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落到敌军中爆炸,那就是死伤一大片!
此起彼伏的猛烈爆炸让南明军士卒也乱作一团,但他们发现这从天而降的炮弹只是落到清兵阵营中时,却是无比庆幸,心里又多了几分活下来的希望!
第67章 一网打尽()
李元利也完全没有想到这种炮弹的效果如此之好!三轮炮击一百多枚炮弹发射过后,清兵起码被炸死炸伤了两千人!而且没死的也似乎丢了魂一样,双目无神地站在那里,更有的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他们已经被这种犹如天雷一般发出惊天巨响的炮弹给吓破了胆!
“停止炮击!骑兵冲锋!步兵跟进,弓弩兵、火枪兵自由射击!”李元利果断地挥了一下手,改变了先前定好的计划。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需要火枪兵再列队去枪毙一遍,只要骑兵冲击上两个来回,清兵就再没有了还手之力。
两千骑兵犹如狂风卷过,不一会就在清兵中间犁了一个来回,这个时候,王拙的中路军终于赶到了这儿。两军合兵一处,对清兵展开了屠杀!
吴三桂的亲兵和骑兵在六千大兴军骑兵面前,没有了多少还手之力,而且他们还是特勤大队、火枪师和弓弩营的重点照顾对象。清兵根本组织不起有力的抵抗,被大兴军逐渐分割清理。
“差不多了!喊口号!”李元利本身就是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的人,对于现在到处是断腿断手、脑浆横飞的血腥场面没有一丝反感,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但他还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那并不是以杀戮为主。
“跪地免死!投降不杀!”李元利身边两百名亲兵一起高喊起来,不过片刻,保宁城外到处都响起了大兴军的怒吼。
大局底定,结果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李元利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清兵在即将胜利的最后关头,遭受到如此猛烈的袭击,只是半个时辰不到,就已经伤亡了六七千人,这种一边倒的屠杀造成的惨烈场面,让幸存的清兵完全失去了反抗意识,他们机械地听从大兴军将士的号令,把手中的刀枪丢到一旁,茫然地跪在地上,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命运。
而南明军士卒的心情简直可以用坐过山车来形容,最开始以为自已必死无疑,已经做好了死战(或是投降)的准备,紧接着一阵炮击炸得清兵死伤惨重,他们的心又活了过来,以为这是援军到了,可到了最后,他们和那些清兵一样,都成了大兴军的俘虏!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不用下跪,这是李元利特意吩咐过的,毕竟南明军不是大兴军的敌人,而且他的目的是收编这些人,现在给南明军士卒留点颜面,以后大家在军中相处才不会尴尬,配合作战也不至于存在什么隔阂。
忠贞营上夔东的路上,孙可望几次派兵袭击,抓走了不少士卒,但最后大多数人都跑了回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士卒在孙可望军中受到了侮辱和歧视,他们一旦找到机会,就毫不犹豫地跑了出来,重新回到大兴军中。
南明军士卒排成队列默默地把武器放到指定的地方,然后再回到江边,等候大兴军对他们的安排。从刚才大兴军对他们和清兵的区别对待来看,这支军队对他们没有敌意,但这肯定得是在他们配合的情况下。
王拙大步走了过来,远远地就叫道:“大帅,标下幸不辱命!”从那微微上翘的嘴角看得出来,他是在压抑着自己内心的兴奋。
“干得好!”李元利夸了一句,转头又问道:“老塔呢?”
“他带人去下游捞人去了。”
“那先不管他,咱们商量商量怎么安排这些俘虏的问题。还有就是白文选部应该也到了顺庆,也是解决他的时候了!”
“大帅,俘虏的事情好办,咱们都是有成例的,这回不过是人多了点而已,一部分一部分地收编就行。”
“这可不是多一点的问题!”李元利看着王拙严肃地说道,“南明军最少还有三万人,清兵也还有一两万,加起来都快要有咱们的人多了!一旦处理不好,到时这些人在军中闹将起来,那才是个大麻烦。”
“大帅,您多虑了!我敢担保您说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南明军和咱们的大兴军不一样,他们的士卒只会听从自家主将的命令,而现在他们的将领除了已经战死的外,全部都落入了咱们手中,只要咱们把他们的将领分开看管,群龙无首之下,怎么能够组织得起大规模的反抗?”王拙侃侃而谈,显然不是仓促之间想出来的。
“至于少数制造混乱的,拉出来砍了就是,杀上一批,更能震慑其他士卒。”
“另外,南明军除了以前大西军两万来人的主力以外,其余的都是乌合之众,更有许多是刘文秀进了四川之后才来投靠的,咱们就先收编这一部分,然后才去动他们的主力!”
听过王拙这一番话,李元利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以前没有感觉这家伙这么有能耐啊?
“说得不错,是我多虑了!有长进了哈!”
“大帅,其实我也是按照您教的去做,这段时间没事做,我就仔细分析了清兵和南明军,要不然我哪儿知道这些?”
“那你再说说清兵的俘虏应该怎么处理?”
“清兵中的川兵和吴三桂在汉中招纳的士卒,这一部分加入清兵不久,可以先进行收编,其次是汉军旗,再其次是吴三桂的关宁骑兵,不过要收编关宁骑兵我看有点难。”
“哈哈,和我想的基本上差不多!不过有一点,吴三桂的亲信和铁杆一个也不能留!”
两人正聊得起劲,高信兴冲冲地走了过来说道:“大帅,刚才弟兄们打扫战场,听那些清兵俘虏说,吴三桂在咱们发射第一轮炮击的时候就被炸死了!”
“我说清兵怎么完全没有抵抗,原来这老贼早就被炸死了!这样也好,少了许多麻烦。”李元利对这个消息倒没有觉得有多高兴,反正吴三桂这老贼就算现在没死,只要没能逃得出去,过两天一样要被拉来砍头。
不过吴三桂也算得上是个人物,命也够长,在原来的历史上一直活到了三藩之乱以后,如今却轻易就死在了自己手里,这让李元利心里还是有些自得。
第68章 分兵伏击()
吴三桂死于战场或被他砍头,其中也是大有区别的。最起码那些忠于吴三桂的亲兵和关宁骑兵对他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恨意。
古代的皇帝动不动就是株连九族,连山贼土匪也是时不时就来一个灭人满门,倒不是因为他们杀人有瘾,而是因为古人的复仇心要比现代人强烈得多,只要漏过一个跟苦主有关系的,那你就得整天提心吊胆地提防。
历尽艰辛排除万难为主复仇、为父报仇、为友复仇的人简直多如过江之鲫,甚至还有为根本就不认识的人付出性命报仇的!
现在好了,吴三桂被炸死了!两军交战,各为其主,难道能够怪到他李元利的身上?
“大帅,这样咱们收编关宁骑兵就要好办得多了!”王拙感叹地说了一句。以前的时候李元利就要求过他们,在战场上要优先击杀敌军主将,他以为这次也是李元利下令炮击吴三桂的。
“应该要好办点!以后咱们也还会碰到这种情况,等四川稳定下来之后,我就准备成立一个狙击中队,专门击杀敌军将领和重要目标!”
“大帅,狙击是什么意思?”高信在一旁问道。
“意思就是,象猎犬一样隐藏起来,突然对目标发动致命一击!”李元利把双手一前一后地举到眼前做出打枪的动作,嘴里还模仿狙击步枪发出“呯”的一声。
高信对狙击手感兴趣,王拙却说起了更重要的事情:“大帅,刘文秀已经被咱们俘虏了,要怎么处理,还得请您示下。”
“刘文秀?这家伙善于笼络人心,在民间名声不错,倒还真不好杀了他,等我和他见过之后再说吧。”
“那我这就把他送来见您?”
“现在没时间!白文选部应该已经出了顺庆,咱们得赶紧去迎接一下。”李元利可没忘记白文选那两万多人,“这一仗让老塔去打,你留在这儿处理俘虏的事。”
“大帅,还是让标下去收拾白文选稳当点吧?这处理俘虏的事情,只要有您在,谁都能办好啊!”
白文选是大西军老将,本是放羊娃出身,身大力壮,作战勇猛,因军功被张献忠提拔为五都督之一的前军都督,后来张献忠战死,他便随孙可望等入了云南,也算得上是一员猛将,王拙自然是有些担心塔天宝去了会吃亏。
“不必!如今咱们大兴军可不比以前,再说这一次你的功劳已经够大,就让他去捞这份功劳,到时让高信带火枪师一起去,便可保万无一失。”李元利心中早有定计,对于这些大顺军旧将要多多拉拢,对于一名将领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让他带兵去打胜仗更好呢?
只要能打胜仗,让这些将领知道大兴军如今的战斗力,他们才能对大兴军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况且大兴军以后的战事还多,现在必须多培养几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来,这也是他这样做的目的。
至于高信,一旦新枪研制出来,整个大兴军就要以他的火枪师为基础进行改编,到时还怕没有他立功的机会?
“命令!塔天宝率五师、六师、炮团、火枪师沿嘉陵江而下伏击白文选部,以震慑和多抓俘虏为目的,不可过多杀伤。”李元利转头对身旁的薛普吩咐道。
薛普分别书写了四份命令,给李元利看了之后用印,然后再派人送到各部,高信也持了命令匆匆去集结部队,保宁到顺庆只有两百多里地,必须得抓紧点时间才行,要是让白文选知道了消息转头逃跑,那可得多费不少事。
天擦黑的时候,战场终于打扫完毕,统计结果也拿了出来,加上塔天宝从下游打捞上来没死的,一共俘获刘文秀部三万八千人,吴三桂部两万六千人,这两万多人多半是吴三桂新招纳的汉中士卒和川兵,他的家将死伤最为惨重,剩下的不到一百人,关宁骑兵要好一些,剩下了一千来人。
缴获骡马、粮草辎重不计其数,清兵搜刮来的金银财宝也有不少,甚至还有许多耕牛,李元利大为不解,问过俘虏后才知道,原来是吴三桂从百姓家中强行征来运送辎重的。
保宁城里本来就是清兵的川北大本营,里面堆积了数万大军半年的粮草,而刘文秀北上追击吴三桂,也带了六万大军至少一个月的辎重,现在全都落入了李元利的手中。
最意外的是还得到了十头大象和喂养它们的象奴,另外三头已经死于乱军之中,这可都是经过训练的战象,在没有大杀伤力武器的冷兵器时代,这些战象绝对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王拙把这些俘虏全部赶到保宁城东北校场,连夜开始清查收编,虽然他说得轻巧,但这么多的俘虏,还是给了他巨大的压力。要是一个处理不好,那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
收编南明军士卒格外顺利。他们之中的将领先前就已经被分开关押,这些士卒知道这支部队就是以前的忠贞营之后也很安心,毕竟忠贞营原来也是属于南明的军队,大家都是和清兵作战的。而在这些士卒被收编过后了解到大兴军的福利待遇过后,更是连做事都更积极起来。
保宁城灯火通明,李元利也是一夜未眠,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太多,一个人简直忙不过来,他已经给兴山的高夫人和袁宗第都去了信,要他们接信后就准备全体搬迁,政务司和军务司的人除留少部分值守兴山之外,其余人都要立即赶到四川来。
第二天又忙了大半天,收编才算是基本完成,只剩下吴三桂的亲兵和关宁骑兵,这些人就得先让他们吃点苦头,然后再来慢慢处理。
“大帅,您已经已经一天一晚没有歇息了,要不先去睡会儿?反正那些俘虏已经收编得差不多了,其他也没什么大事儿。”李元利没有睡,贴身护卫的几名亲兵倒是能够轮换着歇息,三元见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连忙上前一步说道。
“嗯,是得睡会才行。你去跟王拙讲,叫他安排弟兄们都歇息,现在还关押着的俘虏也没有几个了,看管他们要不了多少人。”
第69章 口舌交锋()
三元点头去找王拙,不一会儿却看见王拙跟在他身后进了大帐,刚一进来就说道:“大帅,其他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您就不用操心了!不过刘文秀您总得见一见吧?另外还有一个俘虏叫刘茂遐的,原来是刘文秀的幕僚,他也想见您一面。”
李元利这才想起这事,于是强打精神道:“那就带刘文秀来这儿吧,说完了好好睡一觉,不然眼皮都睁不开了。”
刘文秀今年才三十多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年龄,但如今吃了这么大一个败仗,又在战俘营里熬了一天,头发胡须都乱蓬蓬的,看起来十分憔悴。
他能从张献忠众多义子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将军中的抚南将军,多少也是有几分本事的人。李元利虽然从来没有见过他,但也是早有耳闻,算起来刘文秀当是和他义父李过同一辈,这时一见,李元利也不好拿大,连忙站起来拱拱手道:“刘将爷,失礼了!”
接着又转头吩咐三元给刘文秀看座,刘文秀却不客套,一屁股就坐下来瞪着通红的眼睛向李元利问道:“你就是李来亨?”问话的样子看起来很是无礼。
王拙一听就要发作,李元利连忙向他做了一个眼色,这才对刘文秀道:“正是晚辈!”
“李来亨,你忠贞营也算是朝廷兵马,为何要暗算于我?如今还拿了我帐下人马,却不知你到底意欲如何?”刘文秀却根本不在意,一开口便向李元利质问道。
李元利还没说话,王拙便再也忍不住出言相讥:“如果不是我大兴军前来,恐怕你那些兵马早就被吴三桂屠戮一空了吧?”
“我虽然吃了败仗,但吴三桂也休想将我吃干抹净!李来亨,如今你落井下石强行收编我麾下兵马,莫非你忠贞营是又想反了吗?”刘文秀“呼”地一声站了起来,指着李元利怒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