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荆棘停住不再作声,白微尘心旌摇曳,颤声问道,“后来,后来又怎样了?”
荆棘苦笑两声,又道,“后来,后来天上忽然降下两名金盔金甲的天使,执了玉旨,宣术人上天做神仙去了。”
白微尘心道,神仙便这般容易做,只怕未必是实。隔了片刻,道,“看来兄正是那株荆棘无疑了。”
荆棘嘿嘿一笑,“不错,我正是那株沾了术人血液的荆棘。那术人知我染了他的精血,日后必然成精,是以仙去前晚他便斩了满山的草木,欲待斩我时,几次犹豫,不忍下手,最后种了这个石阵困住我,又种了满山的石阵,叫人进不得出不得。一夜之间这洛弧山便如沧海桑田一般,非复昨日模样。白兄,你说,这术人是不是也恁地小心眼了?”荆棘语声愤激,怨怼之意颇盛。
白微尘长吁一口气,心想他只不过是一株小小的荆棘,那术人太也小题大作了,世上精怪比比皆是,一株荆棘便能为害人间吗?当下说道,“荆兄,神仙如此作为,怕是别有他情吧!”
荆棘冷笑一声,“当真是别有他情,他怕再有像他一样的修真之士成仙,是以如此作为。他成得仙,我便成不得吗?”
白微尘不语,心道:“这荆棘被困在石阵中三百年了,成仙之心尚然不死,看来术人当初怕是有先见之明了。”
荆棘见他不答,问道:“你怎地又是装哑,难道成仙做神的心思不该?你看这术人如许大的手段,我要是学了,成仙做神岂不易如反掌?”
白微尘笑笑,不置可否,隔得片刻,转口问道:“这种石之法不知如何便可学了?”
荆棘嘿嘿干笑两声道,“不瞒白兄,当日术人仙去之时,遗下了一本《修真宝录》,诸般神秘奥妙之术,尽在此书中,现此书正藏于当初术人修真之所太墟洞。”
此言一出,白微尘大吃一惊,他乃太墟洞中术人所遗玉带幻化而生,对洞内的每一处都熟识万分,却从未见过什么书,更何况什么宝录了,当下问道,“不知修真宝录是一件什么物事,兄台可曾亲见?”
荆棘道,“亲见倒未曾,至于此书确是被术人留于洞中,并未带走,却是千真万确的事。不然他何以种这满山的石头以阻外人。只可惜了他枉自费心,岂不知虫自内生。”
白微尘思忖良久,百思不得其解,他生性没有一毫心机,当下直言相告道:“实不相瞒,弟便是这南坡岭太墟洞所生。”
此言一出,荆棘立生反问,“这么说,那宝书是你得了?”
白微尘道,“弟自幼生长太墟洞,却从未见到过任何书册。”
荆棘怒道,“哼,在我面前扯谎,你既是太墟洞所生,修真宝录自然是你得了。”
白微尘一听此语,拂然大怒,“荆兄此言太也无理了,小弟就此告辞。”拂袖欲去。
荆棘慌忙改颜道,“兄弟莫走。都怪我在这石阵中待的太久了,性子都变坏了,出言无忌,惹兄弟生气了。”
白微尘听他说得栖惶,又怜他在这小小石阵中不觉被困了三百年了,不由得心下软了,“罢,不管后来如何,我此刻当问心无愧才是。”这也是白微尘的不忍人的恻隐之心,却不知为他日后带来了无妄之灾。他自己没顾及到吗?他只是心里想着:不管后来如何,我此刻当问心无愧才是。
白微尘蹙眉冥想,思索破石之法,忽地心头陡亮,“有了,有了,待我搓条长绳,掷入石阵内,你缘绳而出,怎样?”
荆棘道,“不妥,不妥,这石头是按阵势排成的,中有阵气萦绕,区区绳索如何可入?”
白微尘见那石阵中黑气环绕,满溢不出,眉间又增添了一丝忧愁。
无奈之下,白微尘只得辞了荆棘,回洞细思索破石之法。
那太墟洞乃是南坡岭上深入地中的一个洞穴,里面反反复复,颇为曲折。里面除了一块当年术人坐卧的大玉石外,石桌石椅石凳石灶,所在皆是。白微尘一一细寻,是否能找到什么修真宝录,那样的话,从中定能找到破石的法子。遍寻洞内,除玉便是石,地面洞壁都是坚硬的石料,哪有什么宝录的影子?
白微尘遍寻不见,心道,“荆兄之言怕也未实。想那修真宝录多大物件,术人仙去之时,只便袖中袖了,他如何得知?只是种石之法在宝录中,破石的法子也定然在其中。这却如何是好?”
百般无奈之下,心烦意乱,当下也不再去寻,盘膝趺坐玉石之上,调息打坐。自白微尘幻化人形以来,便每每在此玉石上趺坐默息。经年累月,便觉体轻神爽,大得裨益。是以趺坐玉石成了他每日必做的功课。不觉之间,已是黄昏。白微尘澄静心虑,正然坐间,忽听隐隐有鸟兽扇翅之声,初时极微,似在极其遥远之处,愈来愈近,愈来愈响,愈来愈繁,由啪啪之声而为呼呼之声,似有千百只翅子在撕扯风声,嘈杂之声在耳边凭空响起。
白微尘大惊,以为是坐功走火入魔之象,蓦然睁眼,耳边确有真真切切的声音传自洞外。白微尘顿然而起,奔出洞外,一望之下,不觉悚然大惊,只见黑乎乎的满天鸟兽振翅在半空低回盘旋。细看之下,身小翅大,却是蝙蝠。其场面骇人,不啻洪水猛兽。
白微尘自思此山从未有外物得进,群蝠何以突然而现?想来必有灵异。当下饱拳向空揖道:“来者何方神圣?驾临敝山,有何见教?”眼光朝半空扫去,群蝠盘伏,直欲将天遮住。许久并无声音作答,白微尘心下稍安,看来只是一群普通的蝙蝠偶然路过此处,不足为怪的。片刻,群蝠渐渐安止,收翅停在山中略为高耸的巨石之上。数千只黑眼珠睁得大大的朝着白微尘。
这时淡月已上,灰蒙蒙的天空便如忽然亮了数千颗星星一般,灿灿生光。白微尘心知必然有异,但一时间也不敢妄动。黑夜之中,数千只锴锴光亮的眼睛对了自己,阴寒之气,飒飒逼人,着实可怖。一时之间,天地俱静,两边对恃,再也闻不得半点声息。
忽然之间,一声怪厉之声远远地在半空中抖然炸起:“兄弟,快动手,这是圄山吸血蝠,再不动手,后悔莫及。声音急促,正是来自石阵内的荆棘。
白微尘稍一迟疑,石上群蝠先发制人,蓦地展翅来袭。白微尘猝不提防,只见黑压压一片铺天盖地而来,无有躲闪之处,情急之下,大喝一声,运起神通,举臂过头,劲力贯处,双掌拍出,掌风排江倒海呼啸向空冲去,这双掌之力,少说也有千百斤,果不其然,掌力着处,群蝠瞬时便被冲开一个缺口,宛如在乌云四合中忽然出现一轮白日,冲散的蝠群振翼欲落,边缘的群蝠慌忙回翅补住缺口,当未补将补之际,白微尘收敛心神,默运玄功,踊身一跃,直向天际蝠群缺口处扑去,他脚力沉厚,这一跃将近七八丈之高,头顶却恰恰与蝠层相触,群蝠及身,一股腥臭之味立刻缘鼻而入,白微尘皱眉屏息,右臂倏出,已伸过缺口,使力在口沿上一按,身子趁势拔起,穿过缺口,在半空中打一个跟头,双脚落下,正实实地踩在了蝠群背上。这一来主客易位,形势立变。白微尘叉手而立,呵呵大笑,便如在天际乘着一只黑色大筏的仙人一般。
压低之势骤增,群蝠也顿感形势不对,立时蝠层陡动,漫天而舞,一似平地上骤起地震,初时尚然不稳,被摇得东倒西歪,顷刻就有坠地之险,待渐渐心神正定,白微尘气定神闲,双脚紧紧踏着蝠面,宛如牢牢地吸附在了上面。蝠层陡动之势愈烈,白微尘吸附之力愈强。任是地动山摇,就是撼他不下。远远望去,仿佛大黑筏在涛山浊浪中被海浪抛掷,任凭风狂浪急,只是筏中人操筏自如,有惊无险。蝠层当空直上,甫然要与天上乌云相接,白微尘只觉耳边簌簌风响,再也分不清哪是蝙蝠哪是乌云。
正在这双方僵持之际,忽然一声低低的吱吱声,似从远处而来,又似近在耳旁,白微尘听来心胆惧寒,浑不知为何原因。正思是何怪异,脚下蝙蝠便如得了指示一般,纷纷扇翅散开,白微尘身子摇摆,正想立住身形,脚下一空,身子就要直坠而下。群蝠顷刻间散的满天皆是,顿时有如苍天上多了许多窟窿,白微尘抖地身子往起拔高几丈,下坠之势这才稍减,他在半空中纵跳纵跃,用以减轻直堕之势,这样才慢慢低落,待渐靠近地面,低头觑得一处较为平坦宽阔的石面,这才轻飘飘地落下,立足石面。
白微尘轻轻地舒了口气,冷汗却是出了一身。仰望天际尚自振翼乱飞的蝙蝠,黑糊糊的满天燥动,在清冷的月光下更增恐怖,想想方才形势,自己太也莽撞,不该轻入蝠群,冒险如此。这些蝙蝠也恁般歹毒了,素不相识,便以命相取。白微尘望着群蝠缓缓降低收翅,最后都拣大石巅上伏了,将自己团团围住,几千只眼睛又不动声色地亮了起来。白微尘心中恼怒,冷哼一声:“诸位来此何意,还请示下。”
群蝠静默如初,似在休整再战,夜空又归于死寂,忽地一声轻微的尖厉声将这寂静划破:“喂,有人在吗?”虽然微弱,寂静中却是清楚入耳,白微尘扭头看时,原来自己身处之处已离困着荆棘的石阵不远,方才声音正是来自荆棘。
白微尘苦笑一声,以示困境。果然,荆棘喜悦之声立刻传了过来,声音显是激动之极,“你……你还活着?这些血蝙蝠还没吸干你的血?你放心,只便你只剩了半口气在,我荆棘出阵自当能就了你的性命。”白微尘心中苦笑,你自身尚且难脱囚牢,怎能救我之险?不过感他好意,答道:“荆兄的好意,小弟心领了。现在小弟尚且无恙,只是这些畜生太也可恶,要打发委实不易。”
荆棘听白微尘话声铿锵有力,大惊道:“血蝠吸了你的血,你为何说话还这般中气十足?”
白微尘道:“多谢荆兄关心。这些畜生并未吸我一滴血。”
荆棘自言自语道“怪事,怪事”,末了便没了声音,似是低头沉思。
白微尘心道血蝙蝠一旦袭人,必将吸血,这是它们的主攻之法,但焉知不是它们本事低微,不能吸我之血,荆兄太也小瞧人了。转头朝蝠群望去,但见满山毛团,蠢蠢而动,糁人肌体发麻。便知荆棘所言极是,它们要吸我血,当真是易如反掌。心下也思量这是何种原因。
荆棘忽然似有所悟,大叫道,“是了,是了,我知道了,它们是为修真宝录而来。”
此言一出,山中群蝠似被说中心事,群情激奋,立刻振翼相应,满山呼呼之声顿作,有如忽地起了狂风。
荆棘喜道:“看,我说中了吧!”
第3章 圄山王()
白微尘哑然失笑,“这些扁毛畜生竟然也想成仙,仙真的有那么好吗?”
荆棘忽道,“白兄,圄山王来了没?”
白微尘并不知圄山王为何物,但想既然为王,定然是人无疑,环顾四周,唯有蝙蝠,答道,“你我之外,并无他人。”
荆棘舒一口气道,“这就好,这就好,我想他也不会亲自来的。”想起三百年前,圄山王与术人一战,心中犹有余惧。虽然那次圄山王大败而遁,但其实力却不可小觑。
白微尘听荆棘口气,对什么圄山王似乎颇为畏忌,摇摇头,一敌未去,难道又生一敌吗?忽地想到方才与蝙蝠大战之时所听到的吱吱声,心头一冷,难道?难道那就是?
只那个声音就是个劲敌,更何况那个声音的主人呢?
正思想间,忽听荆棘大叫道,“白兄,它们既然来了,你万不可让它们得了修真宝录去?也万万不可留了一个活口出去?白兄,你明白么?好吧!开始吧!”
荆棘坐在石阵中,俨然像发号施令的元帅一般。
白微尘不答,眼睛望了天空,天好黑,不知那个让人生寒的吱吱声是否还在?
此时黑云渐开,露出一弯浅浅的疏月来,天地间一片清冷。
忽然那个吱吱声再次想起,白微尘心上一寒,正待有所举动,只见群蝠又是得了指示,这儿一团,那儿一团,片刻之间,竟结成了数百个小蝠群。
白微尘心道,“那个人还在,难道真的是圄山王,他在暗我在明,又不知对方深浅,看来此役艰难了。”当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全力对敌。
那个声音似是指挥群蝠出击,吱吱声过后,群蝠分兵而出。
东北角的蝠群首先发难,如一团黑雾般猛罩过来,临进身旁,腥臭大盛,白微尘倏出双掌,躲闪趋避间,掌风哗哗而出,迫使群蝠难近其身。
又听得吱吱连响,西北角群蝠振翅袭来,白微尘身在石颠,脚下可稳之处不过五步以内,当下斜跨三步,躲过东北角蝠群的扑击,回臂反掌,将西北角蝠群击退数尺。
这样迟得一迟,白微尘又回步稳身,站牢了石上。吱吱声又连连急促作起,东南西南两处蝠群也加入战团,分击白微尘下盘,白微尘双足凌空踢出,用力逼退蝠群。
群蝠却也狡诈,知他跨出五步之外便会落地,是以趋避之时只在五步之外,待白微尘甫一收势,蝠群便趁隙力攻,在他收力未发之际猛袭。群蝠越聚越多,四面八方,源源而来,白微尘久战不下,心中焦躁,攻击之势略减,护住全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群蝠见制敌不下,转用车轮战术,此一群力疲而退,彼一群接力而战,中间不留任何空隙,想以此困住白微尘,使之力尽而败。白微尘久战之下,不免心生焦虑。心头一亮,猛地朝空直纵,蝠群见敌转向,急急展翅随攻,白微尘身在半空,脚下已成空隙,趁群蝠未及补住之际,陡然一跃,头下脚上,已扑出空隙,临空一滚,双足已稳稳站在了地面。当此情状,蝠群顿时大乱,不知敌方有何诡计,停立半空,闪翅不攻。
白微尘朝空一拱手,道,“半日激战,各位怕也是累极了,白某有好生之德,不想骤下杀手,各位还是速退的好。”
石阵内荆棘一听此言,立即回言道,“白兄,你这是什么话,该杀就杀,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