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捡漏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捡漏王-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家现在被无妖堂,准确的说是被余少白掌控,让石敢当送一句话给郑家家主,自然不敢跟余少白争。至于李景名他爹,当他听说郑家主动将戏苑让给余少白之后,便没有包场的打算,反而是让李景名来到戏苑听戏。

    夜色已深,大堂已经围满了人,虽然余少白一家子还未曾到来,可戏却已经开始上演。

    这次余少白将大闹天宫的情节用影子戏的方式呈现出现,大堂里的老百姓们看的是津津有味,以前的那些戏他们都听过,头一回听这大闹天宫,立刻就被情节吸引住了。

    如今的大明朝,此时只有两个人知道大闹天宫的故事,一人是余少白,而另一人便是正在撰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如果让他知道自己书中的故事出现在兰溪戏苑里,不知会作何感想

    “清儿,这除夕夜不在家守岁,你这要带娘去哪?”坐在马车里,余母冲着对面的三郎问道。

    如玉坐在她身旁,笑道:“娘,夫君在戏苑安排了一场戏,专门为您准备的。”

    “戏?娘现在哪还有什么心情听戏,快送娘回去。”

    余少白摇了摇头,说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遇到生死离别,但这是我们人无法阻止的事情。不能总活在伤痛里,就算是把眼睛哭瞎,也没办法让死去的亲人复活。”

    “儿子让您来戏苑不是为了听戏,也知道您现在也没有听戏的心情。我只是想让您看看他们~”余少白掀开车帘,余母顺着车帘看去,马车原来停在了戏苑门口,她能清楚的看到大堂里的影子戏,还有那些人在那鼓掌叫好,笑声满堂。

    “娘,兰溪县的百姓除了孩童,谁都经历过战乱,经历过骨肉分离,前不久的蝗灾更是让很多人流离失所。可您看他们脸上的笑容还是那么的灿烂,如果因为一次磨难就伤痛欲绝,从此一蹶不振的话,恐怕整个兰溪县,甚至整个大明都没几个人了。眼泪要流,日子要过,在这样的大明朝,谁能保证自己会善终啊”

    听到三郎的话,余母看了一眼一旁小五和阿莲,她的伤心固然是因为二郎的离去,可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

    她不禁回想起那日静梵师太来到家中说的一番话。

    “娘~”

    余母被耳边的唤声拉回了心神,看着三郎关心的眼神,她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娘已经想通了,眼泪要流,日子要过。跟娘一起去看戏吧~”

    “好嘞,小五,阿莲咱们下车。”

    戏苑二楼,小五和阿莲一边吃着果品,一边看着戏,余母此时的注意力也被影子戏吸引。

    余少白站在栏前,看到楼梯处走上来一人,他笑着说道:“子初兄,这除夕夜不在家陪着爹娘,怎么来这戏苑?”

    “这不是听说你在戏苑包场,就来看看。不过你这戏还真不错,从来没听过。”

    余少白刚要说话,便见楼梯处站着一人,正巧那人抬头瞅了他一眼,余少白顿时一愣。

    “灵柔怎么也来了?”看着那一身男子打扮的吴灵柔,余少白笑道。

    吴子初挥手说道:“小妹,少白已经认出你了,快过来吧。”

    吴灵柔似乎怕别人认出,瞪了吴子初一眼,便走进了对面的厢房里。

    “小妹准是闲的害臊,我跟你讲,本来我是不打算带她来的,不过她说她想见你,那大舅哥只能舍上这条命了。”

    余少白无奈的笑了笑,他知道吴子初的意思,吴灵柔身为县令千金本该足不出户才对,现在夜里出门,而且还是来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要是被吴春知道了,一准饶不了吴子初。

    “你爹应该在家啊,怎么会让你们出来?”

    吴子初叹了口气:“我爹剿匪失利,听了城里的那些心情非常不好,这除夕夜喝了不少酒,老早就睡了。我这能有机会带着小妹溜出来。”

    余少白微微点了点头,指了指楼下,“你看~景名兄也来了,你们聊吧,我去找灵柔了。”

    看到余少白径直走开,吴子初无奈的摇头叹气:“一个有情郎坑大哥,一个是有佳人忘朋友。你们真是天生一对,就剩下我这可怜人。”

    “咔~”

    余少白将门推开,看着桌前背对着自己的那道身影,他嘴角泛起一丝笑意。“灵柔~”

    听到唤声,吴灵柔慢慢转过身来,一脸羞红的想着他。

    “这脸怎么红了?”余少白伸手轻轻捏了捏俏脸。

    吴灵柔低头不敢直视他,轻声说道:“可能是天冷的原因吧。”

    听到这话,余少白笑出声来,坐在她对面说道:“你这理由可不完美。让我猜猜你是吴家小姐,在这夜里居然偷偷跑出家来,私会情郎,所以觉得羞人。是不是~”

    “不是唔~”

    吴灵柔刚抬起头来,便被余少白吻上,然后他乖乖闭上眼睛

    时间飞逝,大闹天宫影子戏随着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落下帷幕,铜锣一敲,掌声顿时响起,真是让人意犹未尽,要不是因为还要回去守岁,人们一定会喊着再来一遍。

    很快大堂便空了,戏班子和老百姓都各自散去。余少白将吴灵柔,吴子初还有李景名送走,随后便与余母等人乘车回家。

    余母并不知道吴灵柔的到来,余少白本想带她见余母,不过吴灵柔不愿意,怕余母觉得她不懂礼数,所以便没有让她们相见。

    马车里,小五和阿莲还沉浸在大闹天宫的世界里,意犹未尽。

    “娘,佛祖不是大慈大悲的吗?为什么要把大圣压到五行山下?大圣太可怜了。”

    听到阿莲的话,余母笑道:“这个娘可不知道。戏是三郎写出的。”

    余少白见两个小家伙看着自己,回道:“天地万物都在法则之内,家有家法,国有国法,天庭当然也有天条来约束仙人。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蟠桃盛会,又大闹兜率宫,这便是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便让如来出手制服大圣,压他五百年,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

    说完这句话,余少白心里暗骂自己一声,自己如此歪理西游记,要是在前世,恐怕会被人骂死。不过他现在在大明朝,影子戏版本的大闹天宫并没有孙悟空打上凌霄宝殿的情节,更没有类似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话。

    因为玉皇大帝就如同俗世的皇帝,原来西游记里面的情节将孙悟空塑造的非常成功,从小孩子都觉得孙悟空是英雄,天庭成了反派人物,余少白小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这样的情节被余少白照搬出来,一旦传到京城,朱元璋定会让余家满门抄斩。所以他只能将大闹天空改成了现在这个版本,希望吴承恩别记恨他

    “三哥,是孙悟空厉害,还是二郎神厉害?”

    “这个二郎神家养的狗厉害。”

    “三哥,为什么菩提祖师不来搭救大圣,我感觉他很厉害的样子。”

    听到这话,余少白还没回答,阿莲反倒是接了话茬。“看戏都不认真,哪里是菩提祖师,明明是须菩提祖师才对,你连人家名字都记不住。”

    小五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哪里是什么须菩提祖师,我听到的明明是菩提祖师。如玉姐,你听到的是不是菩提祖师?”

    如玉轻声笑道:“我当时好像听到的确实是菩提祖师。”

    “看吧看吧,连如玉姐都说了,她听到的也是菩提祖师,你就别跟我争了。”

    阿莲见他一副得意的样子,扭头看向余少白,“三哥,你快说,是不是须菩提祖师,这戏可是你写的。”

    “这”

    余少白拍了拍脑门,菩提祖师须菩提祖师,怎么穿越了六百年,还是有人因为这个较真呢。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你可以叫阿莲,别人也可以叫阿莲,名字可以有很多,但孙悟空的师父只有他,何必在这名字上较真。”

    “可名字若真是不重要的话,为什么还有青史留名这个说法,孙悟空的师父这么厉害,要是不知道他的名字,实在是太可惜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离去() 
回到家里,众人聚在饭桌前,春娇和詹兴本不愿入座,余少白还是执意让其坐在一起。

    咚咚咚

    就在众人快要启筷的时候,忽然敲门声响起,一对“不速之客”到来。

    看着詹兴领进来的二人,余少白笑道:“你们来晚了。”

    “好戏虽然没看成,这饭总归是不能错过,我可很久没在除夕夜正儿八经的吃过饭了。”黑玄脸上虽是笑意,余少白却能看出他眼中的落寞之色,他是孤儿,自己何曾不是孤身来到大明,只是他幸运些,身边还有几位陌生而亲人。

    “见过余夫人。”

    黑玄和徐三斤朝自己行礼,余母也听出二人是清儿的朋友,微微点了点头,便让詹兴去搬椅子。

    二人落座,余少白举起酒杯,看了看桌前众人:“今天是除夕佳节,也没什么行酒词,大家喝吧。”

    余家院墙上,两道身影正注视着房间里的欢闹场面。

    “看样子他过得挺开心,真的要他去京城那个是非之地吗?”静梵师太望着那张满面笑意的少年郎低声喃道。

    万士昌叹了口气:“她曾经想要的日子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老夫现在已经不能再在京城露面,而且我也不愿与皇帝为敌。我只希望余少白能将她从苦海里救出。”

    “朱元璋”静梵说到这里,微微一顿,见万士昌脸色不悦,改口说道:“皇上岂是余少白能够糊弄的,要是惹怒了他,连余少白的命也都会搭进去。”

    万士昌微微点了点头,“或许她希望余少白就这么普通的活下去。这小子从浦江回来也不曾前来见我,想必对我已经生了间隙,恐怕他已经将我看成了危险人物。”

    “那”

    “当初他娘救了我一命,我也救了他一命。如今他已经羽翼丰满,不再需要老夫的守护。也罢一切顺其自然吧,他的事我也不去管了。”

    “那不救师父了吗?”

    “你师父她有她的苦衷,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即便是余少白也难以让她离开。老夫今夜就要离开兰溪了。”

    听到这话,静梵一愣。“您要走?您要去哪?”

    万士昌抬眼看着西南星空,笑道:“老夫准备去云南,见一见故友,从此隐居于林。”

    “这”静梵师太此时有点疑惑,之前还好好的,可自从她将师父多年前交托的书信交给万士昌看过之后,他就态度就发生了大转变。

    “你好自为之,这里有一锦盒是老夫送给余少白的,信是给你的。”

    静梵师太接过两物,看着远处离去的身影,一脸莫名。

    一夜过去,新年伊始,洪武六年的第一天在鞭炮声中开始了。

    天蒙蒙亮,阿俗将门打开,在门上贴一红纸袋,袋面写有接福二字。

    待到天亮,余少白被震耳的鞭炮声吵醒,他走出房门,此时太阳已经升起,照在身上驱走了几分寒气。

    “公子,这飞帖可是收了不少。”大俗捧着一个红纸袋来到余少白面前,余少白打开一看,有李景名派人送来的,吴子初派人送来的。让他有些无语的是,兰溪县很多店铺老板,县衙官吏竟也送来了飞帖。

    这飞帖是宋代的一种习俗,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了如今名片拜年的风气更盛。

    “夫君,咱们并没有准备名帖,若是不回,实在是有失礼数。”

    余少白笑道:“你多虑了,那些名帖我早就让人写了几十份,只要加上名字就行了。”说罢,他将接福袋递给春娇,让她在名帖上一填写名字,送到府上。

    “踏踏踏”

    余少白刚刚吃过早饭,进了书房,便看到蓝筝坐在桌前,他不禁一愣。

    “蓝师姐,你除夕夜外出未归,什么时候回来的。”

    蓝筝手里拿着包子,狠狠咬了一口,一脸怨气的说道:“别提了,这一夜把我折腾的,连觉都没睡好。”

    “哦?你这是去哪了?”

    “我昨天晚上出去,你猜我遇到谁了。居然让我看到了静梵师太。当时她和一个戴着斗笠的身影出现在城外山林,我一路追踪没成想”

    听到这话,余少白顿时恍然,笑道:“我想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不但将二人跟丢了,而且自己还迷了路,”

    “还不是因为天太黑了,林子转的我头都晕了。不许笑!”

    余少白见她挥舞拳头打向自己,忙摆手笑道:“好好好,是我说错话了,这总行了吧。”

    “算你识相。”蓝筝本就没打算打他,得意的笑了笑,便朝房门走去。

    “哎呦”

    听到痛叫声,余少白扭头看向门口,只见李景名躺在地上,捂着自己的屁股痛叫。

    “景名兄,你还好吧。”吴子初在一旁将其扶起来,余少白忙上前询问。

    李景名摆了摆手,朝蓝筝拱手拜道:“李某不小心冲撞了姑娘,还请姑娘见谅。”

    而蓝筝只是说了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便径直朝自己房间走去。

    “景名,这蓝姑娘似乎不太想理你啊。”吴子初见李景名吃瘪不禁挖苦说道。

    李景名看着那姑娘的身影,无奈的叹了口气。“少白,这姑娘莫非也是你相好,这力气着实大了些,我只是轻轻一碰,便被撞得如此狼狈。”

    余少白听到相好二字,忽然伸手往李景名裆前一抓。

    啪!

    李景名一脸吃惊的看着余少白手里的那只翡翠珠,而此时蓝筝见余少白接住自己的“暗器”,狠狠瞪了他一眼,随即将门窗关上。

    “少白,刚刚发生了什么”李景名咽了口唾沫。

    “如果我没接住这翡翠珠,你爹恐怕要考虑要二胎了。”余少白无奈的笑道,这师姐玩笑开的太大了吧,这么一下真的打到了,够李景名喝一壶的。

    吴子初看了看那门窗,凑到余少白身前,将声音压低。“少白,你们家里这个女人是谁啊,怎么这么厉害?活生生的一个泼妇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