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华大联盟”如何能敌?
……
华枫此策,实乃无奈之举。
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如果权掌数十万大军,如果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即便面对强大的清廷,华枫又何惧之有?
然而,没有“如果”。
孤军奋战,只能苟延残喘!
他非常清楚,“华大联盟”即便势力强横,但面对强大的清廷,也不过是困兽之斗而已。
人定,终难胜天!
……
另一方面,可避免李成栋变成跳墙急狗、咬人急兔。
从而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
要知道,如果逼迫过甚,以李成栋之品性,很可能会选择背水一战。
而其临死反扑所带来的破坏力、杀伤力,必定惊人,绝对不可小视。
这也是华枫经验所得,他击杀黑鹰老大、张天远之时,就深有体会,也曾身受重伤。
以至于在与“华枫三熊”决斗之时,才会如此的从容不迫、掌控自如。
……
其二,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两军兵力、国力相差太过悬殊,作为弱势的华枫一方,自然不能当面对垒、正面厮杀。
因此,要想虎口拔牙、战而胜之,作战谋略就显得极为重要。
面对李成栋龟缩不出之现状,鉴于其援军必定声势浩大之可能,华枫早已思好应对之策。
那就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
此策,但凡领兵打仗者,上至统帅,下至把总,无不知晓。但真正能达到出神入化者,却少之又少。
就连历史上诸多著名的兵法大家,如孙膑、诸葛亮、徐茂功、刘伯温、吴用等,均无法将此策运用到极致。
既然能坐上统帅三军之位,就绝非胸无点墨之辈。
毕竟,皆非庸者!
又哪里会有明显的短板给人利用?
不但会将自己的短板竭力隐藏起来,而且还会努力去寻找对方的弱点。
……
华枫虽然妖孽无比,但面对同样身经百战的李成栋,也抓不住对方太多弱点。
目前被他牢牢抓住,并屡用不爽的弱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骄傲自大。
这可能是清军统帅的通病。
或许是入关以来,战斗进程太过顺利的缘故。
也或许,是其族的个性使然。
……
至于已军的长处,华枫当然如数家珍。
高手众多,骑兵比例甚重,机动灵活,众志成城,号令严明,阵法大宗师,暗器名家……
至于已军的短板,华枫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兵力较少,孤立无援,火炮稀少,粮草匮乏……
面对清军数量绝不会少的援兵,最适合采取的战术手段,仍然是“李代桃僵”与“请君入瓮”相结合。
因为,援兵统帅并不清楚华枫之用兵特点。
因为,在再度斩杀清军那第三批人马之后,华枫手中堪用的清军服装,已有五千余套,完全可以装扮成一支清军前锋部队,或者是步骑混合的精锐之师。
wxi7
第593章 战略战术()
?
有了这许多清军服装,“李代桃僵”之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增。
唯一让华枫心中无底的,就是消息泄露,让“李”无法代“桃”。
只要“李代桃僵”计划能够成功,那么“请君入瓮”之计达成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强。
……
策略已定,“瓮”备何处?
这点很是难以把握。
仅凭猜测,当然不可行。
一旦有误,将战机全失。
因为,清军汇合之后,再想分而击之,势必困难重重。
毕竟,李成栋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已达三次,怎能盼望其再跌倒第四次?
因此,最稳妥之策,就是确定其援兵来路。
而要想获得精准的情报信息,其最佳途径,自然就是亲眼目睹。
也就是侦探。
……
三个方向,都得派遣人手,而且不能少于两批次,每批次不能少于两人。
如此一来,就需要派出十二人。
该如何选定人手?
侦探消息不同于上阵厮杀,既要轻功高强,还要耐得住性子。像任勇、姜楠楠、向天笑这样的人物,显然并不合适执行此项任务。
让他们前去,万一性起,直接开战,岂非自乱阵角?
……
思来想去,华枫终于确定了六组人选。
第一组,姜瑶瑶、王仲梅。
第二组,肖云、曾梦妮夫妇。
第三组,冉寰宇、白婧雯夫妇。
第四组,“华山双蒂”。
第五组,史武远、风吹柳。
第六组,张家兄弟。
并将轻功最强的第一、二组,安排在清军援兵最有可能前来的方向——西路,由姜瑶瑶牵头负责。
此外,第三、四组,前往北路,由冉寰宇牵头负责。
第五、六组,前往南路,由史武远牵头负责。
至于东路,则绝无可能。
因为需要包抄的距离太长了。
……
虑定之后,华枫立即召开了紧急军情会议,并再次恢复了“一言堂”、“家长制”的强硬作风。
因为时间紧迫,并非发扬民主、刻意低调之时。
清军何时到来?
大概多少人马?
综合战力如何?
这些,一概不知。
因此,侦探人马早派出一刻,就多一分胜算。
……
会上,华枫简明扼要的分派了三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就是侦察事宜。
因为无关乎厮杀,加之华枫语气极其坚定,倒也并未引起任何争论。
六组人选并无任何变动,全部按华枫的提议抽组。
……
第二项任务,收集苏高飞布阵所需材料。
此项任务,交由临安府千余人马完成。兵分九路,分别由苟不理、严不成等九人率领。
完成时限,七日。
七日之后,无论任务完成得如何,务必全体返回此处,准备迎战清军援兵。
……
第三项任务,警戒及后勤保障工作。
则由来自华南地域的八百“信徒”担当,分成七批,每天一轮换,由多思过为负责协调统领。
既要确保安全,又要让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整。
……
至于无任务的人员,则即刻转入休整。
时间,当然也是七日。
七日之后,全部转入临战状态。
大战,就要来临!
……
会议结束之后,有任务的人马很快转入忙碌之中。
那边箱,朱洪竺按华枫要求,令五位舵主和一些德高望重、武功较强的掌门、洞主、家主、帮主率队,轮流对李成栋进行不间断骚扰。
让其无暇他顾,混淆其视听。
此时,距双方信使履行职责之旅,已过去十余日。
不出华枫预料,率先到达的援兵,果然是自己一方人马。不问可知,正是距离最近的华南武林界。
……
当先两人,大袖飘飘,双目炯炯,即便长途跋涉,也难掩其坚毅之色。
正是孟、林两位家主。
两人身后,人喊马嘶,几有五千之众。
华南武林界在宇内名气并不大,很是小众。如今竟然到达五千人马,可以说已是倾巢而出。
……
华南武林之所以如此支持华枫,主要基于四点原因。
原因之一,乃华枫之根基所在。
华枫生于斯、长于斯,虽说已无亲人存在,但友人却是不少。
尤其是华南镖局重新开门营业之后,受其恩惠者甚众。
不仅仅是江湖人士,就连官府衙门、酒店商贩、普通民众,都或多或少从中受益。
最为直观的,是生存的环境变得极为纯净空明。
一些宵小之辈、强人贼子,在华枫强势打击之下,再无生存空间,只得远走他乡、祸害他人。
……
原因之二,乃“华大联盟”总部所在。
华南武林界,早已全部纳入“华大联盟”。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些年,华南武林从“华大联盟”中得到的好处,可不在少数。
就连在总部聚众狂欢,也比其他的地域之盟友,要多出数倍。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如今盟主有令,怎能不应者云集?
……
原因之三,乃民族大义之所在。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今清军铁骑已基本踏遍关内山河,大明子民安居乐业之净土,已然所剩无几。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如此情态之下,大凡胸怀民族大义者,都会有一腔拳拳报国之心,都会义无反顾的加入抗清队伍之中。
……
原因之四,乃心中道义之所在。
道有很多:天道、武道、侠道、文道、人道、王道、臣道、官道、民道、儒道、师道、父道、夫道、妇道……甚至连盗,亦是有道。
面对国破家亡之危局,作为正派武林,无论从武道、侠道上讲,还是从人道、民道来说,都应该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姿态,挺身而出。
又怎能坐视不理?
……
事实上,早在朱洪竺揭竿而起之时,华南武林界就欲前往支援。只不过由于龙世尘的拦阻,才暂时搁浅。
要知道,如今的龙世尘,因为华枫的关系,在华南武林那就是“太上皇”的存在,远强于“武林狂人”之身份。
他的话极有份量,而且他拦阻的理由也并不牵强。
如今华枫亲自下令召唤,又怎能不响者甚众?
基于上述四点原因,华南武林界几乎倾巢而出,实也在情理之中。
wxi7
第594章 战力评估()
?
有了这五千人马助阵,华枫等人的身躯顿时坚挺了许多。同时,对即将到来的各方助力,也徒增更多期盼。
华南武林如此,其他各方呢?
东北、西北地界自不必说,基本全在“华大联盟”的掌控之下,理当倾力援助。
两地早被清军占据,当地武林也被镇压得无法动弹。但如果化整为零、分批而行,换个地方兴风作浪呢?
当然切实可行。
……
华北武林的情况,与东北、西北大体相似,不同的是,“华大联盟”并未完全控制华北。
毕竟,它还有丐帮这样的巨无霸存在。
不过也是盟友关系,而且帮主洪福来与冉寰宇、向天笑两人的私交,相当不错。
因此,华北武林界的助力,甚为可期。
……
来自华中武林界的助力,恐怕希望不大。
因为华中武林目前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围剿与反围剿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作为武林泰斗和甚受大明王朝重视扶持的少林派、武当派,此刻正自顾不暇,当然无法施以援手。
实事上,华枫的“联盟令”也并未涉及华中。
……
至于西南、华西,目前亦与华东一样,处于你争我夺的拉锯战中,前来支援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华枫发布的“联盟令”也未提及这两地武林。
如此一来,援兵应当主要来自华南、华北、东北、西北四地,每地按五千人马计算,大约二万英豪。
加上华枫一部六千余,朱洪竺一部万余,“华大联盟”组织的抗清义军,近四万。
战力按以一敌五计算,清廷需派出二十万大军,才能与之匹敌。
……
当然这个战力只是粗略估计。
具体如何,得看采取的战略战术。
如果是单兵作战,则明显低估。
以群豪之武功,对付普通一兵,委实不要太轻松。
尤其是一流以上高手,漫说是以一敌五,就是以一敌百,也不在话下。
当然,只是针对普通兵卒,如果遇上“无敌三剑客”这样的武林人物,遇上“无敌剑阵”那样强大的阵法,别说以一敌百,就是以三对三,也未必能够胜出。
不过从之前几度交手的情况来看,对方像“无敌三剑客”这般厉害的高手,显然不多。
这点,从朱洪竺得来的情报,也有所证实。
毕竟,他们已开战数十日,各种各样的打斗、厮杀均已经历过、尝试过。
对方的战力如何,自然也是有所了解。
……
如果是集团作战,则有所高估。
大规模的集团作战,主要依赖团队配合。单兵作战能力,作用明显减弱。
不说大队骑兵冲击,集群火炮打击,无数箭矢射击,奇妙阵法轰击,就是采取人海、人墙、人浪战术,也足以让人头痛之极。
……
人,终有力穷之时。
在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人潮人海中,个人的力量,显得极为渺小。
无数实战经验总结得出的格句名言:“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总有几分道理。
……
而在诸军混战之中,“伤人之箭”最是难防。
历代有许多武艺高强的猛将,在万军之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但却常常伤于普通兵卒的乱箭之下。
比如,三国猛将关云长,就曾多次中箭;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则死于乱箭之下;水泊梁山好汉武勇异常,但死于乱箭之下者,不在少数。
再比如,三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孙策,人称“小霸王”,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最终却死于三名宵小之手。
……
这些“伤人之箭”,虽然形式不同,但无不让人谈之色变。
有的是集群发射、万弦齐唱的“明箭”。
有的是突如其来、防不胜防的“暗箭”。
有的是四射而来、蛮不讲理的“乱箭”。
有的是见血封喉、中者立死的“毒箭”。
无论是什么“箭”,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伤人”、“杀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威力巨大”、“防不胜防”。
因此,华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