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风云变幻,仿佛有事情要发生。
可是,很多人都只是觉得这些事情只是南北双方士子的事情,只有少数人察觉到了不对。
杜如晦躺在家里,现如今的他连坐起来都有点困难。
而他听到外面的这些消息后,嘴角就露出了一丝浅笑。
“看来,老夫还真是小看了秦天啊,在老夫去世之前,他应该能把这件事情办成。”
聪明如杜如晦,自然看的出来,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情突然就闹的这么大,若说背后没有人推波助澜,打死他他都不信。
(本章完)
第1057章 寻根追源()
长安城又下雪了。
而且是纷扬大雪。
这天早朝,群臣站在大殿上,都有点瑟瑟发抖。
李世民与群臣商议事情,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人站了出来。
“圣上,最近长安城因为两个士子在青楼闹事的事情,导致长安城十分的不稳定,南北双方的士子为此没少打架,刑部也被那些人闹的有点不堪重负,圣上,此事如何处决,还请圣上发落啊。”
这名官员把情况说了一番之后,刑部的一些官员立马就站出来叫苦。
“圣上,那杀人的罗养坚持过失杀人,按照过失杀人,我们是不能判他死刑的,但他是北方士子,被杀的是南方士子,南方士子觉得这事不公平,因此非得要我们判罗养死刑,我们真的是很苦恼啊。”
“圣上,现如今南方人和北方人已经闹的十分的不和了,这种事情如果不赶紧处理好,很有可能导致我大唐格局不稳啊。”
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和,的确是不怎么立于大唐稳定的。
很多时候,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都有可能酿出一场祸事来。
南北失和,对大唐的影响很大。
李世民听完群臣说的这些情况之后,眼眉就凝了起来,他没有想到长安城竟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诸位爱卿,对于此事,你们觉得该如何解决啊?”
李世民说完,程咬金最先跳了出来,道:“圣上,还能怎么解决,既然是因为罗养杀人而起,那杀了罗养就行了啊,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嘛。”
程咬金想事情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他觉得罗养杀了人,就应该接受惩罚,把命赔给别人。
不过,程咬金刚说完,朝中的一些文官就撇嘴起来。
打仗,他们不及程咬金等人,但在治国以及处理朝政方面,他们这些文人甩程咬金他们好几条街。
“卢国公,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如果没有南北双方士子闹事这种情况,杀了罗养的确能够解决这件事情,可如今事情闹大了,杀了罗养,的确,南方的士子满意了,可北方的士子呢?”
“不错,不错,北方的士子如果不满意,他们还是会闹的吧,这件事情把双方都给牵扯了进来,谁也偏袒不得了。”
“卢国公想事情,过于当然了。”
“…………”
这些文官说着,朝中的一些人也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要不是李世民在这里,他们甚至都要在朝堂上闹起来。
当然,如果事情最后真的偏袒了那一方,他们说不定真的会闹起来。
程咬金被说,也有点生气,骂道:“你们说我的办法不行,那你们说个办法来听听啊。”
程咬金怼了一句,那些文人顿时哑口无言了,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这事,难办。
大殿上还有人小声议论,但并没有人站出来说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秦天站在前面,神色平静,仿佛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又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世民也在为这件事情发愁,突然看到秦天的摸样,心里就有点不爽,大家都急的跟什么似的,秦天却这个样子,他这个官当的也太轻松了一点吧?
“秦爱卿,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啊?”
李世民询问秦天,大家顿时都把目光投了过来,秦天这边,神色微微一动,紧接着站了出来,道:“圣上,这件事情不好办。”
李世民撇了撇嘴:“朕知道不好办,所以才问你该怎么办。”
秦天道:“圣上,此事臣觉得还应该寻根追源才行。”
“哦,何为寻根追源?”
“寻根追源,自然是要从事情的源头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整件事情,是因为两个滞留在长安城等着明年春试的两个读书人引起的,那我们就应该从这件事情来着手。”
秦天终于把自己的目的给引了出来,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听到这话之后,突然就想起了杜如晦,紧接着就想起了杜如晦和秦天的见面。
很快,他便明白了许多事情。
“从两个读书人身上,怎么解决问题啊?”李世民又问了一句,不过现如今,他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更多的,则是好奇。
秦天道:“圣上,科举考试每年一次,过于频繁了一些,这些读书人考不上后,就滞留在长安城,他们不事生产,自然就会惹出许多的事端来,所以臣提议,可以把科举考试换成三年一考,读书人三年来一次,考不上的话,他们自然会选择回家,而不是滞留在长安城,如此事情就少了。”
秦天这话出口,李世民顿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杜如晦当时跟他说了精简官吏的问题后,他就一直在想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可是他想来想去,除了铁血手段外,还真就没有想出其他办法来。
可秦天的这个办法,却是绝妙至极啊。
李世民很欣赏这个办法,只是这个时候,朝中顿时喧嚣起来,那些大臣相互张望,议论纷纷,而且甚至有人对秦天进行指责。
“秦大人,你说的什么胡话,你这个寻根追源有解决现如今长安城的问题吗?”
“你这就是在偷换概念,你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竟然要把科举考试换成三年,三年啊,如果有人考不上的话,他们还要再等三年,三年之后,他们都成什么样了?”
“人生有多少三年,三年会把他们的意志给消磨掉的,你这个办法绝对不行。”
“别说我们觉得不行,只怕天下的读书人都觉得不行吧。”
“就是,这跟读书人滞留长安城有什么关系,难道没有了这些读书人,长安城就没人闹事了吗?”
“…………”
大家对秦天不停的说着,甚至有人用手指着秦天大骂,觉得他这是在断了天下读书人的路,程咬金等人见此,都有点替秦天鸣不平,但看到这些文官的情况,他们心里也多少有点犯怵。
秦天这是惹了众怒啊。
而就在这些人这样说着的时候,秦天却十分平静的说了一句:“最近发生的事情,难道不是因为两个滞留长安城的人闹出来的吗?”
(本章完)
第1058章 秀才举人()
“最近发生的事情,难道不是因为两个滞留长安城的人闹出来的吗?”
秦天并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而他这句话说完之后,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句话其实是有‘毛’病的,不过秦天偷换了概念,朝的这些人却也找不出可以反驳的理由来。
毕竟,最近长安城发生的事情,是因为两个滞留长安的人闹出来的,那么根源找到了,要解决问题,自然也要从根源处着手。
整件事情,大体看来是有点问题的,可单独来分析的时候,又找不到任何的问题。
大家瞪着秦天,觉得秦天真是太狡诈了。
而在大家都安静下来后,秦天才又继续说道:“圣,不管怎么说,读书人不事生产,长久滞留长安城绝非什么好事,而且,将科举每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对于选拔人才也更有好处,所以还请圣准许。”
此时的李世民自然是想要准许的,不过,秦天这么说了一句之后,朝又有人站了出来。
“秦大人,读书人滞留长安这事我不说了,你说把科举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有好处,请问,好处何来?”
这名官员怒视秦天,其他人也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是,三年一考,根本没有什么好处,三年时间,我大唐只怕要出现人才空缺了。”
“没错,我大唐无人可用,你说怎么办?”
大家顿时又活跃起来,秦天这里,却是淡然一笑,道:“真正的人才,考一次能够考,考不的,下一年让他们继续考,还是没有多大的进步,滞留长安城,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换成三年一考后,他们可以回家潜心学习了,若是有进步,自然能够考。”
说到这里,秦天又道:“圣,虽说是三年一考,但也不是说他们平时不考了,我们可以把考下发到各州县去,各县,每一年一考,考官选拔出来的人,可以授予秀才的称号,拥有了秀才的称号,可以参加下一年的州试了,在州试获得提拔的,可以授予举人的称号,举人一般来说可以做官了,而第三年的时候,举人可以来京城进行‘春’试,考了,才成为进士,如此他们不用每年都跑长安城来,而且还可以知道自己学习的成绩如何,这样岂不是方便了大家,也可以为我们大唐减少一些压力,提拔一些人才?”
考生在自己的州县可以考生,自然可以省很多麻烦,而且通过州县的考试,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这样也好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只有举人能够进京考试,长安城的‘春’试人数会少一些,这样对于朝廷,对于监考官什么来说,都减轻了压力。
秦天这样说完之后,朝群臣顿时又议论纷纷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有人赞同了,当然,也有人是反对的。
“我觉得秦大人的这个办法可行啊,这样细分下去之后,人才是人才,州县的考试出类拔萃,来到京城之后也肯定出类拔萃啊。”
“不错,不错,而且减少了一些没本事的读书人来长安城,可以省事很多。”
“呸,这简直是在耽误那些读书人,有的人聪明,一年之内进步神速,你让他等三年,这不是在耗费别人的时间和青‘春’吗,三年时间,他可以为朝廷做很多事情了。”
“是,是,有的人‘春’试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没有写好,但他有可能是有真才实学的,这样的人你让他等三年,是不是太残忍了一些?”
朝堂之,支持的和反对的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相较下,此时的秦天反而平静了下来,任由这两拨人争吵个不休。
李世民这里,则再一次惊叹起来。
他没有想到秦天不仅想出了把科举制度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而且还提出了秀才和举人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可以让那些读书人每年都在考试,每年都知道自己的水平,这样等他们进京赶考的时候,又是一种情况,人才可以说最大限度的被收罗了起来啊。
而且,各地方都可以考试,那么这些人进京之后,那个地方的人考进士的多,那个地方的官员有面子,有政绩啊,如此,官员为了政绩,肯定是会大力推广教育事业,而且只要这些人有能力,不管富贵贫贱,那些地方官应该都会大力的支持他们读书的吧?
读书的人多了,那些世家权贵的势力,肯定是要弱一些的。
想到这些之后,李世民越发兴奋起来。
秦天的这个办法,可以说是解决了好几个问题。
不过,看到朝仍旧有很多人反对,李世民倒是有点犹豫,没有立马下决定,而且,这件事情影响到的读书人太多了,他觉得还是要看看那些读书人的反应才行,如果贸然这样决定,万一后果无法控制,那可要坏事了。
所以,朝群臣这样说着的时候,李世民也只是任由他们双方不停的争吵,等他们争吵的差不多了,才终于开口道:“好了,此事以后再议,今天退朝吧。”
群臣退去,长安城的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
秦天刚走出大殿,被一名太监给叫住了。
“小公爷,圣宣你去御书房。”
听到这个,秦天笑了笑,点头应了下来。
御书房温暖如‘春’,秦天进来之后连忙问道:“圣,不知宣臣所为何事?”
李世民眯着眼看了看秦天,道:“你小子,还真是‘精’明的很啊,你做这件事情,是不是因为杜如晦啊?”
秦天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圣,不过,臣做此事,倒也不是为了杜大人,杜大人想到了此事,臣觉得对朝廷来说的确是有好处的,所以给做了,是不知道圣什么意思,同意还是不同意。”
“朕是同意的,不过这事你想要办成却不容易,所以接下来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秦天颔首,他自然明白李世民这句话里的意思是什么,得罪了读书人啊,这事是好办的吗?
第1059章 围堵秦天()
李世民叫秦天来御书房的目的很简单。
一来让秦天知道,这事不好办,要他有个心理准备。
二来嘛,就是让秦天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支持的,这样的话,秦天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更有信心一点。
有了信心,这事自然也就好办许多了。
君臣两个人说完之后,秦天这才终于离开皇宫。
而这个时候,长安的雪已经弥漫,整个长安城都成了银白一片。
街上少有行人,秦天急匆匆的赶回了府上。
而就在秦天回府之后,朝廷要改革科举的事情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了。
本来,南北士子还在为张生的事情闹着,可这件事情出现之后,双方顿时就偃旗息鼓了。
那件事情,虽然严重,但跟科举改革比,却是轻的多了,这件事情,才是影响他们最大的事情。
所以,在风雪弥漫的时候,南北士子突然停止了争吵,他们相互张望。
许久之后,一名南方士子站出来道:“这事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朝廷要改革科举制度,把一年改成三年,这简直是要耗费我们的生命啊,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