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一个人双手捆着,紧跟在萧挞凛战马后面,马鞍后那根长长的绳子清晰可见。
“我说萧挞凛将军,你这就有点太不地道了吧,为什么你们都骑马,就让我一个人在地上走?”
“没有马了。”萧挞凛静静的说,他实在是不想和王靖再废话了,只要讲话每次到最后一定会被他绕了进去弄得理屈词穷,索性不说了。
“几千人的军队,一匹马都没有了么?我看你就是故意的。”王靖忿忿地说。
“没错,本帅就是故意的。”
“那没马就算了,你干嘛要用绳子困住老子?”
“怕你走丢了。”
“”
萧挞凛现在已经找到对付这位王大人的办法了,那就是尽量少说话。
王靖也终于理解了秀才遇到兵的那种感觉,但毕竟自己算计人家在先,没被打个半死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因此,王靖只能跟在萧挞凛那匹辽国特产的名马烈阳战马后面,一路踉跄的小跑。
“停一下”当队伍走到漠北草原的一处,萧挞凛忽然招手让军队停了下来。
第71章 情势急转()
萧挞凛跳下马,朝周围的地势看了看,脸色忽然变得阴沉可怕,他目光落在双手被捆在一起的王靖,冷冷的说到“王大人,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么?”
“漠北草原”
王靖不明白萧挞凛是什么意思。
“王大人好大的忘性。”萧挞凛冷笑一声,一把拉过他指着面前的一片草原,“这里就是三年前辽国数万英勇将士魂归的地方,当年他们被你们宋朝军队追杀到这里,视死如归,战斗到了最后,你身为大宋特使,不应该表达一下愧疚么。”
“萧挞凛将军,请你注意下你的言辞,辽国死的是勇士,宋朝死的也不是人渣。”王靖指了指身后应州城方向,问道:“请问以前燕云十六州是你们辽国的,还是我们大宋的,哼,今天居然想让我给辽国道歉,呵呵,我不妨告诉你,想要我道歉门都”
“辽国数万英勇的将士啊,你们安息吧!能够战死沙场上,岂非勇士之荣耀乎?今天,王靖在这里给你们叩拜三次,以慰各位的在天之灵。”
没有任何征兆的,王靖突然跪在地上,对着前面的草原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良久,才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脸的庄重和凝重。
见身后久久没有反应,他才用余光偷偷瞥向萧挞凛,后者缓慢的把刚才抽出来的大刀放回了刀鞘,王靖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萧挞凛冷哼了一声,踩着马镫,再次上马。
宋宗一七三年秋
环庆府路正当所有人以为大宋已经重新掌握战役主动权时,战场上风云突变,再次发生改变。
原本刘平率领的军队与延州知州范雍的军队已经成功会师在延州,稳稳牵制住西夏部分主力军队,准备等待曹彬率领援军赶来里外合围,彻底封死西夏军队最后的机会。
但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提前赶到大宋南部的隆王赵佑所部前锋营,却擅自脱离主力前去追击西夏“残敌”,被西夏名将野利仁引入早已布好的口袋阵,隆王赵佑所部前锋营军队伤亡大半,仅余几百士兵逃脱,而大皇子隆王赵佑被俘,曹彬主力军队因与前锋营军队距离过大,无法支援。
此役,大宋军队损失将士厢都指挥使一名,军都指挥使十二名,士兵阵亡九千一百五十二人,失踪人数一千一百八十一人,前锋营编制已名存实亡。
战报消息从环庆府路传回汴京,整个朝野顿时一片哗然,甚至有人以为这是误传的假消息,被认为是孙武第二,兵法文韬武略无人出其右的隆王赵佑,怎么可能会战败?怎么可能会被俘?直到曹彬的第二封战报飞鸽传来,对于第一封战报的所有的质疑声才终于消除。
大殿之内的风向也随之变幻,原本因刘平在延州城大胜之后被压下来的主和派,以丁谓为主,再次纷纷冒头请书,要求宋真宗尽快与西夏议和,而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要求宋真宗御驾亲征。
也有人冷眼旁边朝堂上发生的这一切,为求明哲保身而沉默不语。
比如老丞相王旦,在他得知隆王赵佑担任前锋官的时候,就曾经劝过宋真宗,但却被一句“隆王不能永远呆在汴京,需要历练历练。”给驳了回来。
呵呵,历练历练,也要看看是什么时候吧。
王旦深知隆王赵佑自认为熟读兵法韬略,一定会贪功冒进,而曹彬必不敢过分强令于这个大宋的大皇子,未来最有希望登上九五之尊之位的赵佑,这种“将不听帅,帅不敢令将”的隐患,在还没有离开汴京城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着今天的悲剧。
与之相反,此次在环庆府路西夏骑兵打败宋朝前锋营的战役,却展现出了西夏统帅李元过人的战略天赋,前有刘平和范雍延州城六万守军、后有曹彬的八万大军,看似没有任何漏洞,但李元却利用宋军立功心切和轻敌的心理,匪夷所思的击愧了处于中间位置的隆王赵佑前锋营。
事后当曹彬得知前锋营的覆灭的消息,久久没有说出话来,众将皆以为他是因为隆王赵佑被俘怕宋真宗责怪而担忧,却并不知道曹彬所感慨乃另有其事,内心的苦果只有自己知道——这次赵佑把所有骑兵都集中在了前锋营中,这次前锋营的覆灭之后也就意味着这次援军再无骑兵可用。
但却没有人知道,这次前锋营的失利对于环庆府路的宋军来讲仅仅是一个灾难的开端而已。
此时虽已深夜,但延州城墙上,仍然灯火通明,每隔几步都有一名宋军把守,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巡逻队来回检查城防。
自从刘平援军进入城之后,很快再次被西夏军队围的水泄不通,对于外面宋军前锋营的惨败城内并不知晓,刘平每天都要亲自到城墙上巡查几次才会放心。
凭于一名名将的天生直觉,刘平始终感觉着久久蛰伏未动的西夏军有些不太正常,但却找不到原因。
例行查看完城防之后,刘平刚刚睡下没多久,就突然被外面激烈的喊杀声吵醒,发现城外的西夏军队竟然攻进了延州城,几千名士兵在外面奋勇抵抗,边战边退,却完全抵挡不住如洪水般从四面八方涌进城内的西夏铁骑,更多的宋军则是在睡梦之中就被涌进大营的西夏兵杀死。
直到天明之后,仍在抵抗着的残存宋军才总算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延州的知州范雍竟然率领四万宋军投降西夏了,而且特意找机会将刘平所部二万多人全部换了下去,更是在深夜时分打开了四个城门。
对于知州范雍的突然叛变,后世之中有关的谈论颇多,有人说是金明十八寨的陷落和范雍袖手旁观不敢出兵有最直接的关系,也有人说,刘平到来之后,有几次当面指责范雍,并说要将延州城战报据实上报,让范雍每天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再加上西夏的重金许诺,最终发动叛乱。
当然,也有人说,作为延州知州的范雍,虽然在这场战役之中虽然屡屡犯下大错,但在平时却为人检点,深受百姓和部下爱戴,只不过却鬼迷心窍走了一步错棋,实在令人可叹。
但不管怎样,范雍的叛变却给当时本已经胜券在握的大宋迎头一记重击,还有,在战役最初立下赫赫战功的那三千骑兵以及近二万大宋将士,皆因此而受到牵连。
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则毫不留情——范雍,卖国之贼也,虽死不能赎其罪。
延州城沦陷后,宋朝和西夏军队的实力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双方军队数量从原来的十五比八变成了八比十四。
环庆府路只剩下了曹彬由八万步兵组成的中军孤军奋战。
第72章 来袭()
延州城沦陷三日后,西夏统帅李元故技重施,在之前距围歼前锋营二十里处将曹彬所部团团包围,只要将曹彬所部歼灭,整个环庆府路将彻底落入西夏之手。
曹彬的新军团主要由各地新招募的士兵及皇城司部分军队组成,从军队组成和士兵素质来看,远远逊色于刘平所部,战斗力极为低下,绝大部分士兵都是第一次拿起武器上战场。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李元将这支看着貌不起眼的由新兵蛋子组成的军团包围之后,无论是从挤压式正面突破、还是双侧迂回冲锋均无法打乱对面新军团的军阵,双方伤亡比例一直保持在一比一左右。
一个由八万新兵组成的大宋军团,就像刺猬一样横在茫茫荒野之中,让虎视眈眈的西夏骑兵无处下嘴,只能绕在外面打着转儿,曹彬的沉稳老练作风终于显露了出来。
八万西夏骑兵围困曹彬所部整整三曰,曹彬索性就地驻扎,在大营前摆了几排尖尖的拒马,营内则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陷马坑,甚至还命令士兵每到饭时就悠哉的生火做饭,摆出了长期抗战的架势来。
李元当然不肯放弃到嘴边的肥肉,连续发动了几次夜袭但都已失败告终,不是战马被陷马坑别断了马腿,就是被婴儿拳头大的铁蒺藜扎穿了马蹄,几次下来折损了三二千人马,而大宋那边安然无恙。
偷袭者反而成了受害者。
面对老帅曹彬摆出来的乌龟壳阵势,西夏元帅李元终于放弃了吃下这支宋军的想法,放弃了和曹彬的进攻与防守、矛与盾的博弈,全军从战场上缓缓撤退,转而调转马头直接南下,马鞭直指大宋京师开封府。
成都府路北部
一名穿着精钢盔甲骑兵突然出现在远处一个土包前,只见他警惕的四处张望了片刻,又从马鞍后拿起两面旗帜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很快,从遥远的地面线上,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黑点慢慢出现,越来越多,这是来自成都府的寿春郡王赵祯的军队,为了不暴漏行踪,所有的战马出发前铁蹄都被绑上了厚厚的毡布,士兵们行动也尽量不发出声响,他们身着的精钢铠甲军服是统一由蛮夷族工匠打造的,这种盔甲的特点比寻常盔甲有很多优势,比如不反光、不生锈、重量轻、硬度高
这支部队由一万步兵和五千名骑兵组成,成都府路不产马匹,只能从西边的吐蕃以物来换,这五千骑兵已经是成都府能够出动的全部骑兵了。
此次领兵的大宋将领是司马固,和他并行着的正是寿春郡王赵祯。
不知怎的,赵祯突然想起了王靖了,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王靖的时候,对方是一个小小的军需官,而自己还是一个不得势的皇子,转眼弹指一挥间,没想到再次领兵出征,身边的人已经换成了司马固。
成都府军仍然在缓缓的行进着,始终保持着阵型,步兵在中心,骑兵在前后,寿春郡王赵祯和司马固在中军,此时司马固即便是在站马上,仍然挺直着腰杆,面无表情,眼神炯炯有神,即使在寿春郡王赵祯身边,他也仍旧不苟言笑。
如果是王靖在的话,一定会给本王说笑话的,也不会一路这般无趣,赵祯心中暗想道。
这时,远处的斥候突然朝着正行进的队伍用力摇晃了几下旗帜。
司马固脸色一沉,手臂举起,单手勒住了缰绳,行军队伍立刻停了下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解下跨带,四人一组,步兵呈半蹲姿势,迅速组装好纹车弩,而马背上的骑兵也纷纷搭弓,将箭头齐刷刷的瞄向前方。
一万五千名成都府军整个战术动作几乎在十个呼吸间就已经完成,并且没有任何慌乱,寿春郡王赵祯看了一眼司马固面露赞许之色。
司马固跳下了战马,走到空地上将耳朵贴住地面,片刻后他起身走到赵祯面前“殿下,前面是骑兵,人数不过百。”
仿佛是为了验证司马固的话,很快,从远处出现了一些小黑点,等近了再看发现是一些衣甲不整的大宋骑兵,这些骑兵身上满是血迹,即便骑在马上仍一脸倦容,嘴唇干裂,再看到眼前蓄势待发,满脸杀气的成都府军队不由得停了下来。
“请问这是哪位将军率领的军队。”那些骑兵中有人喊话。
“成都府路,寿春郡王赵祯所部。”
听到回答,这些骑兵们明显脸色松了许多,又有一名骑兵从这些骑兵中出来,身后系着一个已经奄奄一息不省人事的人。
“枢密副使刘平刘大人?”
赵祯只一眼就看到了骑兵身后的那个人,心中一惊立刻跳下马迎了上去。
“全体都有,立刻加速行军,目标,汴京,汴京!”各指挥使们传出一道又一道的吼声,所有的成都府骑兵再次上马,步兵紧急掉头,脚下踩着整齐的步伐,开始向东急速行进。
此刻寿春郡王赵祯紧咬着牙眼睛里充满着怒火,刚才刘平说了一句话又陷入了昏迷中,他说话的内容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寿春郡王殿下,知州范雍投敌了。”
汴京城
禁军统领李继隆正在城墙上巡视着,自从太原府路那边出现西夏之后,肩负拱卫京畿重地之责的禁军,便完全接管了皇城司的驻防,因为不久前,为了合围太原府路的西夏军,寇准不但将皇城司兵马抽走,就连京城之中的禁军精锐也尽出,仅仅给他留下了不到一万名老弱病残的士兵。
“看,那些是什么人?”一个士兵用手指向远处,顺着手指的方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大批的士兵正向汴京城赶来。
“快关上城门”李继隆命令士兵,现在是非常时期,任何的异常都会被李继隆当做紧急情况处理。
接到命令,负责把守城门的士兵驱赶着往来汴京城的人们,将那厚重的城门缓缓的合上,关上的那一瞬间,城门发出了沉闷的声音。
远处那支军队越来越近,那些士兵们穿着已经能够辨认出来,他们穿的正是宋朝军队通用的军服,前面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宋”字,李继隆旁边一名士兵长松了一口气,笑道“是我们大宋的军队。”
李继隆皱着眉头,一个疑问却忽然在他脑中升起,现在环庆府路战事吃紧,朝廷还不断派兵过去,而面前这么多规模的军队,又打着“宋”字的字号,又会是哪部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