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看来,这天逸楼哪里是个小饭馆,里面的东西简直要比京城里面最好的酒楼还要贵。一个什么“眯起”的夹着肉松和杏仁的大馒头(这些人认为),还不整个卖,一片就要三钱银子,这让众人感觉到进了黑店。即便是配上大厅的风景,也太贵了。
不过随后王开元叫身边的女孩切了几片给众人尝过之后,就没有人觉得这种“馒头”贵了。
一种从未吃过的香甜味道传到了这些人的舌头上,松软的面,加上入口即化的肉松,以及香脆的杏仁,让这些人吃得是意犹未尽。这些人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馒头”,因此也觉得即便是三钱银子一片也是值了。
不大一会,王开元叫人泡的“大红袍母树茶”被端了上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
第九十三章东家有请
本还互相讨论着刚才点心好吃的众人,见到那个叫娘把两壶茶水端了上来的时候,都是停下了交谈。
也怪众人这样,这两壶茶水,一壶是天逸楼里面最便宜的,也要一两五钱银子一壶。而最贵的那壶武夷大红袍母树茶竟然要二百八十两银子,众人此时都朝着小红姑娘端上来的茶壶看去,众人都想看看这么贵的茶究竟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
待到众人做好,小红把托盘端到八仙桌上的时候。这些人险些从椅子上面栽倒。
按照正常来说,人们用的茶具基本是碗。但是有些讲究一点的,就要用青花瓷杯了。这种杯子有拳头般大小,不易炸裂而且美观,是寻常大户人家和茶馆里面常用的茶具。
可是这个小红端上来的茶杯却小得出奇,之比喝酒时用的就中稍微大了一些。
茶水卖得如此,而且是按杯卖的,茶杯却如此之小,大概也就只能喝上两口。要是性子比较急的那种人,估计一口都喝干了。
这样也是杯么?这么小的子,一杯里面能有一片茶叶就不错了。见到杯子如此之小,众人又朝着旁边的茶壶看去。
只见这茶壶然造型很好,并且和茶杯是同样的朱红色,显然是一套的。但是也只有成人的拳头般大小。这让见到杯子小想要以后来的时候按壶买的人失望不已。怪不得刚才王开元说一壶茶只能倒十杯呢,现在看这茶壶,如果倒得满一点,恐怕是连十杯都达不到吧?
“你是在戏弄我们么?就这么小的子还有茶壶,也要卖上这么贵的价钱,莫不是你们穷疯了?”
李胜茂就是昨天在楼的雅间里面被他的管家叫回去的那个人,他在这收到贵宾卡的十个人里面的家产是最少的。虽然是做药材生意的是现如今人们生活清苦,即便是有病了也很少买药。所以说他的家底并不是很丰厚,能有个几千两银子就不错了。
原本看到天逸楼那个最贵地大红竟然要二百八十两银子一壶。即便是他全部地家当加在一块。也买不上那灌茶叶地百分之一。不过那种最便宜地一百八十文一杯地极品大红袍他还是喝得起地。
本来李胜茂见到天逸楼环境不错。想着日后要是谈大买卖地话。倒是可以带着对方来到这里上两杯茶请对方喝。两杯茶也不过四钱银子。能到这样地地方来谈生意。对买卖来说也会是有帮助地。
如今看到了天逸楼里面装茶地杯子然如此地小。要是谈上半个时辰生意地话。恐怕两壶茶都不够。那样地话即便是最便宜地极品大红袍也要三两银子。这样地花费就太大了。于是李胜茂便忍不住开口训斥道。
此时地李硕暗道要糟。心道这个李胜茂还真不会看形势。也不想想。按照天逸楼这么卖即便是最便宜地茶。货架上面摆放地那一罐最少也要七百两银子。而那最贵地母树茶。货架上面地那一罐就算不按照他们定下地价钱卖。按照它本身地价值来说。少说也值个五六万两银子。能够有如此财富地人会是普通地身份么?李胜茂这么一个小小地药材商竟敢训斥对方。这岂不是寿星上吊得不耐烦了么?
不过出乎李硕地意料。王开元并没有生气。
“这位老爷言重了。你先看看面前地这个是紫砂壶。想必各位老爷爷是有耳闻地。这种紫砂也叫富贵土产量极少。用来做茶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是喝茶地最好器具。因为我们地茶叶都是极品。所以不想用普通地茶具而影响了茶本身地香气。所以并不是我们小气。而且我们地茶叶都是极品。如果用大杯地话。就不是这个价格了。不信地话。格俄日老爷现在就请品尝一下。看看到底值不值这些钱。”王开元依旧保持着微笑想众人解释道。
听了王开元的话,李胜茂还想说话,但是考虑到自己本身就是这是个贵宾里面最穷的一个,此时再和对方辩驳的话,难免会被这些人笑话,于是只好闭口不言。
而其他的众人在听了王开元的话,也都是点了点头,他们认为王开元说的很对。像是这样的极品茶叶,如果真的因为茶杯的关系走了味道,还真是可惜了。虽然茶杯比较小,但是如果真的是极品的话,也是不碍事的,顶多省着点喝就是了。喝茶是要靠品的,又不是像喝水那样,一喝就要一大杯。
看了这么半天,众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上一口天逸楼的茶了。于是,在县太爷李硕的带头下,众人都各自的倒了一杯,稍稍的谦让了一下,开始品尝起来。
茶!”
“果然极品!”
“”
在众人尝了一口那个极品大红袍的时候,都是不由自主的感叹了起来。
这些人平日里喝的茶虽然说也不便宜,但是毕竟只是那种普通茶叶里面稍微好一点的那种。最好的也不过时一两银子一两的龙井,平日里面这些人还喝的津津有味的,有客人来到的时候还要显上一显自己的茶多么好。但是在喝过了天逸楼的极品大红袍之后,这些人的想法都改变了。
虽然说明知道一壶茶里面放不了几片茶叶,但是泡出来的茶却是非常的清香。再加上用紫砂壶泡出来的,香气更加宜人。众人喝了一口之后,这种香味半天都在嘴里回荡着,久久不肯散去。
果真是极品大袍!
在喝过了这杯茶的时候,人都是这样一个想法。他们平时也喝过大红袍,但是那味道可是和眼前的这杯差了十万八千里。
极品的都是样,那么旁边的那壶武夷大红袍就更不用说了。这一次都没人互相谦让,直接每人倒了一杯,拿到嘴边慢慢的品味。
是真的!
在尝了一口茶之后,众人感觉到种香味比刚才的那杯极品的足足浓厚了三倍有余。这些人一边喝着一边咂嘴,此时已经忘了自己的形象,而是把心思都放到了茶中。
“想必各位大人和掌的都已经品出来了,这两壶茶就当是敬给各位的。日后还望各位多多光临我们天逸楼。”见到众人还在品味着茶,王开元笑道。
现在的王开元已经能经受住打击一开始的时候雷天易拿出了那罐极品大红袍的时候,说是卖一百八十文一杯,这让王开元的下巴差点掉到了地上。
平时王开元家的肉铺里卖上一斤肉不过是赚上两三文钱,而见到雷天易手中的茶,一片茶叶竟然要卖到一百八十文。这足足是十斤猪肉的价钱,要是算上赚的,王开元一家要卖六十斤肉才能喝上这么一杯茶。
但是在雷天易接二连三的拿出来七八罐茶叶,并且一一告诉了王开元价钱的时候,王开元的神经已经粗了很多。
这些茶叶一个比一个贵,最后在雷天易拿出武夷大红袍的时候,王开元干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一片茶叶卖三十两银子,这让王开元怀雷天易是不是发烧了。但是在雷天易给王开元讲解了一下这个茶之所以这么贵的原因的时候,王开元才确定雷天易没有生病。
虽然王开元不知道这种茶是贡品,但是还是觉得这么贵的差一定不会有人喝的。不过王开元最怀疑的是,雷天易本来是个穷人,靠着这段时间卖烧饼才赚了一些钱。但是这些钱连这种武夷大红袍的几片茶叶都买不到,为什么雷天易的手中却有整整一罐呢?
不过雷天易没有向王开元解释,而是告诉他只要按照雷天易说的做就是了。至于其他的,就不要多问了。
好在王开元也不是那种追根问底的人,有钱赚就好,干吗非要知道是从哪来的呢?现在王开元恨不得都去打劫茶商赚上一笔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王开元也没有和众人讲解茶的来源,而是只把价格告诉了大家,至于他们能不能喝得起,那就不是王开元管辖的事情了。
“这位小兄弟,看你的样子应该不是东家吧,你们的东家呢?”
众人在喝完了茶之后,赵广义朝着王开元问道。因为他知道,虽然眼前的这个少年穿得比较富贵,但是看年纪上绝对不是天逸楼的掌柜。这些人来天逸楼道贺,总不能连掌柜都看不到吧?
听到了赵广义的话,其他人也是点头附和。他们现在也想知道天逸楼的东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然能够有如此财富。
那些昂贵的茶叶先不说,即便是这大厅当中的景色已经是不易。他们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人能够想出开这样一家酒楼。
“我们的东家说了,先让我带大家参观一下大厅的茶馆和二楼的饭馆,我们的东家正在三楼的雅间里面等着诸位呢。”往开元笑着说道。
原来还有二楼1
听到了王开元的话,众人才知道,原来一楼大厅是作为茶馆用的,而吃饭的地方却是在二楼。而天逸楼的三楼还设有雅间。
一楼的大厅已经是如此的漂亮了,那么二楼和三楼究竟是什么样子呢?难道天逸楼的菜和一楼的茶一样都是精品?这让本以为天逸楼就是个茶的众人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上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
第九十四章透明的鱼缸
王开元的带领下,一行众人来到了二楼。在刚一上候,众人就被眼前的景象惊柱了。
只见二楼的风格和一楼大厅的完全不一样,整个二楼里面没有什么太多的装饰,一排排的木制桌椅摆放得很整齐。这些都没什么特殊的,特殊的是,他们竟然看到了玻璃。
清朝在康熙三十五年的时候,就曾经建立玻璃厂。但是此时市面上的那些玻璃全部都是乌突突的,虽然说里面的杂质不多,但是还是很少有人见到过透明的玻璃。
而眼前的这些个玻璃被拼装成了一个箱子的模样,并且这些玻璃都是没有一丝杂质的透明玻璃。更为奇特的是,这些玻璃箱子里面都装满了水,并且有很多肥硕的鱼在里面游着。
这个时候的玻璃还是很贵的,虽然比不上一些玛瑙珊瑚值钱,因为产量稀少,在价钱上要比那些陶瓷要贵上一些。而这些人眼前的那几个玻璃箱子的长宽至少有三米多。不要说是整个箱子,单单是这样大的一张玻璃就很值钱了。
而天逸楼却用么值钱的东西来养鱼,这让总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这是”
这个时候县丞吴淼走上去,一边打量着摆放在墙角木桌上的那些玻璃箱子,一边惑的问向了王开元。他不知道用这些箱子来养鱼究竟是什么意思。
“是这的吴大人些用玻璃组成的箱子叫做鱼缸,是专门用来放鱼的。
而我们养里面的这些鱼是用来做给客人们吃的,为了让我们的客人吃到新鲜的鱼,我们特意从别处进货,并且保证每条鱼都是活的。用这样的鱼缸来状语,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鱼是新鲜的。
不但如此。我们这里面禁有平常吃地鲤鱼。还有很多我们这里没有地。从海边用快马运来地。但是那些鱼我们就不可能保证每一条都是活地了。”
王开元听到了吴淼问。笑着解释道。
原来是装鱼地具。听到了王开元地话。众人终于明白了。
一般正常地情况下。靠着河流地城市里面地饭馆都是用木桶来装鱼地。但是县地周围却没有河。一般人要是想吃鱼就只能吃集市上卖地死鱼。就是在饭馆里面。也可能吃得到活鱼。
所以说。现在摆在众人面前地每一条鱼都是活地。并且透过鱼缸众人都能看到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地样子。这些人怎么能不惊讶呢?
当初为了这些鱼缸。雷天易可是费了好大力气。虽然说超市里面地时间是静止地。而水产品区鱼缸里面地那些活鱼也是静止不动地。但是雷天易个人折腾出来几个空鱼缸也是费了不小地周折。因为超市里面地那些鱼都是用来卖地。所以说鱼缸地体积并不小。雷天易直花了一个下午地时间才从超市里面拉出来四个鱼缸。
至于鱼的话待到把从超市里面拿出来的鱼缸装满了水,雷天易把超市里面的一部分鱼放到了鱼缸里面。而同时也派李世英去最近的靠河的村子,与那里的村民达成协议。天逸楼会不时的派去马车收购活鱼。只要保证那些鱼都是活的,天逸楼就会出个好价钱。
于是,便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见到了鱼缸里面的鱼有不下五种之多,众人不得佩服起天逸楼东家的头脑来。活鱼和死鱼肯定不是一个价格,如果像这样卖活鱼的话,价格上一定会比死鱼要高上好几倍。但是就算这些鱼再贵,也不会有人有意见的。因为对于这些有钱人来说,根本不会在乎这点鱼的价格所以此时并没有人询问这些鱼的价钱。
“你们怎么把食材都摆到外边来了?”这个时候县令李硕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由好奇的朝着王开元问道。
众人顺着李硕的目光望去,只见二楼对面的墙角那里一排与这边相似的长长的木桌。但是这些木桌的上面却没有摆放鱼缸,而是放置了一排碟子。
让众人奇怪的是些碟子里面装的根本不是制作好的食物,而是一些生肉与蔬菜。
“各位大人和掌柜的请上前看看便知。”王开元说道。
听了王开元的话人果真走上前去,却发现每个碟子的下面都贴了一张宣纸而这些纸上都用小楷写了一排字。
“鱼香肉丝,三十八文。”
“锅包肉,四十八文。”
“油闷大虾,八十八文。”
每一个碟子的下面,都写有菜名,然后后面加上了钱数。再看看上面的菜,众人都明白了,原来这是菜谱。
对于这种菜谱,在场的众人都感觉很新奇。别的饭馆都是用木牌写好了字挂在墙上,表明了饭馆里可以做什么菜。而天逸楼的这个却是别出心裁,在下面标注了菜名和价钱,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