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也不顾张继先的反对,消失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他只能嘱咐张与隶,这次求雨的机会让给张留孙。
“老祖,这是为何?”
张与隶不明白,为什么不让自己露面,将求雨功揽在手里。
“与隶,你还想回家吗?”
张与隶点点头,不但大都的气候不适合他,而且这里的人也不适合。
他可不愿意因为犯错就被忽必烈给烧死,早点离开这些蒙古人最好。
第二天,他就奏高忽必烈,明日午时求雨,由自己的高徒张留孙来求雨。
忽必烈不置可否,反正就是找借口对付你正一教,只要是正一教的都行。
到了求雨那天,张与隶才发现张继先没有选错人,这位张留孙应对得体,在和周围大臣交谈的时候,谈笑风生,博得众多大臣好感。
到了登台的时候,张留孙也是一丝不苟的作法,看样子就像一个人得道真人。
很快,一刻起风,二刻响雷,三刻变落下泼盆大雨。
诸位大臣都带好了伞具,所以没有被雨淋湿。
而张留孙全是淋在雨中,大雨打在他身上,他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冒着大雨,神色平静的走到宫殿前禀告。
“启禀陛下,贫道不辱使命,凭借圣上洪德,求来大雨。”
忽必烈见他这神态,不由十分高兴,对这个道人产生了好感。
一个月后,张与隶再次请求回龙虎山。
这次忽必烈爽快的答应了,不过只允许他一个人回去,张留孙留在这里。
张与隶自然同意,不过就算他不同意也是一个结果。
第二十九章大显神通 北方一人()
张与隶前脚刚走,后脚皇后和太子就病了,看了许多御医都没有用。
忽必烈想是碰到什么妖邪了,准备把张与隶给追回来。
不过这样似乎不地道,才让别人走,又找回来,张与隶怕是有怨言。
至于全真,他们掌教现在还在庙里当和尚,请是难请了。
这时候,张留孙愿意一试,忽必烈只有同意了。先让他治皇后,试试他的本事。
张留孙本来以为也是小事,简单的带了一柄桃木剑,还有几枚药丸。
不过到了地方一看,他不由吸了一口冷气。
整个房间全是黑气,无数冤魂厉鬼游荡在这里。
这里本来是金亡的地方,这些冤魂都是被元军杀害的宫人。
“冤孽呀,冤孽呀,冤冤相报何时了?”
他无意的感叹了一句话,急的旁边的忽必烈直问:“先生,究竟是什么冤孽,会危害朕吗?”
张留孙不敢说还不是你大肆杀戮的结果,只好说:“天机不可泄露,漏者不但对皇后无益,对陛下也有难。小道只能尽人事,至于结果,只有听天命了。”
说完,将桃木剑取出,开始作法。
忽必烈看着他忙了半天,然后把符水给皇后喝下,不由有些怀疑,这样真的有效吗?
但是看到张留孙满头大汗的样子,他选择了相信张留孙。
当天晚上,张继先便隐身来到这里,望着周围的怨灵,无奈的叹息一声:“都去吧。”
说完,拿出玉印,将周围的怨灵封了进去。
收完怨灵,他望着皇后,不由摇头。
他用朱笔,在皇后的眉心画了一道符。
作完这些,他才悠然的走出皇宫,来到郊外。
“臭道士,放了我们,我们要血债血偿。”
一出城,封在玉印中的冤魂就开始吵闹起来。
“何必呢?你们无辜,他人何尝不是无辜,小道现在就送你们去轮回吧。”
可是那群冤魂不理会张继先,还是叫嚷着要报仇。
“算了,既然如此,你们且待在这里,看着元朝的覆灭。”
诸位冤魂也不答应,还是吵闹,张继先也不再理会,念起了往生咒,愿意投胎就去投胎,不愿的就待在印中,不去危害别人。
在张继先离开后,皇后也悠悠的醒来,宫人不由大喜,赶紧派人通知忽必烈。
忽必烈本来已经入睡了,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跑到皇后的身边,询问她怎么样。
皇后一一道来,说那一日不知什么怎么的,就落到一个暗无天日的地方。
不过就在今晚上,她突然出现在一个叫日月山的山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
在她害怕的时候,这是天空中传来一阵乐声,随着乐声,一群人走到他身边。
首先路过的是一群无法形容的**,然后是一群金甲神人,在金甲神人之中有一个坐着红车的红衣黑髯的道人。
这一群人就这样的走过她的身边,那个红衣人还对他点点头。
皇后还是有些见识,知道这这群应该是仙人,不是什么鬼怪。
在这鬼地方,能见到仙人自然不能放过,她慌忙的跟在后面。
可是无论她怎么跟,离这群人越来越远。
到最后,那群仙人走到一堆草里,消失了,她心中一急,便醒了过来。
听完皇后的讲述,忽必烈不由心中感叹,这张留孙果然道法高深。
第二天,他决定赏赐张留孙,顺便问下他皇后这个病是这么回事。
张留孙早已经心有成竹,不慌不忙的说:“甲士异兽者,臣所配法箓中将吏也,朱衣长髯者,汉祖天师也,行草间者,春时也,殿下之疾,行及春时而愈也。”
忽必烈不由暗叹神人,不但只好了皇后的病,而且还算出了太子什么时候病好。
不过一向多疑的他,自然不可能这么就轻信了张留孙的话。
他找来了张宗演留下的张陵像,给皇后看看。
皇后一看,就肯定,这个人就是梦中所见的那人。
忽必烈心中便信了几分,剩下的,只要看明天春天,太子会不会好了。
不过忽必烈还没有得到第二年春天就相信了张留孙,因为张留孙再次施展了一下神奇的本事。
因为求雨成功,缓解了旱情,忽必烈想到了在宫中祭祀下列祖列宗。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才开始祭祀,就下起了大雨。
这又不是求雨,是祭祀祖先,下雨很扫忽必烈面子。
皇帝和臣子都尴尬的站在雨中,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候张留孙又发挥了作用,他开始掐诀念咒,诸位大臣不由满心期待他把雨止住,这样大家都有台阶下。
张留孙不负众望,果然雨很快就停止了。
忽必烈对张留孙的信任达到顶点,心想这就是活神仙了吧。
他决定赏赐一点东西,可是赏赐什么好呢?
金银玉石无法表达他对张留孙的信任,只有奉他官职。
不过国师位置上已经有人了,那么就封张留孙为天师吧。
忽必烈将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张留孙,张留孙谢绝了。
他可是知道自己能依靠的可是张继先,自己贸然接受这天师的封号,那势必会引起张继先的不快,到时候就难以下台了。
不过忽必烈觉得他是一个谦谦君子,有道高人,在他影响中,那些道人哭着喊着要的天师称号,这位真人视若无物。
既然不要天师封号,只能另外赐予东西。
他参考了宋徽宗的办法,封张留孙为上卿建造了一座崇真宫给他居住。
并且送了一把剑给张留孙,上面镌刻着六个大字“大元赐张上卿。”
这几个字可不一般,不说是皇帝赐给的,而是元朝送的,意义非同凡响。
到了第二年春天,皇太子病果然好了,忽必烈再次大赏张留孙。
封他为“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配银印。
这下在等于把全真辛苦经营的地盘给抢走了一半,张留孙成为北方道教第一人。
而全真,在张留孙的崛起之后,只能苟延残存,等待灭亡的时候。
第三十章玄教创立 并吞太一()
望着全真的没落,郦希成欲哭无泪。
连庞大的全真都倒了,大道教要复兴就难了。
他想了许久,求见了忽必烈。
忽必烈现在看着道教元气大伤,兴不起什么风浪,于是笑嘻嘻的接待了郦希成。
郦希成希望自己把大道教改名为真大道,以示正统。
忽必烈答应了他的要求,而且为他专门写了诏书。
忽必烈作完这些事情后,还觉得不满意。
不过没有等到他再次限制道教,他就死去了。
皇长孙继位,更加推崇张留孙。
大德年间,亲自封张留孙为“玄教大宗师”同知集贤院道教事,追封其三代为魏国公,官阶品俱第一。
这时候的张留孙在元庭,得到了许多蒙古人都得不到的权力和信任。
既然要管理这些事物,自然要招收弟子。
这些弟子不是龙虎山,都是各地道观抽调的精英。
张与隶也指挥不了张留孙了,这些人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是正一道的。
张留孙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询问待在京城的张继先。
“先生,说该当如何?”
张继先望着张留孙,缓缓的说:“你已经是一代宗师了,开宗立派又有何不妥?”
张留孙恭敬行礼退出去,这下子他没有后顾之忧。
很快,张留孙就在京城创立了玄教。
不过弟子只有七十五人,不过这七十五人之中,允许佩戴真人银印的都有三人,用诏书封为真人的有三人,还有九人是玺书封为真人。
这七十五人中,有这么十几人享受着其他教派掌教的待遇,玄教之昌盛,可见一斑。
至于没有得到真人封赐的,也被任命统领各大道观。
余以诚领镇江路诸宫观。孙益谦领杭州佑圣观、延祥观。陈日新除提点大都崇真万寿宫外,又领龙兴路玉隆万寿宫,还领杭州宗阳宫。何恩荣提点信州真庆宫。李奕芳提点南岳庙,兼领潭州路衡山昭圣宫、寿宁宫住持提点。
张嗣房提点潭州岳麓宫。徐懋昭主常州路宜兴州通真观,并在信州龙虎山建仙源观、神翁观。上官与龄任常州路通真观住持提点。王寿衍提举杭州开元宫,兼领杭州路道教诸宫观。
薛玄曦住持镇江乾元宫,又住持杭州佑圣观,兼领杭州诸宫观。薛廷凤领镇江马迹山紫府观,后领杭州四圣延祥观,再后兼领镇江道教。徐天麟、冯志广住持龙虎山仙源观。
这些有全真志字辈好不容易夺下的道观,就在转眼间易主了。
而且玄教不但在北方,还将势力伸向南方。
望着家门口的玄教,张与隶心情十分复杂。
虽然张留孙还承认自己是龙虎弟子,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玄教早已经驾驭在正一道的上面了。
让他纳闷的是,为什么张留孙可以一路青云直上。
这个问题他一直到死也没有想明白,而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造成了玄教的兴衰。
张留孙能成功的混在元庭之上,不是因为他会道法,而是他懂儒学。
每一次忽必烈和他谈话,他不是说自己的道术怎样厉害,而是述说历代兴亡之道。
忽必烈听后不由十分高兴,这个人不但是一个高道,还是一个智者。
不但和皇帝有好印象,张留孙没事还喜欢和文武大臣混在一起。
虽然他在儒学上面造诣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朝中的蒙古人来说,算是大学问家了。
朝廷上下都很喜欢张留孙,张留孙想不火都难。
他很明白这个道理,他的弟子也多学儒学,少接触道术。
反正现在天下太平,他们也不用亲自去斩妖除魔,祈福求雨。
玄教的崛起,让很多道教门派感觉不安。
但是有一个门派,感觉不是不安,而是绝望了。
昔日的太一教,现在就只有三四十道徒了。
第七代掌门望着凋零的太一教,只能无语问苍天。
他不知道为什么太一教会发展成为这样,现在他只有一个结果了。
玄教的道士已经来了,问他们要不要并入玄教。
现在太一教还有选择吗?他思考了三天,只好无奈的答应了。
在他答应的那一刻,太一教从此消失了,不复存在。
而高在九天之上的太一,却没有一丝悲伤。
在斩断气运后,他就知道这个结果。
不过他不担心,他早已经安排好了,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的话,很快赤县的气运就会落如他手中。
等到他得到九洲气运,成为大天尊后,度修万劫,再去开辟茫茫的大罗天,追寻那永恒的大道。
不过,那必须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才行,现在赤县有一个不稳定因素。
张继先,一个令他头疼的人。
可是现在没有机会除去他,杀害陆秀夫已经让他受到惩罚了,现在在出手杀张继先,代价他承受不起。
“你现在下界去,给张继先找些事情,免得他成天没事,坏我大事。”
伺候在一旁的童子行礼,便开始下凡。
至于怎么为张继先找麻烦,他还没有办法。
不过太一天尊交代自己要对付他,那只有对付。
张继先在太一教并入玄教的时候,不由轻叹一口气。
按照太一的个性,自己在人间怕是麻烦不断了。
不过现在也只有这样,只能希望自己能平安的渡过这一劫,实在不行就飞升仙界。
他现在唯一担心是远在龙虎山的张家,自从自己以后,张家的历代天师资质越来越差。
张与隶现在就能炼制简单的丹药,至于符箓,画出来的多是死符,对付一般的小妖还行,对付厉害点的妖怪就没辙了。
虽然道教气运已断,但是三百五十年之间,还是有可能成仙,但是张家这个情况却很怪。
整个龙虎山还是很兴盛的,除了玄教以外,第二大就是正一道了。
若是气运衰弱,那么龙虎山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难道是太一暗中做了什么手脚?心中虽然怀疑,但是不明白仙人的手段。
他决定再次出京走走,待在这里,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