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皇纪-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正因为此,所以朱厚照在凤0阳没待多久,勉励了曾立英几句后就直接南下去了南直隶。

    大明开国百余载,就属江南最富,而偏偏这里又是皇权统治最为薄弱的地方。

    从正德元年末以来,朱厚照让自己信任的锦衣卫牟斌驻扎在南直隶开始,朱厚照便从此在江南开始刷自己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和对江南财富与文风的控制度了。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朱厚照立于船头沐浴于夕阳下,看着这万里山河,一时间豪情大发,这比他上次从仙野至江南之时可是有感触的多了。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眼看着就到了石头城,朱厚照也不由得唏嘘不已,当年朱元璋在这里登基称帝,只怕也不会想到他建立的大明王朝有一天会落在自己这个未来人手中。

    镇抚司锦衣卫牟斌、魏国公徐公辅以及南0京兵部尚书李充嗣等一干江南重量级官员勋臣已在等候在前面,就等着朱厚照下船接受他们的参拜。

    在江南这样的富贵风流地,牟斌明显要比昔日在京城还胖了不少,这个本来十分精干的锦衣卫首领,现在也是开始胖了起来,当朱厚照一来,他忙与魏国公徐公辅以及南0京兵部尚书李充嗣等人一道跪了下去:“微臣见过陛下!”

    “起身吧,看得出来,你在江南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啊”,朱厚照不由得打趣了一句。

    朱厚照这么一说,牟斌忙摸了摸自己滚圆的肚皮,笑呵呵道:“托陛下洪福,这一年来,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丰衣足食,连带着微臣也沾了这太平盛世的福气。”

    朱厚照没想到牟斌在江南这里待了许久,竟然也会说起这奉承的话来了。他这话倒惹得朱厚照不禁捧腹大笑,随后皇帝陛下指着牟斌说道:“你呀,你呀,什么时候学得这么滑稽,这江南乃钟灵毓秀之地,你在这里呆了大半年,怎么一点灵气也没沾上,这嘴反而是变得油腔滑调了起来。”

    朱厚照这么一说,在场的官员都忍俊不禁的笑将起来,也都羡慕这牟斌能得到皇帝陛下如此亲切说话的宠幸,羡慕归羡慕,众位官员也知道自己肯定是比不上牟斌的,毕竟牟斌是镇抚司的人,而且一直以来做事也十分靠谱,为陛下做事更是殚精竭虑,这是旁人比不上的。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牟斌本是不苟言笑之人,奈何在了江南之地,现在也学会了插科打诨,这是朱厚照所料想不到的,不过朱厚照对此倒是表示理解,毕竟人是会变的,更何况牟斌现在虽然还是镇抚司的人,但是实际上基本上很少在做锦衣卫的事情了,转而进入了大明的官场之中,而且牟斌现在负责着大明的传声筒《大明日报》,同时还与江南制造局的杜勇烨关系交好,所以其人性格大变也是正常的,只是不变的是他对朱厚照的忠诚!

    虽已经离京,牟斌并没有不关注京城的动态,对于杨廷和也是早有耳闻,更何况杨廷和本是进士出身,早先也曾在南直隶任职,虽然那并非是杨廷和的本意,而且除了这些经历之外,杨廷和在牟斌之前就是位高权重之人,因此,此时牟斌得见杨廷和真人,且见其还被陛下亲自带到江南参与南巡之事,牟斌更加笃定这位阁臣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便也想杨廷和拱了拱手。

    杨廷和也还了礼,他与牟斌本不相识,但是两人都是官场油子,牟斌虽然是后进后生,但是奈何江南之地养就了许多官场上的本领,因此与杨廷和两人倒也显现出是一见如故的感觉来。

    朱厚照见这杨廷和和牟斌互相敬礼,倒也有些高兴,两人虽说在权力上有矛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也能做到休戚与共,同舟共济和最基本的和睦,这样才能使得朝廷的党锢之争消弭于无形。

    “你就是魏国公徐公辅?”朱厚照这时候走到一满脸胡须,黑脸大耳的老人面前问了一句。

    徐公辅忙回道:“正是微臣,微臣恭迎陛下巡视留都。”

    “当年魏国公徐达将奴役我华夏近百年的鞑子驱赶回漠北,收复数百年被胡人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不仅仅是我大明的第一大功臣,也是我汉人数千年的大功臣之一,其功勋不低于汉之卫青去病,唐之李靖,宋之岳飞。”

    朱厚照说着就转身对刘瑾吩咐道:“刘瑾,杨廷和,你们待会和魏国公商量一下,安排个良辰吉日,朕要在巡视江南之后与这些为大明为华夏立过大功劳的功臣勋旧,尤其是魏国公徐公辅必须列席。”

    杨廷和和刘瑾领命后,徐公辅忙跪下谢恩,却被朱厚照扶了起来:“不必如此拘束,说起来你们徐家与我们朱家从太祖爷开始就是亲家,朕只希望日后倘若大明有难,你们可别弃大明而去,学一些世家认贼作父,要记住,一旦没有了大明,你们什么都不是,朕也希望有一天,你们能再有你们祖上遗风,提到跨马为我大明再战沙场,扩万里山河。”

    ……

    (本章完)

第416章 简单会见南京诸官() 
    朱厚照这么说,自然也是有提点徐家的意思,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后世崇祯年间承袭的魏国公的确投降了满清,但最后依旧落得个被贬为庶民的下场。其实,这也很正常,徐家对于大明而言的确是开国元勋之家,但对于大清国,他们则什么都不是,满清宁愿养一群没用的八旗兵也不会养你大明朝的元勋的。

    徐公辅不知道自己的几世后辈徐文爵日后会投降满清,但他还是听明白了朱厚照警惕自己徐家的意思,再一想到刚不久被屠满门的北宗孔家,徐公辅不由得暗自一惊,吓出一身冷汗,的确如何朱厚照所说,他徐家可不是孔家,没有在儒林中的超然地位,现在历经百年也没在军中有什么影响力,因而真的是只靠着祖上的荣光仰着大明的恩惠过日子。

    一听朱厚照这么说,他便忙不迭地道:“陛下放心,微臣不敢做不忠于大明之事,徐家也不会有这样的不肖子孙,若果真有,微臣第一个饶不了他,别说征战沙场,陛下就是现在要微臣的脑袋,微臣也无二话。”

    “此话严重了”,朱厚照说着就看向了南0京兵部尚书李充嗣:“李充嗣,南直隶防务如何,虽说天下承平,但也不能有丝毫松懈,凡事都应当为未雨绸缪计,我们大明也得有自己的采石矶,真要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而那时留都的战略地位会很重要。”

    南直隶兵部尚书是南0京职能最为重要的六部堂官,李充嗣也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见朱厚照说起南0京的防务来,倒也对答如流,不过在朱厚照听来,却也不过是老调长谈,但现在自己也精力有限,更何况南0京的防务日后到底是否依旧还有战略意义也未可知。

    在听完李充嗣简要的汇报后,朱厚照就转身对牟斌道:“我们如今堵在这城门,影响百姓生活,还是快些进城吧,朕倒要看看这六朝古都的风貌,当年太祖在这里登基而建大明,也不知道是百年风雨过去,是何光景。”

    朱厚照说着就自己先一步上了龙辇,且刚一入城就听得不远处传来报童的声音:“卖报,卖报,北宗孔门因谋反事被除,南宗孔门至此成为孔门嫡系后裔!凤0阳巡抚曾立英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征收商税,到底是顺应民意之举还是与民争利之恶政,唐才子对此也是颇有意见,都快买来看看吧,卖报卖报啦。”

    随着报刊在大明的传播,报童的这个职业也是应运而生。

    从大明建立以来,自耕农便开始逐渐破产,等到朱厚照取缔重农抑商之政策以后,自耕农边开始大量破产,而在江南这等富庶地方更为普遍,大量无地百姓涌入南0京、苏杭等地,伴随而之的也有许多流浪的孤儿,在此之前,许多孤儿只能靠着乞讨度日,而如今有了报童的职业,倒也解决了不少报童的生存问题。

    朱厚照看见一身着宽衣的男孩挎着个布包一边喊一边叫着,便也有些兴趣对刘瑾道:“去买一份。”

    朱厚照说着就问向一旁的牟斌:“这些卖报的孩童有多大的年纪,卖报有多少收入,能活得下去吗?”

    “回陛下,也都不过是在十二三岁,大都是一些穷苦百姓的孩子,与其让他们去给城里的大户们打长工没白天黑夜的熬,还不如臣将他们召集起来卖报,他们给大户干没有钱只能管一顿饭,而我们是按照卖报份数给钱的,一个报童一月下来也能得个五六两银子,足够他们贴补家用或者自己生活了。”

    牟斌回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说道:“到底还是孩子,还是得以学业为重,你牟斌既然能想到用他们来卖报谋生,也要在学业上多多资助他们,再说了,杜勇烨又是干什么的,难道江南制造局挣了钱,就不懂得回馈给老百姓吗?你们都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大明的千秋基业能否一直传承下可不是靠的你们这些家伙儿,而是他们,是这些孩童,明白吗?”

    “微臣明白,微臣已经出资在南0京城建设了好几家私塾,哦,对,现在叫做学堂,小学,初中等,免费提供给这些穷困百姓家的孩子读书,而且报童也是从这些孩子中选的,他们每天就只是放学后卖卖报”,牟斌这么一说,朱厚照便没再说什么。

    而这时候,刘瑾则已经丢了一枚银锭给那报童,然后拿了一份报纸就往朱厚照这里走来。

    朱厚照看见这《大明日报》,倒也与之前的改进了不少,字体明显要细了不少,内容容纳量也就增加了许多,甚至还配上了插图,便不由得笑道:“可以呀,牟斌,这字体细若蚊蝇,看来皇家工程院对印刷技术的改进对你们大明日报的帮助也不少啊。”

    朱厚照说着便下旨去往《大明日报》报社的所在地,对于《大明日报》,可以说是朱厚照在江南最大的功臣,这些年来为自己的政治宣传做了不少功勋,朱厚照来江南不能不去看看这位大功臣。

    牟斌自然是万分高兴的,他来到江南后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建立了《大明日报》,并使得陛下虽然远离南0京,但在政治和文坛上从未降低过皇家的影响力,甚至现在《大明日报》还成了大明思想界的主要掌控者和宣传者。

    因为《大明日报》以及其它报刊的日益壮大,牟斌也有了自己的一大帮文人集团,甚至一些文人现在不但不再顾虑牟斌镇抚司锦衣卫的身份,反而将他视为文坛领袖,而牟斌现在也开始了附庸风雅,拼命的刷自己的威望,也开始大张旗鼓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毕竟在他看来,做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坏处。

    他之前在镇抚司任职之时,可是从不知道官场有这么多的弯弯绕,那时候他可是只听命于皇帝陛下,也不惧怕得罪什么人之类的事情发生。

    ……

    (本章完)

第417章 主笔唐寅() 
    但是现在则不然了,所谓官越大胆子越小,牟斌现在就是这样,他之前虽然权力极大,但是实际上官职并不大,现在在江南之地创立了报社之后,牟斌的声望也是如日中天,以至于其在官场之中也磨砺的有些圆滑了。

    等到了一处三进院落,牟斌就先来到了朱厚照跟前:“陛下,这里就是《大明日报》报社了,因现在招的编纂先生太多,微臣便做主买了一处宅邸专门供给《大明日报》报社使用,这样一来行事倒也方便。”

    朱厚照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当初他只是给牟斌提了个要办一个报社的旨意,随后只是给了他一份圣旨,也没有告诉牟斌具体应当怎么做,或者做好后该给《大明日报》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这也跟他作为皇帝事务繁多有关系。

    现在想来,牟斌现在能将自己的一个想法变成现实,且还让还在诸多大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得不承认,之前作为镇抚司锦衣卫的牟斌还是有很强的领悟力和执行力的,朱厚照在这一点上倒也没有看错人。

    不过,现在的确还有诸多问题,比如现在的《大明日报》虽然已经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口舌,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行政和职能定位,到现在也只是牟斌这个镇抚司锦衣卫来统率的一个不明确的附属机构,很多时候更像是牟斌的一个私人作坊。

    而且即便是这种情况下,《京城快报》,《山0东日报》等追随《大明日报》的报刊也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而且也由于他们的出现,使得大明的官场更为透明了一些,朱厚照的许多旨意和改革之政也得以使得中下层百姓所了解,这也就减少了许多官员贪污受贿情况的发生,也就能更快的推进各项改革政策的推进了。

    ……

    朱厚照抬头看了看,见这宅邸倒也算得上是宏伟庄严,一座黑漆大门上挂着一块“大明日报”的匾额,匾额下是牟斌自己的题跋,便笑道:“专门拨座府邸给《大明日报》,倒是很好的事,但这匾额上的字可不够分量,不过,我说牟斌,你也不知道找个大儒来题个字,用你自己的题跋可就掉价了,再怎么说,这《大明日报》也是门面啊。”

    朱厚照这句话也算是给《大明日报》定性了,门面这一个词可不是说说就算了的,何况皇帝陛下金口玉言,这话说来自然也是有深意的。听朱厚照这么一说,牟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陛下说的极是,臣本来是想请一幅陛下的御宝的,但又怕有所冒渎。”

    朱厚照听了却是无语地瞪了牟斌一眼,他可没什么好的书法造诣,毕竟他可是穿越而来的,毛笔字怎么可能写的好呢,于是朱厚照就转身对杨廷和道:“杨阁老,你来题这四个字吧。”

    杨廷和是内阁大学士又在文坛上享有盛名,且最近这段时间又是大红大紫的人物,因而由他来为题匾额倒也合适,牟斌见此也是欣喜不已,忙命人准备文房四宝伺候。

    于是,众人便走进了所在的宅院,刚来到前院的大影壁前,朱厚照就闻到了一丝油墨味,等到由牟斌带着进入一处书房,且等着杨廷和题写“大明日报”四字时,朱厚照还让牟斌汇报大明日报目前的基本情况。

    “回禀陛下,现在大明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