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整理好的书,却被你翻成这样。……今天你要帮我将摊子收好。”
沈无言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稍过片刻,这才道:“你为什么要装成男人。”
小伙计显然对他女扮男装很自信,却冷不突的听到沈无言这句话,顿时干净的小脸涨得通红,也顾不得反驳,回头瞪了沈无言一眼,怒道:“管你什么事,收摊。”
沈无言大笑,也不在说,索性无事便将大堆的书往铺子里送去。
大明的书坊比之前朝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进,一般都是前面是铺子卖书,后面便是印书,书坊还会有一批文人写书,或者开书坊的老板本身就是文人。
编书的内容多涉及四书五经,以及一些对于古文经典注解批注,或者是一些经典的整合,这一类书是大多数文人追求之物,也极为畅销。
其实大明的书坊能发展到如此地步,多半还是因为在太祖年间下的那份旨意,江浙地区富庶,因此赋税也是全国最高,唯有书坊不用交税。
这样一来,也为大明书坊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边帮着将书收进铺子,沈无言忽然看到小伙计放在柜台上的书,只是一眼过去并未看清内容,但那字却有些熟悉,无论如何又想不起来了。
“看的什么书……”
伙计听沈无言问起那书,连忙从外面跑进来一把将书抓进怀中,大声道:“你可别打我这书的主意,市面上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
沈无言不由淡淡一笑,便也不在追问。
就在沈无言将最后一堆书搬进铺子里时,已然浑身是汗,他擦着额头,却听见这样一句话:“你先帮我看着点,等于掌柜过来你在走,我要回家了……对了,我看的书名叫《石头记》,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写的。”
未等沈无言反应过来,小伙计已然向着铺子外跑去,夕阳下,将他影子拉的长长的,一蹦一跳的,完全就是一个少女的姿态,沈无言不由一笑。
“没想到我这《石头记》都传到这了,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呢。”
没有等太久,于掌柜便过来了,他身后还跟着一名青年。
那青年微胖,他略带仇恨的目光冷冷的瞪了一眼沈无言,然后沉声道:“她人呢?”
“谁?”沈无言看着这青年,大概猜到了他的身份。
于掌柜见情形有些不好,忙打圆场道:“沈公子您要的书已经派人送到铺子里了,……这位是胡家大少爷胡于明。”
一边说这话,于掌柜面带疑惑的看了看铺子里,并未见到要找的人后,脸上有些难看。
沈无言笑了笑,道:“她说先回去了,让我帮她看着铺子等你来,现在你来了,我也该回去了。”
“慢着。”胡于明似乎并不想让沈无言走,又或者他想到了什么,总之他拦在沈无言身前。
比沈无言大一半的躯体就挡在他身前,几乎挡住了夕阳,使得沈无言也不由苦笑一声:“胡少爷似乎拦不住我。”
第15章 无解之倭寇犯边()
“胡少爷似乎拦不住我。”
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飘荡在书坊街上,一时之间气氛很是紧张。胡于明脸上的肥肉也不断抽搐,显然已经十分生气,说不得下一秒就会动手。
终究他还是忍住了,他瞪着沈无言冷哼一声道:“我认得你,醒八客茶楼的掌柜。”
这倒是沈无言没有料到的,这一个月来他也并未有过张扬的举动,平日里除了做做小研究,其他时间都是在与王少卿下棋,却没想到能被这位胡少爷认出来。
“正巧我也认识胡少爷,有什么事?没事我先走了。”
胡于明本打算好好教训一番这出言不逊的书生,但当他看到对方那不起一丝波澜的眼神时,他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他发现凭着自己一个人,兴许还不能把对方怎么样。
不等胡于明回答,沈无言轻笑一声回头看向于掌柜道:“最近在印一些花草种植类的农学书籍,最好质量能高一些,可以加钱。”
于掌柜此时心中还有些疑惑,这胡少爷为何见到沈公子就这般愤怒,好在二人没有打起来,不然自己该帮着那边,两边都得罪不起直,到沈无言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后,他回头看向胡于明。
“大小姐今天的确在这,不过现在已经回府了,胡少爷若是想见小姐,可以去府上……。”
“废话。”胡于明身子微微颤抖,大怒道:“我还不知道去她家找她?要不是你们家老爷阻挠,我还用这般麻烦。他娘的,今天要不是老子没吃饭,定要让他好看。”
最后这句话说的颇有气势,即便是于掌柜心中也不由想叹息一声:“沈公子如此瘦弱的一个人,你就算两天没吃饭也打得过,只是不敢罢了。”
当然这句话只是在心中说的,于掌柜连忙陪笑道:“既然老爷答应了与你胡家的这门亲事,想来是没有问题的,胡少爷还是先回家等着吧。”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胡于明更加生气,他怒喝道:“不就见她一面,还能少了她什么。”
于掌柜微顿,因为他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忙低声道:“胡少爷还记得之前说是我家小姐订过一门娃娃亲吗,怕是这件事还没办成。”
这件事胡于明自然清楚,或者说胡家酒楼能开在沈家酒楼对面便和这件事有关。
胡家本是浙江嘉兴的富商,这些年主营生丝、纺织以及布匹的印染行业,如今算得上江南巨富,与苏州李家书坊也有生意上的往来。
去年冬天胡于明来苏州与李家谈生意,正巧便遇到李家大小姐李婉儿,至此便起了想法。
回去之后胡于明便给家里提起这件事,为了方便两家生意往来,这门亲事也算有了眉目,只是李家却丢出了个沈家酒楼,所与沈家早有婚约。
于是胡家就张罗着那间开在沈家酒楼对面的胡家酒楼,胡家是巨富,这般的降价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本质上的想法却是为了让沈家知难而退,滚出苏州。
没想到的是,沈家酒楼现在已经换了主人,沈无良此人说到底性子还是太过偏激,于是这一番拼价就此展开,以至于加速沈家酒楼的覆灭。
“沈家如今已经挨不住几个月了,那小子凭什么还有脸谈指腹为婚这件事?”
于掌柜在李家的地位只是一般,对于这件事也只是知道一些,若不是这胡于明给了自己的那些好处,自然也不会与他提起,此时问到这里,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老爷已经派人去退婚了,之前小姐也了解过那书生,说是并不怎么满意,就是一个只会念书的白痴,李家是生意人,自然不会答应。”
听于掌柜这般一说,胡于明这才稍稍平静一些,但又想到刚才那位可恶的家伙,顿时又气愤道:“那小子又怎么回事?他与你家小姐什么关系。”
“这……”
于掌柜总算明白胡于明之前为何会生气,原来他以为那沈公子与大小姐有染,这才大发雷霆:“那位是沈公子,在大儒巷那边开的茶楼,就是个寻常的书生,人倒是不错,挺和善的。”
似乎觉得还不够,他又解释道:“以我看,这位沈公子不会与我家小姐有什么关系,你也不用担心,这件事终究还是要老爷做主。”
这个解释胡于明还算满意,只是想到为了这位李家小姐,家中已经砸进去几万两银子,若是后来没能成功,就真的是亏大来。
……
对于胡于明这一切的想法,沈无言大抵是能猜到一部分的,不过都付诸一笑,而关于那位小姐,他更是一无所知,如今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回到铺子之后,沈无言便着手下一步的计划,一来是关于胡家酒楼今后的经营方式,从今天的事来看,与胡家酒楼合作的事,基本是难以实现。
二来便是茶楼的问题,奶茶固然是一个突破口,只是终究还是有些问题。
“城外旧园已经派人去整修,少爷要的那些东西的图纸也送了过去,月底大概就能送到,只是黄豆那边有点问题,说是没有那么大的量。”
这是沈无言的另外一个打算,如今想要有头奶牛也是不现实的事,而单纯靠普通牛来产奶需求又跟不上,于是打算用豆奶来代替牛奶。
豆奶自然比不上牛奶,其中的问题也会有很多,只是今后奶茶的销量一定会越来越大,供应跟不上,终究也很难在有其他提升。
当然豆奶比牛奶还是有个优势,大明如今对于牛奶的接受程度还是较低的,毕竟那是胡人才喝的东西,传统礼教之下,喝动物的奶,必然会遭到很多的反对。
豆奶则就不会有这个问题,稍加改进配比问题,便能制成豆奶奶茶,虽说这期间味道会有些变化,但实质上品牌已经打出去了,也就不用在乎这些细节。
只是终究还是没想到连黄豆的供应都不够,随即想到江浙地区这几年都被强制农户养殖桑蚕,其他农作物自然下降不少。
“而今黄豆都从两广运过来的,只是近来倭寇猖獗,所以商船也减少了许多。”
这些沈无言大致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他也很清楚,即便商船减少,那些黄豆给自己供应也足够了,现在的情况还是价钱给的不够罢了。
“黄豆的问题,我去谈谈,现在计划这般定下来,茶楼先这样保持着。沈家酒楼那边,晚上我会做一份计划给你,现在这样肯定是不行的,至于大哥那边,我会给他解释。”
说到底并不是沈无言不相信沈无良的生意头脑,关键还是胡家那边捉摸不透,一再进行价格竞争,怕也很难坚持太久,倒不如换一种比较圆滑的方式。
“少爷要的书已经搬到你房间了,……对了,下午少卿先生来过一趟,说是文长先生来了,让你晚上过去有些事。”
约莫着时间差不多,沈无言便向着王少卿家走去。
自从那天徐文长拒绝一千两一副字之后,便没有来过大儒巷这边,今天来的确是挺难得的,想来又是因为什么诗词棋谱之类的东西。
这般想着,已然看到小院中摆好的酒菜。
徐文长向着沈无言打了个招呼,忙道:“听说无言那奶茶卖的不错,后来给胡总督那边也送过去了一壶,说是很喜欢,所以今天来想要在带上一壶。”
沈无言也不客气,自己斟了酒,拿起筷子就开吃吃了起来,不得不说李婶的手艺很不错,这些天来沈无言经常来王少卿家吃饭:“倒是没想到胡总督这一把年纪也会喜欢,既然喜欢就多带点过去。”
听沈无言这般说着,王少卿也笑道:“你别说胡总督,就是顾老表面上说不赞同,但实质上也给我说很有新意。”
这般闲聊一阵,徐文长忽然顿了顿道:“其实还有一件事要来说,只是……”
“莫非文长决定要成亲了?”王少卿嘴角浮现一抹笑意,淡淡道。
原本还有些不好开口的徐文长,此时被王少卿点出来,顿时爽朗一笑道:“准备等今年乡试结束便成亲。”
这件事王少卿多少知道一些,之前与沈无言也有说过。据说这门亲事是去年由胡宗宪提起的,当时胡宗宪还代给了聘金,但由于徐文长一直记挂着过世的妻子,一直没能答应。
“这是好事,其实也未必要等到乡试结束……”
“少卿兄无需多言。”徐文长依旧笑道:“第八次了,无论如何都这般情形,朝廷既然不需要我这样的人,那也没办法,便似杨慎那般的人也落得个流放,又能如何。”
杨慎是嘉靖初年首辅杨廷和之子,也是当世大才,最终因为‘大礼仪’被流放,这件事如今已经过去多年,但在徐文长心中终究还是个结。
“对了,近来江浙寇患兴起,沿海百姓整日担惊受怕,商船多不敢出海,如今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应对。”
第16章 竞自由()
关于倭寇,沈无言的确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如今正处于战国时期的日本的确很乱,虽说一个小县城都敢称国,但依旧十分难缠,毕竟光脚不得不怕穿鞋的,要么死,要么抢,那倒不如抢好了。
特别是嘉靖年间实施海禁之后,便算是断了倭寇的财路,这群人在本国混不下去,只能来大明沿海抢老百姓的东西,不然就会饿死,却也没办法。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倭寇的战斗力极强,十几人一小队,通常能在大明横行无忌。便是派出重兵围剿,也多是伤亡惨重,着实是个难缠的角色。
直到胡宗宪到任之后,重用俞大猷戚继光这些将才,对倭寇的打击力度逐渐才上去,后来徐文长出谋划策杀了王直,又招安徐海,眼看着寇患便要解决,却又被被个王本固糟蹋了。
“其实寇患最大的根源还在于海禁,如果朝廷能开放沿海,两边不但收益能提升,还能解决这多年的隐患,说起来终究还是利益问题。”
徐文长自然很清楚倭寇产生的真正原因,然而也没有办法,朝中说了海禁,便只能海禁,况且如今的海禁也不能完全说是错的。
根据后世的很多经验来看,开放贸易之后,虽说本国得到了很大的收益,但那些国家得到的就不仅是贸易那么简单。而最终自己扶持起来的伙伴,难免有一天强大起来咬你一口。
养虎为患这一层面,朝中自然有很多人都很清楚。
关于大明的水军,沈无言最近也有过研究,如今寇患极其严重,说是几年前来入侵过苏州,好在昆山那边提前筑了高墙,才抵挡住了敌人。
说到底,沈无言还是想要帮自己,或者说帮这个帝国做些什么事。让自己前世那丰富的作战经验,不至于随着那一战就这般沉沦下去。
“其实打仗这东西说来都是强者胜,至于什么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中,实在不值一提,特别是对于倭寇这样尚未开化的种族。”
对于徐文长这一观点,王少卿有些不认同,他道:“按照文长这般说,当年太祖鄱阳湖打败陈友谅也是以弱胜强?当时陈友谅的实力可是要强于太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