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寒门贵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寒门贵族-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清江掏出火机,给自己点着烟,喷了一口烟雾,“雷声大,雨点小。”

    “谁牵头主办的?”

    吴清江只是笑,没答话。

    “那要恭喜你了。”

    吴清江摆摆手,“这案子需要各银行和信用社配合,人行、法院、检察院都介入了,我就是个摇旗助威的。”

    杨昆勉强笑了笑,拿起那张借据,怔怔地看。

    吴清江把火机放到桌上,顺桌面推了过去,说:“太多眼睛盯着,我只能帮到这,别的好处就甭指望了。”

    杨昆拿起火机,愣了会神之后,又放回到桌上,然后把纸条折好,揣进了兜里。

    吴清江诧异地看他,问:“还留着干嘛?”

    “等事情完了再烧不迟。”杨昆问:“老肥什么时候能出来?”

    吴清江以为他还担心有后患,不以为意地说:“有医院出具的医疗证明,走完程序以后很快就能办保外就医,十天半个月的事,不过照我看,人痴呆得不轻,出来也是没脑子的老虎。”

    “他的那些家底,恐怕剩不下多少了吧?”

    “从账面上看,退完私募的资金和非法所得,再缴完罚款,剩下的还够那胖子快活几年。”

    杨昆点点头,说:“我今天不是为这事来的。”

    吴清江狐疑地看他,“你说。”

    杨昆说:“想查一个外地车牌,麻不麻烦?”

    吴清江想了想,说:“需要交警队给号牌所在地的车管所发函,倒不会太麻烦,就是等的时间比较长。”

    杨昆开始怀念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了。

    他考虑了一下,说:“那就算了,我另想办法。”

    吴清江心里犯疑,却没有多问,“你先试试,实在没办法,再来找我。”

    杨昆起身要走,想了想,把曾芸给他的那台呼机号写了下来,“最近临时用这个号。”

    诈骗案的细节,他只字没向吴清江提。

    他知道,到目前为止,除了他和半信半疑的曾芸之外,所有人都被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蒙在鼓里。

    据杨昆的逆向推理,地毯厂名为合资建厂,其实就是变相卖设备,二手翻新过的,毫无实用性。

    第一步,地方政府出地皮,投资商出钱,各占一定股份;

    第二步,从银行贷款购买设备,县工、建、和城信社分别承担一部分;

    第三步,找个名头撤资,扔下一堆烂摊子,让当地政府交学费。

    根据他的记忆和曾芸提供的情况,那帮打着港商旗号的粤东人在易阳投资不过300多万港币,却在主管招商的县领导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借着购买设备的名义贷走人民币800万,买来一堆毫无使用价值的废旧设备后,进一步以采购原料的名义再次骗贷300余万元,然后便销声匿迹,连那辆用来当幌子的合资奔驰车也就此失踪,查无可查。

    杨昆能猜到那帮人前期的运作手段,无非是伪造身份证件、公司信息,或是直接在港岛注册个空壳公司,通过掮客放出准备在内地投资建厂的风声,吸引那些渴望政绩的官员主动前去接洽,提前安排好办公场所和员工,给前往实地考察的内地方代表唱台好戏,有时甚至连戏都不用唱,直接带着那帮官员花天酒地一番,就把投资意向确定了下来。

    其实严格地说,和后世花样百出的诈骗案相比,整个骗局的套路并没什么新意,之所在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地上当受骗,追根究底,还是官本位思想在做怪。

    92南巡之后,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冒出无数大大小小的开发区,跟风者众,出成绩的不多。

    易阳县相关领导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搞出这么个占地数千亩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整套班子也搭了起来,然而截止94年上半年,却只有两家中等规模的本地企业入驻,高科技含量也几近于无,台子搭好却没人唱戏,不但是开发区管委会上下,连主管领导也觉得脸上无光。

    丢人现眼还是小事,给上面留下个尸位素餐的印象,对今后的仕途发展可就大为不利了,在片面追求增长和招商引资为主流的施政观念影响下,上当受骗也就在所难免。

    (昨天本想多更一小章来着,结果很可耻地睡着了,今天11点左右还有一章。)

第73章 :招聘计划() 
所谓当局者迷,旁边者清。

    在和自己利益毫无关联的杨昆看来,骗子们设下的这个局并非毫无破绽,其中相对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太贪了。

    按照杨昆的想法,都骗了几百上千万了,却连辆组装奔驰都舍不得丢下,这帮骗子的格局强不到哪去。

    据此,他有理由认为,那辆奔驰应该是套牌车甚至直接上的假牌照,只要将车主的登记信息及车身大架号、发动机号与这辆车一对,很容易便能找到其中破绽,只是对于眼下无权无势的他来说,要多费一番手脚而已。

    从派出所出来,杨昆直接去了邮局。

    “喂,林老板,我小杨啊。”

    “你好,你好,有什么生意关照?”

    “半个月没联系了,打电话问个好,另外,有件事想麻烦一下。”

    “还是你托我打听的那个什么扑克机?我一直有托人打听,两岸都没有消息。”

    “那个不急,是另外一件小事。”

    “哎呀,你们北方人说话就是爱绕来绕去,我早就跟你说过,你小杨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什么能帮忙的,尽管开口!”

    “是这样,你在深市车管所有没有关系,我想查个号牌。”

    “小意思了,号牌多少,你稍等,我拿支笔。”

    把车号报过去,杨昆又把自己的呼机号留给对方,寒喧几句后,挂断了电话。

    按照和何平的约定,他去化肥厂和对方碰头,然后一起去农信社拜访肖主任。

    听他们说明来意,肖主任大手一挥,表示租金好商量。

    农信社的主营业务和城信社类似,都属于银行类金融机构,但服务对象和组织结构有着较大区别,法定代表人也不一样。

    农村信用社的法定代表人是主任,可以兼任理事长;城市信用社为理事长,且和主任不可兼任。

    不像曾芸上面还有个名义上的理事长监督,农信社就是他肖主任的一言堂。

    正因如此,尽管农信社比城信社占地小、业务少、人员多、盈利少,工资奖金福利也都不在一个档次,肖主任的小日子却比曾芸过得滋润得多。

    肖主任认为,那几套门面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租给杨昆,既落了人情,又充实了营业外收入,两全其美。

    结合本地段人流稀少的现状,他给出了一个令杨昆都暗呼便宜的租价。

    身为有便宜不占到底不舒服星人,杨昆当场拍板,和肖主任定下了长期租赁意向,以当前的租金水平为准,租期10年,房租每年一交。

    从肖主任的办公室出来,杨昆一直在偷着乐。

    就算饭店开不下去,按照这份租赁合同,从明年开始,仅靠转租就能赚上一笔。

    对于未来房价和店租上涨幅度毫无概念的何平猜不到杨昆的小心思,他站在联排门面房前,喃喃地说:“三栋楼,六大间,500多平,这一大摊子真要支起来,比那几家国营大饭店一点不次。”

    杨昆鄙视了他一眼,“合着到现在,你还以为昆哥跟你逗闷子呢?”

    在结构完全相同的三栋楼里依次转了一圈,大致商量了一下格局和布置方式后,杨昆领着何平去和二叔见面。

    三个人围坐在杨昆“故居”的旧八仙桌前,参照着他私下里鼓捣出来的那份企划书,讨论开店的各种细节,分配任务。

    最重要的一点,投资和股本分配协议,由于杨建军和何平各自入股方式不同,火锅店和烧烤店的账目也要单独核算,需要和杨昆私下里分头讨论,暂时略过。

    餐饮用具方面,烧烤店比较简单,不锈钢餐盘加上普通白瓷餐具即可满足,桌椅方面除了舒适性外,也没有特殊要求,火锅店则要麻烦得多,而且在杨昆心目中,火锅店是要当成主业来经营的,第一家店关乎到整体形象和今后的发展,马虎不得。

    杨昆拿了纸笔,将火锅专用餐桌的样式画给二叔看,向他解释双层桌面以及上层中间开孔的用途,由他负责联系家具厂订制,至于外观、色彩及款式,则要参考饭店的整体装修风格而定,灶具方面,单孔煤气灶和钢瓶都是现成的,暂时不予考虑。

    稍微费些手脚的是汤锅,杨昆给火锅店制订的服务特点是快速、便捷、优质、卫生,锅底暂定清汤和红汤两种,一律采用后世常见的中间有型隔断的不锈钢鸳鸯汤锅,他不清楚附近市面上有没有现成的汤锅卖,如果没有,就得抓紧时间找厂家订制。

    接下来是员工招聘和培训。

    首先是厨师。

    最理想的做法当然是去川渝一带雇一名正宗的川味火锅大厨,只是路途太过遥远,时间紧促,不作考虑。

    三个人里面,何平在街面上的人缘最广,去县城各大国营饭店挖墙角的活,他是当仁不让。

    杨建军有些想不通,问侄子:“你不就会配锅底么,为啥还要找厨师。”

    杨昆笑笑,说:“我那两下子纯属瞎比划,费工费料,自家人关起门来吃个新鲜还行,当买卖干的话,成本不好控制。”

    然后是服务员。

    按杨昆制订的人员招聘计划,仅火锅店所需要的人手,除帮厨、配菜工、洗碗工之外,男女服务生各10名,其中迎宾小姐兼导餐员4名,点餐女服务生6名,10名男服务生负责传菜兼打扫卫生。

    何平看着他列出的服务生招聘标准,身高:男170到175之间,女160到165之间;年龄:18~25岁;要求相貌端正、举止大方、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

    他不解地问:“要求这么高,你这是招服务员,还是选模特呢?”

    杨昆笑着解释道:“对于餐饮业来说,咱们是新手,是搅局者,要想尽快把字号打出去,除了口味好、价格适中之外,优质的服务必不可少,得让来就餐的客人感到既有里子,又有面子,不怕告诉你,就这标准我还嫌低了呢,别的不说,单只客人一进门,四名盘靓条顺、穿着大红旗袍的女迎宾员齐刷刷一声‘欢迎光临’,就得让男人骨子里酥上半截,女人两条腿矮上半截。”

    何平啧啧嘴,“要照你这标准,这工资得定多高才能招到合适的人选?”

    (日更上万,够诚意吧?)

第74章 :装修方案() 
杨昆说:“底薪的话,男的450,女的500,月底根据各人表现,另发红包。”

    杨建军有些接受不能了,“国营饭店的服务员一个月不过一百出头,咱们一个月开四、五百……比工人和一般干部挣得都多?”

    杨昆说:“舍不得鞋(hai)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姑娘套不着流~氓,要想给人留下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印象,光是硬件达标远远不够,服务水平也得跟上,等装修队伍到位以后,人员招聘这一块就得马上动起来,搞宣传,打广告,从应聘人员筛选到组织员工培训,何平你一定要把好这道关,宁缺勿滥。”

    对侄子雄心勃勃的计划,杨建军提出了异议:“这么高的工资,想来干活的不得挤破头,还用打什么广告?”

    杨昆摇头,说:“挤破头的场面倒是有可能,问题是咱们知道,消费者不知道啊,这么做一来是招兵买马,二来提前给饭店宣传、预热,来个先声夺人。”

    定好大致框架之后,三人分头行动,何平去联系印刷宣传单和县电视台滚动广告,杨昆把刚从农信社取出来的5000元钱交给二叔,用作订制餐桌、餐具的订金。

    杨建军等何平走远,拉住侄子问他:“咱自家的买卖,就算加上烧烤,叔也能照看得过来,怎么找外人来合股?”

    杨昆耐心地跟他解释道:“说句实在话,搞餐饮,咱爷俩都是外行,而且叔你在工厂呆了这么多年,心思太纯朴也太实在,我找何平来,一是看在他这阵子一直跟着我东跑西颠的没少出力,二是看他这人心眼活泛,跟叔你的脾气正好互补,对烧烤这行也感兴趣,而且,搞餐饮免不了要跟各职能部门和街面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在这方面,何平有经验。”

    杨建军恍然,“我明白了,还是你考虑得周全,我不如你。”

    回家吃午饭时,杨昆把饭店的筹备情况一五一十地说给母亲听。

    刘素芬虽然不懂生意上的事,但儿子这么做让她感到很受重视,高兴之余,问:“妈能做点什么?”

    杨昆说:“有二叔和何平帮忙,就不用您老人家出面了,等第一家店开起来,我就把游戏厅盘出去,在咱楼下开家分店,请刘太君坐镇,啥也不用干,天天数钱玩。”

    刘素芬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我把钱攒起来,留着给你娶媳妇用。”

    杨昆一乐,差点脱口把叶小换的事说出来,想了又想,还是憋回了肚子里。

    午休了一个小时,杨昆到街上的公用电话亭给檀雅卓打电话。

    一个略显沧桑的男人接起电话问:“卓越工作室,请问找哪位?”

    “我是易阳县的杨昆,麻烦找一下檀雅卓经理。”

    男人放下电话,喊了声“檀工,有人找,易阳县的杨先生。”

    几秒钟后,檀雅卓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杨先生你好。”

    “檀工你好。”杨昆顺口改了称呼,问:“今天下午有没有时间?”

    檀雅卓说:“有,咱们在哪见面?”

    杨昆问她:“檀工对易阳县城哪个位置比较熟?”

    檀雅卓想了几秒钟,说:“去过不少次,百货大楼和县政府大院的位置都知道。”

    杨昆说:“那就好,县政府东边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有家动感地带电玩城,我在这等你。”

    檀雅卓说:“半小时准到。”

    25分钟后,一辆天蓝色的菲亚特126停在了电玩城门口。

    杨昆推门出来,向那辆波兰产的“小土豆”里瞅了一眼,车里只有檀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