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说,如果是想炼化九尾狐内丹,制成媚容丹,首先得有姜子牙的捣药杵。
因为九尾狐内丹上的狐火禁制,只有姜子牙的捣药杵才能磨碎,才能让九尾狐内丹的内效发散,来炼药。
余下的药材,有紫竹草的加成,再需要寻找一株寻欢草就行。
淘淘劝她放弃:“这九尾狐内丹是你碰巧遇到的,不管是姜子牙的捣药杵还是寻欢草,都不好找。
姜子牙的捣药杵还有机会找到。
这寻欢草在你们这个世界也许根本就没有,你到哪里去找?”
当时听淘淘这么说,苏筠真的就想,要不算了,以前她从没在意过这个。
可是一想起那天吃饭的时候,某人打趣的眼神,就让她愤恨不已,暗暗发誓要让他吃惊。
却不知道非要改变他的看法是为了什么。
到了琉璃厂的松枝斋,两层翘檐的红漆店门楼台,檐角斗拱上彩蓝古绘鲜艳。
二十四间门脸儿大开,看着很是气派的一家店铺。
苟大克迎了出来:“姑娘,你来了”。
店里有几个客人在看架子上的古玩,苟大克带着苏筠来到掌柜面前。
“掌柜,这就是我跟您说过的大客户”。
这竹枝斋是琉璃厂里数一数二的大古玩铺子,背后肯定有多家供货源。
苟大克的来历,掌柜搭眼也是看出来的。
又加上苟大克进店不久,倒是出了几次彩。
对苟大克也挺看重的。
因此对苟大克介绍来的大客户也是挺上心的,看到是个年轻小姑娘,心里虽然有点奇怪,面上倒是没表现。
“您好,我听说您想找几件西周的陶杵玩?”
掌柜抱拳不甚正式的作个揖。
苏筠对他笑笑:“是的”。
掌柜脸上就有踟蹰色,苟大克在旁边小声的提醒苏筠;“姑娘,这些大店铺,要想看到好玩意儿,是要交‘进场费’的”。
苏筠在心里骂了声奸商,还是拿了张支票进来。
写了二十万交给掌柜。
“够了吗?”之前赌石赚的钱,去掉买家具和捐款的钱,还剩下四千万。
苏筠现在还算是个有钱人。
暗想这有钱果然是有有钱的花法。
掌柜看到数额,眉开眼笑:“姑娘也别怪我们眼皮浅,我跟您说个交底话,如果不是小苟带着您来。
您就是再拿五张这种支票来,我也是不做您生意的。
我们圈子做熟不做生,您要看的物件儿,又有些来历,我们这也是小心行事。
毕竟京里的文物管制这一块可是比地方要严实多了”。
市面上流通的玩意儿就那么多,要想有“新鲜血液”流进来,要嘛是人家传之物,走投无路拿出来当卖的。。
第181章:钱多人傻()
可是这种传家的东西,不说很少,就是有,可能也早就在以前困苦的年代丢了或者砸了。
又有许多收藏家,买回去后,就收藏起来。
或者是资金不够,又以藏养藏起来。
这些都造成了市面上流通的古玩数量再减少,还有的一条属于文物范畴,被有关部门做思想工作,上交国家的。
那只有最宽广的一条来路来补充这短缺的市场。
就是在地下。
和那些刨土的做生意自然都是隐秘的,收上来的东西,也不会轻易让生人买去,以免招惹有关部门查上来。
苟大克是土夫子的来历,这掌柜才会做苏筠的生意。
不过第一次打交道,还是要收点“诚意费”的。
掌柜带苏筠进到内室,里面还有几件没来得及清洗保养,一看就是刚出土的青铜器。
来到一张条案前,掌柜打开包袱。
“您是第一位先掌眼的客人。
您瞅瞅,全都是比珍珠还真的好玩意儿”。
苏筠把淘淘从口袋里拿出来,放在手上,却没有戴掌柜递过来的手套。
这些东西的真假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苏筠找的是姜子牙的捣药杵,除了淘淘,就是她也看不出来。
她手上托着个宠物,倒是也没让掌柜的奇怪,只当是年轻女孩喜欢小宠物,走哪带哪。
只是看苏筠也不带手套认真看,也没流露出见到精致美轮美奂的古代文明震惊惊喜的表情。
掌柜心里就有点觉得无趣。
只当苏筠是败家的小姑娘,并不是圈内人。
淘淘用神识和苏筠交流,摇头:“没有”。
苏筠也失望了。
门帘被掀开,伙计招手掌柜。
掌柜走过去,苏筠有异能的听觉很好,听到那伙计说:“掌柜的,那位钱多人傻的老大爷又来了”。
“来了你赶紧招呼着啊,我这就出去”。
掌柜的显然对那“钱多人傻”老大爷印象极好,对着伙计挥斥道。
让奸商印象好的,都是大方又不计较的主顾。
伙计要出去,掌柜又拉住他:“录宝阁那边的人没看到吧?”
“没有,我一看那老大爷进了街口牌楼,就把大爷引到咱们店来了”。伙计邀功道。
掌柜也不吝夸奖:“好小伙子,够机灵,给你记一功。”
接着又啐一口骂道:“那些老皮脸的,为了做生意,古玩行的规矩都不顾了。
又不是街头站台的,抢生意都抢到咱们家门口了。
你去问那大爷要什么,瓷器还是文玩,把咱们店压的时间长的好玩意儿都拿过去。”
伙计心领神会:“哎,掌柜我知道。街上其他家看中这大爷,不就是想销存货吗”。
这也不能怪这掌柜黑心,别家生意也都是这么做的。
要不然也不用防着录宝阁来抢客户了。
古玩这行没人不交打眼学费的,纵是各家大古玩铺子也有被那些作假团伙或者赝品大师骗了的存货积压。
那一件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的,要说纯当交学费了,没得让人心疼流血。
现在居然出现这么一位救苦救难的老大爷,大家不向他推销,实在是对不起他“钱多人傻又大方”的人设
传说这位是从报国寺那边红起来的
苏筠听到了这掌柜和伙计的对话和心声。
忍不住额头三道杠。
这些奸商骗人还当自己在行善呢
掌柜走过来道:“姑娘您在这慢慢看,我先失陪了,有个大客户需要招待下”。
苏筠站起来:“看好了,没有合适的”。
掌柜惊讶,这进场费都交了,这姑娘就这么扫几眼,不是说寻找西周时的陶杵挺急的吗。
这几件都是难得的雅致,竟然也看不上。
“那真是对不住,让您白跑一趟,下回再有好玩意儿,咱们这也算一回生二回熟了。
下回来,您尽心看”。
这意思是下回进场费是不需要了,苏筠被归类为可信任的人。
掌柜带着苏筠出了内室。
外面一个看着精神矍铄,气质威武的老人正在像模像样的拿着个放大镜在看王献之的一副书帖。
老人穿着件白棉褂子,一双黑布鞋。
看起来和普通老大爷的打扮没什么不同,不过身上自有一股气势。
如果没有报国寺那边传回来的名声,这家掌柜也不敢对这样的老人下手。
“您看这幅行草,完全展现了书法人的风韵和心灵。
仿佛看着就能追溯到晋代,那个时代文人高雅风韵的绅贵气派,随心所欲的潇洒。
二王的书法字形微斜,灵巧流媚,优美动人。您一看就是懂字之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真迹。
也就是在咱们店里,您能买到这幅真正的王献之的《中秋帖》。
换个地方,说不定就得交打眼学费”。
介绍的伙计是店里的骨干,很会说,说的那老人边看也跟着点头。
掌柜出来,看到这伙计居然自作主张的拿出了这幅字帖,本来还担心老人看出来砸了自家的招牌。
现在看到这老人果然不愧是从报国寺“红”出来的,这副字帖就把他唬住了。
心里放心下来。
伙计给掌柜挤了下眼色,不无得意。
掌柜给他回个“放手干”的眼色。
苏筠走边路过,看了一眼,是副现代高仿,并不十分高明。
大书法家的字帖,古人也多有仿照,王献之的古仿宋代大书法家颜之道造诣水平,也不能就说一定会比王献之低。
本来古玩圈子的古仿界定就很模糊,如果说成是古董也不是不能。
可这副是现代高仿,一点意义都没有。
和王献之的真迹比的差价可以算成九位零的差别。
苏筠看到那个伙计伸出手在跟那老人比划。
五百万。
苏筠忍不住想骂人,丫怎么不去抢,骗个老人算什么本事。
不料却听到那老人哈哈大笑的声音道:“不贵,你们店不愧是琉璃厂的百年老店。
奶奶的,我前一阵子在报国寺的书宝斋买了个香炉,没想到那家店这么不要脸,竟然让我丢人丢到了自家孙儿面前。
被我孙儿当面说是仿的。
这也就算了,还被老对头知道了,笑我。
本来是想去找那家店的麻烦,想想这行打眼都是交学费,也不兴找人麻烦,徒惹别人笑话”。。
第182章:帮人()
掌柜的连忙接道:“报国寺那边鱼龙混杂的,有些个二道贩子就是这么不讲究。
老爷子可千万别跟他们置气,影响到了这些收藏雅趣,只会让自己添堵。
还让他们高兴了呢。
您来咱们琉璃厂这边就对了,咱们这边的店都是做了几百年的老店,这副牌子挂在那,就是脸面。
没有自己打自己脸的对吧”。
老爷子更喜欢这掌柜了:“你这人不错,说话爽直,我就喜欢你这样简单真诚的生意人”。
旁听的苏筠:“”
老爷子“钱多人傻很大方”的人设把握的牢牢的。
这人正是唐老爷子,在家里为自己孙儿踱来踱去的心烦。
听老伙伴们说苏老头又淘到一件好字帖,让老伙伴们很羡慕,心里不服气,自己就到琉璃厂这边来碰运气。
想不到运气不错,正好碰到了。
这边正准备买下。
苟大克看到苏筠欲插手,在旁边小声劝道:“姑娘,您不方便出手的。
不然以后这条街,包括整个京城古玩圈都会把您上黑名单的”。
古玩圈里的同行内斗争生意没什么,对外行人口风是一致的。
“许他们合伙欺负人,不许我帮人,是什么道理”。
就如同践踏所有盗墓规矩的七夜,苏筠其实在古玩圈子里也是个半吊子。
一个不走寻常路,有别人没有的本事宗师级别的半吊子。
不然上次也不会得罪那个古董造假贩子了。
“这副字帖我要了”。
苏筠走过去,大言不惭道。
掌柜看向苟大克,不知道他介绍来的客户怎么这么不懂规矩。
苟大克低头。
开始琢磨下家去哪了。
这里应该是干不了啦。
姑娘要是不能打脸漂亮,可能整个京城的古玩铺子也没人会收他的。
看到苟大克低头装傻,掌柜的脸上弥勒佛似的笑:“姑娘,您看到了,这副字帖是老先生先看上的。
您再来看就不合适了。不然我再给您介绍副其他的?”
“我说我打算要,没说一定要。
这副字帖是不是真迹我要看了才能知道。
如果是副现代高仿,您送给我,我还嫌拿着累人呢”。
掌柜的笑维持不下去了。
以为是来个日后的大客户,怎么,这是来砸场子的?
唐楚剑原本是不太欣赏的看着这个忽然出现,说话骄横的小姑娘。
不过听到这里,心里就有点松动了。
他只是对古玩没什么眼光,可不是撒,一个常年处于高位的军界首长。
怎么可能是个大傻子。
听到苏筠说到真迹,高仿之类的字眼,就决定不出声了。
听这小姑娘接着说什么。
他可不想再买个仿品回去,被苏老头笑话。
“唐代书评人张怀歓《书议》里说,王献之书法‘情驰神纵’,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中秋帖》他也收藏过,在下角处有他自刻的小号‘风流|居士’的印章。怎么这副字帖什么都没有?
还有这字微微斜体的角度都是一模一样,掌柜的,你自己说,这么匠气的字帖是王献之的真迹吗?
我敢问一句,您脸疼不疼?”
自己打自己的脸不疼,被别人打,那着实疼。
《中秋帖》真迹的确是被张怀歓收藏过,这货也手贱的留款了,使得《中秋帖》不单要仿王献之的字体,还要把张怀歓的印章也要刻模出来。
因此刚才这掌柜的看到伙计拿出来的这副高仿时,才会有点担心和忐忑。
看到这老爷子完全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才放下心来。
现在被这小姑娘一点不留情的揭露出来。
掌柜的从业这么多年第一次下不来台。
苏筠可不管他下不来台,她本来情商也不是很高,有的时候还会出走。
此时看到这么一个穿着朴素的老人家,被他们一口讹诈五百万,就觉得心里一把正义之火在燃烧。
“我今天真是长见识,松枝斋在琉璃厂也是排的上的大铺子,没想到还跟那些普通店铺一样。
看人下碟子啊,你们自己看看,这位老爷爷穿的这么朴素,你们怎么能黑心开口就拿这副五块都不值的画问他要五百万?
这事说出去都脸红,你们不脸红,我就问问这条街上的其他同行脸不脸红。
明天我就雇人五十个喇叭见天儿的把你们松枝斋的这件新鲜事广播出去。
还有,那位小哥儿,您躲什么,刚才您说的不是挺好的,怎么现在不说话了。
哦,还是您本来也是不知道张怀歓收藏过这王献之的真迹,现在正后悔自己失策了?
我告诉你,哪怕没有这一条,这字帖上处处是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