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季汉再起-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石见曹操出来,打马迎了上去,拱拱手道:“曹丞相请了!几年不见,下了不少功夫啊!”

    曹操笑道:“虽然你自封为大司马、长安王,但在我曹某人的眼中,你仍然不过是我大汉的骠骑将军。几年不见,看到我这大军,感觉如何?”

    刘石笑道:“一样!你这大军虽有所提高,但在我眼里,仍是不足啊!如果是用作礼仪之军,还差得不小啊!曹丞相仍须多下点功夫,最主要是先求得军心、民意,不可再行那山贼河匪行径,让民心向背!”

    曹操眼中凶光一闪,随即笑道:“光说无用,还是实力重要,今日是否敢单挑!我家黄须儿早闻将军之名,一直想向将军请教,无缘相会,此次机会难得,不知将军是否愿意赐教呢?”

    刘石笑道:“早闻丞相大人三公子之勇名,说其力能博虎,可惜我家明儿不在此地,不然当请益一番。既然丞相说了,作为长辈,总不能拒绝,请放马过来吧!必定点到为止,只是刀枪无眼,一不小心伤到令公子就不妙了,到时不要说石以长欺幼!”

    “刘石休得夸下海口,须得有真本事,本公子来了!”话音刚落,侧边冲出一匹骏马,一位须发略黄的青年,横提着一柄大戟,向刘石迎面而来。

    “好!英雄出少年!果然生得雄壮,只是礼仪方面略有不如啊!看样子,丞相日理万机,我得帮你管教一下才行,不然污了丞相之名就不美了!”刘石笑道。

    黄须儿本名曹彰字子文,是曹操三子,自小力大过人,曾与猛虎对搏,生生地将猛虎打死,自小不喜读书,老师教其诗经时,曹彰与人道:“大丈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大军驰骋沙场,驱逐胡虏,建功立业,那能作博士呢。

    曹操曾问其志向,曹彰道:“只愿披坚甲、握利器,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此时曹彰看到刘石轻瞧他,心中大怒,也不出言,催马来战,典韦急道:“大王身份尊贵岂能与此小儿相斗?而不顾危!”

    黄忠也欲出战,刘石道:“无妨!”说完拍马而上。

    枪戟相交,各自退了一步,曹彰大喜,两眼放光,大叫道:“刘石!果然名不虚传,再来!”说完将马调了一个头再次冲过来。

    刘石心中暗惊,此子果然了得,明儿虽然也不错,比起此儿来,却是差了一点。待我来再试一试。说完也冲了起来,两人各自大喊声一声:“杀!”

    来来往往,两人越打越慢,但每一击都让人触目惊心,曹操此心也担心起来,对许褚道:“听说那刘石所使用的大枪为霸王枪,其枪法亦为项家的霸王枪法,看来其勇真不可小觑!”

    许褚神色凝重道:“三公子此次遇上对手了!这刘石果然勇猛,上次褚同他比斗时,看来他没有使出全力。”

    曹操大惊道:“那彰儿不是有危险了?”

    许褚道:“暂时还没有,但百招过后就难说了!”

    曹操眼中凶光一闪道:“刘石此人竟有吕布之勇,真是不能留下他了!”说完暗自让新选拨大将汝南人,李才准备。

    这李才年不过三十,猎人出身,自小善射,气力不凡,是此次军中比武显露出来的出类拔萃之人,因其箭术超人,被曹操留在身边,组成了一支神手营,数量不多,只有五百人,被曹操委任为神射营校尉,为保证神射营的速度,曹操还从骑卒营中调来五百匹好马配备给他们。可见曹操对他们的依重。

第三百零三章曹操势盛 刘石议策() 
正当刘石与曹彰之战渐渐分出胜负时,曹操乘曹彰与刘石分开之机,大喝道:“杀!对准刘石射!”

    意外突变,惊呆了众人,典韦大喝一声:“大王!不好!小心曹贼弓箭!”

    刘石冷笑一声,枪似风舞,将来箭一一打落。此种行为激怒了兴汉军,更激怒了黄忠。

    只听黄忠大吼一声:“曹贼!你真卑鄙。”说完将坐骑狠狠地一拍,手舞长枪向曹营冲去,待临近时,拨箭在手,手起箭落,“嗖!嗖!嗖!”地三箭齐向曹操飞去。

    曹操正在指挥神箭营对刘石用箭,那里注意到黄忠的动作。

    曹操长子曹昂一见,惊得魂飞魄散,大叫一声:“父王!小心!”急忙将骑狠狠一打,向曹操前面冲去。只听“噗噗噗”几声,三箭全部扎进了曹昂的体内。

    曹操悲憾一声:“昂儿!”抢上前去将曹昂接住。

    随即疯狂吼道:“杀!给我杀!”

    双方一场混战,刘石在典韦及随身亲卫拚命令救护下,退回城中。黄忠也因对曹操连发三箭,成为神射营重点招乎的对象,身中数箭。

    回城之后,刘石专门前来看望。

    黄忠笑道:“可惜没能射到曹贼!不过曹操骤失长子,也够曹贼伤心的了。”

    众将怒道:“这是对曹贼的报应,可惜未能射杀曹贼!”

    曹昂之死,让曹操方寸大乱,一连发疯狂攻半月,在兴汉军顽强坚守下,虎牢关固若金汤,反而丢下了无数曹军尸体。

    曹操两眼彤红,在大帐内走来走去,时而停下来抚摸一下停放在大帐内长子曹昂的脸颊。眼泪终于止不住流动下来。

    两天后,郭嘉再次走进来,轻声道曹操道:“大王!人死不能复生,让大公子入土为安吧!丞相也要节哀,注意保重身体,这个仇,还要丞相亲自去报呢?”

    曹操凝视良久,眼泪朦胧地道:“先送回许都吧!隆重以葬!我要用刘石的血来为我儿偿还。”

    激战一个多月,损失兵力过万,虎牢关不能攻下,曹操不得不退兵。

    曹操退兵,刘石并不想放下。

    鲁肃劝道:“大王安危身系天下百姓,不可再轻进冒险。当坐镇后方驾熊、虎,驭群贤,指挥若定。曹操虽退,实力仍在,不可轻兵冒进,至两败俱伤。此只为曹操喜,百姓哀。如今曹操上违祖制,下虐百姓。徐、兖、青、扬、豫等百姓、官吏皆是敢怒不敢言,只等大王登高一呼,必应者众,还需大王仔细思之!”

    刘石忍下怒气,沉思片刻道:“子敬之言有理,曹贼反心既露,忠于我大汉者,必不在少数。既然如此,我就坐镇荥阳,召荀攸、李儒等过来商议。”

    荀攸等匆匆来见刘石。

    刘石道:“曹贼一战,发现曹军比前番精壮了许多。传言曹操这几年整军秣马,果然不假。此次曹贼虽退,实力犹存,长此对峙,只能让曹贼的实力越来越强,必须尽快击败曹贼,平定天下。此贼反心已露,天下忠于我汉室者不少,即使朝堂之上也是大有人在。诸位可有什么办法将其策动过来,共抗曹贼?”

    荀攸道:“据了解白马守将山阳人刘晃,字子行,本汉室宗亲,黄巾时,凭勇力获得兖州县尉之职,后兖州太守遇害,此人坚守城池,累次击退黄巾进攻,受曹操赏识,累官至白马守将。应可策动过来。另外濮阳守将陈祎,本是范县大族,与大王已故舅父是至亲,可令陈菽前去劝反。济阴太守魏讽名高德望、才能出众,兖州名士结交者甚众,常怜汉室遭厄,被曹操所忌,只因名气太大,不敢凌辱。”

    刘石眼光一闪,道:“如能策反魏讽、刘晃、陈祎,则兖州可下,魏国可灭了。只是陈菽可否愿意前去游说?”

    贾诩道:“陈菽自益州得知大王本是陈氏之甥,来长安后本想前去劝说陈氏族人拥护大王。只是诩担心事情未至,而打草惊蛇,引曹贼注意,效果不彰,反遭曹贼迫害就不美了,至此才未行动。”

    刘石叹了一口气道:“我母在陈氏族中身份低微,只有舅父对母亲疼爱,爱屋及乌对我也是疼爱有加,可惜不能报答。其他人都不屑一顾,舅父去后,我们也就没有联系了。这陈菽虽名为表兄,到了长安之后并没有见过,不知他还能否愿意前去游说!”

    荀攸道:“我去说说吧!应是没有问题。至于朝庭方面,大王也得找一个得力的人选,不要再让董车骑的事情重演。”

    刘石点点头:“我会慎重的,你们先推荐几个人选,考查过后再定。”

    陈菽接受荀攸请托,只带着两个心腹家仆,偷偷地跨过河水返回范县族中,只言益州郡上辞职后,因思念家乡,回族定居。虽然几十年未见,但族中职掌族事者大多都是同辈兄弟,少小在一起长大的好友。不到一月,就完全融入族中了,随后广交朋友,刻意结识了魏讽、陈祎。

    经过陈菽稍一拨弄,魏讽果然透出对曹操的不满来。

    还道:“君从雍州来,应知雍州事,如今骠骑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陈菽道:“骠骑将军本是汉家血脉,受灵帝宠爱,圣喻:为官当勤政爱民,征剿贼事时,要少行杀戮,为皇室增光,为汉家播仁。亲赐一柄宝剑,以示壮勇,献帝时,因卫护洛阳、贡献赋税被赐为雍州牧、骠骑大将军。袁术杀害陈王,曹操不肯报仇,献帝密传骠骑大将军,令其为汉室扬威。骠骑将军果然不负皇恩,力杀桥蕤,被封为商国公。此次因曹丞相违祖制,被属下推举为大司马、长安王。”

    魏讽道:“骠骑将军我本听过他的不少事情,只是未曾谋面。如今汉庭只剩一个名号,朝庭早被曹贼掌控,朝中大人,十之八九皆为曹贼党羽。更可气的是,此贼竟然公然索要‘王’号,离真正夺取汉脉已是不远了,可惜我无力回天。”

    陈菽道:“我听说长安王已在呼吁:凡忠于大汉者,当齐心合力共除曹贼,恢复汉庭。只是不知有多少真正有胆识,识大义者能够站出来响应!”

    魏讽激动地道:“只要骠骑将军愿意承担恢复大汉大义,我魏讽愿效死力!”

    陈菽站起来,深深躬身行了一礼道:“魏大人能深明大义,愿力挽大汉于将顷,实乃大汉之福,百姓之福!”

    魏讽大惊道:“陈公怎行如此大礼,讽实不敢当!”

    随即醒悟道:“陈公是………”

    陈菽含笑点点头,并将刘石与荀攸之语一一告之魏讽。

    魏讽大喜,两人再次详细谋划起来。

第三百零四章策反成功 夜袭曹营() 
白马将军府,陈菽正坐在席中与刘晃谈兴正浓。

    刘晃道:“恨与君相见恨晚啊!”

    陈菽捋了一下胡须叹道:“老朽老也!菽要是再晚二十年当与公共赴沙场为国分忧,为君分辱,怎容奸贼当道?”

    刘晃看了一下左右,微笑道:“老大人醉了!饮酒莫谈国事!”

    陈菽眼一睁道:“子行!你本汉室宗亲,曹操违高祖诏,强讨封王,而曹贼所建魏国封赐大臣又与朝庭大臣同人,你说这汉庭还在吗?”

    刘晃听到这里,也忍不住道:“老大人休提了,我身为高祖血脉,可恨无力守住祖宗江山,我枉对祖先啦!”

    陈菽道:“不是我说你,身为汉室宗亲,还不如外人忠心,董车骑、马卫尉,为了汉家,举族被戮,谁人不道其忠义,青史留名,其事迹永载史册呀!”

    陈菽偷眼看了刘晃一眼,假道:“来!倒酒!今日老夫要以醉消愁,忘却曹贼辱君之耻。”

    刘晃大口饮了一盅酒,然后将酒忠重重放下,红着眼道:“我刘晃也是高祖子孙,岂肯眼睁睁地看着外人将祖宗创下的江山拱手送人?只可惜力小不怠,无能为力而已!”

    陈菽道:“刘将军真想振兴汉室?”

    刘晃道:“当然!”

    随即即警惕地道:“陈老大人究竟是何人?为何向刘某挑起此事?如果你不给个交代,只怕休怪我刘某无情了!”

    说完霍地望着陈菽,眼睁睁地等着陈菽的答复。

    陈菽见刘晃如此警惕,不觉站起身来,走身站窗前,将手一推,一扇木窗打开,冷风嗖地一下子冲进来,酒樽因加热而冒着的热气一下子就被冷风冲散了!

    随后,陈菽再次将木窗关上,走过来,望着刘晃道:“我是来救你的!如你再不思振作,你必会被你祖先抛弃!”

    刘晃眼光逼视着陈菽:“我忠于汉室,为我大汉守护坚城,为何要被祖先抛弃?”

    陈菽大笑道:“现在汉室还在吗?朝庭只甚一件外衣了,天下人谁人不知?难道你刘将军不知吗?不然!刘将军只是活在梦中尔。”

    刘晃沉默不语,良久,再度望着陈菽道:“你究竟为何人说话?”

    陈菽道:“我不为何人说话,只是我陈氏一族也是世受皇恩,累代为官,不忍汉室就此消亡。自愿向长安王请愿前来说服将军,共举盛事,还大汉一个清明。”

    刘晃惊道:“你是来说服我的?”

    陈菽笑道:“刘将军想升官,正好用我作台阶,如果送去曹操,肯定会为将军再升一级!”

    过了一会儿,刘晃道:“骠骑将军想我怎么做?”

    此时,陈菽纠正道:“是长安王想你怎么做?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放开白马,让兴汉军渡河,然后你再与兴汉军一道,带领大军共击曹贼,接天子返洛阳,重开盛世,到时将军不失为有功之臣。”

    陈菽说服了魏讽、刘晃,但对如何说服陈祎却颇为为难。

    陈祎自小气力非凡,受到族中重视。大汉朝越来越乱,作为族长自然具有保卫家族安全的责任。因此,陈族长找来兖州最好的武师,为族中弟子教授武艺,陈祎自然不会例外。

    因其气力超人,更是受到族中重视,被族中作为重点培养。

    黄巾之乱,让陈氏族长不知所措,慌忙带着族内精英子弟及嫡系弟子逃往京师洛阳,并将族中弟子送入太学学习。一年后黄巾平定,陈氏族长又带着部份族人返回范县。

    陈祎被留在太学学习,几年后才返回族中,吕布攻打兖州,范县在荀彧守护下保存了下来,陈氏作为当地大族自然也是功不可没,陈祎更表现突出。战后被曹操赐任为军侯之职。随后跟随曹操一路东征西讨,几十年来,累官至四品将军之职,负责守卫濮阳,严防刘石渡河。

    陈菽想去说服陈祎反曹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了!

    陈菽思之再三,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