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先生不忍十常侍作乱,便辞官而去,寄情于山水之间,以研读经籍自娱,醉心于书法,这些年来先生之墨宝,千金难求也!”刘辩看着胡昭脸上越来越惊讶的表情,微微笑道:“只是却没想到在此处遇见孔明先生~”
“妙极,妙极~”胡昭摇头笑道:“老朽一路走来,尽皆传言殿下无德无才,昏庸无度,然自踏入河内郡以后,却又不断听人说殿下英明果断,宅心仁厚~老朽从未见过评风如此截然相反之人,今日一见,方知传言皆为谣言也。”
“世人如何评说,与孤何干?”刘辩不屑道:“若能使得天下吏治清明,百姓无苦,孤纵使遗臭万年,又如何?”
胡昭瞳孔一缩,郑重的行了一礼,凝声道:“殿下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舍己为人之心,老朽自愧不如也!”
“孔明先生何必过谦?孤生为高祖之孙,理当担此之则,先生不必过誉。”刘辩摆摆手,笑道:“不知先生欲何处,还请告知,孤可早晚请教也。”
原本胡昭并不愿结交官宦,更不愿意结交刘辩这样处于政治险处的藩王,然刚刚刘辩短短一句话,便让他高看了几分,是以说道:“老朽暂住这悦来客栈。”
刘辩知道了胡昭这两天不打算走,此这一次的目的就达到了,与胡昭有聊了半晌,方才起身告辞。
不是他不打算招募胡昭,而是这种情况下开口,一者未免有挟恩图报之嫌,二来便是对于聪明人不能急切而求之,现在刘辩又不是一呼百应的诸侯,亦不是王霸之气一震的帝王,人家胡昭凭啥投奔?
所以他现在觉得雷术的建议,还是不错嘛~
。。。。。。
公元189年,腊月中旬,天子下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令诏书罪己,诏曰:朕以幼冲,奉承高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啖食。永怀悼叹,若附渊水。咎在朕助不逮。
唯董卓贤良,教化风俗,征贼有功,真太师也,朕甚愧之!加九锡,以彰显太师之功德。其余有功之臣,尽皆封赏。
此诏令一出,天下震惊,常言道金口玉言,当今天子这般作为可是彻彻底底的打了自己的脸,也打了汉室的脸。
尤其是相约讨伐董卓的诸侯,更是痛心疾首,原本以未奉诏而拒绝参加起兵的北海太守孔融,当即命人联系曹操,扬言必率全城之兵,誓讨国贼。
曹操闻之,当即大喜,当然并不是因为孔融势力有多大,而是因为孔融个人名望实在是太高了,他本是孔圣人二十世孙,幼年时便因让梨之典故而传名于世,少年时亦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当时天下名士李膺的赞许。
后被举为孝廉,被征为司空掾属,然孔融以才干不足为借口,拒不接受,时大将军何进因其素有声名,亲自拜访,授其北中军候,然在职三天,便转任虎贲中郎将。
不过后来大将军死,董卓总揽朝政,因废立一事,与董卓结怨,然董卓却因其盛名不敢加害,便降其职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
如此孔融便由京官降为地方官,不过孔融并未因此而恼怒,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讨伐黄巾。
然而此时的黄巾虽是余党,却与张角时期又大是不同,不仅组织更加严密,战斗力也更为强悍,因此而讨伐势利。
不过孔融毫不气馁,于城中设立学校,表显儒术,更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此时的孔融可以说名望已经达到了顶峰,他公开支持讨伐董卓,是以立即引起一片轰动,素与其交好的徐州刺史陶谦、山阳太守袁遗、广陵太守张超等人,亦是纷纷加盟讨董之盟。
截止于此,可以说天下有名望的诸侯,除了刘姓宗室以外,尽皆参加了盟约,而曹操更是因此而进入了名士的圈子。
。。。。。。
河内郡,白波军大营。
“刘协这个蠢货,蠢蛋!”
中军大帐里回荡着刘辩狼一样的咆哮声,他一直有一个疑问,这个年代所以人所接受的都是忠君思想,历史上在汉室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所有的诸侯基本上都无视汉室的存在。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是刘协这个臭棋篓子,亲手葬送了一副好棋,不仅如此,更是亲自将棋盘彻底的打翻了,棋盘打翻之快出乎了他的意料。
这可是罪己诏啊,当年汉文帝、汉武帝因天灾而下诏罪己,以示上天,如今刘协这个堂堂的天子竟然为了一个臣子而下罪己诏,更为了补偿而加九锡。
相当于在天子下面,又立了一个副天子,还是一个实权的副天子,刘协这是亲手为董卓、为天下诸侯,铺下了篡位的道路啊。
这次刘协算是彻彻底底的把汉室的脸给丢尽了,更是把汉室的尊严放在脚底下,狠狠的踩上几脚,天下诸侯将彻底的无视汉室威严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国与春秋战国 (2/3)()
“碰~”
刘辩将手中的竹简狠狠的仍在地上,随着一声闷响,竹简已然散落,四散而飞,甚至有一碎片划破了张曲的连,但是张曲却一动也不敢动。
大帐内的寂静的气氛,随着刘辩的暴怒而逐渐的压抑起来,曲阿、徐晃、阎行、徐盛还有雷术五人屏气凝神肃立帐中,谁也未曾见过如此暴怒状态的殿下,此时此刻谁也不敢开口说话~
“呼~”
刘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暴躁的情绪逐渐平息下来,事已至此,纵使他现在把刘协暴打一顿也没用了,只能想办法避免更大的损失了。
“诸位,都说说吧~”刘辩一边指了指地上的碎片,示意亲兵清理清理,一边递给张曲一张薄绢,让他擦擦脸上的血迹。
“怎么了?没人说话?”刘辩等了半晌,却不见有人说话,目光一冷道:“雷术,你身为孤麾下谋士,说说此事吧。”
雷术心中一颤,心中暗忖就知道殿下一定会找自己,然这事却如何说的?这可是当今天子啊,纵使天子有错,自己这些臣子敢说吗?您说您自己骂也就骂了,我们怎么跟着您骂?您终究可是天子的兄长啊。
无奈之下,雷术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可是吱吱唔唔,却说不出什么。
刘辩摆摆手,沉声道:“行了,孤让你说你便说,你吱吱唔唔的干什么。孤是让你说说还有没有挽回的于地。”
“臣不知当如何说啊。”雷术叹了一口气,摇头道:“我朝自先帝驾崩,便处于风雨飘摇中,后大将军死,董卓入京,更是动摇了我朝根基,四方蛮夷纷纷不尊我朝,治下子民不思国家,然天子若能教化百姓、安抚黎民,内惩国贼,外除蛮夷,我朝根基或可定。”
“然当今天子不尊金口玉言,昭告天下拒绝董卓封赏麾下的上表,不过短短几天,天子便又下罪己诏、董卓加九锡,且大肆封赏董卓麾下,如此出尔反尔,置天子威严何在?”
“臣料定,天子此诏乃是丢掉了我大汉最后一丝余威,日后天下诸侯将恐再无一人尊汉室,如此将重现春秋战国之乱,而当今陛下将于周天子也”雷术沉吟道。
刘辩心中一沉,自汉高祖刘邦灭秦建立汉朝之初,吸取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灭亡的教训,遂以分封制治国,高祖在世之际,便有韩信之乱,种下了祸根,直到汉景帝时期,分封制的祸根终于爆发了七国之乱。
平叛后,景帝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消除分封制,直到汉武帝继位,经过两代帝王的努力,才解决了王国的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
如此汉朝才算是完成了中央集权制度,然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在于朝廷的威信,如今刘协亲手将这最后的余威扔在地上狠狠的踩了几脚,恐怕不仅仅是重现春秋战国情形。
纵观整部春秋战国,其最根本在于尊王攘夷,无论是各个诸侯还是春秋五霸,上面还有个周天子,拉大旗做虎皮,好歹有几分颜面。
然历史上董卓死后,郭李乱长安,撵的汉天子丧家犬似的乱窜,后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算的上尊王攘夷的升级版,其情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中自忖,若果真如此,自己头顶上这块汉室弘农王的招牌日后将彻底的一无所用了。
看来讨伐董卓势在必行,而且必须争取盟主之位,唯有如此才能挽留汉室最后一丝余威,否则诸如曹操、袁绍、孙坚这三大巨头,都有着各自家族的人脉、雄厚的财力,而自己唯一能依靠的不过就是弘农王的名头,若是连最后一个依靠都没了,自己又凭什么和这些人斗?
当然汉室名头彻底的没用了,历史上最为著名励志的刘备,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
念及于此,刘辩抬头道:“雷术,你去告知曹洪,孤今日想见见他。”
雷术一愣,随后点点头,恭声道:“臣这就派人去。”
“张曲~”刘辩又转过头来,沉吟道:“你把淳于琼提出来,引他来此!”
自从上次卢植命卢葡来告诉他曹操和袁绍都派人来找他的时候,刘辩就暗中将绣衣直指派了出去,分别寻到了曹洪和淳于琼,曹洪倒是实言相告,而淳于琼也不知道是脑子抽疯了,还是哪根筋搭错了,被曲阿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扔在军营单独监押起来了。
片刻之后,淳于琼先被张曲押进来了,其实也不能说押进来,而是引着进来,只是两名凶神恶煞的西凉兵神色不善的跟在他后面。
淳于琼甫一进来,那股子趾高气昂的气势就要爆发出来,然而一眼扫见曲阿正嗔目欲裂的瞪着他,淳于琼霎时间肩旁一缩,疾步上前几步,冲着刘辩跪倒在地,谄媚道:“小人淳于琼,奉袁公之命,前来晋见殿下。”
刘辩摇摇头,也不知道淳于琼这家伙是不是属蜡烛的,当初带着几个人便冲进大营,并扬言拿自己回渤海,被曲阿狠狠的修理了一顿,如今还想趾高气昂,也不知道那里来的自信心。
再者,其好歹曾经也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怎么看这笑容就这么欠呢。。。。
“袁公?太傅袁隗吗?”刘辩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道:“却想不到你竟是太傅袁隗的人,孤失敬失敬啊。”
“呃~不不不~”淳于琼赶紧摆摆手,连声道:“小人是奉了渤海太守袁绍之命,前来晋见殿下。”
“哦~”刘辩点点头,哂笑道:“原来是袁绍啊,说吧,袁绍派你来干什么?”
淳于琼恭声道:“邟乡侯自就任渤海太守以来,无不时刻为殿下而心痛,故此于渤海厉兵秣马,准备天下各路忠义之士,讨伐董卓,以迎取殿下回归帝王。因此,还请殿下移步渤海,以助军威!”
刘辩一脸玩味的看着淳于琼,说瞎话都不带打草稿,袁绍抱着什么心思或许能瞒过别人,然能慢过自己这个后世穿越来的人?
如果自己真的随着淳于琼去了渤海,恐怕转眼间就被袁绍囚禁起来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洪 (3/3)()
武将:淳于琼
武力:66
统帅:72
智力:29
政治:29
健康:健康
忠诚:信赖
技能:【精通枪术】可发挥枪系兵器百分之百的威力。
刘辩看着淳于琼这属性,有些无语,怪不得这么脑抽,感情智力和政治属性只有29点,不过统帅和武力属性还算是勉强过关啊。
帐帘忽然被掀起来了,无孔不入的冷风霎时间吹了进来,使得帐内温度骤然一低,刘辩抬头,却见一名守在帐外的士兵来上前来,对他耳语一番。
“嗯!孤知道了~”
刘辩轻轻颔首,目光又落在淳于琼身上,微微笑道:“淳于琼,你回去告诉袁绍,就说孤对他迎立之心,甚是感念。然当今天下,毕竟是皇弟为天子,孤不欲取帝位,只愿讨伐董卓,还大汉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这。。。。”淳于琼急声道:“殿下不如随小人前往渤海。。。。”
“哼~”
淳于琼话还没说完,一声冷哼打断了他,曲阿缓步上前,冷声道:“你没听见殿下的话吗?莫非要在下转达一番?”
“不用不用~”淳于琼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冲着刘辩告退一声,便赶紧转身离去~
看着淳于琼匆匆离去的背影,刘辩微微眯起双眼,此人智力、政治两项属性连及格都不算,真不知道怎么成为袁绍心腹的。
最关键是,在历史上袁绍还派此人驻守乌巢,保护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就冲这一点,袁绍真是败得不亏,即使没有火烧乌巢,恐怕他也不是曹操的对手。
袁军中,高览、张合、韩猛、麴义,那一个不是文武双全?可他偏偏就是不重用这些人,反而重用淳于琼。
在说他那些谋士,无不是勾心斗角之徒,诸如沮授、田丰这种多智之人,却不受重用,最后反而都被赐死,而那些昏庸之徒,却各个身居高位。
最最关键的是袁绍更有一项神奇的技能,所有有利于他的建议,他从不会听从,所有对他不利的建议,他一律采纳,此时此刻的刘辩真的很想使用【明察】技能,看看袁绍究竟携带的是什么样的神奇技能。
正沉思间,雷术已经引着曹洪进入大帐,说句实话,曹洪此人卖相真不错,刚毅的脸上配上一双剑眉,且浑身透着一股子似乎随时能跃起的爆发力,着实不错。
“草民曹洪见过殿下!”曹洪甫一进来和淳于琼的趾高气昂不同,反而是谦恭的单膝跪地,恭声行礼。
武将:曹洪
武力:81
统帅:79
智力:66
政治:49
健康:健康
忠诚:信赖
技能:【拖刀计(初)】佯装拖刀败走,引敌将来追,等到敌将追到身后趁敌人得意洋洋之际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