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寒门贵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寒门贵族-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雄心勃勃地想要在标准件行业有番作为的杨昆来说,初次尝试就遇到县农机局这块绕不过去的绊脚石,搬,搬不走,踢,踢不动,这种感觉就像喉咙里卡了根鱼刺似的,上下两难。

第483章 :惊人吻合() 
上午9点50,杨昆准时敲响了刘运升办公室的门。

    虽然和刘小亮铁得穿一条裤子,和刘副县长的私交也不错,但是在工作场合,该讲的礼仪、规矩还是要讲的。

    在外间办公的秘书小刘礼貌地说了声“请进”,看到是他,会心地笑了笑,指指待客用的单人沙发,起身帮他泡茶,“领导正跟工商联的人谈工作,稍等。”

    杨昆欠身接过茶杯,道了声谢,掏出烟来让他,小刘接过去放在桌上,小声陪他谈话,堪堪坐到10点整,他敲门进去,向刘运升汇报一声,然后向杨昆招了招手。

    走进办公室时,刘运升正笑呵呵地同工商联的两位工作人员握手作别,送了几步,等他们告辞之后,招手示意杨昆过去,站在占据了半面墙的易阳县行政示意图前,问他:“相中哪块地方了?”

    杨昆向前倾了倾身子,先从地图上找到县城南环路,沿路向东也就是地图的右面搜索,用手指在东李固村的位置划了个圈,“这一带吧?”

    他所指的,是直到97年底才会建成通车的g4高速易阳段的入口处。

    看到他的手势,刘运升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头。

    g4高速南延工程早在去年初就已立项,8月份才开始由北向南地进行相关的地形测量、地质勘探等预备工作,易阳县境内的测量工作还没正式开始,相关的规划图却早已下发到了沿途所经县、市、地区政府部门领导的案头上。

    以这种大动脉级别的宏大工程来说,其规划案的保密级别相当高,一般老百姓根本无从得知,刘副县长自然有资格与闻内情,见杨昆圈出来的大致范围和高速所经路段惊人地吻合,不免会心生疑虑,他这么做的根本目的何在?

    是真的如他所说,想给自已的连锁饭店兴建配套的养殖场、屠宰场和冷库,还是想打着这个幌子提前圈地,以便将来谋取高额的征地补偿款?

    要知道,这块地目前有一多半面积处于半荒废状态,即便是作为工业用地出让,地价也不会高到哪去,何况杨昆征地的用途是兴建养殖场,作为农林畜牧业用地,价格更是便宜得多,可一旦被划入高速公路征地范围的话,哪怕仅仅是作为道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其价值也要打着滚地往上翻。

    还有一点,本县境内的高速路线虽然已经确定,不过入口处的选址要配合全线通行需要,立项之后也不能轻易变更,因而具体要修在哪里,有关方面还没能拿出最终意见,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可供选择位置也不多,杨昆这一下子就要占上千亩地,再怎么转也出不了他这个圈。

    保守地估计,仅此一项,建设单位为此支付的补偿款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相关主管、设计、施工单位之所以对工程策划、线路方案严格保密,也是为了防范类似的情形出现。

    兹事体大,刘运升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双手抱胸,看着地图沉默不语。

    杨昆猜到了他的顾虑,也没打算遮着掩着,直截了当地问:“刘叔叔是在考虑高珠高速的事?”

    刘运升看看他,也不问他从哪打听到的消息,反正这种事向来是纸不包住火的,往往越是严格要求保密的东西,小道消息传扬得越快,点点头,“是啊,路线早定了,只是入口的位置还没确定。”

    杨昆抬手在未来的高速所经路段划了条虚线,“本县境内适合修建入口的就这么几处,一是北环沿河东沿,二是健康大街向东穿过开发区,三就是我看中的这块地方,前二者目前只延伸到环城路以东不远,离高速所经路段还有好几公里的距离,而南环路向东的省道是通往邻省的必经之路,高速入口开在这里无疑最为理想。”

    听他的想法和有关方面的专家的分析基本一致,刘运升赞同地点点头,笑道:“你这个圈划下去,可就是上百万的补偿款到手了。”

    杨昆一笑,坦承道:“没错,我就是想让高速承建方替我把这笔投资拿出来,反正这块地的价值尽早会被人发现,即便我现在不占,迟上三五月、半年,总会有人要占。”

    刘运升知道他说的也是实情,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等着听他的下文。

    “坦白地说,我在这里征地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这点补偿款,您也知道我的家底,百八十万的,还真不值得我为此大费周章。”见刘运升理解地点头,杨昆继续说道:“真正让我看中的,还是高速公路本身带来的商机。”

    “建桥修路,非一日之功,至少在两三年内,这个地块的商业价值是显现不出来的,在此期间,我主要还是想在这里养牛羊、建冷库,等到高速建成通车,我准备依托在入口处,修建一所大型的物流中心,以及配套的停车场、酒店、宾馆等服务设施。”

    他朝北边指了指,“主要的服务对象呢,还是名阳村的标准件商户,经过这两三年的发展,无论是作为原材料的钢材,还是成品货物,这一进一出,运输量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经过妥善引导、科学管理,不但利润可观,也可以给标准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分的助力。”

    听他说完全盘计划,刘运升就觉得,自己以前还是太小看这个年轻人了。

    先不说他这番话里有多少水分,能将目光放到几年之后,其格局就比一般的生意人要高得多。

    而且他也明白,杨昆之所以绕开相关主管单位,直接找他汇报工作,也是想送一项政绩给他。

    事实上,从他接受杨昆的建议,极力游说县里主要领导大力扶持标准件产业时起,彼此的利益就已经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虽然还没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步,却也称得上是密不可分。

    至少从他本人来说,能凭借当前的招商工作在政府领导班子里一步步地争夺话语权,杨昆的建议功不可没。

    于是,他决定将此前的种种顾虑抛开,帮他一把。

第484章 :师出有名() 
大主意是定了,具体怎么操作,还得仔细谋划一番。

    严格地说,刘运升不分管农业,此项投资不属他分管的范围,这么大手笔的政绩,想要扎扎实实地捞到自己手里,就得从名目上想想办法,兜个圈子,以求师出有名。

    征询过杨昆的意见后,他决定,以招商的名义和徐丽娅签订投资协议,由开发区管委会出面,和县土地局、规划局及当地村委会沟通,将该处地块纳入开发区的管辖范围,将这项投资尽快落实下去。

    达成初步意向之后,刘运升拿起电话,和主管农林畜牧的程副县长联系了一下,亲自带杨昆过去跟他见面。

    程副县长今年56岁,年龄即将到站,在易阳干了近十年的副县长,一直主管农业方面的工作,易阳虽然是农业大县,相关产业在县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也不小,但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一般,可供他发挥的地方也有限的很。

    细数起来,这位程副县长最杰出的成绩,要属90年的时候主持推动了刘营乡办皮革厂的建成投产,其他方面则无甚明显建树,典型的无功无过,上进无望,后顾无忧。

    虽说退休在即,不过最后一班岗还是得站好,只是和工业、第三产业相比,农林畜牧方面受耕地面积、从业人口所限,提升的空间着实有限,每年一到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往往就是程副县长最头疼的时候,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只能在数字、报表上面做做文章,搞得后来统计局的局长都说话了:“程县长,咱这数字可实在有点虚高得离谱了,再这么玩下去,怕上头都看不过眼了……”

    因此,听到刘运升说有人主动要求来易阳投资搞养殖,投资额度还不是小数目,程副县长是大喜过望。

    这件事如果操作得好,宣传到位,报告再做得漂亮点,临退休之前,享受一下正处级待遇也不是不可能,退休之后的工资待遇也能往上拔一大截。

    等杨昆代徐丽娅说明投资意向、操作方案和前景预期后,程副县长当场表示,支持刘副县长的工作,热烈欢迎市里的企业家来易阳投资创业。

    征得程副县长的首肯和支持之后,刘运升又带杨昆和主管土地、税收等重要工作的常务副县长见面、详谈。

    主管领导点头之后,还要和畜牧、土地、规划等相关行局的单位领导见面、洽谈,这些琐事就用不着请刘运升亲自出面了。

    从常务副县长的办公室出来,杨昆和刘运升握手作别,语出至诚地道:“实在太感谢刘叔叔了。”

    这句话不是客套。

    如果没有刘运升这层关系,想要完成初期的立项、审批工作,就得由下至上,一步步地找上来,一关关地闯过来,没理由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接触到县政府的相关主管领导。

    和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相比,自上面戴着帽子压下去,办事效率无疑要高得多。

    刘运升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提携后辈,是当叔叔的责任,接下来的工作,就要看你的个人能力了,有什么困难,尽管给我打电话。”

    县城乡建设规划局、林业局、畜牧局都设在政府办公楼里,杨昆却没有急着过去跟相关单位的领导见面,一来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二来这件事还需要徐丽娅亲自出面打个招呼。

    虽然包括常务副县长之内,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圈地行为是他的投资,他的生意,不过既然顶着外地投资的旗号,为了方便大家照章办事,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

    回到家,吃过午饭,杨昆打了几个电话,分别将今天上午的收获通报给徐丽娅、二叔、王波等餐饮公司的股东,和徐丽娅约好明天一起跟相关单位的领导见面之后,自行出门去影院找刘学锋。

    见到他从车里下来,刘学锋就说:“正想找你呢?”

    杨昆乐了,怎么着,你比哥还未卜先知呢?

    听他详细一说,杨昆才知道,小刘童鞋也在琢磨着昆朋电器接下来该怎么发展。

    百货大楼的扩建计划即将竣工,按照开业之前就定好的计划,小刘准备把店面搬过去,目前正通过王波跟大楼的管理层联系、洽谈店租事宜。

    电器行门口摆着一对高保真音箱,正放着今年春晚的歌曲集锦,杨昆嫌吵,叫小刘一块坐进车里,问他:“有什么想法?”

    在和杨昆合伙做生意的朋友圈里,要以小刘的商业意识和扩张欲望最为强烈,甚至比杨昆本人还要有进取心。

    因此,在跟小刘聊天谈事的时候,杨昆很喜欢采用这种启发式的提问方式。

    换成别人的话,八成就是反过来拿这个问题问他了。

    小刘显然已经考虑了很久,很利索地答道:“再过半拉月,百货大楼那边差不多就能搬进去了,我的想法是再多代理一两个彩电品牌。”

    杨昆问他:“有目标了?”

    小刘点点头,“去年联系过的几个厂家里面,tcl,熊猫,创维的业务员都给我打过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代理他们的品牌,估计也是看咱们的业绩不错,眼红了。”

    杨昆想了想,说:“可以考虑,先谈谈条件再说吧。”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还有个想法,你听说过vcd没有?”

    杨昆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小刘脸上露出“我就知道”的表情,“头几天,有人拿了一台来找我修,拆开一看,除了机壳,就一个激光头,一块解码板,一问价,好嘛,五千出头,不过效果倒着实不错,虽然和录像带的水平解像度持平,不过数码格式的碟片不像录像带那样容易消磁,看上去清晰度要高得多。”

    杨昆笑笑,“继续。”

    刘学锋从兜里摸出一包6块5的云烟,让了杨昆一支,掏火机替二人点着了,喷了口烟雾,说:“我翻了不少资料,仔细琢磨,觉得这玩意应该能流行起来,你说咱们要是跟厂家联系一下,搞个品牌vcd地区代理,专走视听产品这条路线怎么样?”

    他的想法,正是杨昆的打算。

第485章 :成王败寇() 
杨昆问小刘:“打算代理哪个品牌?”

    小刘说:“我详细打听过,市面上目前就只有万燕一个牌子,听说三星、飞利浦和日本几家厂商都在做,不过还没见到成品机型。”

    “万燕……”杨昆左臂支在车窗上,托住下巴作思考状。

    提到vcd,就不能不提到“万燕”。

    开拓者也好,先烈者也好,这个从两位创始人的姓名中各取一个字而得名的公司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vcd,并为这种视听产品的普及作出了巨大努力,投入了巨额人力物力财力,付出了巨大代价,都是不争的事实。

    开拓者一般只有两种下场,一种是数钱数到手软,一种是赔钱赔到吐血。

    很不幸,万燕属于后者。

    自93年第一台vcd样机面市并通过国家鉴定以来,随后斥巨资成立的万燕公司于94年生产了数万台vcd,而全国的销量加起来还不到2万台,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各个厂家买回去当作了“小白鼠”。

    高额的研发费用摊高了早期的产品成本,高昂的广告费用也是雪上加霜,加上万燕为了推广影碟机而斥资开发的卡拉ok碟片,以及为此支付的版权费用,已经将其自身拖到了无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再加上目前的制造技术还很不成熟,碟机的质量相当不稳定,因此,杨昆认为,代理万燕的产品不是个好主意。

    而且他清楚的知道,这个品牌已经存活不了多久了。

    成王败寇,商场铁律。

    有人哭就有人笑。

    就拿今年来说,95年,是vcd市场的孕育期。

    经过这一年的培育,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整机成本的逐步降低,特别是盗版碟片的泛滥,vcd市场将在96年迎来爆炸式的发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