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将-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爱卿,户部真的一点银子也没有了吗?”

    大殿之内就这剩下了几个户部的大臣,宋宇仁现在问及财政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了。直奔主题,问苏恪道。

    苏恪非常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皇上,臣刚刚把户部在京师城主要的库府全部都底朝天地搜刮了一遍,总共找到了银子也就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

    苏恪很无奈,大赵朝历代这么多的户部尚书中,要说最难当的尚书,恐怕就是苏恪了。没有一代的户部尚书会比苏恪这个户部尚书更难当。

    户部本来是一个油水很足,人人向往的部门,到了苏恪接受户部尚书的时候。户部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为了清水衙门。现在京师城六部之中,油水最为寡淡的衙门恐怕非户部莫属。

    勤王军大胜的消息传回京师城之后,苏恪是京师城的所有官员之中,最为忧虑的一个。苏恪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享受这份喜悦。

    苏恪面对大胜的消息心情是复杂的。苏恪喜的是辽军终于走了,北方的战事结束了,北方的子民也将免受辽军的涂炭。这是站在一个普通大臣的角度应该有的想法。

    在喜悦的同时,苏恪的心情也是忧虑的。苏恪已经事先想到。军队在取得大捷之后,下面要做的事情按照朝廷的惯例自然是对有功将士的封赏。

    有功赏,有罪罚,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是理所应当。

    封好说,宋宇仁手中别的东西没有,任何东西都很缺,但是,宋宇仁最不缺的就是一些爵位好称号。这种带有名誉性的东西好说,只要一张纸的事情,费不了多少钱。

    但是难就难在赏,拿什么赏,是现在苏恪和宋宇仁最头疼的事情,国库已经空了。

    苏恪事先将京师城所有的户部库府全部搜刮了一遍以便应对这一次的封赏赐。想着无论如何这一次先应付过去再说。

    最后下面的官吏汇报上来的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这个精确的数字让苏恪浑身为之一振。苏恪当时在听到这个数字之后直接昏倒了过去。

    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对于寻常人家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当时对于一个国家的财政来说,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是一个非常可笑的数字。

    苏恪心想,就连他们的死对头曼舒辽国国库中的银两恐怕也不止这么一点吧。

    “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

    宋宇仁呆愣楞地默念了这个数字好久,也不知道念了多少遍,似乎多念几遍这个数字会增加似的。

    宋宇仁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报上来的数字,还是让宋宇仁猝不及防。

    户部是宋宇仁对于这次封赏指望最大的地方,这次封赏能不能够顺利地完成,就指望着户部了。

    最后就连户部也让宋宇仁失望透顶。看来户部是指望不上了,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根本无法完成这次的封赏。(。)

第三百七十七章:借银子() 
第三百七十七章:借银子

    一个泱泱的大帝国,一个曾经天朝上国自居的大帝国,谁能够想到今天会沦落到他的国库只有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白银的库存?

    这个数字在鼎盛时期的大赵王朝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零头,现在大赵的户部财政已经到了精确到用两的地步。

    “苏爱卿有什么办法?”宋宇仁眼神热切地盯着苏恪,指望着苏恪能拿出什么主意来。

    苏恪心想,你一个堂堂的大赵皇帝都没有主意,我一个臣下能有什么主意。苏恪就差和宋宇仁干瞪眼了。他这个户部尚书,当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换做是平常人,估计在苏恪这个位置上早已经精神崩溃了。

    “臣不知。”苏恪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宋宇仁也只好挑明了,他也不顾作为一个皇上应该有的威仪,在大殿之中说道:“有什么好法子能够弄到钱,苏爱卿单说无妨,朕一定支持苏爱卿。”

    宋宇仁说出这番话后,不禁令苏恪感到一惊,其余的几个户部的主官也忍不住呆住了。宋宇仁说的话哪里像是一个皇帝应该说的话。

    最先恢复常态的还是苏恪,苏恪了解宋宇仁,也知道宋宇仁的苦衷。不是万不得已,宋宇仁一个帝王之尊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苏恪站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在想了很久之后,苏恪对宋宇仁说道:“皇上可以效仿穆宗皇帝向群臣劝捐银,借银之事。”

    苏恪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像蚊子一般小,似乎只有他自己能够听的到。

    饶是苏恪说话的声音这么小,宋宇仁还是捕捉到了苏恪的话语声,将苏恪的话听的一清二楚。因为宋宇仁听的实在是太认真了。

    苏恪说出这番话声音很小也是有原因的。皇上向大臣借银子又是颜面是一回事,而且朝廷还拖欠着下面的大臣的俸禄,宋宇仁这时候又向下面的大臣借银子,实在是有失颜面的一件事情。

    更关键的是当年穆宗皇帝的名声是出奇的差,就连朝廷也不避讳将穆宗皇帝定位为昏君。作为后世大赵皇帝的一个反面教材教育后世的大赵君主。

    穆宗皇帝劣迹斑斑,向群臣借银子也是当年穆宗皇帝劣迹斑斑的事迹之一。当年萌古部族的军队围困住了京师城,国库也同样的空虚,不过那时候的空虚和今天的空虚情况又有点不同。

    穆宗皇帝在登基的时候大赵的国库可谓是库府充盈,在穆宗皇帝登基后的短短十几年间。大赵的库府便已经见底了。至于为什么见底,原因也很简单,原本丰富的财政储备全部被穆宗皇帝这个败家的皇帝被败光了。穆宗皇帝也因此获得了大赵最败家的皇帝一个称号。

    穆宗时期可以看做是大赵的一个转折点,在穆宗皇帝之前,大赵从来没有遇到过大的财政危机,只有到了穆宗皇帝之后,才断断续续地出现了几次大的财政危机。

    其间,虽然有能臣和有报复的帝王进行了中兴大赵的举措,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赵的颓势。

    说起向大臣借款一事,这件事情更是让大赵的大臣诟病的一件事情。

    当初在萌古部族的大军围困京师城之际,穆宗皇帝拿不出东西来犒军,这个时候穆宗再去库府找银子犒军的时候才发现京师城所有的库府全部已经空了。

    没办法,几十万的大军在京师城,萌古部族的军队又在城外虎视眈眈。没有办法,在万般无奈之下,穆宗皇帝采取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人举措。

    这个举措就是向大臣们借银子,当时穆宗皇帝在朝会上提出这个举措的时候可谓是满朝文武皆惊。就连京师城都闹的沸沸扬扬的。

    不过好在那个时候虽说穆宗皇帝是一个昏君,但是大赵朝在天下的威望还是很高的。所以虽说穆宗皇帝丢了皇室的颜面,最终钱还是借到了。

    靠着这笔借来的钱,大赵朝廷最终挺过离开这次危机。

    但是最后的问题来了,借钱总是要还的。既然穆宗皇帝在有需要的时候向臣下借钱。在战事结束之后,群臣向穆宗皇帝讨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俗话说的好借钱容易还钱难,在还钱的时候,穆宗皇帝甩起了无赖。群臣们有灰色收入,而且灰色收入要比正常的俸禄高的多得多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只是没有人去捅破罢了,其实这也不能全部怪大臣们。

    大赵对宗室优厚,但在相形之下,对文武百官就显得相当的吝啬。每个官员的俸禄养家糊口都是勉勉强强。很多官员每年就指着灰色收入过活。

    对于这一点,穆宗皇帝本人也是很清楚的。偏偏在这个时候穆宗皇帝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责问这些群臣你们一年的俸禄就这么点,怎么拿得出这么多钱来。这一问还真把这些大臣们给问住了。

    这些大臣总不能够堂而皇之地对穆宗皇帝说这些钱都是我的灰色收入,都是我贪来的吧。被穆宗皇帝这么一问,堂下的群臣顿时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穆宗皇帝甚至动用了锦衣卫和缉事厂的力量变本加厉,不但不归还借来的银子,甚至掀起了大狱查抄官员们的家产以充实国库。一时间满朝文武沸沸扬扬。

    有这个先例在,宋宇仁现在就算是开口要向群臣借钱能不能够借到钱也很难说。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满朝文武不会不记得当年穆宗皇帝做的那番丑事。

    不过苏恪是抱着宋宇仁和穆宗皇帝不同的想法才出了这个主意。毕竟穆宗皇帝是昏庸之君。而宋宇仁不是,非但不是,宋宇仁还反而有些英主的气象。

    宋宇仁向满朝的文武借钱应该是能够借的到的吧,苏恪如是想道。

    当然,苏恪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有更好的办法,谁会去出这个馊主意?

    宋宇仁有些犹豫了,苏恪确实给出了一个主意,可是这个主意让他有点难以接受。穆宗皇帝虽说是宋宇仁先祖,但是宋宇仁对这个臭名昭著的先祖是很嫌恶的,生怕步这位先祖的后尘。

    向满朝文武开口借钱这种事情,宋宇仁还真的是很难开口。(。)

第三百七十八章:宋宇仁的纠结() 
第三百七十八章:宋宇仁的纠结

    “皇上,皇上。”

    苏恪见宋宇仁听完了自己的话后一直坐在上面发愣,轻声叫着宋宇仁道。

    被苏恪这么连续叫了好几遍之后,宋宇仁才渐渐的缓过神来。

    宋宇仁刚刚是在想向满朝文武借款的事情,在想了很久之后,宋宇仁咽了咽口水问苏恪道:“苏爱卿,还有没有其他的法子?”

    很明显,宋宇仁是不大喜欢这个方法的。

    苏恪看着宋宇仁,很无辜地摇了摇头,说道:“暂且只有这个法子,皇上方才还不是说,有什么法子,但说无妨,臣只想到了这个法子,短期之内想要筹措到这么多的银子,也只有这个法子。”

    苏恪也是很为难,这个主意虽然馊,但是目前而言,也只有这个办法。

    “苏爱卿,你说短期之内只有这个办法,也就是说这一次只能够解燃眉之急。可是后面咱们还要应对辽东的曼舒辽国,山西,以及陕西的匪寇。需要花银子的地方还有很多。”宋宇仁说道,他现在充满了忧虑,顿时感觉到了肩膀上承担着的巨大压力。

    是啊,聊的陪你过的曼舒辽国,山西以骆腾达为首的山西叛军,以及二十年来都未能剿灭干净的陆天浩流民军,哦,还有东南海疆的海寇和倭寇。这四个地方都是要花钱的无底洞,这还不包括其他地方零零散散的毛贼盗匪。

    光光是这四个地方就够宋宇仁头疼的了。

    朝廷现在已经入不敷出,这次的封赏的银子有着落了之后,还要再继续想办法筹集这些地方的所需要的银两。而且这些银两都是个天文数字,不是小数目,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可以应付过来的。

    拆东墙补西墙,要是这么做下去,总有一面墙会崩塌。

    “可有什么长期的筹集到这么银子的办法,这些银子都不是小数目。”宋宇仁说道。

    这些银子可不是借就能够借来的。

    苏恪沉默了好久好久,显然苏恪知道这些银子是有筹集的,但是苏恪却是很难说出口这个筹集的办法。

    宋宇仁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苏恪,从苏恪欲言又止的神态中,宋宇仁已经读懂了苏恪的意思。

    “加征。”苏恪缓缓地很艰难的吐出了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似有千斤之重,难以说出口。

    这么大财政缺口,不是小打小闹就能够补得齐的,何况还是长期有着这么大的缺口。辽东的曼舒辽国一日不平,陕西的陆天浩一日不平,山西的骆腾达一日不平,东南的倭寇和海寇不平。这些地方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吞噬着这个帝国最后的元气。

    加征二字苏恪之所以难以启齿的原因则是因为目下大赵平民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民生本来就已经艰难。再继续加征无异于是给帝国的子民雪上加霜。说到底也是釜底抽薪之举。

    同时,加征也会对宋宇仁的名声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苏恪很清楚宋宇仁是一个注重民生的君王。事实上宋宇仁登基以来一直在打造一个中兴英主的形象。宋宇仁甚至连后宫的传闻都很少,这在大赵的皇帝里,出来太祖太宗之外,可以说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加征,宋宇仁会同意这个做法吗?

    “苏爱卿,朕记得在贞元十三年你曾和朕说过,江南地区商贸繁华,人民富裕,江南地区可以征收商税。”能不往加征上面打主意,宋宇仁尽量不往这上面打主意。

    毕竟加征是无奈的釜底抽薪之举,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加征。加征还要承担下面会造反的隐患。实在是万不得已之举。

    宋宇仁想起了贞元十三年冬,在结年账的时候,那场内阁的会议。那场会议给宋宇仁留下的映象很深,因为那场内阁会议是少数吵架之后拿出点子的会议。

    “加收东南商税一事,此前是曾经讨论过重开东南海疆,恢复与外洋诸国的贸易。”苏恪说道,“只是想要征收上税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水路畅通无阻,我大赵的船只能够出港远洋与外洋的诸国进行贸易,谋取利润。外洋的商船亦然可以进入我大赵的口岸进行贸易。”

    “苏爱卿的意思,朕明白,苏爱卿的意思是要等到东南海疆的倭寇和海寇平息之后,才能够恢复我大赵通外洋的贸易,进行通商。到那时才有商税可以征收。”宋宇仁说道。

    “微臣正是此意。圣明无过皇上。”苏恪肃然拱了拱手说道。

    宋宇仁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朕又岂是不知,只是现在外洋的贸易没有恢复,没有商税上来,朕哪里来的财力平定东南海疆的倭寇和海寇?”

    宋宇仁很矛盾,没银子就没办法平定东南海疆海寇和倭寇。海寇和倭寇没平定就没办法从东南地区收取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