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确朗声说道:“世忠,北面的消息你听说了?”
李荩忱郑重点头:“宇文邕死了,对于我们来说,确实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而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一个可以趁着周国内部权力交接、应接不暇的机会,继续扩大江陵之战的战果。”
周确顿时一颔首:“话虽如此,可是在世忠你看来,咱们又应该向什么方向进攻?”
李荩忱顿时明白过来,之前周确和萧摩诃等人肯定是因为此事而有所争吵。
第二百九十六章 争执()
也难怪萧摩诃和周确等人都是一副斗志昂扬的样子,他们说到底都是东宫的官员,肯定不会因为别的事而争吵,恐怕也就只有接下来的战略方向能够让他们有争执。
到底现在南陈的大军主力都掌握在东宫的手中,所以与其说这是南陈的战略方向,倒不如说是东宫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对于东宫来说,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当初被扬州刺史那边百般算计却又无计可施的东宫了,随着萧摩诃、沈君高等人的陆续掌权,东宫的势力正在飞快地膨胀,而这也意味着东宫的接下来计划将会更加的重要,也更需要慎重。
站得越高,摔得越惨,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
而萧摩诃径直向前一步,沉声说道:“某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襄阳虽然城高池深,但是从江陵直通中原的大道被襄阳扼住,所以我们想要从荆襄北上,就必须要拿下襄阳!”
“襄阳有尉迟迥,有两万多蛮夷士卒,还有沔水北面各州郡的支持,如果一味强攻肯定在短期内拿不下来,甚至有可能把我们的军队拖入这旋涡之中,再也难以脱身!”右卫将军毛喜当即毫不示弱的说道,“到时候非但襄阳拿不下来,还有可能导致我们损兵折将,甚至连江陵都守不住!”
而周确也点了点头:“现在以我大陈的国力,根本没有办法打一场长期而注定艰难的攻坚战,所以与其强攻襄阳,倒不如直接从随州、光州一线直接向北包抄王轨的后路,然后兵压中原。”
“周大人此言差矣!”鲁广达当即站出来说道,“那尉迟迥难道就这么可怕?名将也是人,之前的陆腾不也是号称‘四朝老臣’,最后不还是战死在这江陵!”
毛喜登时皱眉说道,刚想要开口,却被一直沉默的李荩忱打断。
萧摩诃这边和周确那边为什么吵起来,李荩忱已经看得清楚。归根结底还是纠结在襄阳上。
襄阳是从中原南下荆州的必由之路,扼守要冲,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很显然以萧摩诃为首的军方想要拿下襄阳,一举占领这荆州最后的要冲,从而进可以北伐、退可以坚守,有更多回旋的余地。
而周确等人的想法显然就更加理想化,从随州、光州一线进攻,虽然明显兜了一个圈子,但是却可以绕开襄阳,而且这个时代水、沔水水流充沛,完全可以发挥南陈舟师的优势,到时候无论是和淮南守军一起夹攻王轨的淮北周军,还是直接进取中原,都是不错的选择。
虽然在这个时代之前,还没有人曾经这样做过,但是李荩忱清楚,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名将辈出,在七百年后忽必烈就曾经率领大军走这一条路南下,绕过襄阳要冲,直扑鄂州,险些将成“常山之蛇”态势防守的南宋拦腰斩断。
所以李荩忱也没有办法说这条路没有办法走。不过如果这样进兵的话,道路漫长、孤军前进等等问题都将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也是为什么萧摩诃等人坚决不同意。
这等于是拿着南陈主力大军的存亡做赌注,没有掌过兵的周确可以提出这样的建议,但是萧摩诃等人却不得不为大军行进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而考虑。
对于萧摩诃和周确之间不同的决断,李荩忱没有办法评说孰对孰错,毕竟双方都有各自立得住脚跟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战场事态瞬息万变,往往谁能取得成功也不仅仅取决于己方的谋略,孩子啊与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李荩忱的目光落在舆图上,沉声说道:“属下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周确和萧摩诃等人的目光同时落在了李荩忱身上,如果说在江陵之战前,或许李荩忱的话只能当做一个建议,甚至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可以当做耳旁风,毕竟李荩忱终归只是一个山中走出来的毛头小子,他爹爹是李成并不能给他带来这些文武大臣们的信任。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江陵一战中,无论是生擒萧岿还是死守章山,李荩忱都展现出来超高的战场情势判断水平,甚至可以说江陵之战能够如此顺畅的落下帷幕,和李荩忱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他的话不但得束起耳朵听,而且还得细细斟酌推敲。
“世忠但说无妨。”萧摩诃微笑着说道,而周确也同样期待着看向李荩忱。
虽然和李荩忱接触的时间、次数都不长,但是周确也从沈君高那里了解到不少关于李荩忱的事,知道这个年轻人绝对不会因为和萧摩诃更为熟稔就偏向于萧摩诃。
沈君高虽然之前从来没有参与过朝堂政事,但是为人一向心高气傲,能够得到他的赞赏,说明此人确实有非同寻常之处。
李荩忱当即环顾一周,朗声说道:“属下窃以为周公和萧将军既然在向北进攻何处上争执不下,那我们何不换一个进攻方向?”
“什么?”周确顿时诧异的看过来,而萧摩诃更是皱了皱眉。
这句话似曾相识啊。
当初在淮南决断南陈下一步进兵方向的时候,李荩忱可就说过这句话,最后使得萧摩诃下定决心进攻江陵,方才有了现在的江陵大捷。而此时东南方向和荆楚方向都在南陈掌握之中,无非就是从淮南进攻和从江陵进攻,哪里还有其余的进攻方向?
李荩忱也感受到萧摩诃等人诧异的目光,在心中不由得暗暗叹息一声,他还记得后人评价萧摩诃,说其为统兵之将,而难为统兵之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中间的差距可就大了,一个的目光尚且停留在战术和局部战略层面上,而另一个的目光则已经跃升到了全战线战略上。
或许萧摩诃可以指挥打一场大战,但是他很难在战前和战后做出关于这一场大战以及下一场大战的战略性判断。
当然李荩忱倒也不觉得这是萧摩诃无能的缘故,毕竟萧摩诃从十三岁就追随着陈霸先南征北战,但是这么多年来实际上一直都是作为将领的身份存在,最多率领一支偏师。
这江陵之战还是他第一次作为大军统帅指挥战斗,在战略目光上和之前的南陈名将侯安都、吴明彻等人有差距倒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
毕竟人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无师自通。
李荩忱能够敏锐的察觉到整个天下大势,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多出来千年的经验以及对于这一段历史的了解。而萧摩诃没有经验,又不能未卜先知,所以视野有局限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周确等人,没有身临战场,只是在后方理所当然的思考,自然更容易将问题变的理想化。
在李荩忱看来,南陈现在除了垂垂老矣的吴明彻,真正能够算得上有战略层次目光的,也就只有陈顼这个南陈帝王了,不过显然让陈顼来这里指挥战斗是不现实的。
感受着一道道询问、疑惑甚至怀疑的目光,李荩忱并没有退缩,反而微笑着上前几步,径直走到舆图旁边,伸手在中原方向上画了一个圆圈:
“之前我们能够拿下江陵,是因为蛮夷将国内的大军尽数北调准备进攻突厥,现在随着宇文邕身死,这些大军必然会各回各处,其中有很大部分会回到襄阳,而且随着我们攻破江陵,蛮夷肯定也会加强从襄阳到中原一线的防备。”
顿了一下,李荩忱的手指从舆图上的中原位置一直滑到了襄阳,沉声说道:“这就意味着我们无论是进攻襄阳,还是绕过襄阳进攻中原,都意味着我们将会面对蛮夷最猛烈的抵抗和反击,而属下窃以为我们现在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很有可能会和吕梁之战一样,顿兵城下,进退不得”
萧摩诃和周确对视一眼,微微颔首,他们不得不承认李荩忱说的是事实,此时向襄阳发动进攻的话,真的和当初吕梁之战的战场变化如出一辙了。而就算是绕过襄阳,且不说襄阳这一颗钉子镶嵌在身后会带来多少麻烦,更重要的是谁能保证前方道路上没有另外一个难以跨越的“襄阳城”?
“可是”右卫将军毛喜此时不由的皱眉说道,“如果我们不主动进攻的话,恐怕蛮夷就会发起反击,到时候我们肯定会更加被动。”
现在毕竟北周军队还在北面,一时半刻不会出现在南方,所以南陈还有短暂的时间,而如果一直静静等到北周军队抵达,那南陈无疑在兵力上将会处于绝对的劣势,战局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李荩忱微微一笑:“我们不向北进攻,可不代表着不进攻。”
一边说着,他一边伸手向另外一个方向敲了一下:“比如这里。”
“信州(今西陵峡峡口东)?”毛喜脱口而出。
李荩忱郑重颔首:“蛮夷北上,大军兵分五路,其中西面几路军队的兵力都是从川蜀调遣过来的,这就意味着相比于江陵,蛮夷在川蜀的守军数量更少、实力更单薄!”
“川蜀?”萧摩诃微微眯眼,他知道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雄关漫道、天府之国,更意味着大江的上游!
古往今来,水师决战,占据上游者优势更大,有的时候顺流而下甚至能够有决定性的优势,对于大江沿岸的王朝来说,上游更是至关重要。
之前华皎叛乱,南陈不惜举国之力进攻,就是因为华皎占据的巴陵到湘州一带一旦和西梁的江陵连接到一起,南陈无疑就被拦腰斩断,而且丢掉了大江中游,悬挂北周旗帜的船只随时都可以顺流而下直接冲到建康府。
不过大江之上,江流湍急,对于船只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所有船只都能够轻松自如的来往于上下江,尤其是以现在北周的造船技术,就算是控制了川蜀,照样没有办法造出来堪用的船只顺流而下,所以在大多数南陈官员的思维之中,川蜀就像是一个牢笼,北周的拳头再强硬,也终究打不破这个牢笼,所以不足道哉。
而历史上北周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重视川蜀这个对南陈可以成“高屋建瓴”态势之地,主要方向还是放在江陵甚至淮南上,毕竟无论是路途的远近还是水师造船技术的差距,都足以让北周放弃从川蜀进攻的想法。
一直到之后隋朝建立,杨素奉命进入川蜀,局势才有所改变。杨素征召兵勇、调集工匠,建造能够克制黄龙巨舰的五牙大舰,方才将川蜀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只不过当时南陈在中游的战线都已经全线崩溃,所以杨素在上游的准备就显得多余。
而在此时,川渝对于南陈,远没有那么多威胁,甚至川蜀多年来由于地处偏远,游离于南北朝主要战场和商贸渠道之外,所以并没有那么富裕,甚至很多地方重新变成半开化地带,对于北周来说,虽然算不得累赘,但是也并没有从川蜀获得太多的好处。
这一块地方,就像是被整个时代遗弃了一样。
李荩忱迎着萧摩诃等人的目光,郑重说道:“我们抽调一支精锐和水师,镇守信州,并且择机溯江而上,突破蛮夷在巴东一带设下的封锁,直接冲入巴蜀腹地!至少现在有黄龙大舰可以作为依仗,只要能够过了三峡险要之处,整个大江、内江沿线,都将在我水师凭护和震慑之下!”
“可是这巴蜀就算是拿下来了,又有何用?”周确皱眉打断了李荩忱,“现在我们兵力不足,若是再分兵的话就意味着江陵这边将会承受更大的威胁,到时候江陵守不住怎么办?就算是拿下了巴蜀,也抵不过一个江陵。”
李荩忱瞥了周确一眼,淡淡说道:
“周公此言差矣,巴蜀绝非一无是处,周公且看,现在我大陈占据江南、淮南和荆州,但是这些地方多地处平原,易攻难守,而一旦我们又占据巴蜀,那么战线就会从现在这个位置整体向西北延伸,变成秦岭到淮水一线,而届时我大陈之版图将如‘常山之蛇’,进可攻退可守,盘则有退之余地、互为犄角,伸则可寻敌薄弱、一击致命。只要能够守住巴蜀北侧、襄阳南侧和淮口等少数南下的通路,蛮夷就对我们束手无策!”
在李荩忱比划之下,原本犬牙交错、看不清楚的局势变得清晰,而整个大陈就像是长蛇,时而盘旋、时而伸长,仿佛在这舆图上活了一般。
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
萧摩诃和周确等人脸色都是变了变,甚至就连坐在上面位置上已经昏昏欲睡的陈叔宝,此时也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着李荩忱手指的位置。
每一个人的眼睛之中都冒出火热的光芒。
他们很清楚李荩忱的计划怎么看都有些胆大包天、甚至可以说异想天开,相比于这个计划,之前绕开襄阳还是进攻襄阳的争论变得是那么的稳妥甚至不知进取。
一想想到时候南陈可以从巴蜀进攻关中、江陵进攻襄阳、淮南进攻淮北,三路进发,横扫千军,周确、毛喜甚至就连只是来打酱油的顾野王和骆牙等人,都觉得热血沸腾。
南陈这些年一直被北朝压制,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么巴蜀广袤的土地、丰厚的资源以及这些年没有经过战火侵扰财富,都将成为南陈重要的助力,几百年前,秦朝可就是依靠获得巴蜀而一举崛起的!
一旦拥有巴蜀,南陈将会转过来占据优势。
顾野王和骆牙等第一次和李荩忱打交道的官员,都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南陈最年轻的杂号将军,而周确甚至鲁广达等将领更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引兵进攻巴蜀,将南陈的旗帜插上这天府之国的每一寸土地。
而萧摩诃也隐隐感觉到什么,李荩忱敏锐的察觉到了北周在川蜀方面上的薄弱,这是自己之前从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