个时代,武力必不可缺,但依靠武力去谋求权力,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深知其中滋味。

    外朝的斗争是激烈的,没有王秀的存在,孙傅、唐格、张叔夜、李纲等人分歧日深,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去年,李纲三次请郡,都被朱影委婉地驳回,当然是王秀的意思,别人制衡他,他何尝不制衡别人。

    万俟禼的弹劾,他全然不放在心上,但以赵鼎为首清流,却让他大失所望,因赵鼎曾经供职海事,每次弹劾都恰当好处,利益不提弊端放大,回易是使臣带回来的不假,但赵鼎却把事扩大化,这才促成宗良的南下。<;>;

    同时,他也真正看清,何为重臣、何为奸臣、何为弄臣?都是扯淡的话,一切都是道德和利益的结合,用此一时彼一时来形容,相对比较恰当。

    “艺祖太宗善政为立国根本,下官岂能不知,但沿河连年战祸,陕西岁岁防秋,朝廷沿边禁军已达四十万,犹不足以用,各项花销何处而来?”秦桧主管户部,非常的为难啊!

    李纲何尝不知加赋弊端,但内忧外患,朝廷每年用在防秋军费竟达两千万贯,的税赋被消耗,每年预算超支,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各路诉苦官塘络绎不绝。尽管,经济得到了很大恢复,商业逐渐繁荣,赋税也慢慢增加,却赶不上各项沉重的消耗。

    他实在没办法,每每受挫财力不足,想到当年抗金形势有了转机,本应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就算不能收复燕山,也能收束战线,争取对女真的主动。

    王秀没想到李纲会那么直白,他淡然一笑了之,不敢他的鸟事。

    孙傅、唐格等人闻言,都慢慢松了口气,李纲脸色微变,冷冷地道:“那以王大人之意,如何解决眼下朝廷度支不敷的局面?”

    王秀没想到李纲直截了当,把他给拉进局里,并没有做好回答的准备,在众人的目光中,面对御座上的赵谌,感受珠帘后那道炙热的目光,缓缓地道:“臣以为加赋是饮鸩止渴,断不可行。”

    吴敏、秦桧等人松了口气,李纲脸色微变,冷冷地道:“以王大人之意,如何解决度支不敷?”

    王秀淡淡一笑,到时候了,尽管有点稍显仓促,但时机恰当好处,他胸有成竹地道:“厘新官阶,改组军制,鼓励工商,经营域外。”

    话声方落,大殿内一片寂静,简单的十六字,几乎涵盖政治、军事、经济、邦交等各方面,众人想到了熙宁年间。秦桧瞳孔紧缩,闪过个念头,王文实五年不鸣,一鸣惊人!

第五三八章 王秀的宏图大志() 
赵谌眨了眨眼,颇有兴趣地道:“王公说说看。百度中”

    朱琏却黛眉微蹙,很不满地看了眼儿子后背,最终轻轻一声叹息。她本意让儿子称呼王秀仲父,但被王秀给回绝,认为他们的关系不要让人看得太近,她退而求其次,要赵谌称呼王秀先生,可惜儿子认为自己是天子,争辩了许久才妥协,没有称先生而改为王公。

    王秀脸色平静,只是抬头看了眼赵谌,淡淡地道:“陛下,历代多以田赋为主,但靠天吃饭能有多少税赋可交?寻常百姓多是薄田数倾,灾荒之年温饱尚不自足,哪有余力缴纳税赋。更何况是加赋,是逼迫生民铤而走险。”

    “国朝自来工商和农桑并行,知周武王以来,工商首次超过农商,朝廷才能募兵百万。如今,山河破碎百业凋敝,虏人贪得无厌,朝廷耗师糜响。臣以为,制度不变不足以强国,法不革新不足以威仪四方。”

    他是有根据的,记忆中的汉代赋税仅有四万万钱,天子的算赋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万钱。到了明代更加不堪,前期只有两百万两白银,万历年间算好些,也不过是四百万,崇祯皇帝应付战事加辽税,几乎是竭泽而渔,明代的税赋达到最顶峰,也就是八百万两白银。

    也只有清代取消人头税,人口有了爆炸式增长,到了乾隆后期才算有七千万两白银,根本不到大宋鼎盛时期的一半,简直弱爆了。)中。

    “这厮要变法啊!”众人心头闪出这个念头。

    “与其用盘剥加赋,不如鼓励工商,经营域外,以万国之财力,供我中国用度。”

    “圣人以农桑为立国之本,金银珠宝不温不饱,何以桑麻谷粟用于济世。商人奸猾,不足以信,与国何利之有,压迫番邦,中国信义何在?”孙傅反驳王秀,他不反对海外贸易,却不愿意官方介入海外贸易,更何况王秀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裸的征伐。

    “农桑是家国生存根本,九年之粮或不可缺,但绝非富国之策,朝廷岁四千万贯,半数之上恰是那商人所纳,田赋连常平也支付不了。<;>;”王秀目光玩味,甚至有几分挑衅,戏虐地道:“耕田植桑,不也是拿出来换钱度日,古圣人多是百工流芳,以大人之议,圣人所传皆为贱业?”

    “信义,邦交只有利益没有道德,党项、女真、交趾、广南诸番,朝廷与他们讲信义的结果,河西不存、两河沦陷、西南不靖。顺从着,以煌煌威德化之,冥顽不灵者,灭之。”

    王秀的强词夺理,孙傅几乎无话反驳,连涨的通红不已,你能说不花一分钱,不买油盐酱醋,没有人情来往?拿邦交来讲,那可是**裸的啊!你可以满口仁义道德,但手里一定要有钢刀才行。不然,关乎仁义道德的屁话,就换成你对面的人来说,你只能成为垫板上的鱼肉。

    孙傅无奈看了眼王秀,叹息道:“王大人行事太急,有违圣人之道。”

    王秀冷冷一笑,沉声道:“圣人之道在执政者善待国人,要拿不准自己,去善待虎狼外邦,无异于东郭先生。先秦止有中原一偶,始皇承五百年国威,奋六世之余烈,平六国得天下。汉武有西域,盛唐北庭、安西括万里疆土,关山万里,陕西为腹地,用的岂是圣人之道?而今关中竟成边塞,乐浪郡为鞑虏牧场,开封沦为戍边军镇。”

    孙傅脸色惭愧,王秀的话无异莫大讽刺,矛头直指士大夫们空谈吴国。汉唐盛世,关中为京畿,而今,竟成千里边塞,开封城就不用说了。王秀的话有些过头,令人联想道映射赵宋皇室,可细细一想,人家说的也不无道理,他脸面通红,却无法反驳。

    “仁宗皇帝设立小学校,使天下子民尽可入痒,海内质彬彬,此大善之举。仁宗皇帝宅心仁厚,不忍天下生灵涂炭,堰武止戈党项西李、契丹日益猖獗,今时鞑人攻城伐地,明显要亡中国,朝廷再用仁德,恐怕无法解除危机,应励精图治,革除弊政。。”

    “经营域外怎么讲?”李纲冷不防问道,他不是迂腐之人,能有利于北伐的,他可以有限度的。<;>;

    王秀眉头一挑,道:“商贾往来互通四方有无,敛取巨富,却也能为朝廷带来巨额税赋。打个比方说,淮南柑桔斤十,农取三,商贾发往京东斤可二十,抛去路途一切费用,又牟利九,仅此就能养活农户、役夫、商贾,朝廷能得到两次纳税,十取八厘,二十可取三。淮南柑桔在本地制成成品,当地贩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