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风云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风云太子-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奴婢在想,或许,太子殿下是害羞了,娘娘”。小宫女低头回答道,忍不住又笑出了声。

    母亲转过身来看着我,看我低着头,将手垂下,这才发现我脸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扑哧”一笑,将我塞进被褥里,转身问小宫女:“你怎么知道琅儿是害羞而不是身体不适。”

    “奴婢家中小弟,是奴婢带大的,有一次奴婢带小弟洗澡,小弟说什么也不脱衣服,后来仔细询问才知道,小弟听村里的先生说到了男女有别,从那以后小弟就再也不让奴婢给他洗澡了,后来不久京州大旱,父母无奈才将奴婢放到宫里来了,现在已经四年了。”小宫女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唉。”母亲叹了口气,“域外之人觊觎我大夏土地,无时无刻不想入主中原,又怎会知道我中原同样是靠天吃饭,当年父亲受先皇令前往豫州赈灾,我缠住哥哥,要哥哥带我前往,哥哥对我极其宠爱,瞒着父亲带上我,后来虽被父亲发现却依旧跟随在父亲身边,见到了尸横遍野的场景,我至今犹不敢忘。”

    我却呆住了,大夏,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怎么可能,这宫殿,衣装,服饰绝不可能是那个公元前两千年的国家,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家,不会吧,就算历史有所遗漏,也绝不可能遗漏整个朝代啊,而且既然说到了先皇,至少也两代了,这朝代也不会太短的啊。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三章 大夏概况() 
看着像护崽的小母鸡一样保护云琅的侍女们,云琅头痛不已,但也只能听之任之。毕竟现在的自己就是她们的性命,一旦自己稍有闪失,他们最好的结果也要挨上许多板子,皮开肉绽。这些日子真是太痛苦了,终于知道为何前世影视作品中的大少小姐们都喜欢离家出走了,真的是太没自由了。想去池塘边,不行,怕淹着;想爬树,不行,怕摔着;想要去高处看风景,更不行,忘记自己上次就是从高处摔下来,险些丧命吗?所以云琅只能坐在御花园的小凳子上发呆,她们还有将我围得紧紧地,丝毫不敢放松。

    更关键的是皇帝在为云琅准备册封典礼,正是册封云琅为太子,所以来了个姓孔的老头子,教云琅各种各样的礼仪,路要怎样走,怎么坐,怎么站,如何行礼,对什么人行什么样的礼节。每天要做哪些事情,仅仅是每天问安,就要足足耗费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啊,都够我打三把排位了,而云琅却要用这两个小时,安安静静的坐在轿子上,等小太监们将自己从东宫抬到太后住的明清殿,再到母亲住的德清殿,最后到父皇处理政务的佑德殿。。。。。。

    云琅终于知道晕车人什么感受了,只觉得胃中上下翻滚,恨不得将心肝脾肺肾一次性的统统吐出来。一想到晕车马上就不想吐了,因为上次吐出来的时候,被那群用药狂魔的御医灌了整整三天的汤药。不过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算是了解了大夏的基本情况。

    大夏朝,建朝至今120年,国都洛阳,地处中原,北有突厥,东有高句丽,南有缅甸,老挝这些跳梁小丑麻烦不断,西方有吐蕃,吐谷浑,西突厥各部虎视眈眈。这里好像是从前地球的平行世界,在汉朝以前的历史一般无二,直至三国时期魏国灭蜀后,司马炎篡权,改国号为晋,东吴据长江天险死守晋国,竟然坚持近六十年,期间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又策反收买晋国国内大族,在短短三年内灭晋国一统天下,后因皇帝昏庸,民不聊生,第一门阀云族秉承天意,联合天下英雄推翻暴政,又立新朝,改国号夏。

    夏朝建立120年间,天灾不断,但是竟然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运气,每次天灾人祸都商量着来似的,隔个十几二十年来一次,給大夏缓过气来的机会,然后再来一次。但不得不说,老祖宗们还是很争气的,包括父亲在内的五代皇帝,都在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到父亲这代已经国库充裕,兵强马壮了。呃,不对,马不壮,前些时日西北边境又和吐谷浑发生冲突,,貌似是吃了不小的亏,兵部已经在整点兵马,以求一战告捷了。而云琅,大夏的长子嫡孙,也是唯一一位皇子,真真正正的宝贝疙瘩,除了云琅之外,还有三位公主,是三个皇贵妃的女儿,云琅最小,云琅终于知道为什么父皇母后这么上心了。最近看父皇最近神色不是太好,忧心忡忡的,云琅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帮他一把,比如把火药什么的捣鼓出来。毕竟火药可是大杀器,配方也并不难,木炭:硝石:硫磺=2:1:1吗,热武器和冷兵器是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的,一旦火药出世,怕是一阵血雨腥风少不了的。算了,再说吧,过度推进历史流程怕是要遭天谴的,毕竟,这也算是逆天而行。

    “太子殿下,时辰到了,该去殿中等候孔老尚书授业了。”一个小侍女跑到我身边跪地禀告。

    “我。。。孤知道了。”即便是现在云琅依旧没能习惯使用这些称谓,可是若是那个姓孔的老古董知道了,怕是少不了一顿板子,不是说孔家人只领爵位,不入朝为官的吗,这个姓孔的什么鬼,居然官至礼部尚书。

    云琅回到东宫,大殿,跪坐在书案前,将母亲特意为云琅找人抄写的帛书摊开,规规矩矩的等候孔尚书的到来。足足两年年的时间云琅才缓缓习惯这里的生活方式,屋内没有高凳,只有一个个矮桌和坐垫,应该是为了照顾这个小太子吧,刚开始练习跪坐的时候,最是辛苦,坐脚踝上几分钟便血液不畅,腿脚发麻,后来坐多了也就习惯了,但是却非常担心万一影响身高该怎么办,不过为了不挨板子云琅还是屈服了。还记得第一次授课是,云琅抱着记录礼记的粗糙的蔡侯纸编成的书册,跟着孔尚书读书,虽认不全字,却也可以勉强跟上孔尚书的速度,孔尚书读一句,云琅就跟着读一句,将肉嘟嘟的小手放在书上跟着认字,这可把孔尚书惊坏了,大呼天佑大夏,千古名君什么的。等云琅想要装傻充愣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将云琅这绝世天才的名号坐实,然后尽量变得像个正常的小孩子,两年时间云琅已经认得大多数的古字了,除了那些比较生僻的字,但是不会写,毛笔的用笔很是蛮难的,再者说,也没人会要求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去学习写字。

    在这个时代每天吃两顿饭,开始不太习惯,但是多了也就习惯了。早上一顿,在向父母问安后,回东宫吃,不过母后宠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母后德清殿中与母后一起吃。第二顿是在太阳落山前一个时辰左右吃,大约下午五点吧,同样是在德清殿和母后吃,半数时间父皇也会在,这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相敬如宾。毕竟父皇仅贵妃就有三位,能有半数时间在母后处用晚膳,也算是十分恩爱吧。不过身为太子的我还是有点小特权的,饿的时候可以加餐,不过加餐时间不能在正餐前后一个时辰,这是“礼法”,该死的“礼法”。

    不多时,孔老尚书来了,开始讲授他的礼法,“《礼器》曰: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重之纪也,纪散而众乱。。。。。。太子需谨记祖宗礼法,此乃国之根本。”

    “弟子谨记尚书教诲”。虽然不知道他讲的什么,但还是表下态好些,不然挨板子是肯定的。不过,若是真记住了,那才麻烦大了。这个时代是门阀的时代,各个门阀传承悠久,子承父业,整个官场被把控的毫无缝隙。贫民只能是一辈子的贫民,而富贵繁华永远都属于门阀世家。若是遵从礼法,怕是用不了几年,整个大夏将陷入无人可用的局面。毕竟,越是高贵的人,越是怕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若是有可能一定要提出科举,虽说上一世将隋文帝骂得体无完肤,但是不得不说,在这种时代科举是最有效的,最公平的选举人才的方法。

    “太子殿下,不可贪玩,再过些时日就到了册封大典了,需牢记礼法,不可散漫懒惰”授业完成,孔老尚书还不忘交代一句。

    “弟子谨记,不敢懈怠。”云琅起身,恭敬行礼回答道。

第四章 册封大典() 
每天做做功课,去母后父皇处撒撒娇,毕竟现在是小孩子,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该做的事情。即便是这样也让皇后娘娘奇怪不已,因为,三年来,小云琅仅尿了一次床,大部分皇女可都是尿床到七八岁才停的。对此,云琅羞愧不已,毕竟是刚刚接手身体,年龄又小,对身体的掌控不能随心所欲,便在来到大夏的第一个夜晚尿在了床上。“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尿床,你们行吗?”云琅在心中默默吐槽道。

    今天是册封大典的日子,皇帝已经为了云琅准备了半年了,这规模自然不会小,这可就苦了云琅了,五岁的小身板不仅要要记住各种礼节,言行举止皆有规范,还要将流程模拟多次。云琅真的很怀疑,要是自己没有穿越到这个小屁孩身上,怕是也要被自己的亲爹亲娘给活活累死,何苦来哉。

    五月初七,黄道吉日,又是皇太子生辰,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啊,别人皇太子的生辰,刚好有事加冕的黄道吉日,云琅在心中狠狠吐槽:再好的命格还不是为小爷做了嫁衣,现在都是我的了。

    今天的云琅可是没有半点特权,自卯时被宫女叫起来后,便任由宫女折腾,“蹂躏”。皇后娘娘看着身边打着瞌睡的小太子,心中心疼却也未曾说上半句,毕竟今日这是太子今生最重要的日子之一,皇后也并非不识大体之人,何时该宠,何时该严,她把握得很清楚,慈母多败儿。

    随着身上服饰的增多,云朗也逐渐清醒过来,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嘴角抽搐了几下,头戴太子珠冠,身穿赤红色的太子冕服,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藻、火、粉米、宗彝、黼、黻等12章。据云琅所知,十二章由来已久,大约在周代已经形成。然而,章服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东汉初年。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汉明帝根据有关典籍,制定了详细的祭祀服饰及朝服制度,规定在冕服中恢复使用十二章纹饰,皇帝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九卿用华虫以下七章。从此以后,直到明清,十二章纹作为帝王百官的服饰,一直沿用了近二千年。?昭示慈善、仁义、清洁、济养、智勇,把天下一切最美好的比喻和形容,统统灌注在这十二章纹里,以显示天子“至高无上,完美德慧”。

    云琅最不喜欢的就是在腰间的鞶囊,其中装着一个硕大的太子印信,至少对现在的云琅来说很大,为了不让印信掉下来,几个小宫女可是费了不少的心力。当然,遭罪的还是云琅。同挂在腰间的还有一块白玉,通体壁透无暇,熠熠生辉,与装印信的鞶囊同挂在腰间的太子玉带上,使得装饰有明珠,珊瑚,白玉的玉带显得更加非凡。

    正当云琅松一口气的时候,小宫女又拿来一把佩剑,说是佩剑实际上更像是一把匕首,云琅哭丧着脸看向身边的皇后娘娘,就差哭出来了。皇后娘娘心疼的抱着云琅的小脑袋轻声说:“皇儿乖,加冕礼成很快的,这是皇儿一生的大事,万不可马虎,皇儿委屈一会儿,待礼成后,母后給皇儿准备好吃的。”

    云琅无奈的翻了翻白眼,但是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的表现,就掰着手指头说:“琅儿要吃母后煮的白玉莲子粥,桂花糕,豆沙糕,还要两个鸡子”古代的烹饪方法及其单调,除了煮和蒸,就是烤,调料只有盐,即便是在皇家,也没有多大改善,至于肉食,云琅只能呵呵了。而且云琅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一个鸡蛋的价格竟然接近于一斤牛肉的价格,这些就是采办太监的“功绩”了,云琅虽然知晓其中猫腻,却也不能对父皇母后之言,不然就太让人怀疑了。

    “好,皇儿说什么,母后就做什么,皇儿一定要在稍后的册封大典上好好表现,万不可失了礼数,让百官笑话,这可是要记入史册的,不可怠慢。”皇后娘娘慈爱的说道,到后边,却还是有些沉重,毕竟云琅不过五岁而已,却要做如此繁杂的礼仪,皇后娘娘依旧不放心。

    “孩儿晓得,定不会让父皇母后失了脸面。”云琅小傲娇的抬起头颅,自信的对母后说道。

    “琅儿天纵奇才,不过五岁便识得两千字,几位老尚书都说我儿定会成为千古明君呢,自不会让母后失望”。皇后娘娘欣快的看着这个宝贝儿子,这孩子真的未曾叫人失望过呢,两年间紧随礼部官员习礼,就识得两千字,不是天纵奇才是什么?云琅默默吐槽:身为一个现代的成年人,两年若是还不能认出大多数字,也就不要活了。

    “母后,皇儿一定会成为千古明君,让母后名垂青史。”云琅抬着脑袋认真的说到。作为一个了解中华数千年文化历史的现代人,云琅自然有这个自信,制定好这个国家基本策略,至于实施,那是宰相的事情,与皇帝何干。至于历史上著名昏君晋惠帝所言的:“何不食肉糜?”在云琅看来解释宰相的过错,毕竟对于大多数皇帝而言,久居深宫,不识五谷,不晓物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好像一个商人家的孩子不知道每亩田地能产多少粮食是一样的。

    “母后相信琅儿一定可以成为千古明君,名垂青史”慕容皇后笑着看着一脸认真的云琅鼓励道。

    待到云琅收拾好衣装已经快辰时了。册封大典定下的时辰就是辰时,云琅随着侍女来到承天殿前等候,至于皇后娘娘,今天是要和皇上一起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拜恭贺的。承天殿是父皇上朝的地方,早朝并非是每日都上的。对三品以上京官来说,早朝为三,五,九,上朝,也就是每月,初三,初五,初九,十三,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五,二十九几天。五品以上是三,九上朝,至于地方官员和品级低的官员来说,是很难见到皇帝一面的。

    “吉时已到,太子进殿。”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喊道。

    云琅听到门前的太监喊道:“吉时已到,太子进殿。”就在侍女的带领下来到成天殿中,这是云琅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