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制度在京营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意味着在京营部队中,无论自己的出身如何,只要是有能力有本事,都有可能被授予军衔,同时担任军官,这可比以前的世袭罔替要好太多了,这一制度的出现,令许多基层小武官都摇摇欲试,他们全都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加紧训练自己治下的士兵,以期有朝一日能够被提升官职或者是被授予军衔。
当然了,对这一制度持反驳态度的也有不少,不过那些多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拥有世袭罔替的铁饭碗,自然不愿意自己就这样丢掉了这个饭碗,好在朱厚照知道自己的根基并不是很深,虽然自己是大明正统的皇帝,但是他也不得不对大明的许多制度做出妥协。
最终那些世袭罔替却又不想干事的军官们,也都在军队中谋得了一个闲职。真有上进心,还是想好好做事的军官们,经由兵部考核后,大多还在京营军队系统中担任原有的职务。
第一批被授予军衔的,则是在宫中参加特别培训的那些武官,第一次军衔授予仪式,是由朱厚照亲自向他们颁发胸章和肩章的,这也是朱厚照此生生涯中,亲自参加的唯一一次这么低级别的军衔授予仪式,被授衔的这些军官,日后都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当他们晚年回忆起自己参加授衔仪式那天的情形之时,都还忍不住的喊声陛下,随后老泪纵横。
“李福桐!”张宗尖着嗓子吼叫道。
“到!”李福桐也是大声回应着。
“授予李福桐为上校军衔,掌禁卫军步兵第一营!”张宗拿着黄册,看着李福桐说道。
李福桐从未想过自己会被第一个授予军衔,他之前在京营那里表现的虽不至于十分不堪,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其间被皇帝陛下亲自点名的那次,他还曾被吓的尿了裤子。
不过,剩下的二十四名武官对他都是服气的,李福桐所表现出的军事领悟能力和沉稳有度的作风不仅得到了朱厚照的肯定,也让其它武官佩服不已。
李福桐这次一改在京营之时那种胆小怕事的模样,昂头挺胸的朝着台面上走去。
朱厚照见状也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李福桐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仅仅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在其身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张宗、许进与杨廷和都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陛下要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尽管陛下的命令在一开始之时,总是令他们摸不着头脑,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又总是出人意料,皇帝陛下亲自去贵州平叛是如此,皇帝陛下命令整顿京营是如此,皇帝陛下挑选武官进行训练也是如此!
走上台阶之后,李福桐郑重的向皇帝陛下朱厚照行了一个军礼,朱厚照虽是一身常服,但也显得威风凛凛,他面带微笑,伸手拉起了正要下跪的李福桐,说道:“祝贺你,李福桐上校!”
李福桐有些不明所以,面见陛下不都是要下跪的吗?皇帝陛下怎么伸手拉住了自己?难道是自己之前的礼仪做的不对?还是陛下要改变注意,不再授予自己上校军衔了?
………………
(本章完)
第236章 校场新变化()
朱厚照见他面有疑惑,于是伸手拍了拍李福桐的肩膀,随后对台下的众位武官说道:“你们都是朕的好儿郎,也都在宫里接受了一个月时间的训练,朕今日宣布,在重大场合,比如授衔仪式上,你们都要行握手礼和注目礼,跪拜那一套就先放在一边,朕要的不是你们的跪拜,朕要的是我大明军队强悍,国富民强!”
台下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在《练兵新法》中学习过了握手的礼仪和注目礼仪,但是没想到自己在这种场合下,面见皇帝陛下的时候要行使的是这两种礼仪。
不过随后整个京营部队很快就推行了握手礼和注目礼,毕竟皇帝陛下可都以身作则了,他们这些武官武将还有什么资本在士兵们面前耀武扬威呢?
“谢陛下!”
李福桐内心十分激动,从这一刻开始,他决定将一生跟随这位皇帝陛下,并为他开疆拓土,除非战死沙场,否则绝不停歇自己的脚步!
当李福桐戴上由朱厚照亲自授予的胸章和肩章后,人群中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紧接着,其他武官们都屏气凝神起来,鹰隼般的目光一致盯着张宗手里的册子。
“陈德成!”
“到!”
……
当这些武官们全部都被授予军衔之后,时间已经快要到正午了,不过这些武官们丝毫都不觉得饿,他们已然成为了第一批被授予军衔的武官,并因此被记入史册。
不过,军衔授予之后,就该秋后算账了,张宗拿出名册来,他根据这二十五名武官的受训情况,评出了前十名,后十五名则被罚去做一个月的监工。
朱厚照要整改京营部队,自然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方式行事了,他在训练这些武官伊始,就已经命工部在京营校场原址上修建住宿区,所使用的材料自然都是红砖和水泥等,不过由于工程量巨大,工部虽然已经投入了很多力量,朱厚照也已命户部拨了款了,他自己也从内帑之中补贴了其中的大头,但是住宿区的建设任务也才完成了一部分。
张宗之前还想着如何惩罚排名靠后的那十五名武官,后来他在经过京营校场之时,才突然想到了这么一招。
新的京营校场,其实相较于明朝而言,还是十分现代化的,当然,其总设计师正是当今的大明天子——朱厚照同志。
新的京营校场,不仅住宿区被翻盖一新,而且每栋楼层之间都修建了小茅房,盥洗的地方也已经按照规划在建,除此之外,朱厚照还为京营部队配备了蹴鞠场和篮球场,同时也为其设计和添置了许多训练设施。仅仅这几项,就花掉了近十万两银子,不过朱厚照对此一点也不心疼,这点钱比之今后整个大明的国运,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还有就是,张宗在朱厚照的指示下,在京城附近,招募了许多大夫作为军医,并为他们在京营校场建设了专门的药房和住宿区,这也是大明公立医院的雏形。
当然了,京营校场的建设远不止这些,还有餐厅,办公区以及士兵惩罚区,思过区等,所以原先的整个京营校场已经不够用了,之后又在原址周围开始扩建。
朱厚照为整个京营部队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条例,还特意命人将各项卫生条例写在宣纸上,制成指示牌立在卫生间、住宿区、药房和餐厅等地方。
朱厚照深知,对于医术还并不先进的古代,随便一场小病就有可能要了一个人的命,但是其实那些小病都是可以提前预防的,比如仅仅通过讲卫生,就能防止许多疾病的发生,所以他才制定了卫生条例,将那些小病防患于未然。
这些琐事很多,但是又十分重要,所以在此先表一表。
那十五名刚刚被授衔的武官,听到张宗的话后都愣住,因为张宗所要他们去做的事情的,正是去京营校场做监工。
他们心知,自己要是去监工了,那去神机营练习火枪射击这事怎么办?
见到众多小黄门将朱厚照围在中间,正要簇拥着朱厚照离开呢,他们这些武官一时也顾不得礼仪,全都跑到朱厚照面前,挡住朱厚照的去路,跪下说道:“陛下,臣等愿意受罚,但是臣恳请陛下让臣先去学习完使用火枪射击后再去受罚!”
张宗挡在朱厚照面前,指着这些人道:“还反了你们了,连皇帝陛下的路你们也敢挡?来人啊!”
外面顿时涌入了许多手持火枪的锦衣卫,他们将枪口对准这些跪在地上的武官,只等皇帝陛下的一声令下,就要将这些武官给射成马蜂窝。
没有被惩罚的那十名武官一看事情闹的这么大,他们在李福桐与陈德成眼神的指挥下,忙跪在朱厚照面前,为这十五名武官求情。
朱厚照挥手示意锦衣卫先退下,随后对跪在地上的武官说道:“朕答应你们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李福桐你们几个,先回京营,还有你们几个,先去校场做监工,等七天结束之后,如果张宗说你们监工做的还不错的话,就和李福桐他们一道去神机营学习使用火枪,如果你们因为感觉做监工不好,在那里不好好干的话,朕看你们也不必练习使用火枪了。”
朱厚照说完,不等他们回答,就在小黄门和锦衣卫的簇拥下,离开了这里,只留下了张宗和跪在地上的这二十五名武官。
李福桐等人长出了一口气,他们都忍不住的用眼神去责怪那十五人,他们也太胆大妄为了,若是皇帝陛下一声不吭离开了这里,锦衣卫可不会管他们是不是刚被授了衔的军官,恐怕会将他们当场射杀。
张宗面色阴冷,看着那十五人说道:“别以为被授了军衔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们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做不好,我一样可以处罚你们,哼!”
那十五人都没有答话,他们手指颤抖着擦掉了自己头上的冷汗,当他们被锦衣卫用火枪指着的时候,心都要跳出来了,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太吓人了!
………………
(本章完)
第237章 死人刘景祥()
七天之后,这二十五人终于如愿以偿,站在了神机营的校场上,由汪茂才亲自指挥他们练习使用火枪的技巧。
此事在此不表,反正这二十五人都学的极为认真!
且说军衔授予仪式结束之后,朱厚照就在考虑军队的训练问题了。
为了在京营士兵们训练时,能充分激发官兵斗志,朱厚照觉得不能一直靠着人敲鼓,有时候训练间隙也得放几首军旅乐曲,充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才行。
但是现在哪有什么军旅乐曲?朱厚照对此事可是有些发愁了,最后,他只得根据自己的记忆,向礼部复述曲调,由工部负责造制乐器演奏,其乐曲也与前世的军旅乐曲相差无几。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虽然此时没有什么电子设备,也没有什么录音设备等,但是他们仅仅依靠朱厚照的复述和演示,再加上他们自己的理解,所编写的乐曲经过乐器演示之后,真如华夏后世的军旅乐曲一般!朱厚照龙颜大悦,当即奖赏了工部与礼部参与此事的官员各三百两银子。
………………
自西苑华东宫建成以来,朱厚照去内阁的次数就明显少了,除此之外,他也偶尔会懒散一些,不再上朝,而是选择来西苑这里召内阁辅臣商议国事,因此西苑华东宫反倒是成了大明的指挥中心。
故此,殷全义的紧急奏报没有被送到内阁,反倒是被锦衣卫给送到了西苑这里,朱厚照此时也正在这里批阅奏折,当他得知是殷全义所递交的是紧急奏报之后,马上放下了手头的奏折,赶紧阅览起来殷全义的报告了。
虽是紧急奏报,实际上也并无军政大事,在朱厚照看来,上面所述的不过是一些琐事,其中就包括江南万官人家财与晋商家财已经在押解进京的路上了,水泥路的铺设进展顺利,工程营的兵士在杜勇烨的指挥下也颇有建树,一改往日作风,做起事情来也是兢兢业业了起来等诸多事宜。
朱厚照将奏报放到面前的桌子上,双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不仅感叹一句,这工程营哪是改邪归正了啊,不过是因为自己对江南士绅与富豪这般严厉,京城里京营部队的改变他们也肯定已有耳闻,再加上朱辅本就不喜欢工程营里的这些士兵,几方面作用下来,那些士兵想不听话都不行!
不过杜勇烨的功劳确实也不小,其父杜则成入狱,他这般做也有向皇帝陛下表忠心的意思。
“陛下,刘公公来了。”朱厚照身侧的一个小黄门见朱厚照不再批阅奏折了,忙向其报告。
朱厚照看了一眼小黄门,问道:“什么时候来的?”
小黄门为朱厚照端了一杯热茶,说道:“来的有一会儿了,要不要让他进来。”
此时天气已经是很冷了,不过这奏折还需要朱厚照批复才行,他又不是昏君,自然不可能连奏折也不看,不过他在批阅奏折的时候,旁人是绝不敢打搅的,刘瑾虽是司礼监掌印,他也只敢在外面候着,等待皇上召见。
“让他进来吧,朕正好也想歇歇。”朱厚照有些疲惫,北方数省虽然因江南粮食入京,灾荒得以抑制,但是天气的干旱却还一直在持续,这已经是冬天了,别说是下雨了,连一场雪都没有下过。
朱厚照不得不小心应对这些事情,好在他已经把所有赋税全免了,灾民们感诚皇恩,虽是冬天,倒是尽可能的用自己的手艺去挣一些小钱,好养家糊口。
焦芳在去赈灾之后,向朱厚照上了一封奏折,他在奏折中也写明了一件事情,包括:虽然灾荒很广,但是流民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除此之外,粮食的价格虽有上涨,但是由于朝廷一直在赈灾,想要借此机会投机倒把的也都没捞到多少好处!等事情
同时焦芳还向朱厚照报告了自己的一些决定,比如有些省份赈灾不利,他已经处死了好几名知县,借以平息当地民怨,与此同时,由于有的省份下辖的府县,与商人勾结,大肆侵吞赈灾粮,拿着赈灾粮去高价售卖等,这些官员中,在知府以上级别者,已被他焦芳给停职,其余官员则被处死,以给当地百姓一个交代。
朱厚照并不反对焦芳的做法,虽然老百姓的韧性很强,但是真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也就什么都顾不得了,毕竟他们靠天吃饭,靠地吃饭,现在地里产的粮食本就不多,朝廷的赈灾粮再被侵吞,他们也就真没什么活路了,如果焦芳不处死几个知县来为朝廷开脱,这些灾民说不准真的会觉得皇帝昏庸,朝廷不仁,到时候要是再被几个用心不良的人挑拨,真起兵闹事,那可够当今皇帝陛下朱厚照喝一壶的了。
朱厚照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处理北方数省的灾荒问题,殷全义的报告也算是及时雨了,万官人的家财有多少朱厚照并不知道,但是比对着云渊的家财而言,想必万官人的家财更为给力!晋商们虽不如万官人出名,但是架不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