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章羽也会让每年派一些学生过去当官,两年后回来,回来之后都要进行专业的述职。
此议题算是过了,海外,章羽十分重视,至少保证近的地方,百年都不会叛变。
百年之后,他们就都是华夏文化,今后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存在,也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章羽用三天,跟内阁讨论完所有的政务,然后开始提称帝的事情。
“本王称帝之后,一是废除封地制度,任何人都不可能再拥有封地,谁拥有封地,就天下共讨之。”
这好像刘邦的非刘姓不能封王,后来非刘氏而封王的下场都不好,大部分时候都遵守这个规则。
如果有封地,再坐的大臣都有资格,还有那一批大将也都资格。
但这要封出多少地盘来?
到时候各个诸侯国慢慢做大,天下将再次进入动乱的状态。
这是章羽不想看到的,所以杜绝了封地,从他开始,任何人不许再有封地。
“另外,废除大将军、丞相等职务,文职最高的便是内阁,内阁一般七个或者九个组成。”
政务跟军权,章羽都不会让人独揽。
章羽跟内阁大概确定了整个体制,详细规定了从乡镇到中枢的所有职位分配。
“爵位还是必须的,王侯都是人们所希望的,只是封侯爵,今后没有封地,但每年都能从基金中分配一些金钱。”章羽说道。
章羽又用了几天的时间确定了称帝的事情。
“本王称帝,宜早不宜迟,尽快完成所有准备,一个月后报告给我准确的时间,到时候诏告天下。”
称帝的好处风非常多。
就比如全军的将士肯定会气势如虹,他们是受益者,章羽称帝,到时候必定对他们封赏。
同时那些文官体系也是如此,也会尽力的去做,让章羽能早日统一。
而在各地的人才也会纷纷的投效章羽,因为章羽称帝,而且将来可能统一了整个华夏。
此时不跟章羽混,将来就那么好的机会了。
如此,天下的人才一定会向着他。
章羽可谓已经大势将成,整个天下的局势已经非常的明朗。
此时章羽登高一呼,必定是一呼百应。
消息传开,百姓欢欣鼓舞,将士们士气高涨,学子们纷纷的庆贺。
章羽众望所归,在他的地盘内,都希望他能站出来。
而很多的世家就开始起了小心思,章羽称帝,那他们要表示表示,要给章羽送上大礼。
给皇帝送礼,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送什么?
章羽还好,一般只要不是故意侮辱他就不会触犯他的忌讳,他不在乎礼轻重。
在他眼里,就是人情往来,你送我重礼,也别想从我这里拿到什么特权,当然,有适合你的好事,礼尚往来,第一时间想到你。
而你送礼送的不对,章羽也不会计较,绝对不会故意为难你。
但是众世家可不这样想,一些人是为了表示心意,一些人还是想在章羽这里挂个名头,能让章羽上心一下,万一真有什么好事。
江东的财团也是很希望章羽称帝,到时候他们行走各方,跟着章羽赚更多的钱。
而章羽则终于闲暇了下来。
打仗打那么久,国事又那么多。
“嘿嘿,等本王称帝,是不是也要后宫佳丽三千啊。”
以前,章羽一直想着自己的皇帝梦,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马上就要成功了。
江山美人,他都有了,人生还有什么追求。
三国的几个美人,都收了他的帐下,都给他生猴子。
而江山,如今的疆域,已经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大。
最重要的是,章羽要将华夏文明给传播出去,将来,不会有那么多的文化,整个世界就只有华夏文化独大。
内阁一直在紧张的筹备,定于几个月后,也就是大概十一月的时候,章羽正式称帝。
“好,日子定下来,就诏告天下,用本王的名号,并且盖上传国玉玺。”
。
第1038章 给诸侯上眼药()
章羽称帝的日子定下来了,这是一件历史大事,可能会标志着大汉的彻底灭亡。
如今大汉虽然没皇帝了,但是国号还在,同时还有许多大汉宗亲在。
一旦有人举起大汉的大旗,这大汉还是能形式上存在的。
但是此时华夏大地将要出现另外的一个皇帝。
章羽立即让情报机构行动起来,此消息出去,一定会有人不甘寂寞,想要搞事情。
那就让他们去搞,自己领地内,发现了就处理掉。
章羽让郭嘉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先暗中监视,然后报告给他。
章羽不动手就罢了,一旦动手,要将他们彻底的摧毁。
几天之后,章羽再次过问准备进度。
“主公,有几个问题,您称帝,这应该颁布一些政策,比如大赦天下,比如减税等等。”顾雍说道。
章羽点点头,然后询问众人。
“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宫说道:“王爷,称帝是大事,大赦天下可以,那些非重刑犯就释放了吧,另外减税可以适当的减一部分,这主要是看我们财力支撑。”
一般减税也是没有刀兵之后,如今远远未实现统一大业,军队还需要大量的钱粮。
“好,到时候就释放跟减刑一些囚犯,另外也赦免了那些战俘,不过他们还不能回去,继续修路,只是跟我们的百姓一个待遇,可以拿取应该有的工钱。”
战俘是有几万,他们还在修路。
不同的是,大部分的战俘都是袁绍家的,如今袁绍都已经灭亡了,放了他们,他们也没地方可以去,只能成为章羽治下的百姓,如此章羽干脆接着由头赦免了他们。
赦免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百姓,一举两得。
“另外,减税也是必须的,将全部华夏的赋税都减到两成半,包括地主、官府所有加起来都不能超过两成半。”章羽特别强调了一下。
几个人不由的一愣,这是章羽要给几个诸侯挖坑啊。
全华夏,连不是自己的地盘都减税。
话说章羽有什么资格让其他人减税?
章羽当然没有资格了,尽管到时候他称帝,但是其他诸侯可不认他。
到时候这就是一纸空文,没什么效力。
但几个人都明白,这可是有威力的。
章羽这边,全部赋税加起来也就两成半,他们凭什么要交五成甚至八成的赋税?
其他几个诸侯,百姓几乎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都在给地主种地。
然而地主要收税,收了之后官府要收税,普遍收下来都要超过五成的税收。
五成税收,那可是要命的。
章羽他们之前提高税率,那也远远低于他们。
曹操算是收的比较少了,他收三成半,可是他收了之后,地主还要收一波,真到百姓手中就没有多少了。
章羽这边减税了,还规定最多两成半。
他们不减税?
可以啊,章羽会通过集中渠道去宣传,到时候百姓知道,这边赋税那么低,他们凭什么那么高。
反了他。
不反,不敢反,那也没事,总有一天要爆发,等章羽打过去,百姓会支持谁?
这些诸侯,赋税如此的高,凭什么向着他们?
这也是章羽这个政策的高明之处。
规定了都要减税,诸侯不听,百姓可是很愿意支持章羽这个皇帝的。
这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章羽开始让策划这一事件,这可不是小事,影响到所有诸侯。
这一定会让他们难受一阵子,同时也告诉他们,章羽已经强大到什么样子,逼迫他们进行改革,让他们降低赋税。
章羽这是跟所有地主作对,也就是跟大部分的世家作对,章羽又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在大势面前,他们没有反抗的余地。
内阁的几个人都在,一番商量之后,章羽控制的地盘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主公,我们虽然军队增加,同时战事变多,但如今税收来源,财政来源也变多,减税并不会影响太大。”顾雍说道。
减税,就要减少收入,这对一直在打仗的章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但是如今海外的产出也一直在增加,特别是扶桑地区,章羽简直就是进行掠夺性的开采。
大量的财富流入,章羽才有底气减税。
章羽的陶器、茶叶还有丝绸,规模更加庞大,大量的销售到天竺国地区。
天竺国人口规模庞大,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就是这样,章羽可以支撑的了,所以进行减税。
确定对领地不会有重大影响之后,章羽就下令开始做。
“好,此事抓紧去办,情报那边,奉孝来安排。”
郭嘉一直是兼任情报头子的存在,但是其实有一半左右的情报亲自掌握在章羽手中。
两个情报系统,互相监督。
郭嘉答应下来,去告诉章羽说道:“主公,我们还收到一条重要的消息。”
在章羽疑惑之间,郭嘉说道:“三个月前,荀彧离开许昌,先到了江东,在江东学院待了几天,之后一路北上,如今已经在青州待了几天,属下判断,他会来新北平。”
荀彧,王佐之才,一直是曹操身边重要的重臣。
但是当曹操放弃刘协,让刘协惨死在洛阳之后,这荀彧就对曹操死心,偷偷的逃出来。
章羽大感意外。
“出乎预料啊,密切关注,但是不要打扰他,等他到了幽州之后,本王要亲自去见见。”
不用说,章羽非常的意外,荀彧竟然能逃出来。
其实如果不是曹操跟他的重臣都不在,这荀彧几乎是被软禁,根本没有机会出来。
曹操十分明白荀彧的才能,是绝对不会放他走的。
但是,当时他根本顾不上一个已经废掉的荀彧。
荀彧对曹操死心,不愿意帮他。
若不是爱惜人才,加上荀家在他那有重要的地位,曹操甚至要对荀彧下手,自己得不到,也不会让其他人得到。
但是,荀彧竟然逃出去了,而且逃到章羽那边。
荀彧先到了江东,他很想去江东看看,看那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为何几年的时间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第1039章 荀彧奔江东()
荀彧出逃,此事本来是一件大事,但是曹操顾不上。
章羽等了几天,果然荀彧到了幽州。
荀彧从江东一路北上,一路的考察。
走了一圈,他的心中变化极大。
整个天下已经不是他认识的天下。
荀彧为人固执,但是这次他改变了很多。
三个月的行程,同时也听到很多。
特别是在江东书院,他停了许多的公开课,同时又跟许多学子聊天,还听了两场辩论。
此时他改变更大,这江东书院,如此开放,如此的兼容并蓄。
这让荀彧改变太大了。
他一直知道江东书院十分的兴盛,学员都是几千人,但是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学术之风如此的兴盛。
一些不出名的教师,竟然有大师级别的水平。
这让荀彧怎能不改变呢。
看完江东书院之后,荀彧感叹道:“不用几年,这天下就是章羽的了,有如此多的优秀人才,何愁不兴啊。”
“如果彼时的大汉有此意识,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唉,可惜这些诸侯,特别是章羽跟曹操,竟然都心不向着大汉。”
荀彧很无奈,之后他又去看了看普通百姓的生活。
走了几个地方,那的百姓日子过的非常好,非常的开心。
不仅吃穿不愁,孩子还能上学,同时不用承受繁重的徭役等等。
在荀彧心中,这是大治的景象,就算是大汉最强盛的时候也做不到这样。
不久,荀彧北上,想看看其他地方。
他一路向北,徐州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他看到了章羽的筑路大军。
他还跟那些工人住了几天。
荀彧开始以为这些人是章羽征调的徭役,毕竟章羽在打仗,需要大量的钱粮,而修路,这不知道要耗费多少。
但是章羽做了。
“你们平常吃的不错啊,白面馒头,还有大饼。”荀彧跟工人坐在一起,看他们吃饭。
那工人幸福的笑了笑说道:“三天还能吃一次肉呢,那滋味,真叫好。”
“肉?”
工人点点头说道:“对,拳头大小的一块红烧肉,汤都是贵人喝的骨头汤,都是猪拉到工地上直接杀的。”
荀彧震惊,给工人吃那么好,已经是非常奢侈,但是还给肉吃。
“看你们都很卖力啊,给干活,为何还那么高兴?”荀彧拿出直接随身带的大饼吃着问道。
“给章大人干活能不卖力吗?谁不卖力谁就没有良心。”
“对,必须卖力。”
几个工友附和着。
荀彧有些震惊,看他们样子不像被逼迫。
荀彧又问道:“这哪有这样的说法,怎么叫没有良心。”
那工人急了,说道:“可不是,章大人,好吃好喝的供着我们,吃的都是好粮食,另外还给我们那么多工钱,不卖力,哪里对得起章大人啊。”
旁边的几个工友又点头附和。
一个工友小声的说道:“就是规矩太多了,上厕所要到茅厕去,喝水必须喝烧开的,还规定两天必须洗一次澡。”
“瞎说什么,那些读书人都说了,这是防止生病,这样做,不容易生病。”
荀彧这次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不仅吃好喝好,还有工钱拿。
他打听了一下,这工钱还不是小数目。
“我在其他地方也看了一下,他们可没有工钱啊?”
一个工友说道:“没工钱就两种人,一种是战俘,他们要免费做三年,三年后放了他们,另外就是个子比较矮的,他们是大海那边的人,说话听不懂,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