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会来的这么快。
若不是自己当初如此选择,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不是也会和长安城中的那些人一样开始为未来深深的担忧?
“接下来就要看武关和萧关这两战了。”杨素放松下来。
李荩忱微微颔首,汉军一旦拿下萧关或者武关之中的任何一处,就足够实现对关中的两面包抄,而宇文宪如果难以突破潼关的话,甚至李荩忱可以独有关中。
“武关之战朕倒是并不担心。”李荩忱淡淡说道,“关键就是萧关。”
“也是,有骠骑将军正面强攻,又有白袍和羽林骑在武关之后制造混乱,拿下武关应该指日可待。”杨素的心情也很好。
李荩忱笑道“现在朕最担心的,还是这建康府之中有人不老实啊。”
“陛下是说刘休征么?”杨素眉毛一挑,他没有想到李荩忱会在单独召见自己的时候提到这件事。
不过杨素大致也能猜测到,现在李荩忱对于这个在建康府之中上蹿下跳的周人使者只是保持警惕和戒备罢了——或许很多人都忽略了,监视群臣不是白袍的工作,但是监视刘休征这个北方来的使者却是,这就意味着刘休征都见了什么人、甚至每次都说了什么东西,李荩忱都是多少知道的。
而现在李荩忱只是给杨素说出来自己的担心,显然并不打算直接动手,否则换做裴子烈和程峰这些人在场,估计会毫不犹豫的请杀。对于这些军中将领们来说,天下的稳定是他们一刀一枪的拼杀出来的、是无数将士的血肉换来的,焉能容忍这些跳梁小丑在背后鬼鬼祟祟?
“这个刘休征果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李荩忱淡淡说道,“朕还记得那天召见他的时候,他的确是保持着谦和的神情,并且巧妙应对了朕的试探,只是他应该没有想到不是那么容易蒙混过关的。”
杨素斟酌说道“臣也略有耳闻,现在这个刘休征正在城中四处拜访达官显贵,尤其是和一些曾经做过隐士的臣子们来往颇密?”
李荩忱点了点头,魏晋南北朝以来,隐居蔚然成风,并且出现了以竹林七贤为首的贤人雅士名传千古。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南北朝分裂的末年,三百年的战乱已经让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隐居显然并不能真的躲过去什么——当战火烧过来的时候,别说是人了,就算是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跑不掉。
所以人们开始重新选择下山、选择面对、选择改变。
也因此,现在隐居的人倒是不多了。
而在朝堂之上,曾经隐居过的人,也就只有一个沈君高。
因此杨素这话说的已经非常明显。
李荩忱担忧的说道“朝堂之上,终归还是有一些心怀不满而又不愿意安于现状的人,朕担心的是他们会受到刘休征的蛊惑铤而走险。”
杨素倒是有些诧异“这刘休征不是一直人如其名,鼓吹的是放下刀兵,和平相处么?这一次南来不是也说是因为刘休征不愿意为宇文宪出谋划策,想要实现南北之和平才主动请缨么,怎么······”
李荩忱摆了摆手“刘休征的确如你所说是想要实现和平,只不过他的和平可不是这种南北分裂的和平,也不是大汉统一北方的和平,而是宇文宪统一南方的和平。”
杨素登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他之前从未想到的。
不过当真这么想来,刘休征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他要上蹿下跳把整个南朝都搅乱了,这样自然也就给了宇文宪机会。
当真是歹毒之人啊!
当初自己在长安城挑拨宇文宪和杨坚的时候,都没有打出来这么冠冕堂皇的旗号。
而李荩忱暗自叹息。
还是现在这个社会太文明道德了。
双重标准在后世的那些大v们手中,玩的不要太从容。
“既然现在他没有做出来什么对我们大汉不利的事,那朕也能容得下他。”李荩忱淡淡说道,“不过朕也不能就此吃亏,白袍会配合许善心给宇文宪一个教训的。”
第一二九八章 武关道上的流言()
杨坚登时打了一个寒颤。
论玩弄人心,刘休征还不配做李荩忱的对手。
更何况现在南方的士气和民心都已经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上升到了一定的层次,绝对不是那么轻易就会被撼动的,就算是有几个心怀不轨的人,也很难真的动摇大汉的根基。
相比之下宇文宪应该就没有这么舒服了。
真的要和李荩忱打心理战,宇文宪不见得会处于上风。
而李荩忱这个时候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开,他之所以要当着杨素的面说出来,一来是想要看看以杨素为首的年青一代对这件事的意识到了什么程度——毕竟这些年轻人才是李荩忱未来倚重的根基,二来也是想要提醒一下杨素,你们这些北方南来之人最容易成为目标,所以还是要小心为上,同时如果你们能够发现这其中的端倪并且积极主动的上报,那么说不定朝堂上将会有更多属于你们的位置。
看杨素若有所思的神情,显然他明白了。
杨素可是一个聪明人······
——————————
武关。
大战已经开始了七八天,而汉军虽然并非没有进步,不过却依旧只是局限在了瓮城。萧世廉用了足足五天,硬生生的把武关的瓮城给扒了个干净,现在汉军的冲车已经可以直接越过已经变成一堆土渣和瓦砾的瓮城直接撞击主城的城门,而云梯车也曾经一度靠上了武关的城墙。
只不过相比于瓮城,显然武关主城墙的坚固程度以及守军顽强抵抗的决心都超乎了萧世廉的预料,现在还靠在城墙边、已经完全被烧的只剩下一个大致的骨架结构的几辆云梯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意识到一时半会应该是拿不下武关,萧世廉反倒是有了佛系心态,只是每天派遣各路兵马轮番攻打,同时不断地让人向城中放箭,箭上一般都带着各式各样的宣传图画,这也是考虑到了大多数的将士都不认字的缘故,以求能够起到动摇军心的作用。
汉军射入城中的箭矢很多,贺若弼和高熲也只能尽量的收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查出来,尤其是还有一部分被手下的士卒们给刻意私藏了。
比如刘孝顺手里拿的这一张。
刘孝顺是一个普通的北周士卒,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人如其名,他因为孝顺父母而在乡里乡下也算是有几分名声,可惜现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再是举孝廉入仕,他就算是再孝顺也没有什么用。不过前来征兵的北周将领倒是看中了他这点儿名声,不但亲自把他的名字从刘老二改成了刘孝顺,还让他帮着带整个村里招募出来的十几个年轻小伙子,所以他虽然还算不上最基层的幢将,但是手下也算有那么几个听话的人了。
此时刘孝顺就蹲在已经被投石机砸塌了的一个粮仓旁边,借助还没有坍塌的半边墙体,正好可以遮挡住大多数人的目光。而刘孝顺就是把自己搜集来的几个传单藏在了这个地方。
“孝顺哥,这啥意思?”一名士卒凑了过来,好奇的问道。
“你看,”刘孝顺虽然看不懂字,但是图画还是看得懂的,“这是一个大粮仓被火烧了的意思。”
“大粮仓?咱们这儿的粮仓不是已经被压塌了么,怎么又被火烧了?”那士卒诧异的问道。
而旁边一个同伴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你是不是傻,也不看看这上面写的那两个字,是武关嘛?这个地方咱们来的时候路过过,是上洛,我当时还记得城门上的那两个字怎么写呢!”
“上洛?”几个士卒都惊讶的对视一眼。
他们可都清楚,上洛之于武关是什么概念。
武关的一部分粮仓被摧毁之后,军心依旧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还有更多的粮食留在上洛,只不过因为武关城比较小根本没有搬运过来,所以武关的存粮损失了一批也无关紧要。
可是如果按照这图上所画的,上洛的粮仓真的被焚毁了,那大家还依靠什么坚持下去?
喝西北风么?
“你们在干什么?!”一名巡查过来的仗主发现了他们的身影。
刘孝顺急忙想要把手中的传单藏起来,不过已经被仗主先一步抢走,他看也不看就把那传单撕成碎片。而刘孝顺着急的说道:“仗主,上面说上洛的粮仓被火烧了,是真的假的?”
“什么真假,怎么可能!”仗主冷声说道,“只要武关不丢,上洛又如何会有变故?这不过是为了蛊惑你们的心思、消磨你们的斗志罢了,以后见到这种东西,全部上缴,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将士们打了一个激灵。
而刘孝顺看着仗主转身离开,不由得挠了挠头。
武关不丢,上洛就不会有事······真的有这层逻辑关系在么?
他暗暗想着,又把另外几个传单拿了出来。
画着凤凰,象征着岐山的地方已经满是汉军,北周的军队正在旷野上狼狈逃窜;华丽的宫殿之中,年幼的皇帝正在被一个年长的人逼迫着,而下面的群臣对此视而不见······
作为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刘孝顺当然明白岐山在哪里,也偶尔听到了朝堂之上的风声。
莫非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武关,也莫非要成为一座孤城?
自己家中的父老儿女······
刘孝顺心思沉沉,而旁边的几个和他一起出来的弟兄也是相顾无言。这一场大战,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至少现在看着敌人一点一点的啃食城墙,他们根本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全面反攻的那一天。
而刘孝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不远处,一处小仓库之中——武关府衙已经被投石机的石弹摧毁,所以贺若弼和高熲也只能先以这里作为新的中军大帐所在地了——把守武关的将领们也同样是愁容满面,他们也正式从高熲和贺若弼这里得到了上洛粮仓已经被烧毁的消息,虽然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流言蜚语,不过如此确切的还是第一次。
而且除此之外,贺若弼也确认了岐州已经失守的消息,更是让将领们相顾失言。
也就是说萧世廉射入城中的那些传单也都是真的。
第一二九九章 萧关的弱点()
而且汉军已经杀到了岐州,也就是说他们距离长安真的是只有一步之遥了。
在场的将领们有不少人都是关中的,更有不少家眷都在长安,敌人兵锋已经迫近长安城,他们怎么能不担心?
这也是贺若弼和高熲这么长时间来一直不敢多说、哪怕只是出面证实这件事的原因。一旦证明了这是真的,整个军心民心都要彻底乱了,这武关城还怎么守?
而一名将领当即开口说道“将军,岐州已经丢掉,接下来就是长安,我们还守在这武关的意义何在?”
贺若弼冷声说道“岐州之后,还有扶风,南蛮不会那么容易就杀入长安城的!”
见贺若弼明显正在气头上,将领们顿时不敢多说。而高熲急忙站出来打圆场“好了,诸位一定要相信隋王,也要相信西线的李老将军,具体如何我们会尽快和隋王商议,以隋王的能耐和手腕,化解危机并非没有机会。而如果我们守不住武关的话,那敌人就可以从武关经上洛长驱直入关中,对于长安的威胁将会更大,希望诸位能够认清这一点。我们各司其职,必然可以······”
“砰!”外面传来一声巨响。
“报,敌人又开始攻城了!”
高熲在心中叹息一声。
萧世廉在打了一波心理战之后,攻城的节奏明显又加快了。
内忧外患,这分明是不要给人留活路啊。
“上城,先把敌人杀退了再说!”贺若弼果断的说道,径直向外走去。相比于之前的斗志昂扬,这一次大多数的将领却都犹豫的对视一眼,不过长期以来的服从以及对于贺若弼的尊重等等还是推动着他们跟上主帅的脚步。
只不过再也不可能和之前一样迅捷了。
“武关,估计快要守不住了。”高熲暗自摇头。
可是隋王还有他们的后路,又在哪里?
——————————…
萧关。
萧关以及北侧的平高郡应该是现在北周还能掌握在手中的最向西北的城池了,这就像是一枚钉子,依托蜿蜒的六盘山一直顶在大汉西北的咽喉上,导致大汉很难通过安定直接沿着大河东岸继续向北发展,现在即使是有一个小小的灵武掌握在手中也不成气候,而如果向北直接越过大河的话又将会是一大片荒漠。
因此守在萧关的梁睿非常有危机感,总觉得周围的汉军不怀好意,毕竟大汉也是有前科在的,之前就曾经通过种种手段让驻守在平高郡的于翼都一把年纪了还不得不投靠大汉,当时如果不是杨坚当机立断派遣梁睿前来坐镇,恐怕这萧关早就已经是大汉的了。
一直到汉军开始进攻岐州,调动天水兵马南下,他方才松了一口气,甚至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进攻安定,一旦拿下安定之后,就能够威胁天水和武威,逼迫汉军撤退。
可是很快梁睿就察觉到事情的不对了,汉军在天水集结之后,却并没有着急南下,南下的只是一小部分应该也就是五六千兵马,而大多数人还在天水,甚至已经开始重新向安定调动,甚至北侧的灵武的驻军也开始南下。
他们想要干什么?
如果说梁睿之前只是怀疑的话,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他就是汉军的目标无疑。
虽然梁睿不知道汉军是以怎样的勇气同时在岐州和萧关两个方向开战——难道他们真的以为萧关的城墙就是纸做的?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自己盯在萧关这个地方,也就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舆图上,岐州已经换成了汉军的赤色,看着这山河一片赤红,梁睿心中也万分紧张。
汉军会不会直接杀向关中,到时候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报,敌人有两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