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战,一万天归军精锐战死四百余人。另有五百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赵虎、马越和庞德三人所部的三万军士,共计战死三千多人,另有将近七千人受伤,其中有两千多人的伤残程度,已经不足以继续在军中效力了。这个战损情况,还是比较让元起满意的。自从沙县一战遭到袁丁等人的伏击,麾下精锐损失大半之后,重组军队的时候,元起对麾下将士的要求就更严格了。从最基本的身体强度,到单兵作战技巧,再到大规模作战时的应变能力,最后还对战阵的结成和变化。元起都做出了最为严格的要求。正是因为元起的严格要求,平时
鲜卑大军方面,被斩杀的人数达到了四万多人,另有一两万人逃跑了,剩余的都被擒拿,成为了俘虏。俘虏的数量,占据了鲜卑大军的半数之多。足有四万人之众。除去人数方面的数据之外,此战还缴获了东部鲜卑所有的粮草,可惜的是,在元起率军突入鲜卑大营之初,四下放火以制造混乱,有许多粮草都在大火中被烧毁了,而且鲜卑人的粮草本就不多,所以缴获的粮草,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的很,不过也总算是聊胜于无了。
相比于为数不多的粮食,武器衣甲就堪称海量数字了。将近十万把战刀,还有三万根长枪,弓箭更是不计其数;衣甲方面,缴获了铁甲两万副、皮甲八万多副,旌旗、帐篷等物资更是不计其数。说实话,以鲜卑人的铸造工艺,这些武器衣甲,根本就入不了元起的法眼,但是没关系,元起有王冶子、马均这两大匠学大师呢,让他们率领燕京大学匠学科学员,把这些武器铁甲进行改良,或者回炉重造制作出制式的鱼鳞甲和斩马刀,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不管怎么说,能收获这么多铁器,绝对值得元起惊喜了。鲜卑人不事生产,能拿出这么多的铁器,可见这次阿卖提是动真格的了,这些铁制武器和衣甲,几乎是整个东部鲜卑所有的铁器了,经历过这次惨败之后,别说东部鲜卑青壮精锐被元起一网打尽,就算还有可以上战场的青壮,他们也没有趁手的武器了。十年之内,东部鲜卑是再也没有南侵的资本了。
最让元起感到惊喜的,不是缴获来的铁制武器和衣甲,而是战马。鲜卑人纵横北疆,靠的就是优良的战马。和辛蛮人差不多,鲜卑是游牧民族,鲜卑人每个成年男子,拿上一把马刀,跨上战马就是一名合格的战士,由此可见鲜卑人对战马的倚重。因此,鲜卑人养出来的战马,都是耐力极强,善于长途奔跑的良马,而且这些战马耐寒性极强,在天降大雪,大量牛羊被冻死的同时,这些战马却都完好无损的活了下来,其品种之优良,也就可见一斑了。经过精确的清算,此一战,元起大军共计缴获了这样的良马五万多匹,靠着这些战马,元起完全可以在组建一直重装骑兵了。
清点完战利品之后,接下来,就是对鲜卑俘虏的处置了。如果是以前,元起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下令把俘虏来的四万鲜卑人斩尽杀绝,以绝后患。可是在经过昨夜的战斗之后,元起想明白了很多的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他慢慢的也懂了。
因此,元起并没有下令杀掉鲜卑俘虏,而是从其中挑选出两万精锐,由天归军负责看押着,一路押回燕京,接受贾愿、黄勇等人的训练和改造。至于其余的两万多人,很简单,全部释放。既然东部鲜卑短期内已经没有了南侵的实力,元起也乐的大方,放这些人回去继续从事游牧。其实元起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他当然想把所有的鲜卑人迁居到幽并境内,和汉人杂居在一起,可问题是,元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来供养战俘。也有一些鲜卑人,因衣食没有着落,自愿跟随元起大军回到幽并境内,对此,元起也不加阻拦,而是表示欢迎,并给每一个愿意到幽并居住的鲜卑人,发放了一定的钱粮。有潜龙成员遍布幽并各地,元起也不担心这些南迁的鲜卑人,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安排好了战俘之后,元起让赵虎率领两万人继续北上,一举平定东部鲜卑的所有地盘。现在的东部鲜卑就像是没牙的老虎,没有了青壮和武器,派去两万人,足够平定东部鲜卑了。鲜卑人崇尚武力,在见识到了元起大军的悍勇之后,从内心中产生了敬畏之情,也就兴不起抵抗的心思了。少数民族往往就是这样简单直接,你比我强,我就服从你;我比你强,你就必须臣服于我,这点到是类似于现在的单挑,主将胜了基本本军就胜。
赵虎率军北上、天归军看押着两万鲜卑精锐返回燕京之后,元起立即带领其余的一万大军赶赴幽并交界,齐天的暧昧态度,始终是缠绕在元起心头的一个疑问。不尽快把这个谜团解开,元起感到十分难受。于公,齐天是并州牧,是幽并大都督元起的属下,元起不希望看到部下出现背叛的情况;于私,齐天是元起的结拜大哥,两人十年来患难与共,数次共同经历生死一线的局面,元起不相信齐天会背叛这份兄弟情义。可是齐天竟然暗中放水,纵容连满所部的中部鲜卑入侵幽并,这就让人十分难以理解了,所以,元起需要尽快知道齐天的真实想法,和齐天进行一次长谈,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幽并交界,齐天大营中,陈宫拿着战报,赞叹着说道:“非常之人必定行非常之事,冠军侯当真是天纵奇才,利用泥土混作粮草,一夜之间击败了阿卖提所部十余万鲜卑大军,真神人也!”
齐天连看一眼战报的兴趣都欠奉,淡然的笑道:“某早就说过,二弟是不世出的奇才,阿卖提战败身亡,根本就不足为奇,如果战败的是二弟,那才叫奇怪呢。”
看到齐天对元起引以为傲,陈宫会心的一笑,低声说道:“将军,陈宫有些明白你为何会放连满所部进入幽并了,冠军侯雄才大略,确实值得君侯如此煞费苦心……”
就在两人谈话之际,一名小校进帐禀报:“禀将军,主公率军已经赶到了大营三十里之外,请将军定夺。”
齐天低头思索了一下,猛然抬起头,洪亮的说道:“告知主公,齐天请主公帐中议事!”小校领命而去。齐天转头看向陈宫,低声说道:“公台,劳烦你去把连满还有王诺的使者请过来,这场戏,也该收尾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更上层楼()
当元起返回燕京之后,立刻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田丰被任命为谏言参军,和徐庶一起,协同贾愿治理幽并军中大小事务,同时还担负着向元起直言谏纳的职责,但凡是他认为事情处理的不妥善的,都可以直接向元起进献直言、从中劝阻,这个职位也十分符合田丰的性格;张纵被任命为度辽将军,接替张冲以前的职位,掌管数千人马并予以训练。元起不是袁丁,他可以容纳刚直犯上的田丰和大器晚成的张纵,他对这二人的重用,与袁丁的轻视截然不同。
除了对田丰、张纵的官方任命之外,元起还把上官家的上官氏商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大力扶持上官氏商会的发展,以期上官氏商会能尽快在幽并境内站稳脚跟,和太始商会一起,担负起幽并大军的各种开支用度。元起还请上官逸在燕京大学中任职,担任商科的讲师,把经商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对此,上官逸一口答应了下来,毕竟,这也算是变相的把鬼谷子的绝学传承于世,哪怕仅仅是商科这一门学问。
同时,上官逸还拿出相当于两成家产的资金,交给了顾雍,等于是提前把和元起商定好的红利分成,提前预支给了元起。上官逸这样做,一者是为了表明上官家誓与元起同舟共济的立场;再者,也是为初来乍到的上官家,赢得幽并官员的认可。两成的资金,听起来不多,但因为上官家实力雄厚,这两成资金已经接近天文数字了,让负责财政的幽州牧长史顾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解了幽并目前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把事情都处理好之后,元起简短的吩咐了一句,没有大事不要打扰他,然后就带着上官逸给他的鬼谷十三篇。一头扎进了燕京大学中,潜心研读了起来。
躲开外界纷乱的俗事,在学术氛围浓厚的燕京大学中,元起决定把鬼谷子流传下来的十三门绝学逐一学会,然后到达融会贯通的地步。鬼谷十三篇,开篇即是纵横论。篇中详尽的讲解了权术与言谈。辩论之技巧,心理之揣摩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四个大项,用语之凝练,分析之精准。让元起叹为观止。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元起才算把纵横论掌握了个大概。
在元起研习纵横论的时候,还把诸葛亮也叫过来一起修习。因为元起的原因,诸葛亮提前半年离开了鹿门山学院。没能完成学业。这件事,一直是元起心中最大的遗憾。元起知道,若是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支撑。诸葛亮不可能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达到后来者不能企及的高度。就像是后世,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高等学历的熏陶或者刻苦的自学,是很难达到成功的,即便是有,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绝不是普遍现象。所以,元起才会让诸葛亮和自己一同研习纵横论,以弥补诸葛亮没能完成学业的缺失。
其实,元起还是低估诸葛亮的能力了。诸葛亮在鹿门山学院中,潜心学习了三年半的时间,早就掌握了应该掌握的一切,仅仅是名义上没能完成学业罢了。不过对于元起不遗余力的栽培,诸葛亮心中感激,研习起纵横论来也就加倍的刻苦。结果,元起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掌握的东西,诸葛亮仅用了不到二十天就掌握了,让元起大赞诸葛亮天分过人的同时,还说出一句后世的名言: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相比于诸葛亮的天赋,元起其实同样是天赋惊人的妖孽,只不过元起的天赋,大部分体现在武学、带兵打仗以及运筹帷幄之上,对纵横论这样类似外交的学问,元起实在是学的有些辛苦。不过在艰苦的学习中,元起意外的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一个秘密,自己的天生神力,只不过是灵魂被改造之后的附属品,而自己真正的能力,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现,是因为元起自认为,如果是前世的自己,他根本不可能读得懂这个时代晦涩难通的纵横论,就更不要说进一步的理解,并把记载在竹简上的内容,转化成自身的知识了。而且元起发现,对于长篇的文字,他可以轻易的做到一目十行,并且过目不忘。以前的时候,元起也过大量这个时代的书籍,但大多是抱着阅览的心态去读的,不像纵横论一样,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研习,所以他一直没发现自己特有的能力。
知悉自己有了这样的超能力之后,元起调整了自己的作息表,不再是一味把自己关在房间中苦修鬼谷十三篇,而是有规划的把一天的时间分为三个部分,每三个时辰为一个部分。清晨起床继续研习鬼谷十三篇;之后的第二个部分则是到学府的讲堂上,去听讲师们的授课,或者亲自站到讲堂上,向学员们传授功课;傍晚时分,元起会进入第三个部分的时间安排,在和师傅扶摇子的对练中,进一步磨练自己的武艺。
在此后的日子里,元起把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对知识的攫取之中,就像是一块干瘪的海绵,遇到了汪洋大海一样。元起疯狂的向自己的脑子里灌注着各种水分,让智慧之树,在脑海中逐渐生根、发芽,并且日益粗壮了起来。
同时,元起还不忘记强化自己麾下文武官员的自身修养,根据他们每一个人的特长和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比如说,在元起研习纵横论的时候,就会把诸葛亮、贾愿等人叫来一起学习,并时常与他们进行辩论。纵横论之后。鬼谷十三篇中记载的是兵法大道,这个时候,元起会分批把齐天、赵虎、马越等人叫来,和他们一起揣摩其中蕴含的兵法至理,并进行战术推演。其后,元起进入到出世学的研习中,出世学就是医学,鬼谷子在篇中主张修身养性、祛病延寿,用后世的一句话来解说。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研习中,元起时常会请华佗过来,或者带着竹简去华佗的住所,两人一起研究其中的奥义。在学习的过程中。鬼谷子提出的一些论点,让华佗大颇有启发。再之后,元起进入治世篇中。他就会把荀略、鲁肃以及顾雍等人叫来,共同学习。凡此种种,不再一一列举了。
元起的做法。开始还引起了一些人的叫苦。毕竟,他们每一个人都身居要职,手头有着处理不完的事务,还被元起叫来学习,并且一学就是数个时辰,这就无形中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可是随着对鬼谷十三篇的深入研习,他们惊奇的发现,书中记载的一些学问,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一旦潜心进入其中,就仿佛是在眼前打开了另一扇大门,把他们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让他们在其中收获到无尽的好处。于是,众人也就不再抗拒,反而是一有闲暇,就会跑到学府中看看,即使不能跟随元起一起演戏鬼谷十三篇,也会在学府的讲堂上,听一听讲师们的讲解。
经过强化训练之后,元起麾下的数十名文武官员们,自身修养和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让他们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这些重臣们能力的提升,还间接带动整个幽并大军的兵员素质更上了一层楼,让战士们对战术战阵的理解和运用,变得更加深入了和灵活自如了。同时,这也在幽并境内形成一股向学之风,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到燕京大学求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半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来到了年底。元起不得不暂时结束了这次潜心修习,把心神转到新年事宜上来。通过这大半年的修习,元起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在他身上,少了往日的一份杀伐果决,反而多了一份从容不迫,脸上的神色也更显淡定,再也无人能轻易看出他心中所想,整个人看上去,大有天下尽在我手的气度。
更主要的是,通过对鬼谷十三篇中记载的武学修炼,在加上思想上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元起,再次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