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如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如烟-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了一会儿,孩童转过头看着父亲稚声稚气地说道。

    “父亲不必忧虑,孩儿不用去上那些私塾。等以后我把父亲的书读完了,再随父亲干活自己攒钱买书便是了。”

    毕竟读书可是士族的特权,上私塾要花上不少银子,不是一般的农户能支撑得起的。

    看到孩子这么体贴,男子愣了一下,笑着摸摸孩子的脑袋说道。

    “为父倒不是忧心没钱送你上私塾,只是怕你去了受不住。”

    ······

    没想到几年后,父亲真让他去上学了,而且还是荆州知名的书院。

    庞统穿着邹巴巴的衣服走到学堂的一角坐下,许多书院的士子看着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看,就是那个人,听说是庞公的侄子。”

    “怎么一副穷酸样?不会是冒充的吧?”

    “庞公是什么人?江湖骗子能骗到这里来?”

    “那就是走投无路的穷亲戚,庞公为了方便照顾才安排进书院的吧?”

    “别胡说,庞公是什么人?不通过考校怎会收进书院。应该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不如咱们去结交一番吧?”

    “要去你去,我可不想和这种穷酸书生为伍。”

    周围的低声议论并没有瞒过庞统的耳朵,他心中不禁感到莫名的难受。

    庞统早已不是当年的稚童,他明白这世上有些富人看不起穷人,有些读书人看不起没读过书的人,有些豪门士子看不起寒门士子。人们总会不经意间就去贬低别人,从中找到自己的优越感。有些人尤为过分。

    庞统自认为是堂堂正正通过考校进来的,但他的家确实是穷。叔父已经免去了他的学费,衣食住行这些他自然不愿意再让叔父破费。

    明明除了和父亲读书识字外,他最期待的就是上学,可到了这里他却发现自己和他们好像身处在两个世界。庞统不禁像刺猬一样蜷缩在角落里。

    这一天夜里,庞德公把庞统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络腮胡须、双目有神,多年教书让庞公身上带着一股师者的威严,不过他的嘴角总是挂着笑。这便是庞统叔父,书院的院长。

    庞公让庞统坐到自己面前,和蔼地问道。

    “士元,你知道你父亲一肚子书,为什么跑去种地吗?”

    庞统张了张嘴,竟说不出所以然来。

    父亲同样出身名门,可是他却放弃了家业,跑到乡下里种地。要说父亲是不学无术,和父亲读书多年的庞统是不信的。

    那父亲为什么跑去种地了呢?对于这点,庞统并不理解,不过也并无怨恨。

    见庞统老实地摇了摇头,庞公笑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你父亲早已厌倦了世家间的浮华虚伪,比起忙忙碌碌追求着身份地位、荣华富贵,你父亲更喜欢简单的生活。”

    “他很明白自己心中的追求是什么,所以别人的非议在他耳中只不过是区区杂音,根本不足道哉。”

    “那你又追求着什么来到这里?”

    庞统恍然大悟,欣喜万分地拜谢道。

    “谢叔父,我懂了。”

    从此之后,面对别人的流言蜚语庞统变得坦荡,他只是笑着埋头读书。

    ······

    今天,庞统又是一大早起床,拿起书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笃笃笃。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庞统的思绪。

    这么早?谁啊?

    庞统疑惑地过去打开房门,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陌生人和一个有些面熟的壮汉正站在门口。

    “这位兄台是?”

    庞统正疑惑间,那书生抱拳一礼,不答反问道。

    “请问可是庞士元先生?”

    知道我?

    庞统楞了会儿,他在客栈掌柜那里登记了姓名,有人知道他倒不足为奇。虽然满肚疑惑,不过他还是连忙回了一礼,点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正是在下。”

    那书生闻言如释重负地长长舒了一口气,刻意压低声音回答道。

    “在下季书。”

    这个回答不但超出庞统的想象,甚至让他感到惊悚。

    他伸出头左右张望了下,见没有其他人在附近,连忙把季书二人请进房中。

    “季大人为何冒这么大风险来魏国属地?”

    “自然是来请先生回去的。”

    哪怕这是个自己在一瞬之间就已经猜到的答案,待听到季书亲口回答,庞统心中仍然生出一丝惶恐和不真切。

    身为楚王的左膀右臂,竟跑到了魏国治下的寿春。庞统甚至怀疑季书知不知道自己的立场。

    “士元一介穷酸书生,哪值得大人如此做?”

    季书呵呵一笑,到石亭查探各个客栈发现晚了一步后他也犹豫过,他何尝不明白这其中的风险。现在只要有人在这里大喊一声他的名字,他说不定就走不出这寿春城,不过他还是觉得这个险值得冒。

    “哎,出身贫寒又算得了什么?要细究,我还做过家奴呢。先生不必过谦,月英对先生可是推崇备至,收到先生离开的消息坐都坐不住,急忙催我来追。”

    “敢问先生辞官离开可是收到了刁难?”

    庞统脸色渐渐变红。

    “这倒不是。”

    他支支吾吾半天,一副豁出去的模样才回答道。

    “只是在下看书入迷,延误公务多次,被县令开除了。”

    “······”

    “······”

    周围瞬间沉默下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饶是季书曾多般猜测,也绝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看来他倒冤枉湖阳港的县令了?

    他或许需要重新了解一下庞统。

    庞统说完恨不得藏到桌子底下去。

    “让大人见笑了,庞统实在不足道哉,大人还是放我走吧。”

    庞统去江夏拜见恩师的时候都不敢说实话,事到如今,哪好意思跟着季书回去见师妹啊。

    季书是让庞统给雷了一下,不过哪能这般轻易放走他。听到庞统的话,季书回过神连忙劝道。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稍有失意,先生不必妄自菲薄。”

    “月英一直坚信先生有治国之才,我也愿意相信如此信任着先生的月英。子渊恳请先生随我回楚国,我愿以军师祭酒之位让之。”

    庞统瞪大眼睛看着季书,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

    一直以来他都被别人看轻,除了几位老师外,也就只有徐庶、诸葛亮、黄月英三个人看重他,愿意和他做朋友。庞统经常会想,这会不会只是他们对自己的体贴和照顾。今天,他又遇到了一个人。

    “可,可是,季大人,我做官只是因为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不用花时间照看庄稼。我并没有像你们那样胸怀天下的胸襟。”

    季书忍不住失笑。

    “这还真巧了,我当初追随大哥可就是因为没钱没势被岳父大人嫌弃,而大哥答应给我这些。说到底我就是为了一个女人,我也并没有你说的这么高尚。”

    季书一边笑着,一边向庞统伸出了手。

    再过去就是徐州了,他们究竟会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还是一生的挚友,就看庞统如何选择了。

    “我愿随大人回去,不过军师祭酒之位万万使不得,庞统但有一车杂书就心满意足了。”

    两只手相交握在了一起。

    季书畅快地笑个不停。

    “别说一车,先生肯来,我给先生找十车都没问题!”

第十三章 二分天下() 
终于到了面见楚王的日子,董尚一直很好奇这位比他大5岁却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雄霸一方、裂土称王的孙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入楚以来的一路见闻都让董尚深感震撼,相较于秦国要不就是酒糜肉香,要不就是饿殍遍地的巨大反差,楚国则四处都散发着活力。

    年轻的士子们走在街上、坐在酒肆茶馆里谈政议政、畅所欲言。

    码头、城门处商旅络绎不绝,工人们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到处都建有学堂,可以听到孩童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在靶场逗人发笑地摆弄着一把小弓。

    董尚还听闻,楚国上将甘宁领兵5万已经击破10万山越大军,收复了建安郡。面对2倍之敌,楚军获得了自损1万,杀敌4万,俘虏5万余人的傲人战绩。

    除了一些年轻将领大发异彩外,让董尚警惕的还有楚军的斗舰,这也是此战楚军能从容布置战术迅速取胜的根本原因。

    如今,甘宁从俘虏中筛选出3万精兵,楚国在兵力上也和秦国持平了。这让董尚感到有些沮丧,秦国除了闻名天下的骑兵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压过楚国了。

    收拾好情绪,董尚带着贾诩、张济走进了大殿。

    编钟、铜制的灯具摆放在大殿的最边上,圣贤流传下来的名言被写在字画上悬挂于两侧。整个大殿的装饰透出古朴的气息,又涣然如洗,仿佛能扫净心中的尘埃。

    不同于秦宫的金碧辉煌、宝玉珠光,楚王宫的布置简直可以说少得可怜,唯一能让董尚注意到的就是胡凳和地毯。张济的眼中露出了轻蔑,贾诩的眼中则露出了凝重。

    东汉时,胡凳就传入了中原。不过由于士族的习惯,胡凳对于汉人的影响并不大。只是由于其比跪坐轻松许多,所以比较受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青睐,许多世家中也偶尔能见到此物。

    而在楚国,胡凳竟然已经如此普及,而且制作得比董尚见过的都要精美,甚至可以大大方方地摆进了王宫中。透过这个,董尚看到的是楚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蜀锦,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复杂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是蜀川的特产。这在秦国是少数世家才有的奢侈品,能买到一匹蜀锦足以在宴会中对其他世家的人好好吹嘘一番了。

    可在楚国的大殿上蜀锦却用来铺作地毯。没有秦宫的满目琳琅,这份古朴之下又让董尚惊叹楚国的富足。

    大殿的一侧只坐了几个重臣,军师祭酒周瑜、扬州牧诸葛瑾、军师将军张纮、上将甘宁,大将赵云、黄忠。董尚微微皱眉,这只能算是小规模的招待,分量是够了,可是以这人数恐怕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他们谈什么。

    看来前途堪忧啊,他深深叹了一口气,目光掠过众人,落到正中间略高一些的王座上,楚王孙策就坐在那里。不同于周瑜的俊美和儒雅,孙策的脸上透露出的是刚毅和威严。

    董尚诚心诚意地深深一拜。

    “秦国董尚,参见楚王。”

    孙策看着面前躬身参拜的三人,摸着下巴调侃道。

    “哦?董公子对我行礼好吗?要知道你父亲可是皇帝,而我只是个诸侯王,你贵为太子却向一介王侯行大礼是否有些欠妥当?”

    董尚早料到孙策不可能对他有多么友善。对于这份淡淡的挖苦,董尚拱手一礼回答道。

    “古来足以被世人尊为王者之人皆是盖世英雄。大王以微弱之兵横扫诸侯,雄踞一方,建立强楚,得万民敬仰,当得‘英雄’二字。董尚得上天之幸降生于皇室,身无尺寸之功,岂敢在大王面前无礼?况且我父是秦国的国君,大王则是楚国的国君,我向国君行礼又有何不妥?”

    孙策闻言顿时哈哈大笑。

    好话谁不喜欢听?楚国众臣中可很少有人会和孙策说这样的话。当然也不是说他就听喜欢群臣歌功颂德,只是偶尔听到还是有些激动的嘛。孙策还偷偷给了周瑜一个眼色,可惜只换来一片冷漠。

    轻轻咳了咳,孙策说道。

    “没想到董卓竟生出这么文质彬彬的儿子。董公子,请坐。”

    闻言,董尚带着贾诩、张济两人在大殿的另一侧落座。

    宫女开始上来摆放美酒、小菜、果盘,乐师们开始演奏起古乐。

    几杯酒过后,董尚也不再客套,坦然道。

    “不瞒大王,董尚此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向香香郡主求亲,二是希望与楚国缔结盟约。”

    “众所周知,秦国和楚国一北一南同为天下强国,两国割据一方,并没有利害关系。如今天下六分,秦国有天下最强的骑兵,楚国有天下最强的水军,若我两国联手,天下谁人能敌?”

    “只要大王同意联盟,我秦国只要魏国的地盘,徐汉、蜀国、鲁国都让给楚国。你我两家平分这天下,如何?”

    二分天下!

    打的好算盘。

    秦国空有强大的骑兵,攻坚能力却极弱。汉中和蜀川都是崇山峻岭、雄关林立,秦国根本没有打下鲁国和蜀国的能力,不然恐怕他们就不是一直在攻打曹操,而是早就占据了汉中和蜀川。

    魏国野心勃勃,如今正在攻打徐汉。这是一个机会!

    秦魏的恩怨由来已久,不是世仇胜似世仇。若与秦国联盟,要面对的第一个敌人自然是魏国。而秦国却想要得胜之后拿去整个魏国的地盘,只给楚国许下区区一个徐州。

    周瑜心如明镜,他敢断定一旦灭亡了魏国和徐汉,他们的盟约也就到头了,秦国根本不会帮助楚国攻打蜀国和鲁国。甚至若是楚国露出疲弱,他们还会张开獠牙咬向楚国。

    听完董尚的话,张纮冷冷一笑道。

    “董尚公子说笑了。”

    “天下大势难逆,董卓乃是篡国逆贼,人人唾弃。我大楚若与秦国结盟岂不是遭天下人耻笑,自毁长城?”

    相比于切实的利益,张纮首先看到的是虚无缥缈的名声和大义,然而正是这些缥缈的东西却关系着民心向背。

    董尚脸色尴尬,久久不语。他倒不是没有说辞,只是谎言掩盖不了真相。这是秦国最致命的硬伤,越是要去掩盖,在明眼人眼中越是显得滑稽可笑罢了。

    “子纲不得无礼。”

    最终孙策还是给董尚保留了一点颜面,出言假装训斥了一下张纮,孙策转移起话题道。

    “董公子想来求亲怕是要失望了,我父亲极其宠爱我妹妹,早有交代让香香以后自己选择夫婿。父亲遗命不敢相违,我这个做大哥的可做不了她的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