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明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主明疆-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也心存侥幸,以为一旦讲和,大明与瓦剌就能从此相安无事,天下重归太平,哼,一厢情愿啊。”

    舒良方才本想在景泰帝面前显摆自己的阅历与见识,却碰了钉子,见景泰帝言及战与和的朝中大政,就灵机一动,换了话题:“陛下毋忧,有人害怕大明与瓦剌长久对峙下去,不过,等大同那边的喜讯传来,想必那些老臣再也没底气与陛下争辩什么了!”

    大同那边的喜讯?景泰帝面色一动,目中闪过一丝期待。

    舒良乘机道:“陛下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当初土木堡明军新败,整个大明都到了亡国的边缘,陛下承天命,整顿十万疲卒羸马,于京师一举击败鞑贼,保住了大明社稷。半年过去了,而今瓦剌人不敢深寇明境,福建、浙江、江西、湖广、贵州、广东、广西的反贼都已式微,只剩小股流寇作乱,江南大定指日可待,若大同郭总兵将鞑贼彻底驱离出境,则我大明内忧外患悉数平定,陛下此番作为,足以比肩历代明君圣主······”

    朱祁钰蹙眉,示意舒良赶紧住嘴。

    景泰帝不太喜欢底下的人为他歌功颂德,因为心中装着远大抱负,眼下这点成就与远大抱负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具有远大抱负的皇帝才能真正做到选贤任能,不说朝中新提拔的重臣,单就内廷而言,王诚、舒良都是景泰帝的心腹,但景泰帝却把过去正统皇帝身前的红人兴安放在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重位上。

    兴安的廉操、见识远胜过朝中绝大多数饱学之士,还多次保护一代名臣于谦,遗憾的是,宦官历代都是被黑的对象,青史并没有为兴安这样杰出的宦官给出公正的评价。

    “吱”的一声,殿门被人推开,兴安携着一缕风雨进了雍肃殿。

    “陛下,捷报,郭登大获全胜!”

    “好!”

    景泰帝疾步走过去,将兴安堵在门口,骤雨飘来,洒了君臣二人一脸,“兴安,快快禀来!”

    “老奴遵命。”兴安抹一把脸上的雨水,禀道:“陛下,郭登首战选在大同城外,然后打到沙窝,最后追至栲栳山,杀敌数千人,余贼全都遁入瓦剌境内。可惜呀,郭登吃了自己设下的天罗地网阵的亏,活埋数千鞑贼,最后却只找出了数百具尸体,这捷报上的斩获数字只能大打折扣!”

    “无妨,无妨!”景泰帝拉着兴安回到殿中,大笑道:“朕要给郭登晋爵,速派人去大同传旨,封郭登为定襄伯!”

    “是。”兴安脸上浮起一丝忧色,“陛下,也先吃了大亏,想必不愿善罢甘休,还请陛下从长计议。”

    景泰帝目光一凛,“言之有理,朕召于谦商议此事,让武清侯石亨领兵三万赴大同巡边,会同郭登备战,严防也先反扑。”

    “陛下圣明!”兴安心中一宽,笑道:“陛下,有趣的是,大同首战是由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哨长开打的,此人名叫卓轩,率郭登的两百牙兵出战,不死一人便全歼一百鞑贼。”

    “不死一人便全歼一百鞑贼?奇才啊!卓轩?这名儿好像在哪里见到过。”景泰帝略一凝思,蓦然想起大同总镇署呈来的前两份捷报,上面都提到过卓轩这个名字。

    “等大同那边安定下来后,朕想见见这个十五岁的少年。”说罢此话,气定神闲的微微一笑,冲舒良道:“走,去武英殿,朕很想听听诸位老臣的高见,哈哈哈······”

第103章 能不能再毒点呀() 
一场新雨过后,碧空如洗,大同郊外青翠欲滴。

    北门外的官道两侧,无数闻讯赶来的城内百姓聚在一起,翘首以待,郊迎卓轩凯旋。

    在阳和城附近休整数日后,卓轩奉命率部返回大同城,于巳正时分抵达大同北郊。望着远处黑压压的郊迎人群,卓轩不禁咧嘴一笑,心中有分莫名的畅然。

    他知道,被人当作“猥琐男”,上个街市都会成为过街老鼠的窝囊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迎接他的将是鲜花与掌声。

    柳家兄妹乘马车远离郊迎的人群,前出数里迎接卓轩,一见卓轩,二人激动得不行了,柳元当即跳下马车,而柳絮则撩开车帘,一个劲的喊“卓轩哥哥”。

    卓轩赶紧命令属下驻马,原地待命。

    柳元奔上前,一把拉住战马的缰绳,仰头盯着卓轩,没完没了的询问卓轩一路上的战斗经历,卓轩极有耐心的一一作答。

    柳絮却坐在马车内,饶有兴致的倾听柳元与卓轩之间的问答,偶尔讶异的轻叫一声,间或开怀一笑。

    问了许久,最后柳元心满意足的笑笑,牵着妞妞靠近马车,避开远处的牙兵,轻声道:“卓轩,咱们研制的金疮药疗效奇佳,把市面上流行的那些旧药全给比下去了,已有一千多两银子的进账,我与李梁商议,打算给咱们的金疮药取个好听的名儿,销往辽东、京城甚至江南,等销路打开了,咱们肯定能成为天下最富的药商,嘿嘿嘿······”

    金疮药的制作并不神秘,用若干数量的雄猪油、松香、黄蜡混在一起熬化,滤掉渣,再将药末倒入其中搅匀,以瓷罐存贮,天底下的金疮药大抵都是按这样的流程制作的,差别就在于药末的配方各有不同。

    卓轩熟读医书后,发现对几味入药药材之间的配比,可以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出一个极值,找到冰片、血竭、儿茶等药材的最佳配比比例,从而大幅提高金疮药的疗效。

    新制金疮药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卓轩闻言后十分淡定,“优胜劣汰,也算是造福苍生吧,转告李梁,低调行事,不可张扬。”

    “明白,嘿嘿嘿······”

    马车上的柳絮突然想到卓轩多半去过东山村,就半是担忧半是期待的问道:“卓轩哥哥,你此番东赴阳和城,是否顺道去过东山村?可曾见过咱们的家人?”

    “去过。如今村中只剩一人,哦,就是那个鳏居的郝大爷,他说,当初鞑贼并没有进村,村民们外出躲藏三日就回了村,只是······庄主跑得没影了,去年十一月,阳和一带稍稍安定下来后,全村村民乘机结伴迁徙,说是要去北直隶一带谋生,郝大爷孤身一人,了无牵挂,不愿受长途跋涉之苦,就独自留在了村中。哦,有柳叔的消息了!郝大爷说,就在村民出逃的当天晚上,柳叔回到村中,三日后与柳婶团聚了。”

    “真的?!”柳家兄妹欣喜万分的齐声道。

    “千真万确!”

    卓轩当然不会欺骗柳家兄妹,而郝大爷也没有必要打诳语。说起来也算是奇迹,柳叔遭遇鞑贼受了伤,居然能倚仗隐蔽的地形绕圈,最终得以脱身,真是吉人自有天相!

    村民南去,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闻得此讯,柳絮心中并无多少伤感,沉吟片刻道:“只要家人安好就行,咱们总有一天会与家人团聚!”

    哒哒哒······

    一骑快马疾驰而来,来者却是郭嫣。郭嫣老远就冲卓轩微微一笑,脸上不见了往日里的那股子蛮横劲,“卓轩,我父亲命你即刻进城。”

    离得近了,郭嫣勒住马,与柳絮寒暄几句,目光触及柳元,嘴角习惯性的一撇,露出了骄横的本来面目,大概在她这个武勋家千金的眼中,柳元这样的凡夫俗子实在是有碍观瞻。

    柳元却怔怔的望着郭嫣出神,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受到了别人的鄙视。

    “柳元、柳絮,你们坐车随牙兵入城,我先行一步。”言毕,卓轩策马就想奔向北门。

    郭嫣连忙制止道:“卓轩,北门那边人多,就怕误了时辰,咱们绕道西门,直达总镇署。”

    “西门?”

    望着近在眼前的郊迎人群,卓轩心中有些不舍,很想像大帅哥吕良那样,置身于人群中,接受万众的欢呼与膜拜······其中若有女子,见到我现身,是否会像另一个时代的追星少女见到偶像那样,拼命尖叫啊?

    “快走吧,朝廷派来了钦差,我父亲催得紧。”

    在郭嫣的催促声中,卓轩不无遗憾的收回目光,调转马身,朝柳家兄妹挥挥手,随郭嫣一道引马西去。

    一路上马不停蹄,经西门抵达总镇署门前,早有士卒迎过来,“卓哨长,快请进,郭总兵都等急了。”

    卓轩翻身下马,将妞妞交给迎上前的士卒,然后大步进了总镇署官邸。

    但见里面十多号人如上朝一般排好了序班,除方善、许贵二人外,总镇署一帮要员悉数在场,姿容严整的郭登回头冲卓轩招招手,示意卓轩站在他的身后。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几名宫中禁卫簇拥着朝廷钦差入内,钦差正是御前当红太监王诚。

    王诚从容的走到序班前,定在那里扫视众人一眼,拿出诏敕展开,“大同总兵官郭登听旨!”

    郭登领头,众人齐齐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郭登戍守大同,连立大功,日前大破虏寇,杀敌无数,乃国之柱石,朕之股肱,特封尔为定襄伯,世袭罔替,赐诰券,加封奉天翊卫宣力武臣,进荣禄大夫、柱国,食禄一千二百石。钦哉!”

    “臣郭登叩谢皇帝陛下隆恩!”

    郭登叩头谢恩,卓轩脑中闪过一丝疑惑。怎么是“钦哉”二字呀?不是“钦此”的么?

    看多了另一个时代的古装影视剧,里面常见钦差在宣旨的末尾拉长声音道:“钦······此!”

    原来明代圣旨的末尾是“钦哉”二字,不是钦此!尼玛,那些辣鸡剧,能不能再毒点啊?

第104章 候旨陛见() 
“郭总镇,起身接旨吧。”王诚笑道。

    总算完事了!卓轩随郭登等人起身,这是他第一次依照朝中礼制行大礼,心中还要权当天子在场,端出一副恭敬严整的姿容,个中滋味有些复杂,一言难尽,好在他脑子灵活,虽不识礼数,但照着郭登等人的样子依样画葫芦,首秀下来没出纰漏。

    王诚徐徐转身,目光落在陈公脸上,“陈公,陛下念你离京太久,戍边不易,命你回内侍监任职,镇守大同中官由监丞冯庆接任。”

    连个“劳苦功高”的嘉言都不给么?悲哀!

    陈公一脸的落寞,他知道,在他与郭登的较劲中,景泰帝最终选择了信任郭登,而舍弃了他这个镇守中官,回到京中,仕途或将步入尽头,再也别想去做御前红人了。

    陈公哪里知道,郭登与他公开撕破脸之后,许多人乘机拱火,将他贪赃的丑事揭露出来,三法司人言汹汹,景泰帝没有理由不站在郭登这边。

    “定襄伯。”王诚扫了沈固一眼,靠近郭登耳语道:“皇帝陛下知道了这边的情形,有意让沈固回京,改派一名右副都御使或右侍郎级别的文官出任大同巡抚,不知定襄伯意下如何?”

    郭登心中一动,若非碍于众人在场,他真想再次跪伏于地,朝京城方向行稽首大礼。

    早先景泰帝没选太监出任大同镇守中官,只派来一名少监监军,现在干脆连少监也不派了,命一名监丞镇守大同,而戍边文官的职位也即将由身为右都御史的沈固变成侍郎一级的人物,与他共事且从中制约他的文官、宦官全都换了,级别越来越低,对总兵官的制衡力度越来越小,这自然表明了景泰帝对他郭登的一份看重与厚待。

    “回京后,还请王公公禀奏皇帝陛下,陛下如此信任郭登,郭登感激涕零,定不负如海的深恩,只是如今大同战火未熄,刚换镇守中官,又换戍边文官,是否过于仓促?新人来此有个适应过程,彼此共事还须互知对方的脾性,这个时候耽误不起啊,故而有些事宜缓不宜急。”郭登低声道。

    “定襄伯顾全大局,如此甚好!”王诚扶住郭登的手臂笑道。

    郭登的一句“有些事宜缓不宜急”最终影响了景泰帝的决策,直到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才召回沈固,改派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年富巡抚大同。

    忙完郭登和陈公这两档子事,王诚总该叫叫别人的名字了吧?一场大捷,不出意外的话,多半会给许多军官带来好运,若是另有圣旨,上面点到了谁谁谁的名字,即便不是升官给赏,那也堪称莫大的荣幸啊!

    于是,总镇署十多名军官大多动起了小心思,有人忍不住直直望着王诚,盼望那分荣光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王诚反背双手扫视全场,摆明了不再有圣旨可宣,众人不禁大感失望。

    “谁是卓轩?”王诚冷不丁问道。

    卓轩一怔,确认没听错话之后,这才走出人丛,朝王诚施礼,郭登赶紧指认道:“他就是哨官卓轩,即将升任千总。”

    王诚打量卓轩片刻,略显讶异的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皇帝陛下命洒家带句话,等大同这边的战事消停下来后,皇上将会召你入京陛见。”

    陛见?卓轩又学会了一个词,原来被皇帝召见叫“陛见”,还以为是觐见、面圣什么的呢,有意思,嘿嘿嘿······

    心中一乐,继而想到自己即将升任千总不说,还能有幸去京城见到景泰帝,顿时有种坠入梦境的感觉。

    好像无法否认,很久以来,他一直对景泰帝隐隐抱有好感,而紫禁城那个龙踞之地,亦是他极有兴趣光顾的地方,传闻听得多了,心向往之。

    只顾遐思,却忘了行礼谢恩,一旁的郭登连连朝他挤眉弄眼,见卓轩毫无反应,郭登干脆一脚踢在他腿弯上,卓轩顺势跪在地上,蓦然神醒,想起郭登方才的谢恩之词,有样学样道:“卓轩叩谢皇帝陛下隆恩!”

    除郭登外,现场其他军官听说卓轩将会奉旨入京陛见,一个个惊得张大了嘴巴,心中五味杂陈。

    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职位并不高,却能让天子记住他的名字,并在不远的将来有机会与天子说上话,那是何等崇高的荣耀啊!

    嗯,再过数年,这小子肯定会成为景泰帝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意识到这一点,众人收起嫉妒羡慕恨,一个个含笑望着卓轩,摆出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那个叫陈皋的都指挥佥事暗暗打起了如何与卓轩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主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